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秩序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市场秩序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市场秩序的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市场秩序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秩序”状况调研课题组)

一、当前市场秩序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随着市场体系的发展机制作用的扩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逐渐加强,与之相应出台的国家各项改革措施及相关在的政策法规正逐

步改变着过去旧的计划经济秩序,按照“四自”的要求建立市场经营主

体,培育健全各类市场网络,确立市场行为规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

序正在逐步建立健全。

1、市场主体日益自主化、多元化,正常的市场秩序开始形成。 市

场主体的自主化、多元化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内

在要求,也是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必然结果。市场主体自主化,即生

产经营者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多元化,即多个市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充分竞争发展。目前

市场主体自主化、多元化的状况较改革开放之初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到1994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国内企业793万户,个体工商户2186 万户

,私营企业43万户,三资企业20.7万户。市场流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19994年,在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有商业占33.7%, 集体商业

占20.8%,个体私营等其它经济成分占45.5%。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

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秩序。

2、商品交易活动市场化,企业市场行为逐步规范有序。 资源通过

市场进行配置的的比重加大,计划的比重缩小,商品交易过程中市场机

制用用明显增强。到1994年底,在全国主要工业产品中,国家指令性计

划的比重已由1978年以前占95%以上下降到5%。90%以上的商品资源

已通过市场配置,计划分配调拔的商品数量和范围大大缩小。国家仍部

份实行计划分配的消费品只有粮食、食油、糖、猪肉、名酒五种,生产

资料只保留煤炭、重油、钢材、铜、铝、木材、水泥、民爆器材、汽车

、新闻纸、平板玻璃等11种。价格也已逐步放开,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中,由国家管理价格的比重已由1979年95%下降到目前的5.9%。 越来越

多的企业依据市场信息组织生产和流通。合同、广告等市场行为数量逐

年增加。1994年,全国广告经营额达200.3亿元,比上年增长49.3%;全

国工商和政管理机关共鉴证各类经济合同662.8万份, 比上年增长10.1%

。有一些重要的行业、企业的合同履约率已超过60%,有的超过80%。

3、市场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社会商品的大流通格局和正常的商品

流通渠道逐步完善。目前,包括各种商品在内的批发和零售相结合的多

种交易方式并存的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已初步形成。到1994年底,全国已

建成各类交易市场10万多个。包括集贸市场84463个, 其中农副产品批

发市场2471个,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883个,生产资料市场3152个。 别

还有拍卖市场300个。生产要素市场初步发展, 已建立资金拆借市场40

多个,证券交易所(中心)17家,产权交易机构174家, 人才劳务市场

9000多个,房地产开发公司1.2万爱,技术贸易和咨询机构近5万家,信

息中介机构已达6万家。 这些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市场在优化配置资源上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1979年到199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

476亿元增加到16053亿元,年平均增长16%。市场商品数量丰富,价格

随行就市。1994年全国集贸市场全所成交额的37.1%。

4、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逐步对接, 推动着国内市场秩序不断完善。国

内市场更加开放。1994年全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367亿美元。商品在国内

外两个市场的价格渐趋接近,据对1993年17种主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国

内价格的跟踪比较,已有12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已与国际市场价格基

本持平或略高,其它5种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产品, 其价格差距也在缩

小。近两件来钢材和石油价格相对稳定,这与利用国际资源直接有关。

两个市场的日益衔接,促使更多的国内企业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组织生

产和流通,也为正常的国内市场秩序的形成和完善注入了新的内容。

5、确立市场秩序的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规范市

场主体和交易行为、规范经济秩序和宏观经济管理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目前,在确立市场主体、规范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法律方面,《

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

、《经济合同法》、《仲裁法》、《商标法》等初步确立了以工商行政

管理机关为主体的市场行政监督管理体系,为建立和维护公开、公平、

公正的市场秩序奠定了基础。

6、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的市场监管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机

关,近年来加强了市场监管工作的力度。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

开展了打击假冒商品,查处三无企业为重点的专项斗争,取得显著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各级工商机关共出动60万人次,检查企

业和个体工商户166户,取缔制假窝点2.8万个。1至4月,查处经济违法

案件50177件,其中假冒案件3.2万件,走私案件1600多件,罚没金额2

.3亿元,同时吊销、注销了“三无”企业7万余户,占企业总数的0.8%

,有力地净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市场正常秩序。

新的经济秩序代替旧的经济秩序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变革过程,新的

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当前新旧体制转轨的历史时

期,市场秩序状况必然反映出新旧体制交替中的矛盾和问题。立足正确

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就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迫切任务。

二、目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类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市场主体诞生受计划体制下按所有制

切块的烙印很深,企业主管部门仍然是企业走向市场所必须迈过的门槛

。在企业的设立、变更、歇业等基本环节上,主管部门行政干预很多,

众多审批机构关卡林立,政府部门翻牌成为公司企业以及党政权力机关

和军队从事经济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兼并、破产、转让困难重重

。集体企业存在资产归属不明,产权边界模糊,个体私营戴“红帽子”

的假集体现象突出,存在集体资产流失,公有产权受侵蚀的现象。个体

私营经济市场主体地位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面临竞争政策不平等而

业务难以开展,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甚至被吃、拿、卡、要的局面。

私营企业大户想发展又怕发展,存在淡化“私”字,要“红帽子”的倾

向,同时个体私营企业也存在侵犯雇工合法权益,高强度、低报酬,雇

童工,财务帐目混乱等现象。三资企业资金到位率低,开工率小,内销

额大,真正出口创汇大打折扣,外资投向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偷漏税

现象。劳动力流动仍然壁垒重重,城乡界线,所有制界线,干部工人界

线仍阻碍着人才劳动力合理流动。

2.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在农副产品市场上,缺斤短两、骗买骗卖

,欺行霸市,甚至出现了“鱼霸”、“菜霸”、“肉霸”和不法商贩帮

派。在工业消费品市场上,突出表现为假冒商标,虚假广告和“老鼠会

”、回扣、有将销售、乱评奖等各种形式的诱骗期诈经营形式。据统计

,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销售形式多在30多种,包括邮购、赊销、分期

付款、托儿、搭售、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直销、传销、出租柜台、优

惠卡、保真销售、仓储销售、批发、拍卖、大赠购等。在生产资料市场

上,利用经济合同骗卖骗买时有发生。另外,个别商品出现短缺时,从

中倒买倒卖,牟取暴利情况比较突出,如优质化肥,进口尿素一度曾卖

倒每吨2800元。在生产要素和期货市场上,部门行业垄断,限制竞争,

进行误导、欺诈、对冲,人为造市,期、现货市场价格严重况节的情况

也屡屡出现,从而大大加剧了市场秩序的混乱状况。上市商品的数量和

计量标准不规范,缺斤少两、弄虚作假又有新的发展。一方面是对鲜活

农副产品注水、注沙充重欺骗消费者;另一方面定量或标准包装的生活

消费品重量不足也较普遍。如袋装、罐袋食品往往实际称重不足,液化

石油汽瓶含量合格率很低。

3、市场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尽管市场中介组织刚起步不久, 但欺

骗等不法行为问题却已不少。特别是政府和中介组织的角色不清,市场

中介组织定位不准确,不少本来应为社会服务机构的中介组织变成强制

性代理机构,甚至行使行政审批权,成为半政府机关。同时市场中介组

织见利忘义,行为规范约束不够,出据假证明,假验资报告的现象也较

普遍。中介服务市场混乱,存在依靠其从属或挂靠的权力部门垄断服务

、乱收费的现象。

4、企业“三假、三无”现象突出。一些无资金、无经营场所、 无

经营人员的“三无”企业大量存在从事商业欺诈,甚至出租或出让营业

执照非法牟利,严重干扰了正常市场秩序。企业假合资、假联营、假外

资等现象也比较突出。企业注册资金没有起到确立企业产权制度和财产

责任的作用。

5、无照经营现象普遍。伴随经济的放开搞活, 无照经营现象更加

普遍。据调查,如经营化肥、农药在河南扶沟县城关镇就有农业、林业

、医药、教育、外贸、商业、甚至人大、政协、妇联、武警等兴办的经

销部达30多家,形成了农资一条街的景象。而在广东沿海地区一度泛滥

的地下期货经纪活动和多层次传销,则多为国外不法商人和国内经营者

互相勾结设立的骗局或赌局,通过诱诈和欺骗,严重扰乱正常的市场秩

6、部门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并存。 一些部门行业的行政性垄断

比较突出,形成行政权力和市场力量双向渗透,滋生了市场运行中索贿

受贿、权钱交易等腐败象。具体表现为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规定消

费者必须购买其指定经营者出售的商品或接受其服务。如有的公安、消

防部门限定消费者必须到其指定的经营单位装防盗锁、维修车辆、买消

防器材。国合主渠道企业存在本身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不分的现象

。供水、供电、供气、邮电等公有企业利用其特殊地位,限定消费者购

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经营的商品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部分商业、旅游企

业,通守协议统一约定进货渠道和价格,销售对象和价格,联合不正当

竞争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沿海一些地方甚至几度出现走

私香烟、家电、汽车“热”的严重走私贩私及经济犯罪现象。

7、假冒伪劣商品问题突出。据1994 年国家产品质量检测情况统计

,我国生产领域产品合格率仅达69.8%。市场商品质量状况更加严重,

呈现出:①假冒伪劣商品品种多,数量大;②造假能力强,销售速度快

;③造假活动隐蔽,手段狡诈;④制假售假规模不断扩大,假冒伪劣商

品产、供、销一条龙的特点。

8、商品价格秩序混乱。表现为:①各种价格欺诈行为繁多; ②地

方封锁和行业垄断行为导致物价上涨;③投机行为加价格波动;④暴利

等价格违法行为严重。各种虚假的优惠价、折扣价、最低价、处理价、

大甩卖和出口转内销价往往成为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欺诈,推销其劣质商

品的招牌,甚至出现经营者随意扩大批零差价、漫天要价、牟取暴利和

采取联合约定抬高售价,欺行霸市,形成垄断价格,严重扭曲商品价格

,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分析表明,在全国范围内,经济违法违章案

件增长、产品综合不合格率与居民消费价格增长率相比较,表现出同步

增长的趋势。

9.各种关卡、路障分割市场、阻碍流通。重重设卡,多头收费,以

及地方保护主义用行政力量甚至司法力量干预市场流通。在各种经济纠

纷中,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行政干预,对市场的行政执法影响很大。一些

地方的司法系统也当起了偏袒地方利益的保护神。

三、造成市场秩序问题的成因分析

上述市场秩序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是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

市场经济秩序代替经济秩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它们是伴随市场主

体自主化、多元化过程产生的;是伴随市场体系培育发展过程产生的;

是伴随政府调控市场转变职能过程产生的。应该看到,市场秩序发生某

种程度混乱是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难以避免的必然现然,也是我国市场发

育程度低、市场交易规则不健全、市场监督管理制度滞后、宏观调控不

力以及产业结构、流通体制等亟待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的客观反映。

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形成,而真正意义上的生

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还很不健全或没有形成。在目前的条件下

,盲目发展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可能头足倒置、弊大于利。各类市场发

育程度不一致,导致市场体系结构失衡和种种磨擦,是严重影响市场发

育的重要因素。

同时,市场主体不到位是影响市场发育的另一基本原因。市场经济

以社会化大流通为其标志,必然要求有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新

型市场流通组织系统。在当前我国市场主体的构成中,乡镇企业、城乡

个体工商户成为其中最活跃的部分,但它们大多素质低,规模小,在市

场活动中往往受短期行为的支配。而原有计划体制下的国营、集体生产

流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大多转轨滞后,尚没能发育成为与市场经济

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市场主体在结构上的不完整性和发育上的不成熟性

,成为市场进入秩序乃至整个市场秩序混乱的基本原因之一。

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相比,我国经济法制建设无论是立法方面

,还是执法方面都还不适应市场经济规范。一方面,有关市场经济的基

本法律法规,如《独资企业法》、《反垄断法》、《期货交易法》等尚

未出台。另一方面新老法律交替使用,不但不配套,而且内容中互相抵

触。执法手段不足,监管难以到位,再加上各种非法干预,导致执法难

,处罚决定执行更难。立法、执法不适应,尤其是执法不严,被层层打

折扣,是各种违法行为有恃无恐,市场秩序混乱屡经治理仍未根治的重

要原因之一。

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政府的宏观

调控应该包括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和对市场运行秩序的宏观监管

两个方面。目前,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措施不配套,能力不足。加强政府

宏观调控,主要是依靠财政、税收、信贷、货币等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

运行,间接地调整作为市场客体的商品和加强政府对市场秩序的直接监

督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

政手段监督管理作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和关系

,强化对市场交易过程的监督管理。实践表明,当前市场秩序中出现的

问题,既与国家掌握重要商品和依靠税收、利率、货币等手段实现宏观

调控不到位有关,也是政府对市场秩序直接监管不力所致。

目前我国市场监管机构重叠,职责分散,分工存在交叉,形成多头

执法的状况。这样往往削弱了市场监管的力度,尤其是单项的行业管理

往往与部门利益结合起来,阻碍了市场体系的发育,不利于建立良好的

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多头管理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疏于管理或管理不

到位现象,群众反映一些管理机构只管收费而不管市场,没有相应的责

任和义务,致使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不力。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也是影响市场秩序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为保护

本地区产品产业免受竞争,设置种种障碍、关卡,甚至成为假冒伪劣商

品屡禁不绝的靠山。放纵经济违法行为,“打假”成了“假打”,严重

阻碍了市场流通,破坏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供求总量不平衡,通货膨胀,产业结构失调成为导致市场秩序

不良的深层原因。商品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平衡是市场秩序稳定的基础

保障。出现一粮带百价的价格涨势,实际上是农副产品供不应求的反映

。基础产品价格双轨制和基建投资规模过大,不仅加剧了生产资料的要

求,带动了生产价格的上涨,降低了投资效益,而且引发的货币过量发

行,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进而导致市场违法违章案件增加,上市商品

合格率下降,市场流通呆滞,流向不合理,流通成本加大,流通速度降

低。而市场秩序不良又造成商品的比价关系混乱,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信

号失真,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偏离其实际状况,国家难以制定正确的宏观

调控政策。

总之,市场秩序的好坏有其深层的经济原因。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

秩序涉及很多方面,不是工商机关一家能够完成的。良好的市场秩序有

赖于治本治标,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的政策建议

法律、法规、规章,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开展市场监

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依据。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还需要进一步

健全市场进入,规范市场行为,完善交易规则,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

从加强政府对市场监管,治理市场秩序方面看,首先要制定一部工

商行政管理基本法。目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涉及有关法律、法规、规

章达200多件,却还没有一部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 作为国家综合

性市场监督管理机关,肩负着确认市场主体资格,规范市场行为,查处

市场违法违章案件,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的重要职责,应当以立法形式进

一步明确其性质、地位,并系统地、科学地规定其组织机构、职责范围

、工作程序等基本管理体制和执法制度。必须用立法明确工商行政管理

机关是主管市场监督管理的综合性行政执法机关,代表国家履行工商行

政管理职能。其基本任务是确认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参与监督管理金

融、劳动力市场。反不正当竞争和垄断,保护公平交易,维护市场秩序

。为此,急需尽快制定《工商行政管理法》或《工商行政管理条例》。

其次,要进一步从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等方面健全完善法律、法规

。在市场主体资格立法上,目前要抓紧起草《合伙企业法》和《独资企

业法》。摒弃以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域、不同部门归属划分企业形态,

代之以依照财产关系归属、责任承担和组织形式。将市场主体划分为公

司、合伙、独资三种企业形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

对企业型态的科学分类。而与之相应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

《独资企业法》,则是对这三种企业形态的法律确认。制定《合伙企业

法》,规范以赢利为目的的非公司的合伙企业和其他合伙关系。将两个

以上,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建立在合伙关系基础上的企业纳入《合伙企

业法》调整,有利于引导各类合伙企业规范化。制定《独资企业法》,

将凡属一人投资开办的企业,包括自然人独资和法人独资企业,均纳入

《独资企业法》加以规范,有利于确立和保障单独投资的地位和权益。

这样,将完善国家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构成以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独

资企业法为主的我国市场主体的完整立法体系。

在市场行为规范立法上,目前应加紧制定《反垄断法》及其配套法

规,健全市交易规则。要以《反垄断法》确定反垄断的基本原则、调整

对象,基本措施、主管机关和法律责任。并针对市场秩序中存在的各种

垄断表现形式,配套制定《禁止行政垄断条例》、《企业联合和兼并规

定》、《专营管理条例》、《中小企业振兴办法》等规章。

同时,针对改革中应运而生的遍布全国的商品交易市场迅速发展,

需要从立法上明确市场的法律地位,严格市场规范化管理,制定《商品

交易市场监督管理条例》,《商品交易市场即时处罚办法》、《集中交

易商品市场规范》、《批发市场规则》、《零售市场规则》、《拍卖市

场规则》、《经纪人管理办法》等法规。从而完善交易规则,规范市场

行为,保障政府对市场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2.强化监管力度,规范市场准入和市场行为,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建立健全有效的维护市场秩序的执法监督保障体系,是法制建设突

出重要的方面,也是市场经济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须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行政

,严格执法,是行政法制的关键。

为此,首先要严格规范市场准入秩序,建立完善市场准入的“准则

制”。要取消行政性审批,把法人注册与营业登记分开,改革分级登记

制度,实行属地登记的注册官制度,逐步取消企业经济性质的概念,取

消企业主管部门,按照资产组织形式与行业进行注册登记,变注册资金

为注册资本,放松经营方式或经营范围,规范名称注册,划分注册登记

与企业监督,实行监督法制化。

其次,要针对市场管理工作薄弱、对交易过程监督不够的问题,根

据不同类型市场秩序混乱的特点,紧紧围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广告法》、《经济合同法》,加大

执法力度,规范市场行为,强化监督管理。在抓好日常监督管理的同时

,把执法重点放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严重损害人民群

众利益、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上。一是“打假”。严厉打

击制售假商品、冒牌商品、劣质商品的行为,掺杂使假、缺斤短两行为

,以及刊播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的行为。二是依法严厉打击走私贩私

违法行为,特别要坚决捣毁走私贩私窝点和团伙,截断私货运销渠道,

取缔私货交易市场。三是“打骗”。依法严惩利用经济合同等手段进行

骗买骗卖的违法行为。四是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针对当前问题比较突

出的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公用企

业利用独占地位限制竞争的行为,以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

的行为,以及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组织力量,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此外,继续积极开展“扫黄

”、“打非”、“缉毒”等工作;继续搞好集贸市的管理和执法工作,

为“菜篮子”和“米袋子”建设作出贡献。

3、深化政府对市场行政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

(1)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划分, 探索建立

有权威的统一监督管理市场经济秩序的政府行政执法体制。

(2)建立垂直领导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现行的内部机构设置。

(3)健全市场监督管理制度,设立市场治安警察机构。

4、逐步实现监督管理社会主义大市场。

5、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有权威、高效、 廉洁的政府

监督管理市场的行政执法队伍。

(作者单位:国家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司)

(责任编辑:边齐)

标签:;  ;  ;  ;  ;  ;  ;  

市场秩序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