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教学模式论文,成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07)08-0043-0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主要是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扩大来实现的,是一种较为明显的外延式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优质、高效、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转向。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本地和外省的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已达19家,在校学生超过12万人。这些学校已面向成人自主招生“专升本”、“高中起点本科”。同时,上海原有全日制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有39家,它们将进行“注册入学”的试点。部分民办高校已经开始了自主招生试点。这就意味着,这些学校的入学考试“门槛”将完全取消。而且,由于它们可以自行设置专业、自行组织考试,从而使成人高等教育政策优势受到挑战。
严峻的现实迫使成人高等学校必须把视线聚焦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上来,必须思考学校将来依靠什么吸引学习者。我认为,学校在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要努力掌握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的运作规律,要进一步开阔胸襟和视野,要把构建优质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作为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要把为一切学习者服务的思想贯彻到我们具体行动中。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我们将要构建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柔性的现代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课程与教学。课程模式要多样化,在构建课程体系中要力避学科本位的影响,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设计课程的主体部分,在此基础上,也要考虑其技术内涵是否达到高等教育的水准,应有足够的技术含量;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思维方式。
(一)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1.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更重视知识的创新而非知识的传授
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灵魂。成人高等教育同样也强调创新,只是它所强调的创新与普通本科院校也提倡的创新不同,更侧重于知识运用的创新,强调创新性思维,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知识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课堂已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场所,对于已形成理论体系的知识来讲,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学习,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创造性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
2.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一种简单重复
对于成人高等学校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由成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所决定的。
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调动对于学习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人高等学校学生的主体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强,在教学中如何以为围绕教学内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努力学习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采用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教学将从过去比较多地注重教师的传授逐步转移到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来。
(二)灵活的专业设置与柔性的课程体系
1.以课程的多样化来应对职业的多样性
社会上的职业岗位多得不可胜数,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可能与职业做到一一对应的地步,新的职业岗位更是层出不穷,学校的专业要与此对应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学校专业设置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在人才培养上引入柔性制造系统概念,小批量、多规格地培养不同类型与规格的人才,以课程的柔性组合满足经济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2.课程模式与课程指导思想的多样化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课程设置的层次性,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与学习者原有基础之间、现实性课程与前瞻性课程之间、技能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之间的联系;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和选择课程模块(按专业理论类、职业技能类、文化知识类、休闲陶冶类四大模块),建立学习领域——课程——模块三级课程管理平台,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多元化,单一的“学位本位”、“能力本位”、“人本位”的指导思想都不能担当起指导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重任,要采各家之所长为己所用。
3.课程要体现学生主体的要求
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力、兴趣与爱好,改代学生设计课程为协助学生设计课程,使学生对于自己所接受的课程的设计有一定的发言权。课程体系在满足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以个体化的课程体系来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更新
1.加强成人高等教育与就业、创业的紧密联系
社会用人单位要求成人高等学校毕业生能担当起“当班人”的重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内所学必须跟上社会的发展,而教材从编写到出版有一个时间周期,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教材来讲,新教材出版之时,就是部分内容过时之时。不断地编写新教材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对于一些小专业教材的编写更是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使成人高等学校的教材跟上时代的发展?从国际上看,澳大利亚、德国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材,而只是职业技能考核标准或职业能力标准,教材完全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且通常是采用活页教材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免去编写教材的时间,也便于教学内容的调整。这对于专业性强、发展快的教学科目是比较合适的,而这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了,要求广大教师掌握编写或组织以知识应用为中心教材的方法。
2.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
现代科技运用于教育,如网络教学、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对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对于师生关系、课程容量、课程的国际化交流等都将会产生大的影响。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和直观,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育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也更易于为青年学生所接受。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运行和运行机制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运行和运行机制,既表现了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继承性,更突出表现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拓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师及其教学行为与学生及其学习行为的管理内容创新,实现了在终身教育条件下教与学行为的重新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课程教学资源管理,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可靠保证。
(一)运行的原则
1.注重培养方向与教师自身专业特长的有机衔接
加强成人高等学校学生实践应用的发展与培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呼唤,这就要特别注重建设一支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具有专业单项特长的教师群体队伍。一般而言,一个专业可以为学生设定的专门化方向以8-16项为宜,既可明确教师指导某一个性学生的培养,也可建立“学生发展递进交流指导网”,由专业教师组成的团队形成单项专业的网上坐堂之窗,各位教师的专业特长一应俱全,并形成理论和应用兼具的“名医会诊”网络,从而在保证专业教学方向目标的基础上,开启学生发展的智慧大门。这样有机衔接,将会展现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天地。
2.注重实践应用与学生所在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组合配比
成人高等学校学生所学的专业大都和自己的工作岗位相关,这就要注重把发展与培养的实践应用放到学校、企业、社会三者运行的关键环节来安排。精细地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培养方向,进行学校、企业共同的设计与策划,进行实践应用项目的组合配比,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真刀实枪”的演练,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注重利益多元与终身教育、校企合作的持续循环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和机制的运行,归根到底是利益多元起核心支撑的作用,只有把学生、学校、教师、企业和社会的利益融合到一项具体的机制运作上,它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循环的可能。注重利益多元,才会产生校企合作的偌大空间,萌发专有所长的教师和企业专家的互动激情,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发展欲望得到充分的张扬,“终身教育”理念更加牢固。
(二)运行的特点
1.要素多维化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都是在封闭的学校内产生。从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出发,要素出现了三维构成,企业和学校各为一方,学生为一方,它在参与要素方面深化了理论与实践、设计与应用的核心功能,有效地把学生发展与培养从封闭的校园引向开放的社会,也使学校与企业的专家实现了交流与沟通。要素的多维化撞击出不仅仅是校企之间的合作,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而且是学生个性的“开放、张扬”,两种互为促进“引导”带给他们更为系统的思维空间。
2.利益多元化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运行要紧紧抓住事物发展与持续的本质,即紧扣学生发展与培养、教师特长的发扬和实践应用中的探索热点及理论创新热门话题等,参与各方颇感兴趣的内容,激发运作各方的主观能动性,而实施的过程也加快了获益的步伐。我认为,当学生的发展与培养取得成效时,学校和教师乃至各个方面也会在技术、经济和综合效益上受益,从而夯实运作的基础,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3.学用互动化
根据成人高等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校企合作下的教师和企业专家引领机制,为学生的学习与应用明确了“引导”的分工,并强调了学与用的关联互动,理论上的思考与实践中的解惑互为影响,形成了理论先导、实践检验的循环。
4.主辅融合化
教师如何把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计划学时和在职工作的业余学时的分工,使其融合于学生发展与培养的学用氛围十分关键。在实践中,要确定以计划学时为主、业余学时为辅的比例搭配的方针。通常,教师应主要围绕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予以指导与沟通。同时,也要适度关注业余学时中学生发展与培养相关的内容。事实上,主辅配备不是取主去辅,而是比例匹配地配合进行。
(三)运行的机制
1.引领机制
引领机制,主要是指由每个教师和企业专家对他们共同负责的学生进行全面引导的机制。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特长和潜能,设计最适合的学习方案,使学习能在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同时,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知识、能力、价值得到全面提升。由于成人高等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是边工作、边学习,且主要是在其本人所在企事业单位自学,所以为了能向他们提供全程、全面、细致、个别的指导,建立教师引领机制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2.教学相长机制
教学相长机制,主要是指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建立的一种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机制,又细分为学校教师与其所负责引导的学生之间的互动、企业专家与其所负责指导的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与每一位学生之间的互动等。学校教师与其所负责引导的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选课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拟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校企课题合作、学业发展方向制定等方面;企业专家与其所负责指导的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毕业设计初步选题、毕业设计答疑、业务发展方向制定、业务评定等方面;教师团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针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项技术问题的“沙龙式”的专题讨论、专题交流、专题讲座、网上答疑辅导等方面。
3.共同提高机制
共同提高机制,主要是指在学生之间所建立的一种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机制。主要体现在针对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案例、某一项技术问题的“沙龙式”的专题讨论和交流方面。就成人高等学校学生而言,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特殊的经历、经验、业务专长,这样的讨论和交流不仅很容易组织,而且可以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使大家都有所收获和提高。
通过以上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行的探讨,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提倡各显其能,形成特色师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虽然其主题是学生,但教师在此项探索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为使这项教育改革顺利开展,首要的问题是要建设一支符合学生发展与培养工作需要的师资队伍。
这些教师必须具备三项条件:一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首先应切实掌握所授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同时要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科学成就与发展趋势;还要有比较深厚的文化修养,特别要了解一些邻近学科的知识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一般知识;二是懂得教学规律,有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方法;三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引领专业所长,编著配套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编著能反映最新科技发展趋势和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态的教材,是保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要根据成人学历教育的特点与学生发展与培养的要求,在编写教材的内容上力求“新”和“实”。“新”表现在内容反映的是技术发展的近况,“实”表现在内容体现的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新”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员的个性潜能;以“实”满足教育层次基本规格的需要。
第三,依托科学技术,实现网上教育。如何发现和指导学员的学习潜能,使在教师指导下得到张扬,是我们在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中关注的核心问题。为此,要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建立课件点播系统和师生网上交互答疑系统,为适应众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组建“学生发展与培养指导教师群”。教师群系指从基础到专业课有理论造诣与技术专长的指导教师群体。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网上求教,指导教师群根据自己的专长结合学校提供的网上平台及时回复指导。这样的网上指导,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超越了学科范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第四,调动各方参与,组织互动研讨。实践告诉我们,现场教学活动不仅是学生感觉——思维——知识的认识过程,而且是感觉——情感——意志的行为过程。根据成人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中要安排一定时间的现场教学,通过现场教学,让学生加强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层次知识的认识,并且感受到不同企业、不同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同时通过参观现场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进而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自身素质。
问题研讨是加深和运用理论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提出学习中的问题,或是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上的理论问题与技术问题,大家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思维活动处于高度兴奋之中。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学习效果,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问题研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性、发现性和思维活动,从而使个性潜能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