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论文_杜秋颖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论文_杜秋颖

杜秋颖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绥芬河 1573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对发生产后出血20例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产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500~3800ml,经综合抢救、护理,及相应的对因护理均治愈。结论:通过临床护理产妇血容量能够尽快得到恢复,血压、脉搏、尿量恢复正常,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预防感染,如有感染及时控制。产妇及家属情绪稳定,恐惧、焦虑心理明显减轻。减轻产妇疲乏无力、心慌等症状,生活能自理。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40-02

产后出血(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可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h、产后2~24h三个时期,且80%以上发生在产后2h内[1]。临床针对不同的出血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现对临床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患者20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1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5例。产后2小时内出血16例,2小时以后出血4例。分娩方式:剖宫产术6例 阴道肋产10例,自然阴道分娩4例。产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500~3800ml,经综合抢救、护理,及相应的对因护理均治愈。

2.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病史的评估 ①产妇的孕产史:包括产妇的孕次,产次,流产或者引产史;妊娠期有无合并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多胎、羊水过多等病史;既往流产、引产、正常分娩有无产后出血史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产妇的健康史:了解产妇在妊娠前是否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是否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影响子宫收缩的潜在因素;是否有多次刮宫、子宫内膜炎使子宫内膜受损而影响胎盘剥离的病史[2]。③此次分娩的状况:分娩期过程中是否过多的使用镇静药;是否有产程延长,产妇体力衰竭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宫口未开全而过早的使用腹压或经阴助产而导致软产道裂伤;第三产程处理不当而导致胎盘滞留、嵌顿或残留等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

2.1.2身心状况的评估 主要是大量阴道出血而导致的急性失血的表现:产妇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数、血压下降等,很快会进入休克状态。护士应对产妇的出血量作出比较准确的估计,观察产后子宫复旧的情况。同时因为突然发生产后出血,产妇及家属往往会出现惊慌失措、异常恐惧、紧张焦虑,担心产妇的生命安全,护士应充分地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评估失血量,积极防治失血性休克 ①严密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面色、神志等一般情况,尤其是在分娩时和产后2h内。②询问产妇是否有心慌、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等不适,观察皮肤、黏膜、嘴唇、指甲等的颜色改变。③观察子宫底的高度、硬度和轮廓,及时按摩子宫,了解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宫缩乏力的先兆[3]。④观察尿量的变化,若尿量每小时30ml以下考虑休克的存在,应及时补充血容量。⑤正确评估并记录失血量,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2.3 积极查找出血原因,配合医师执行止血措施 ①产妇一旦出现出血的表现,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按医嘱及时给予快速补充液体。②立即查找出血原因,针对不同原因的产后出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③及时配血、备血,检查血常规、凝血4项、纤维蛋白原等,遵医嘱给予输注新鲜血液、血浆、血小板等,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④为产妇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平卧,同时吸氧,保暖。医务人员紧密配合,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2.4 预防和控制感染

①给产妇补充足够的循环血量,保证充分休息、睡眠,加强营养,注意补充蛋白质、铁、维生素C,以增强抵抗力。②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③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会阴擦洗2次,勤换会阴垫,观察会阴切口有无红肿以及恶露量、色、味的变化。④剖宫产者观察敷料是否干燥,切口有无渗出,如有渗出及时更换敷料。⑤尽量保持产妇的床单清洁干燥、舒适,病情稳定,体力较好的产妇鼓励适当活动,促进恶露排出。使用专用便盆,以免交叉感染。⑥分娩及抢救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

2.5 向产妇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①解释有关病情及实施各种护理措施的目的,关心、理解、安慰产妇,增强治愈的信心[4]。②讲解纠正贫血的方法,指导少食多餐,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③鼓励早期哺乳,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④指导加强产后锻炼,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3.健康教育

①指导产妇及家属出院后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②产后6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③剖宫产的产妇少食豆类、含糖食物,以免因腹胀影响切口愈合。④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如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高血压综合征等,如再次妊娠,应转高危妊娠门诊,在孕早期就开始产前监护,积极治疗并择期入院待产,及早为分娩做好准备。

4.讨论

产妇的血压、血红蛋白逐渐恢复正常,全身状况得以改善,未留下后遗症。产妇于产后1周体温正常,子宫复旧好,无压痛,会阴切口愈合好。产妇及家属的情绪稳定,忧虑、恐惧基本消失。通过护理活动,产妇出院后日常生活能自理。

【参考文献】

[1]田爱荣.产后出血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4):327-327.

[2]邓慧素.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06.13(6):82-84.

[3]张海君.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西南军医,2011,13(3):570-571.

[4]苑慧,孟庆波,张波.产后出血护理的探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4):235-236.

论文作者:杜秋颖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论文_杜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