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财政、巨额负债与拉美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危机论文,赤字论文,拉美论文,巨额论文,频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02)05-0094-04
197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实施的“赤字财政—负债增长”战略使该地区的大部分国家比较轻松地避开了当时的世界经济衰退,该地区在1973~1980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5%,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水平。但是也正是赤字财政政策的实施导致了198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的普遍债务危机,使这一地区1980年代经济出现了极低的增长,从人均产值的角度看是负增长。1981~1990年拉丁美洲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1.0%,人均年增长率为-1.0%。人们习惯称1980年代是拉丁美洲“失去的10年”。进入1990年代,拉丁美洲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1991~1998年期间,拉丁美洲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3.5%。但是这种增长仍然没有摆脱巨额负债的特点,致使1990年代的经济增长先后两次被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9年的巴西货币危机打破。刚刚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阿根廷又爆发的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拉美国家危机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仍然是长期的赤字财政所导致的巨额负债。
一、1970年代的“赤字财政”战略及其积极成效
1.“赤字财政”战略的背景。拉丁美洲国家实施“赤字财政”战略既有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明显供给过剩,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衰退对资金需求减少。1973年“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解体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防止竞争地位恶化,普遍采用了浮动汇率制。同时,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暴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高通货膨胀。1974年和197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分别上涨13.4%和11.3%。其中美国1974到1975年的通货膨胀率也分别达到13.2%和11.2%。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来自成本上升,西方各国当时采取的以控制内需为主的对策不但未能有效抑制通胀,反而却引起了衰退和失业,形成“滞涨”局面。由于控制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市场上资金的需求减少。但是与此同时,世界石油输出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回流国际资本市场,扩大了国际商业银行的资金供应。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明显供给过剩。
(二)国际资本市场看好拉丁美洲国家。1970年代初,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的工业化程度都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国际资本市场特别看好这些半工业化国家,尤其是国际私人银行资本。拉丁美洲国家的领导人也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形势,大量对外举债。1974~1981年是拉美地区对外举债的高峰期,外资流入量大幅上升,例如1974年的外资流入量比1973年增加50%;1975年的外资流入量(160亿美元)已相当于1973年的2倍;1987年已相当于1973年的3倍,1981年达到创纪录的483亿美元,相当于1973年的6倍。
(三)国际放款机构的干预。拉美主要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占本地区石油出口量的50%以上,虽然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而受到限产约束,但其石油出口收入从1972年的31亿美元增至1981年的193亿美元。墨西哥、厄瓜多尔等国则不受限产约束,其中墨西哥石油产量由1973年占拉美总产量的9%增至1982年的44%。这些国家石油收入大量增加,外债也迅速增长。原因是国际放款机构向这些国家施加强大压力,要求它们放松信贷限制多贷款。
(四)石油进口国为了平衡贸易逆差。大多数拉美国家是石油进口国,且在长期得到廉价石油供应的环境下形成严重依赖石油的能源结构。这些国家的石油及其副产品进口从1973年的10亿美元增至1981年的150亿美元。面对严重的外贸失衡,这些国家不是调整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转向负债发展。
2.“赤字财政”战略效果分析。“赤字财政”战略的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保了1970年代拉丁美洲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它也是这一地区1980年代债务危机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对于这一战略的认识我们应该给出历史的、客观的评价。“赤字增长”战略的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外资的流入,使拉丁美洲国家成功地避开了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衰退,使该地区在1974年之后仍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974~1980年,拉丁美洲整体的经济增长率高达5%以上(见表1)。尽管这个地区在1974~1980年的增长速度比1956~1973年期间要低,但却比同期工业化国家高得多。这一功绩不能不归于“负债增长”战略的实施。
(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均GDP上升。1980年,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950年的5倍。据美洲开发银行提供的25个拉美国家的统计,1980年拉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288美元,详见表2。
(三)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其它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截止1980年,拉丁美洲人口数为3.59亿,其中城市人口占65.5%,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同时,拉美国家的国民教育普遍有了很大的发展。拉美小学注册率到1980年达到82.3%,其中部分国家已达到或接近100%。中学教育发展速度实际上比小学更快,其中拉美所有大、中国家的发展速度尤为明显。大学(18~23岁)注册变化更加引人注目。1980年,大学适龄青年入学率超过10%的国家已有20个,其中11国达到20%~45%。1980年,拉美15岁以上人口文盲比例已降为23%。[1]
表1 拉丁美洲国家1974到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国别 1974-1980
国别
1974-1980
拉丁美洲
5.1海地
4.2
阿根廷
1.8洪都拉斯
6.4
玻利维亚
4.2墨西哥
6.3
巴西
6.1尼加拉瓜 -3.1
智利
5.6巴拿马
5.0
哥伦比亚
4.5巴拉圭 10.2
哥斯达黎加
5.4秘鲁
1.9
厄瓜多尔
6.7多米尼加共和国
4.6
萨尔瓦多
2.4乌拉圭
4.9
危地马拉
5.4 委内瑞拉
2.9
(资料来源:拉美经济委员会根据各国官方资料统计)
表2 1980年拉美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国别 年份
1980
1980
阿根廷 2752 洪都拉斯 873
巴哈马 7941 牙买加1999
巴巴多斯3591 墨西哥2734
玻利维亚1268 尼加拉瓜 1025
巴西2486 巴拿马2434
哥伦比亚1277 巴拉圭1964
哥斯达黎加 2149 秘鲁 1374
智利2463 多米尼加共和国1432
厄瓜多尔1416 苏里南3363
萨尔瓦多 1032 特立尼达多巴哥 3439
危地马拉1613 乌拉圭3085
圭亚那 974
委内瑞拉 3408
海地387
拉丁美洲 2288
(资料来源:美洲开发银行)
二、危机的频繁爆发及其原因
1.1980年代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及原因分析。1982年8月,墨西哥因无力偿还到期外债本息而诱发了一场席卷整个拉丁美洲的严重的债务危机。这场危机的爆发标志着拉美地区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经历的漫长的增长期的结束,并引起持续的衰退,以致整个1980年代,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被看成为拉美地区“失去的十年”。
如前所述,由于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1970年代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实施了“负债增长”战略。这一战略的成效不能低估。对其成效,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评价是:“这种战略利用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形成的特殊条件,以便吸收大量的、迅速增长的外部储蓄,由于这些资金流入,也由于1976~1980年期间拉美出口量的持续增长,拉美地区得以持续地、大量地增加进口。于是,拉美地区在这个阶段保持了它的经济增长速度。”[2]国外大量低息贷款的流入,使拉美国家对经济形势做出了不正确的判断,纷纷采取扩大公共开支(包括日常开支和公共投资)的政策,尤其是墨西哥等石油输出国更是如此,扩大公共开支刺激了国内总需求的上升,带来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二是引起进口急剧扩张,贸易赤字连年加大,靠外债来填补,从而对外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在流入拉美地区的资金中,私人银行资金占的比例急剧上升,这就更决定了资金输入的不稳定性。在流入拉美地区的外资中,私人银行资本由1966~1970年期间的12%增加到1970年代末期的70%。1982年底,拉美地区的外债余额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80%属欠私人银行债务。1981年,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国际私人银行对这些国家的态度立即发生变化。国内许多人也看到形势不妙而纷纷将资本向国外转移,立即引起外汇储备迅速下降。这是1980年代拉丁美洲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2.1990年代的经济增长先后两次被危机打破。对拉美国家来说,1980年代既是经济危机的年代,也是经济改革的年代。1990年代,拉美大部分国家继续深化经济改革,拉丁美洲经济终于从1980年代的持续衰退中走出来,进入一个恢复增长的阶段。但经济增长仍然未摆脱过分依赖外资的状况,外债总额持续增长。并且由此导致了1990年代的经济增长先后两次被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9年的巴西货币危机所打破。
1994年底,墨酉哥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从12月下旬到1995年1月中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本国货币对美元贬值60%,股市跌幅达42%,外流资金达10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70亿美元急剧减少到55亿美元,最少时一度只剩35亿美元。这场危机的爆发除了1994年的总统换届和恰帕斯州农民发动武装暴动等政治因素外,其经济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国内市场开放速度过快。为了尽快加入关贸总协定和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墨西哥过快地实行了贸易自由化,特别是主动放弃了发展中国家应有的权利,一步到位地把进口关税降至10%以下。第二,本国货币币值持续高估。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货币市场放开,比索与美元挂钩,随美元上下浮动。政府对比索汇率采取每天微贬值的半管制的作法,其目的之一是稳定汇率,保持一定的出口竞争能力,目的之二是抑制通货膨胀。但是这种作法显然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瞬息万变,而且由于外资流入过多,对比索需求压力过大,逐步使得比索汇率高估,从而使外贸赤字居高不下和资金外逃。第三,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外资,外债余额居高不下。长期以来,墨西哥国内储蓄率偏低,1980年代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23%,进入1990年代,这一比例不断下降,1990~1991年为18.5%,1992~1994年降至15.6%。[3]由于国内储蓄率低,经济发展就不得不依赖于外资。外债余额居高不下(见表3)。目前墨西哥的外债余额仍然偏高,表中数字统计到1998年)。但是,在墨西哥引进的外资中,投机性强的短期外资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且真正投向生产部门的外资不多。这就使得墨西哥的国家财政和经济建设建立在不稳定的外部资金上,经济十分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就不堪一击。
表3 1990年代墨西哥外债总额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总额 117000 116501 130524 139818 164200 157200 149700 158000
(资料来源: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拉美和加勒比经济概况,1998年》,第105页)
1999年1月,巴西发生了货币危机。1月13日,巴西政府宣布更换中央银行行长并实行货币贬值。美元对雷亚尔的汇价上、下限分别调整为1:1.20和1.32,贬值幅度为8.27%。这一举措立即引起汇市剧烈动荡,股市下泄,当天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两大股市分别比上一个交易日下跌10.23%和10.59%;外资纷纷抽逃,20天内流出资金50亿美元。面对市场做出的这种强烈反应,巴西政府一改过去死守汇率防线的作法,于1月15日宣布放弃雷亚尔对美元的爬行盯住汇率制,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以缓解汇市动荡给中央银行储备造成的巨大压力。但汇率放开后,美元对雷亚尔比价一路下跌,到2月底达到1:2.06,与1月13日的比价1:1.32相比,贬值幅度达56%。
巴西货币危机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的多重因素。经济方面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一)连年贸易逆差和巨额外债所导致的经常项目逆差;(二)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三)汇率制度的僵死导致本币升值;(四)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经常项目赤字和高额公共财政赤字并存。1997年,巴西公共部门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1%,1998年上升到近8%。巴西公共财政的严重失衡,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体制方面的因素,表现为公共债务庞大。1998年,公共债务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国内利率过高,加大了公债的偿还负担,1997年偿还公债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1998年上升到7.2%。
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阿根廷又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目前关于这次危机的讨论已经很多,在此不做详细的论述。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适度的债务融资和赤字政策在短期内能有效刺激经济的增长。这似乎是两条很容易被人接受的描述。但这种很容易被人接受的描述对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价值很有限。我们在利用赤字财政刺激经济增长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财政风险。注意控制外债规模和内债规模。
[收稿日期]2002-07-06
标签:金融风暴论文; 拉美国家论文; 经济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墨西哥金融危机论文; 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经济学论文; 石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