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课堂开启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_王琳霞

三性课堂开启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_王琳霞

(龙泉驿区第十四小学校 成都 610000)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而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也是三性课堂的灵魂所在。“三性”即:学科性、教育性和创新性,在三性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数学问题情景,让学生有疑可问;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提问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

【关键词】:三性课堂;问题;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学习创造的基点,是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前提。那么,如何在三性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那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就能达到目的,实际上这些流于形式、只求数量的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现代的教育,教师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精心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性”课堂,即:学科性、教育性和创新性,它是落实新课标,推进第二课程改革,践行顶层设计的产物,是现代课堂的必然要求,那如何在三性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第一,在数学课堂的“学科性”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其他学科不同,作为小学学科的数学,可能更多的是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帮助和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由于数学学科的性质,所以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有疑可问。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靠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龙泉驿区小学数学导学模式中,新授课提倡数学学习内容力求呈现“情境激趣,初步感知——自主探究,建立模型——合作交流,建构新知——巩固练习,解释应用——回顾总结,建构体系”的过程,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构数学模型,最后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问题在体验中生成,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第二,在数学课堂的“教育性”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放下权威的架子,转变教师角色,尤其是在与学生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还要用微笑、注视、点头、肯定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等方式进行鼓励。教师要努力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正确对待和评价学生的问题,挖掘每个问题的可贵之处,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

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学生不敢提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该怎样提问题,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指导、训练学生学会提问。首先,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已知信息、新知的意义、定律及公式等方面找问题,特别是在自己思考后还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寻找问题。其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问原则。如已知“男生有42人,女生有14人”这两个已知条件,让三年级的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最简单的学生会提“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学习了除法学生会提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以后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学生会提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强,学生的问题也不断深入,提问兴趣不断提高。

第三,在数学课堂的“创新性”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当学生没有确切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时,要适时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顺思路,为学生成功铺桥搭路,这既可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又可使学生感到心理满足,使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然形成,从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一个学生不会提问题,就不会去思考,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他的学习将处于被动状态,时间久了,他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没有思维活力,也就没有创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进行生动的创造。”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并且逐渐引导提的问题更加全面,所提问题更加有思考空间、更加有深度。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要是,毫无意义的是问号。”所以在小学数学开放式的三性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问,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才能造就符合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龙泉驿区小学三性课堂评价要点解读》 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论文作者:王琳霞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6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三性课堂开启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_王琳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