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沥青路面试验检测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路面试验检测的技术,可以对于公路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为公路后续的养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确保沥青路面符合我国公路建设的规范标准,通过对于路面沥青路面试验检测,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公路工程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沥青公路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应用
引言
如今,沥青路面正得到广泛的应用,施工操作越来越成熟,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但为切实保证施工质量,离不开全面的试验检测,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做好试验检测。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要求
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时对于质量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需要保证沥青路面它具备超强的荷载能力,能够抵抗重载车辆产生的压力,且能够满足一定的通常压力。减少因流量过大出现的下沉、车辙、开裂问题。
(2)要将沥青路面的抗疲劳性提高,在沥青路面投入时,要求它在受到反复荷载作用的影响下,能够增加它的抗疲劳性,减少车辆反复行驶对路面结构造成的破坏。
(3)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做好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需要按照标准的比例添加混合料,使其强度、韧性、坚固性得到提高,另外,要合理的对沥青的温度进行控制,以保证沥青路面质量过硬。在实践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控制环境温度给沥青路面造成的损坏,在施工阶段,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需要严格的做好混合料的配比控制,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和耐温性满足实际需求,特别是在一些低温收缩与低温拉裂的环境中,要适当调整它的温度以减少沥青路面整体结构的破坏程度,通过质量方面的控制后,保证在后续的试验检测时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均通过试验测试关口。
沥青标号应根据当地的气温来选取。当地平均气温越低,则选用的沥青标号应越高,针入度越大,稠度越低,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越好,但高温稳定性较差。在实际施工时,不同面层也应采用不同标号的沥青,通常表面层采用较稀的沥青以提高表面层的抗裂性能,而中、下层选用较稠的沥青以提高其抗车辙能力。
2沥青公路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应用
2.1压实度试验检测
压实度,即现场路面密度和室内标准密度之比,需分别测定分子数值和分母数值,然后对比值进行计算,一般使用百分率予以表示。在路基路面施工中,压实度为质量检测重要指标,用于表示路面压实以后达到的密实状态,随压实度的提高,密实度越来越大,且材料具有良好整体性。对此,在施工过程中,碾压为质量控制重要工序。
(1)马歇尔击实法
①水中重法。仅可以在密实I型试件试验检测中使用,对吸水性相对较大的试件不适用。②表干法。适用于吸水率在2%以内的试件。③蜡封法。适用于吸水率在大于2%的试件,与表干法的差别在于它可对碎石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④体积法。适用于大空隙率混合料和开级试件。
(2)实测最大理论密度法
①指利用真空法对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进行测定,为后续配合比设计与交通调查等提供参考依据。②不可在吸水率超过3%的混合料中使用。③如果一次钻孔所得芯样有多种混合料,则应以结构组合状况为依据,使用切割机对芯样进行分层切割和试验测定。④压实度主要受压实密度实测结果影响,并且也和标准密度存在一定关系。然而,当前对于标准密度的要求还未能统一,现行检测方法提出三种不同的标准密度,实施检测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实际状况,确定适宜的标准密度。
某公路工程试验路全长2.5km,起讫桩号为K15+300—K17+800。路面设计采用二次成型,第一次路面结构设计为40cm水泥碎石稳定层+6cm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第二次路面设计为在原有路面结构上加铺11cmATPB混合料+9cm沥青混凝土面层形成20cm厚的柔性基层,再铺设8cmAC—25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规范要求,通过取芯试验对基层压实度进行抽样检测,试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压实度试验检测结果
测试时弯沉仪测头必须置于测点上,测点必须位于汽车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并使弯沉仪梁臂不得碰到轮胎。若是标准车的轮隙过窄,使测头置于轮隙中心后方,导致测试回弹弯沉值偏小。轮隙过窄还会造成弯沉仪梁臂容易碰到轮胎,使得测试值出现异常偏大,此时该测点应重测。测试开始时汽车的起动和行驶速度都会影响测试结果。若汽车的起动过快、行驶速度过快或有停顿动作都会造成测试的弯沉值偏大,因此对测试车司机技术要求比较高,必须保证汽车缓缓前进,保持匀速5Km/h左右前进速度。当在沥青路面测试回弹弯时,沥青面层厚度大于5cm且路面温度超过20±2℃范围时回弹弯值应进行温度修正。
结束语
现代公路沥青技术作为一项复杂的公路施工技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去更新与改进新技术,实现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检测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8(12):236-237.
[2]胡志毅.浅谈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J].建材与装饰,2018(47):236-237.
[3]汤秀丽.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简述[J].居舍,2018(32):63.
论文作者:郭凯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密度论文; 测试论文; 吸水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