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市场建设深化的先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先导论文,货币市场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及其影响
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相对于市场体系中的另两个市场,即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的建设滞后了。衡量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程度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市场客体的商品化程度;二是客体价格确定的市场化程度。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来看,这两个市场的建设已达到了一定的完善程度。而金融市场的客体(资金)的商品性质仍未完全确定,资金主要还是由国家统一信贷计划配置,资金的出租价格(利率)的市场性质尚未完全确定,利率主要还是由国家统一规定,这种状况大致反映了金融市场建设的滞后程度。
金融市场建设滞后会影响产品市场对产品分配功能的发挥和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进而影响到经济体系的状态。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以及资金商品出租价格(利率)的决定,会直接表现在储蓄的购买力上。居民的跨时期消费会以实际利率来度量今天消费的现值和明天消费的未来值。规范的金融市场具有稳定产品市场上产品分配的功能,这种平衡消费资金、积累资金的转化若不能发挥的话,就会出现资金冲击产品市场的后果,要么是市场迅速扩张,要么是市场急剧收缩,使得经济体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金融市场建设滞后会影响要素市场对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和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方式。金融资产价格,以及资金商品出租价格(利率)在金融市场上的决定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市场机制,使得资金供求双方都在作出成本、收益分析后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国家可以通过调控导向,使得资金供求在满足双方利益的同时,又符合社会整体的利益。由于生产性资金配置在要素市场上直接转化为要素的实物配置,因此,金融市场具有的优化生产性资金配置的功能可转化为要素市场上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由此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将是集约型的。
金融市场建设滞后会影响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和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进而影响经济改革的深化。在资金非商品性和利率非市场性的基本格局下,“投资饥渴”症难以医治,“投资软约束”难以转变,“倒逼机制”难以消除。由此出现的资源配置的随意性、非理性,导致各地重复投资,产业结构趋同,其结果是有限的资源遭到浪费;出现资金使用的低效率、无效率,银根松时,资金同样落到无效益的资金得主手中,银根紧时,客观上有条件创造效益的资金需求得不到资金,结果是有限的资金效率下降;出现企业亏损、社会缺钱找银行,银行库空找国家,结果是通货膨胀久压难下。
金融市场建设滞后还会影响到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和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设,进而影响到经济运行的质量,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核心是经济杠杆以及赖以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和传导机制。金融调控体系的核心是利率、准备金率、贴现率、汇率以及市场机制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其载体是金融市场。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刚性的直接金融控制系统已部分失灵,运用弹性的间接金融调控系统已不可逆转,不断增加间接调控的力度才能控制久治不愈的通货膨胀,扭转经济运行质量欠佳的局面。
二、货币市场在金融市场建设中的地位
金融市场建设滞后又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子市场货币市场的建设滞后上。
金融市场体系主要是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构成的。货币市场,即短期金融市场或短期资金市场,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是进行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资金融通的市场。资本市场,即长期金融市场或长期资金市场,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是进行期限在一年以上资金融通的市场。资本市场融通的资金,大多用于企业、政府等需求者的长期投资资金。外汇市场是进行外汇买卖的市场。外汇是外币和用外币表示的信用工具,通常包括可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外币支票、汇票、本票、存单等,广义的外汇是包括外币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
金融市场中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的关系是这样展开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基本上都是具有融资功能的有价证券,就这个意义来讲,这两个市场又可归为有价证券市场体系。从市场的基本职能和交易规模来看,这两个市场构成了金融市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金融市场的主体。外汇市场是金融市场体系中的另一个主要的子市场,外汇市场以其交易对象的涉外性,使其介于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之间,是联结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纽带。外汇市场是金融市场主体的延伸。
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存在着忽视市场发展的系统性、有机性的倾向。一是忽视把金融市场作为整个市场系统中的一个有机体来加以平衡发展;二是忽视把金融市场本身作为一个市场体系的有机体来加以协调发展,因此,经常出现单个市场突进的改革,一定程度影响了市场的协调发展,使市场作为有机整体的功能有时难以发挥,甚至出现单个市场超前发展或滞后发展,由此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我国金融市场在主体结构的建设上,资本市场九十年代上半期依托经济高速成长,以及支撑这一成长需要巨量长期资金的投入而国家在这方面资金严重匮乏的大背景下,由政府积极推动,企业、居民大力抬举,跨越式地发展,创造了世界资本市场发展的奇迹。而作为市场主体结构的另一块,货币市场的发展却相形见绌,其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一是市场较狭小。即使是发展最快的同业拆借市场,其拆借资金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要明显低于较发达国家的这一比数。中央银行在该市场通过注入、吸纳资金调节银根松紧的手段还难以全面运用。票据贴现仅在少数城市有业务,而且贴现额,再贴现额有徘徊下降的现象。中央银行在该市场通过再贴现率调节商业银行流动资产的手段还无法操作。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近十年,因二级市场尚未建立,一级市场也活跃不起来;短期企业债券发展仍是步履蹒跚。企业融资市场化的进程仍然缓慢。二是市场分割。各地区域融资中心分散动作,各行其是,信息传递不灵,利率高低不一。三是市场不规范。有关法规建设落后,市场交易尚未形成规范化行为。四是市场功能不全,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以稳定货币价值功能的作用尚未发挥。
货币市场在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中处于滞后的位置,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对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明确,因此,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认识。其一,建设发达的货币市场,一方面可以拥有足够的和优良的信用工具,这样,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中央银行信用之间才可能相互衔接,相互配合,使经济发展所需的短期资金,可以得到充分的供应。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数据、货币流向,控制货币流通速度的功能以及稳定货币价值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
培育和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对营造宏观政策调控的传导机制和微观基础有其紧迫性。随着直接融资渠道的打通,过去那种在单一间接融资渠道存在条件下,由国家用指令性计划或行政手段通过控制信贷总规模稳定经济的刚性控制系统部分失效,而金融资产的多样化、融资的市场化以及货币贮藏职能的强化,使得货币供求量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冲力日渐强劲。发展货币市场,建立传导机制,控制货币冲力是我国实行有效宏观调控的必要选择。
加快货币市场系统的形成,对推进我国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特殊意义。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系统的核心,这项改革是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交织在一起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就金融领域而言,这项改革应从短期开始,首先从短期资金商品化、短期利率市场化改革上获得突破。而这一突破的“滩头阵地”应是货币市场。货币市场上的短期资金商品化、短期利率市场化、在此基础上,才可较顺利地推进长期资金商品化和长期利率市场化。
三、加快货币市场建设的构想
加快货币市场建设,扭转金融市场滞后,是我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首要任务之一。我们要从15年时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来设计迈向21世纪的中国货币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步骤和具体措施。2010年货币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的大致内容可包括:发展和完善具有足够优良的短期信用工具、多元合格的市场参与主体、完备灵活的市场机制的、规范运作的货币市场,建成全国的同业拆借市场中心、票据承兑贴现市场中心、短期国债市场中心,使货币市场成为衔接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中央银行信用的中介;成为调剂各市场主体短期资金余缺的场所;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稳定货币币值、调节经济水平的基础。
实现总体目标的大致措施可包括:资金商品化;融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商业信用票据化;银行汇票流通化、票据结算电子化;短期证券市场多样化、规模化;市场手段完善化、货币市场规范化等等。
根据我国市场体系发展和货币市场建设的现状,参照国外具有借鉴意义的各国货币市场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实现2010年我国货币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需要分三阶段来进行:
第一个阶段(1995—2000年),实行以同业拆借市场为先导,短期国债市场的票据承兑贴现市场为继起的发展战略,建立全国同业拆借市场中心和全国国债市场中心。其依据是,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已出现了大区域的横向融资网络,进一步发展这一市场,使其成为我国货币市场建设的先导市场。我国短期国债1994年、1995年的发行、交易表明,大规模的滚动发行已初步具备了条件。把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国债市场作为先导、继起的市场,也符合货币商品化、利率市场化由浅层次向深层次推进的原则,即由银行同业进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直到非金融机构;即由市场短期利率确定进而长期利率形成。
全国同业拆借市场中心建成的基本标志是:形成了一个全国市场的中心,若干个区域市场的中心,遍及全国各地区经济中心城市的全国性市场,实现资金的全国性流动与合理配置,资金拆借总额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发达水平;各市场主体短期资金余缺的调剂得到基本满足;中央银行基本上能够通过资金和利率运作,控制银根松紧。全国短期国债市场中心建成的基本标志是:形成全国的发行、交易、托管中心;实现国债的市场化发行方式;实现央行运用短期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进行间接宏观调控。
第二阶段(2001—2005年),发展和完善全国票据承兑贴现市场,并建立票据贴现中心,形成多渠道、多层次、辐射广、网络全的全国货币市场体系。其依据是,第一阶段的建设为票据承兑贴现市场的发展打下基础,第二阶段内大幅度地提高商业银行票据贴现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以及中央银行的再贴现贷款比重,由此可以初步形成全国性的票据贴现中心。这也符合我国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中央银行信用深化的要求。
票据承兑贴现市场中心建成的基本标志是:商业银行票据贴现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和中央银行的再贴现贷款比重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同时,短期证券市场的各市场,如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形成相当的规模。
全国货币市场建成的基本标志是:货币市场的年交易总额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发达的一级市场和与其相应的二级市场;中央银行能较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宏观经济。
第三阶段(2006—2010年),推进货币市场国际化,建成与本币市场平行的外币市场,实现国内货币市场与国际货币市场的接轨。其依据是,按照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必须尽快缩短我国货币市场与发达国家货币市场的差距。
我国货币市场国际化的基本标志是:一个符合国际化标准的货币市场形成;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外币货币市场形成;建成国际货币市场的次级市场。
标签:央行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货币论文; 金融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中央银行票据论文; 利率市场化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资本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