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民俗旅游发展的创新载体_民俗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民俗旅游开发的创新载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意论文,载体论文,民俗论文,旅游开发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关于民俗旅游一词,目前国内学术界与旅游业界还没有口径统一的定义。从旅游资源学的角度看,民俗旅游就是以各民族的民俗风情为吸引力本源的专项旅游形式。它既有一般旅游活动的特点,又具备特殊性。从本质上说,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而民俗旅游正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化旅游活动。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看,旅游又是旅游者的审美活动,是人类抽象思维派生出的特殊思维活动。民俗旅游满足了人对美的追求心理,使旅游者可以在旅游过程中体验人类自身创造的文化之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民俗旅游作为以文化体验为目的的旅游形式,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地开发出大量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2005年以来,作为文化产业创新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异军突起。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由创意产业发展而来。1998年英国文化新闻体育部(DCMS)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1]。该国著名经济学家,“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将其定义为与知识产权相关联的产业。金元浦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现代精神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科技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新型产业[2]。白远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由核心文化产品和其它文化创意产品构成,核心文化产品包括文化遗产、视觉艺术品、出版、音乐、多媒体产品、影视制作、视听产品软件;其它文化创意产品包括广告、建筑、软件等[3]。由此看出文化创意产业比传统文化产业范畴更广,创新性、文化性与经济性是这一产业的实质特征。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文化创意产业在英、美、韩、加等国得到迅速发展。我国深圳、上海早在2004年就率先发展起文化创意产业,随后北京、南京、杭州、苏州、青岛、重庆、无锡等地都提出支持发展这项新兴产业。到2007年,上海已打造出近百个创意园区,吸引数千家各类创意企业集聚[3]。

二、民俗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点

旅游业的各组成部分中充满了文化元素和创意元素。从旅游产品设计到食、住、行、游、购、娱都与文化创意产业关系密切,甚至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围产业”[4],成为其组成部分。而民俗作为民间文化,所蕴含的技艺、设计理念、表演艺术等均可归入文化创意产业“专利、版权、商标、设计”四大领域中。民俗旅游以体验民俗事象为主要内容,是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形式。而文化创意产业由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而成。所以民俗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交集就是民俗文化。正是这一共同点将二者相互联系,并有可能构成有机统一体。下面用图形说明:(见图1)

图1

三、当前中国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一)主要模式概述

从民俗发展的历时性看,中国从史前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的漫长岁月中孕育了纷繁复杂又绚丽多彩的民俗事象,其中一部分流传至今,构成了传承数千年的文化血脉;从民俗发展的共时性角度看,中国地域辽阔,中原地区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地风俗差异较大,甚至有“五里不同俗”之说。要将各地形式多样的民风民俗开发成旅游产品,就需要多样性的方法、模式。纵观当今中国旅游市场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根据不同的文化展示方式可将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分为:博物馆式、民俗旅游村式、歌舞节庆式、城市民俗步行街式和民俗文化创意园式五大基本模式,根据各模式形成时间和原因又分为九种亚类型。(见图2)

1.博物馆模式

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哥本哈根第11届会议上将博物馆定义为: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永久性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环境见证物作为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并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5]。根据这一概念,博物馆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形式就是民俗旅游的博物馆模式,它包括两个亚类型:现代人造型博物馆和历史原赋型博物馆。前者依托现代人造空间收藏、陈列、展示反映民风民俗的文物供人参观,使游客在较小的空间内了解各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例如天津民俗博物馆、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等。其运用文物展示民俗文化,但文物脱离原生环境,展示手段单一,是早期中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20世纪90年代,西方生态博物馆的理念传入中国,并于90年代中期在我国由理论转入实践。1995年,中挪(威)两国合作建成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同的是,生态博物馆以单个群体的生活场所为展示空间,以当地原住民作为博物馆最为活跃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与社区的文物、空间共同构成展示其独特文化的主体,并具体参与博物馆的建设、经营和管理。如梭戛生态博物馆就以整个社区为博物馆主体,以原住民长角苗为活态因子,使游客能身临其境地参观长角苗的生产、生活场景,真切感受其活生生的独特文化。该馆设有文化资源保护中心,用以收集能够代表社区文化的典型器物、音像资料,以供展示、收藏、研究、保护。生态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代人造博物馆的收藏品与其所处文化环境脱离的弊端,并且加入了活态因素,有利于社区传统文化的整体保护。

2.民俗旅游村

民俗旅游村是以民族民俗风情为旅游吸引物,能够接待旅游者来访的原赋的或仿造的旅游目的地形态。具体包括两个亚类型:历史原赋型和现代人造型。前者又称民俗文化生态村,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同早期原赋型民俗接待村不同,它既关注社区文化,又克服了“忽视共同造就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的缺点[6]”,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原生民族村寨直接接待旅游者的旅游模式[6]。”该模式与生态博物馆有相同之处,都以群体所在社区为保护、传承文化的空间,并以该空间作为同外界区别的界限。但是生态博物馆的选址、建设、发展理念以博物馆学理论为基础,它的目的是原真展示和保护社区文化。而文化生态村是从人类学角度强调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力求有效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精华,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6]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模式,其意义超出了发展旅游的层面。现代人造型又称民俗主题公园,它借用现代主题公园发展模式,仿造民俗文化所在的原生环境,是以主题性游览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吸引游客的现代旅游景区形态。它通常建于大城市以便吸引更多客源。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可以将文化异地模仿,集中展示。其弊端是文化易被商品化、庸俗化,有失真危险,甚至成为假文化;且项目资金投入大,回收期较长,风险较大。又系仿造,可大量复制,极易造成千篇一律而毫无特色,对游客缺乏吸引力。

3.歌舞节庆式

该模式用于展示歌舞、节庆等非物化形态的民俗文化,通常不作为独立的旅游产品形式,多以自然的或人造的环境为背景和平台来展示、演出。如桂林阳朔的大型歌舞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四川都江堰放水节是其典型代表。应用该模式的关键是如何避免过度舞台化。

4.城市民俗步行街模式

该模式也可分为历史原赋型与现代人造型。前者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例如成都的宽巷子和窄巷子。它是城市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于凝聚和提炼城市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后者系现代仿造或异地重建,如成都锦里。它把城市的步行街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能充分展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增进对外宣传,增加旅游收入,增强旅游吸引力,有利于发展城市旅游;又为市民提供了假日休闲的场所,还可以发展景观地产,美化城市环境,活跃经济。该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文化、社会效益,对于发展城市民俗旅游,活跃城市经济、丰富城市文化生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俗旅游开发新模式:民俗文化创意园

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为民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两者相互结合催生出当今中国一种新的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民俗文化创意园。类似于民俗主题公园,民俗文化创意园也将体现民俗民风的主体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同的是,后者以民俗创意研发为主,旅游开发为辅,产出的是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和民俗旅游产品。而主题公园只产出旅游产品。也就是说,民俗文化创意园具有多重功能,不仅是旅游目的地,还是产业集聚区。其实质是在民俗文化中产生创意,创新产品设计理念,“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集群[7]。”2004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各地出现了一批文化创意园区。民俗文化创意园分为历史原赋型和现代人造型。前者如重庆磁器口民俗文化创意园,它以千年古镇磁器口为空间背景,以重庆旅游商品中心、工艺品中心和旅游商品一条街为依托,通过研究巴渝民俗,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开展节庆活动并出版音像制品;在古镇陶瓷馆和餐饮一条街的基础上形成集古玩收藏鉴定为一体的古董市场及巴渝特色餐饮市场[8]。后一种类型如安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其投资5亿元再造空间,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中心、民间技艺培训中心等12个项目区,重点保护开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解决“非遗”保护问题及传承危机提供了新思路。(各模式特点见表1)

(三)民俗文化创意园模式的创新意义

博物馆、文化生态村、民俗主题公园、民俗步行街等模式的产品形式虽各不相同,但内涵一致,都向游客展示民俗事象,单纯依靠旅游业产出经济收益。民俗文化创意园不仅具有娱乐、文化功能,还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知识、技术,能够改善旅游目的地的产业结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它又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民间艺人们也可以突破以往“舞台演出”的模式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用知识产权自主创业,寻求人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民俗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难题的形成不仅有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原因,以往学习传统技艺无法获得更为广阔的人生发展空间使其缺乏对青少年一代的吸引力也是重要因素。该模式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四、建设民俗文化创意园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由于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在于向游客展示民俗文化,所以不可避免地涉及“文化舞台化”问题。旅游人类学对“舞台真实”的概念及影响做了大量研究,目的是在民俗文化成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从内容和形式上最大限度地保持文化的原真性。但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将民俗文化原封不动的保存已不可能。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民俗,即使传承千年也会消逝。只有将古老民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上海创意文化产业中心秘书长何增强谈到在法国的经历:“我在法国的陶瓷中心鲁昂看到艺术家用当地传统彩陶技术制成很适合现代生活的化妆品罐及调味瓶,非常受欢迎[9]。”真实性理应是民俗内涵和传统技艺的真实,古老的民俗技艺完全可以用现代的物质或非物质形式作为载体,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甚至成为时尚元素。位于上海文化创意园的中国三大文物商店之一的朵云轩运用中国传统印刷术中的木版水印技术在一张两米长的金箔上印制《群仙祝寿图》,该技术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避免传统民俗技艺被高悬庙堂,仅被少数专家学者了解,只有活在民众生活中才能称其为民俗。所以,保护民俗的真实性不是墨守成规,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甚至是时尚的、现代的。民俗文化创意园可以借鉴朵云轩的经验,保证民俗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核的真实性,在产品表现形式上则可以尝试采用新理念、新方法。

(二)创新性原则

中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创新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民俗文化创意园在形式上和内涵上都是对民俗资源开发的创新,它集产、学、研、娱四位一体。文化创意产业运用创意设计生产出创意产品获得经济效益。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想象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10]。从发展旅游的角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融合传统与现代,开发出独具匠心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以赢得市场的青睐。苏绣与麦秸画看似毫无关联,却有人能将二者结合,创出“秸绣”,既古典雅致又蕴含质朴的乡土气息。民俗文化创意园从内容到形式再到产品研发都应牢牢把握创新这一关键词。

(三)经济性原则

首先,民俗文化创意园作为产业园区和旅游目的地形态,在保护文化的基础上取得经济收益是其重要目标。在旅游产品设计上,可以借鉴工业旅游模式,例如游客在园内学术会议中心深入了解古老民俗;在各项目区参观,参与工艺品制作,甚至可以在民间技艺培训中心学习简单的民俗技艺或购买独具特色的民俗工艺品。其二,在城市中建设民俗文化创意园要避免园区过多,分散资源,更要吸取主题公园建设的教训,防止毫无特色,式样雷同。可借鉴重庆磁器口古镇的经验,在保护古镇文化的前提下,利用其历史遗留空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其三,在融资上应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监管的原则,可以利用商业银行贷款、政府担保基金或私人股权投资基金(PE)鼓励中小型企业进入文化创意产业[11]。其四,由于该产业兼有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旅游业三重产业特性,是产业经济与体验经济的综合体。在建设民俗文化创意园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设计出市场满意的产品。

(四)法制性原则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涉及民间技艺、知识产权、民俗文化保护等因素,民俗文化创意园在产品开发,文化及知识产权保护,游客管理等方面要严格遵循《知识产权法》、《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法规公约。同时加大立法力度,力求保护作为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的民俗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传承和发展。

标签:;  ;  ;  ;  ;  ;  ;  

文化创意产业:民俗旅游发展的创新载体_民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