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内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目的:分析可能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提升医院急诊护理管理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急诊科60例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的有关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评估研究对象对于急诊护理安全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综合提出应对急诊护理安全风险的防范对策。结果认为护理安全隐患高风险的环节中,以抢救室和治疗室最高,分别占到71.7%和61.7%。“查对不细致”、“工作紧张致身心疲劳”、“抢救仪器操作年龄差”、“护理操作不熟练”、“护理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认可的比例分别为76.7%、73.3%、73.3%、70.0%和63.3%。结论:医院应从顶层设计角度对急诊护理现状加以优化调整,在总量控制范围内优化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抓好护理人员个体上的心理干预和职业培训,从软硬件和个体-整体层面提升急诊护理安全的防范水平。
【关键词】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196-02
引言
急诊科向来是每一家医院的高危科室之一,每天在面临各种复杂危重疾病的同时,也经常遭遇各种医疗纠纷,故而需要急诊科护理人员具备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需要提高急诊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而我院急诊科因建立较晚,人员流动较大,导致我院急诊护理人员存在能力不足以及安全防护意识欠缺、医患纠纷多等相关问题,本研究根据我院急诊科的现实情况与理论相结合,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及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急诊科从事一线急诊护理工作的60例护理人员,均系女性,急诊护理岗。年龄22~45岁,平均(28.4±4.0)岁;急诊护理工作时限3~12年,平均(6.4±3.2)年;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16例,大专26例,中专18例;职称:护士29例,护师25例,主管护师6例。医院日均急诊量100~200人次/天,平均(130.4±22.0)人次/天。
1.2 方法
采用自拟的急诊护理安全调查问卷,问卷综合常见急诊护理事件、国内急诊护理现状等信息后编制而成,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护理工作人员情况,如年龄、护龄、职称、学历等;第二部分是了解近3年(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急诊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发生率、安全时间类型等;第三部分是可能影响护理安全的潜在因素,如护士自身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设备因素、操作因素、规章制度因素等,归纳为3大维度6个因子,即管理、技术、人员、设备、环境和用药。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涉及要统计学处理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用(%)表示计数资料,接受χ2检验;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算所得P<0.05,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布情况
结果护理安全隐患高风险的环节中,以抢救室和治疗室最高,分别占到71.7%(43/60)和61.7%(37/60),其次是接诊分诊环节,占到33.3%(20/60),最后环节的观察室最低,为18.3%(11/60)。
2.2 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从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子排序看,依次是“查对不细致”、“工作紧张致身心疲劳”、“抢救仪器操作能力差”、“护理操作不熟练”、“护理工作经验不足”,比例分别为76.7%、73.3%、73.3%、70.0%和63.3%。见表1。
表1 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危险因子分析
3.讨论
3.1 院前急救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
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医院应当吸取教训,对院前急救管理体系进行改进,严格落实院前急救管理制度,规范院前急救在护理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同时,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采取的培训模式为集中培训、小组培训、模拟演练、实战演练等,同时聘请专业的讲师对医护人员进行统一的技能授课和理论授课,采取严格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措施,使每位医护人员都能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另外,针对实习护士和新护士来说,要让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考核方式,使护理人员能够在进行急救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急救流程进行救治,同时严格执行相关规则制度,端正工作态度。同时,医院要加强对医护认同急救护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对每次急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定期总结,使护理人员在急救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风险的发生。
3.2 对急诊科护士安全防护意识的思考
急诊科作为一个高危科室,每天都有可能面对各种医患矛盾,故在提高自身护理质量的同时,需要全体人员及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舒心的、被尊重的、互无猜忌的、和谐的医疗氛围。急诊科护士应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首先应提高本身的操作技能,减少因自身技能的不熟练而带来的风险;其次,当意识到可能存在医疗纠纷时,应立刻向总值班和保卫处汇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3.3 救护车管理
救护车是医院必备的急救交通工具,因此,医院需要有意识的做好急救物品的管理工作,完善各种急救设备,并派遣专业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以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医院急救设备包括:a.心电图机;b.气管插管仪器;c.呼吸机;d.负压吸引器等等基础性设备,需要进行及时检查。
3.4 加强急诊护理安全的防范对策
一是急诊护士的培训及教育。重视开展护理操作培训,对急诊护士开展系统性的急救培训,包括设备操作、规范护理、风险预判等,加强日常技能水平及护理风险的检查评估,为其职业素养提升搭建平台。鼓励急诊护士进行再教育活动,重点针对骨干护士进行深造,带动全科护士水平提升。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观摩医疗纠纷处置案例,除要求每位护士懂法用法外,还要提升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特别是抓好护理记录,为处理护患纠纷提供依据;二是抓好内部人力资源调配优化。面对急诊科室工作量大且节奏快的特点,做好急诊护士的调配,分解护士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急诊护士心理因素对工作的不良影响,促进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增强护患沟通。有效沟通是增进彼此信任,拉进护患关系最有效的手段。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情况,选择患者及其家属容易接受的语言进行沟通,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帮助其树立信心;对于态度恶劣的患者或家属,保持耐心和克制,避免言语或肢体冲突,耐心说服,争取对方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5 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
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医院应当开展集中的培训和学习,使医护人员的护理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加强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结合医院的临床实际,定期组织和开展有关的模拟训练,使医护人员的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丰富医护人员的实战能力。
4.结语
急诊科每天面临各种各样的病人,各种复杂的危重疾病,必然导致急诊科的医疗纠纷时常发生,护士及医生的安全问题存在隐患,故提高医生和护士医疗技能的同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和人身安全保障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薛亚涛.分析急诊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2):156-157,
[2]刘彦,急诊护理暴力风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6):836-837.
[3]赵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7):1919-192.
论文作者:郭芳,蔡新妤,曹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急诊论文; 护士论文; 因素论文; 急诊科论文; 医院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医疗纠纷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