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青阳医院 江阴青阳 214401)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脑卒中抑郁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检测各组患者空腹静脉血中CRP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CRP和IL-6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间CRP和IL-6表达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重度抑郁患者CRP和IL-6明显高于轻中度抑郁患者,中度抑郁患者CRP和IL-6明显高于轻度抑郁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评分与CRP和IL-6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与C反应蛋白和IL-6表达水平程度呈正相关,均可作为诊断脑卒中后抑郁情况的指标。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057-02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常见并发症,抑郁情绪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自杀,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1]。抑郁情绪作用于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使其产生免疫学功能改变[2]。本研究通过检测研究PSD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变化,旨在探讨其内在关系,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确诊收治的42例PSD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40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52.3±3.5)岁;选取同期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2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7~70岁之间,平均年龄(53.0±3.2)岁;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8例健康患者作为正常组,27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5~68岁之间,平均年龄(50.8±4.1)岁。对比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根据评分结果分级:轻度抑郁8~20分(13例),中度抑郁21~35分(19例),重度抑郁>35分(8例)。抽取受试者空腹5ml静脉血,室温下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2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CRP和IL-6的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系统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表示方法用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变量,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三组患者静脉血中CRP和IL-6的表达水平
经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CRP表达水平(13.3±1.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8.9±1.0)mg/L和正常组(7.8±21.5)mg/L,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正常组间CRP表达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IL-6表达水平(90.34±15.5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48.99±8.65)ng/L和正常组(35.88±6.75)ng/L,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正常组间IL-6表达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注:*表示与轻度抑郁患者相比P<0.05;表示与中度抑郁患者相比P<0.05。
2.3 CRP和IL-6表达与抑郁程度相关性
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对CRP和IL-6表达与抑郁程度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评分与CRP和IL-6的表达均呈正相关。
3.讨论
抑郁症是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就包括脑卒中抑郁,发病机制可能为脑血管异常变化、脑组织损伤造成炎症介质大量释放,影响脑组织正常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从而造成精神功能障碍[3]。有关学者指出脑卒中患者易患抑郁症,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对抑郁患者的客观诊断理论依据不完善,易受患者主观因素影响,且受到患者神经功能、意识条件约束,脑卒中后抑郁确诊率低。因此找出脑卒中后抑郁的客观诊断依据,对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确诊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在机体感染及组织损伤后由炎症介质诱导合成的急性期蛋白,是存在于人体的敏感度较高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标志物,组织出现损伤、炎症时,其浓度会短时急剧升高[4],有研究证明,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脑组织中和神经的损伤程度、炎症反应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在观察组患者中,重度抑郁患者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最高,这提示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诊断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情况的指标,同时评估其抑郁程度。IL-6是重要的炎症介质,其表达水平与炎症反应程度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IL-6影响神经细胞的活动性,从而影响传递5-羟色胺的传递并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5]。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IL-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在观察组患者中,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程度与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这提示IL-6也可以作为诊断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情况的指标,或者评估其抑郁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与C反应蛋白和IL-6表达水平程度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和IL-6可以作为诊断脑卒中后抑郁情况的指标。
【参考文献】
[1]魏春杰,吴成吉,盛宝英.脑卒中后抑郁与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情况[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04):605-607.
[2]杜更胜,李辉华.血清尿酸、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1(36):2638-2639.
[3]朱玉萍,赵晓晖,杨娟,等.脑卒中后不同时段抑郁障碍患者血清IL-1β、IL-6变化特点[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02):87.
[4]顾平.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08):1674-1675.
[5]王卫定,李广平.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天津医药,2012,40(07):707-710.
论文作者:陈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论文; 脑卒中论文; 水平论文; 蛋白论文; 程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