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平台与创新体系建设的思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建设论文,基础论文,国家论文,平台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15X(2007)04-0052-04
1 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创新体系建设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指:(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3)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4)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其内涵可作如下三个方面的理解:(1)物质基础平台,如实验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2)信息资源平台,如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网络环境等;(3)激活创新要素的体系与机制,即制度体系和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国家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是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研究任务的主体,为原创性知识研究、产业技术进步、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的突破、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进一步增强等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其建设水平、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至关重要。不断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探索和完善,对于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我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基本状况、模式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1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本现状
我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国家级、省部委级、地方或企业三个层次,以国家级为重点,建设主体和模式多元化的特点和格局,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科技竞争水平,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2006年底,我国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按学科和所属部门分布情况(如图1、图2)。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发展布局上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更加突出了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如针对我国资源需求的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匮乏的国情,加大了地方或行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SARS和禽流感的发生引起社会和人民对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更大关注,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步伐和规模明显增加。从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属部门分布情况及发展态势看,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占全部重点实验室的85%左右,根据我国国情和目前实际,在未来若干年内,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实验室仍将是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选择。但从2005年后的建设情况分析,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动向,除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外的其他部门(委)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占新增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近50%;开始在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实施20年来首次在企业布局。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地域上分布看,主要分布在基础研究领先,科技与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其中北京、上海两地占有总数的50%左右,其它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所较集中的地区,如江苏、湖北、陕西三省也占到了近20%。西部地区由于总体科技势力和经济势和薄弱,在未来一段时期,这种状况还将维持。
图1 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分布情况
图2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部门分布
国家工和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实施时间要晚得多,作为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开发条件能力建设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工程中心建设是在“创新、产业化”方针指引下,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促进科技产业化;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需要,推动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相关行业辐射、转移与扩散,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建设一流的工程化实验条件,形成我国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建设有14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布于农业、能源、制造业、信息与通信、生物技术、材料、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轻纺、医药卫生等领域,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2.2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基本模式特点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经过20年来的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国家政府—科技部宏观管理与指导、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依托单位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与建设体制,并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学术委员会指导制、课题负责制等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图3)。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借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经验基础上,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特点。如统筹规划,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多方投入,优化配置;引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执行优胜劣汰的评估机制等;在有限的建设投入和运行保障经费投入的条件下,探索出了“国家主建、主管部门配套、依托单位配套的共建机制,形成了自成特色的经费支撑系统(图4)。
图3 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和技术中心的宏观管理体系
图4 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经费来源构成
2.3 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尚存在的不足
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上覆盖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大部分学科,逐步发展成为了代表我国基础研究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吸引、培养人才的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中心。在建设、管理模式与体系、运行体制与机制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点,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多方共建,“三级”管理;坚持准确定位,遵循基础研究发展规律,高起点、高标准把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阵地”,着力开展原始创新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坚持不断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如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定期评估、优胜劣汰制度,设立开放基金,成立学术委员会,实行“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应当看到,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不平衡,科研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科研实力有限,无论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与国际研究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如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具有重大国际或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重大科技成果少,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的具有一流水平的科学家不多;也由于我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背景及机制与体制的原因,条块分割依然突出,资源共享程度低,致使国家重点实验室存在学科结构单一、交叉性不强;依托单位和人员组成单一、流动性差、规模小;建设经费和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过分依赖于财政投入,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能力弱;与产业和经济的结合力差,对国家重大任务的服务能力和产业发展推动力不足等问题和现象。而工程技术中心以依托骨干企业为主,少数依托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能力相对薄弱,与知识创新源头结合不够紧密。要解决这些问题,承担起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任务,必须从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各方面不断探索。
3 探索科技基础平台的调整与整合,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3.1 制定并实施以“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为原则的“顶层设计”方案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科技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国家必须从战略高度来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是国家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的主要平台,也是参与世界科技竞争的主要力量。为顺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应当在充分吸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正确分析与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特点、定位和任务,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实施“顶层设计”,通过学科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和实验室整合,逐步形成结构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充满活力、运行高效的体系。
3.2 坚定不移地走官产学研合作道路,推动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
“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核,其目标是“技术创新”,本质特征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由于原始科技创新能力及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国各行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而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薄弱,不仅严重影响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也制约了产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能力。缺乏对全社会科技工作的总体组织与协调,且未能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资格局,导致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条块分割、利益冲突,使科技资源整合利用较差,科技创新机制与环境尚不健全等,是造成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同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条块分割,自成一体,未能形成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有效链接,创新周期长、效率低,难以形成研究、开发、转化的良性循环。
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面对国际国内激烈竞争的新环境,关键取决于如何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企业集团或产业集群。尽管产学研合作联盟是在平等、自愿、互利基础上的契约规范,但资源配置仍然存在体制和制度的约束。政府组织是解决科技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的决策者和推动者,采用官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能力,才能建立起以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融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龙头”,有效链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系统结构。政府按照“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的思想,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学科方向与布局、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调整,并不断探索创新机制,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3.3 建立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建设和管理好国家科技基础平台的关键
针对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规模小,参与程度低,流动与开放性较差,经费保障不足,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能力薄弱,以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条块分割,自成一体,未能形成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有效链接,创新周期长、效率低的现状,难以形成研究、开发、转化的良性循环的不足。建议:(1)以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所建立的技术创新机制,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是整合科技资源和优化科技配置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对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重点实验室构建,以按照学科门类或若干密切相关的一级学科为基础,依托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体,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照支撑行业或产业特点与重点实验室有机结合,可在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设多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中心依托于一个主要企业或企业集团;对于少数纯粹基础研究的重点实验室,由于近期或中期内(如20年内)与经济的结合难以评估,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主体,吸收企业参与,进行联合共建。(2)建立合作制或股份制科研实体管理体系。按照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国家投入为主,依托企业或企业集团配套为辅;管理运行及开放基金以企业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的原则,对非成员单位(企业)引入会员准入制;从而获得开放共享资源的权利;并通过成果转化、专利出让等方式实现自身的“造血”及接受社会捐助等多渠道募集资金,增强实验室对外开放的能力。(3)在组织管理方面,建立董(理)事会管理制度,设立理事会(决策)、执委会(执行)、监委会(司法)及咨委会(社会制约)多方制衡的自我管理体系。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消行政级别,理事会作为决策机构,由国家主管部门、企业代表、本领域著名专家共同组成,理事长和理事由主管部门通过向国际国内公开招聘选拔;执委会作为执行机构负责经费使用、对外联系、学科建设、日常管理等;政府代表参加监委会和咨委会,成员应当包括研究人员、学会、企业、中介机构、普通民众等,并给予充分的话语权。(4)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评估制度,特别是国际专家参与、国际通行的一套同行评议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建立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