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有关私有化的问题_公有制论文

回答有关私有化的问题_公有制论文

就私有化问题答记者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记者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9年4月11日11时一套播出)

节目主持人:前苏联解体后走上私有化的道路已经有10个年头了。那么,什么是私有化?前苏联当初为什么要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而去走私有化的道路?从俄罗斯的情况来看,老百姓在私有化过程中都有哪些得和失?俄罗斯的私有化搞得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带头这些问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曾智泽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易风。

曾智泽:吴教授,您好!

吴易风:您好!

曾智泽:1989年前苏联在走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道路后宣告解体,走上了私有化道路。我想先请您跟我们的听众谈谈什么是私有化。

吴易风:私有化这个词是从西方国家来的,这个词在西方国家有确定的涵义,不是任意解释的。所谓私有化,是对着国有化来说的。例如,在英国,所谓私有化,就是把国有企业改组成股份公司,然后向私人出售股权。如果出售的股权超过50%,这样的企业就不再是国有企业,而是算作私有化了。他们还有部分私有化概念和完全私有化概念。当国有企业改组成股份公司,向私人出售的股权低于50%时,就叫做部分私有化。如果把所有的股权全都卖完了,国有股一点也没有了,就叫做完全私有化。苏东国家在剧变之后搞的私有化跟西方国家搞的私有化有一些区别: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都是大企业,一般都采取将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然后向私人和外国人出售股权的办法,而前苏东国家除了大企业,还有大量小企业,他们的私有化分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什么叫小私有化呢?所谓小私有化,就是把国有小企业卖掉,卖给私人,卖给劳动集体,卖给本企业工人,或卖给外国人。什么叫大私有化呢?所谓大私有化,就是国有大企业太大了,个人、私人谁都买不下去,这就要先把它们改组成股份公司,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出售股权。在那里,按规定,如果已经把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并决定向私人出售股权,那就算作私有化企业了。

曾智泽:前苏联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于什么原因,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而去走私有化道路的呢?

吴易风:他们当时很多学者认为,改革最重要的是两项:一个叫做经济市场化,一个叫做政治民主化。仅听这两个用语,也可能不容易辨别是什么意思。我去访问的时候,俄罗斯学者向我解释,所谓经济市场化,实际上就是要按照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来改造俄罗斯经济制度,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就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所谓政治民主化就是要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民主制度来改造俄罗斯政治制度。他们向我解释说,他们就是要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全面地搬过来。俄罗斯学者将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合起来称为资本主义化。资本主义化这一条路线被他们的政治家接受了,而且推行了。

俄罗斯有一部分经济学家从各个方面攻击社会主义公有制,最重要的一点是说公有制缺乏效率,认为私有制具有效率。这在当时欺骗了很多人,很多人以为是这样的,于是有的人就稀里糊涂地跟着跑,认为只有私有制才有效率。那么,国有经济应怎么办呢?这些经济学家说,办法只有实行私有化。私有化后,国有企业变成私人企业,就会有效率。在理论上,他们当时是用效率来论证为什么要搞私有化。

曾智泽:在前苏东国家中,俄罗斯的私有化进程比较引人注目。您曾去俄罗斯进行了实地考察。从俄罗斯的私有化实际进展来看,他们老百姓都有哪些得和失呢?

吴易风:在俄罗斯私有化过程当中,从现象上来看,老百姓似乎有所得。当他们实行证券私有化的时候,每个人确实免费领到了一张私有化证券。私有化证券的票面额还不算小,值1万卢布。 这是通货膨胀前的1万卢布。4口之家就可以领到4张私有化证券。 这种私有化证券究竟干什么用呢?后来,俄罗斯出台私有化方案,把国有企业改组成股份公司,私有化证券可以用来买股票。然而,老百姓当时并不知道会有这种用途,都怕私有化证券不脱手就可能成为废纸一张。当社会上有人收购私有化证券的时候,大家就争先恐后地卖,私有化证券就越来越不值钱。刚开始面值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值150美元,后来只值7美元, 最后只值5美元。一张证券只够买一瓶伏特加酒,或者一公斤香肠。 本来宣传说,人们有了私有化证券,就成了国有企业的真正主人了,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原来的国有企业现在确实有了新的主人,这新主人不是别人,而是大量购买了私有化证券的人。结果是,私有化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一家人,几瓶酒或几公斤香肠,一下子就消费完了。所以俄罗斯人说,这只是“一次性的副食补贴”。搞了私有化之后,出现的是什么状况呢?最突出的是两极分化。在他们那里,一夜之间出现了许多暴发户,即所谓“新俄罗斯人”,他们非常富有。这是一极。而另一极,大批的失业者出现了,他们失去了工作。在业的工人有的很长时间不能按时领到工资。工资和养老金拖欠在那里相当普遍。不能按时领到养老金的老年人饿死已不再是新闻。

人们的平均寿命从1990 年至1998年下降了5岁。儿童营养不良,患慢性病的占40%。 据美国记者报道,俄罗斯实际人均收入下降80%,至少70%的人仅能糊口,生活在官方贫困线以下的有4000多万人(全俄人口数14800万人)。在那里,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日益加剧。

曾智泽:那么,从总体上看,您认为俄罗斯的私有化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吴易风:我在俄罗斯访问时,很关心这个问题。我问了许多俄罗斯学者,他们普遍地说,不仅他们的私有化是失败的,而且他们的整个改革也是失败的。我还没有听到任何一个人说是成功的。我接触的都是科学院的学者,不论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异口同声地说,他们的改革是失败的。我也看到一些西方学者写的东西,其中有参加制定俄罗斯私有化方案的学者。他们也承认,俄罗斯私有化是不成功的。有一个美国学者说:“俄罗斯的私有化同提高生产率、增加财富等完全无关。它除了制造特权新富之外,毫无其他意义。”

(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9年4月25日11时一套播出)

节目主持人: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开放的不断扩大,有些人认为我们国家迟早会走向私有化的道路。他们的理由是:一方面,今年3 月份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走向私有化的信号;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没有什么成效,实行私有化才能搞好国有企业。一些老百姓也想当然地认为没准实行私有化能改善他们当前的处境。那么,我国是不是真的要私有化呢?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只能是私有化吗?假设中国真的搞私有化,普通老百姓的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呢?带着这些问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曾智泽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易风。

曾智泽:吴教授,您好!

吴易风:您好!

曾智泽:前苏联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搞私有化,对我们国家各阶层人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影响。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人对我们国家一直奉行的公有制有不同看法,主张我国实行非国有化、非公有化或民营化。请您谈谈这些主张跟私有化有什么联系。

吴易风:非国有化其实就是私有化。非国有化这个词是从西方来的。后来,前苏联、东欧国家也曾经用过这个词。在西方国家,首先是英国,刚开始搞私有化时,用了非国有化这个词。现在他们的英文辞典已经把非国有化这个词收了进去。解释是,非国有化就是私有化。在俄罗斯,他们过去也用过非国有化一词。我去访问的时候,问过他们不少对私有化很有研究的专家,非国有化究竟是什么涵义。这些专家告诉我,非国有化就是私有化。

民营化这个词是从日本来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在日本叫做公企业民营化。日本经济学家对此有明确解释。公企业民营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废除公企业设置法,同时出售政府所有的公企业的资本,把公企业转化为私营企业。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民营化也就是私有化。所以,主张民营化,实际上也就是羞羞答答地主张私有化。

非公有化这个词没有别的解释,只能等于私有化。

曾智泽:今年3月, 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以前所说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个提法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人对提法的改变比较敏感,认为这是我们国家要走向私有化的信号。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吴易风:是的,有些人对这个问题很“敏感”。他们曲解宪法修正案,认为宪法修正案是走向私有化的信号。有的人说:“国有企业的存在是对市场经济的反动”。有的人说,私有经济“最公平”,“最有效率”,国有经济“不公平”,“无效率”。还有人说,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不合格的主体”,非公有制企业才是市场经济的“合格的主体”。他们甚至预言,到中共召开十六大的时候,“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个提法就将在什么什么报告中“消失”。最近,有人要求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让位”,要求“国有中小企业合法地、公开地让渡给非公有者”,主张“集体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所有这些主张都是错误的,歪曲了宪法修正案,否认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我国这次修改后的宪法仍然明确规定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这没有变。

曾智泽:多年来,我们国家国有企业的改革状况不太理想。有些人说,这主要是因为公有制没有效率。只有实行私有化,国有企业才有出路。据了解,前苏联也是因为他们认为公有制没有效率才搞私有化的。那么,您是不是也认为只有私有化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呢?

吴易风:我不这样认为。只有私有化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这个论断,在我看来,是完全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证明了公有制可以比私有制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我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又从实践上证明了公有制有很强的生命力,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从1952年到1988年的37年当中,国有企业很有效率,业绩辉煌。资金利润率这个指标一直是两位数,曾高达百分之二十几,甚至百分之三十几,最低也有百分之十几。只是从1989年开始到今年这10年当中,才下降为一位数,而且很快降为低位的一位数。有时甚至出现净亏损。37年一直是高效益,只是最近10年才出现效益低下的问题。原因何在?这要深入研究,根本不是公有制造成的。如果是公有制造成的,就不会有过去37年那样辉煌的业绩。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考虑有历史原因,有企业外部原因,还有企业内部原因。现在的任务就是要真正找出病因,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搞好国有企业。经济学家不能当庸医,当庸医是害人的。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病根在公有制。这样的诊断是误诊。俄罗斯从反面也证明,私有化没有效率。那里搞私有化后,生产大幅度下降,资源出现巨大浪费。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沙塔林说:“原以为私有化的企业在效率方面必定高于国有企业,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最近也批评私有化,他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记者说:“私有化打消了提高效率的任何希望。”

曾智泽:当前,有些老百姓抱有这样的心理预期:如果中国搞私有化,他们的状况可能会比现在要好。假设中国真的搞私有化,受益最大的将是些什么人呢?普通老百姓的情况会有哪些变化呢?

吴易风:是的,现在有些人存在这样的心理预期。实际上,这种心理预期是一种主观想像,没有根据。我们先来算笔帐。我国国有资产现在大约有10多万亿元,但是,国家净权益只有几万亿元。如果像某些人主张的那样分掉,每个人平均大约只有3000元。如果按照平均“分到个人腰包”,平等地“量化到个人”,或“分到全体国民个人头上”这类主张做,那就要采取证券私有化的办法,就像俄罗斯和东欧其它国家起初做的那样。这是无偿私有化。俄罗斯搞无偿私有化,一张私有化证券面值1万卢布。到最后,老百姓真正得到多少呢?最后,1万卢布票面额的证券仅值5美元。他们戏称这是“一次性的副食补贴”。 我们国家如果也搞证券私有化,那么结果大概也不会比俄罗斯好。另外一个私有化办法,就是俄罗斯后来第二阶段采取的“现金私有化”。所谓现金私有化,就是要拿钱去买原国有企业股份化之后的股票。这是有偿私有化。

实际上,这些在我国有些地方已经试过了,做法是:“好的卖,差的送”。好的卖,是有偿私有化;差的送,是无偿私有化。就卖而言,一些地方名义上是卖,实际上是半卖半送。有的地方连半卖半送也做不到,而是明卖实送。这样搞私有化,老百姓将一无所获。

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搞私有化,我们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必定会蜕变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必然会出现新资产阶级。邓小平同志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如果我们的国有企业全面地搞私有化,工人阶级就必定会丧失主人翁地位,重新沦为雇佣工人,接受资本主义剥削。如果国有企业全面搞私有化,大量的工人就会被迫失业,就会被推向社会,落入社会最底层。

从前苏联、东欧国家来看,私有化不仅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私有化,还包括土地私有化。事实上,我国现在也已经有人主张土地私有化。如果我们国家的土地也搞私有化,就会出现土地所有者阶级。大批农民会失去土地,除了成为农业雇佣工人之外,很多人将会成为失去生存条件的流民。

如果搞私有化,受益者将是哪些人呢?受益者将是那些无偿地获得国有资产的人,或者象征性有偿地获得国有资产的人,或者是无偿地获得集体资产的人,或者是象征性有偿地获得集体资产的人。总之,就是那些在私有化过程中出现的暴发户。如果形成这种局面的话,老百姓就真的会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标签:;  ;  ;  ;  

回答有关私有化的问题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