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张明1,张乾2,夏清3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张明1,张乾2,夏清3

1.身份证号码:42100219720604XXXX 陕西省 710000;2.身份证号码:61012119911102XXXX 陕西省 710000;3.身份证号码:61020219850807XXXX 陕西省 710000

摘要:当下,我国工业正在逐渐的发展,企业基于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在生产工作中融入了机电设备,同时大多数的生产均是要和机电设备的运行相依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实际机电设备的性能优劣息息相关,鉴于此,针对企业而言,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有着关键的作用,再加之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较为复杂,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引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机电设备的应用,这就需要企业融入更加科学的管理、维修路径,进一步强化机电设备的性能,尽可能的延长具体应用的期限,最大程度上防止频繁的维修工作。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维护维修中出现的问题简析

企业目前对机电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俨然已经着手实施了诸多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机电维护维修环节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然而无法避免的是还是存在一部分问题,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缺乏专业的技术维修工作者

一般情况下,在机电设备引发故障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中较强的技术专业工作者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机电设备无法及时展开检查、维修,主要依赖厂家维修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维修的成本,也大大的延误了维修的时间。现如今,在机电设备逐渐改进的大背景之下发展,需要面临工作者的绩效问题、机电设备的备件管理、备件仓库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机电设备的发展,然而在机电设备发展时,企业能够把该类问题作为相关的依据,进一步挖掘出机电设备发展的着力点。

1.2未实时跟踪检查机电设备

维护维修工作者一般只是将预防性的养护工作停留于表面,具体的实施效果不显著,尤其是针对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工作者引发的故障处理不及时,未准确的挖掘源头,造成治疗工作治标不治本,只是停留于表面问题的处理上,依旧存在实质问题,致使故障问题反复出现。

1.3技术的管理力度不高

众所周知,在机电设备正常的状态下,一般是保持连续、匀速运行的,实际运行过程是一类物质动态运动的过程,同时具体的形态是价值运行形态,这就可以看出其严格的遵循了技术应用的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相符合,也就决定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和管理时,企业需依据相关规律。在传统的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上,均需要实施先进的技术,需要较强的技术管理的力度。另一方面,在机电设备的经济效益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可以有机的结合经济管理、技术管理与方法,达到两者并行,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传统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难以和当下市场管理体制发展的需求相契合。

2.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的路径探讨

2.1强化对机电设备的绩效考核

在进一步强化对机电设备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要努力的贯彻落实好机电设备的相关规章制度,大力的落实好机电设备的生产责任制,确保操作工作者基于设备操作规程来实施生产工作,助于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企业的管理工作者需要对操作岗位定期的抽检、考核,如果检测出设备还具有安全隐患,需要对其及时的整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维修机电设备操作工作者需有高度的责任感,对设备全面的观察、检测,以期针对设备运行中的问题保养和维护机电设备有效的解决。所以,这就需要进行日常保养,定期展开维护,借助干燥、清洗、注油、防锈等措施对设备展开全面的维护、保养,同时全面的把握好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具体磨损程度,以期及时的发现、处理问题[1]。

2.2构建合理的机器设备应用操作规范机制

大部分的机电设备均具有科学的操作规范,这被作为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防止因为相关操作工作者不规范的操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规范,也被视为是给其设备的正常工作奠定坚实的保障,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完备的机器应用操作规范机制,最大程度上确保相关操作工作者可以依据合理的工作路径来操作设备,一个行之有效的机器应用操作规范机制,是所有机电设备操作工作者最为基本的要求,只有操作者对步骤严格遵守,时刻牢记安全理念,针对机电设备正常工作的具体操作环节严格遵循,才可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给企业构建一个更加广阔的利润空间。另外,要注重分析机电设备中的薄弱环节,合理的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进行机电设备防护,使得机电设备的应用寿命可以得到有效的延长,以更好的提升机电设备的应用效果。注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机电设备管理性能进行合理的提升,并针对相关的维修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使得维修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使得机电设备在安装和使用上都可以实现规范化。构建相应的维护制度,做好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从而使得机电设备可以得到良好的管理。

2.3进一步强化机电设备操作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在机电设备专业操作工作者开始工作前,需接受系统且专业的培训,通过完备的专业考试,只有在考试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工作,进一步规范本身操作具体操作机电设备时,操作工作者需要全面的把握好实际设备性能、结构、原理,提高使用检测设备、排除设备故障[2]、保养设备的能力,以期机电设备不超负荷运行。

2.4优化有关维修的检查体制

若是机电设备在长时间的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极易致使机器造成损耗,更有甚者出现瘫痪。在传统的检修机制上,实施更为行之有效的科学体系,优化机电设备的维修体制的意义十分重要,在定时间的日常维修检查工作中,在确保不对工作者的实际正常工作造成影响的基础上,需要最大程度的将检修时间缩短,针对机器设备极易引发问题的零件部位,需多次展开深入细致的保养检查,在平时的例行检查工作中尽可能检出一部分细小的问题,同时进行快速解决,防止阻碍机器正常的工作时间。

2.5制定机电设备维修和更新的周期

实施周期性的维修管理机电设备,由于机电设备引发瘫痪会制约正常生产,这就需要尽可能采取跟踪式调查,对机电设备的选择、入库、安装、实际应用等方面一一的排查,若是已经出现问题的机电设备严禁安装,同时积极的落实好相应责任,最大程度上督促有关工作者对机电设备的质量把关。另外,要适应机电设备的发展新形势,将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进行改进,跟上机电设备发展的需要,跟上市场的需要。为了跟上机电设备的发展,要培养出维修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3]。

结论:

简而言之,现如今,科学技术正在大力的发展,信息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应用机电设备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的消耗,在各行各业中机电设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在企业生产工作中机电设备的应用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企业的生产和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需进一步强调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本文对当前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中引发的不足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剑峰.浅谈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9(6).

[2]李建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4).

[3]王晓阳.中小型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J].科技资讯,2018(14).

论文作者:张明1,张乾2,夏清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张明1,张乾2,夏清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