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学院》2001年总目录

《广西工学院》2001年总目录

一、《广西工学院》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1](2016)在《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学校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智力库和动力源,也是技术创新、思想革新的助推器。推进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法治化建设,有利于为高等学校营造一个浓厚的科研氛围,激发高等学校科研积极性,协调学术民主管理与学术行政管理的矛盾,保证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带动高校教师对于科研的积极性,达到广泛吸收科研人才,提高在教育科研领域的创新和改革能力的目的。本文搜集了新时期我国科研管理法规,并择取高等学校科研法规内容,以高等学校这一特定科研管理主体,对法规内容进行分析,本文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分析当前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的贡献和不足,并对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新时期进行定义。同时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即激励理论和学术生态理论,强调了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章对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建设进行回顾,总结出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特点。第三章以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流程的环节为线索,重点对高等学校科研立项申请、科研经费、科研课题验收的法规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进行了评价,分析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取得的成绩在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等学校科研法规体系,促使高等学校科研法规更具针对性,加强了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激励作用,推动了我国科研工作的规范性。不足在于: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制订未完全形成多元主体的合力、对于科研长远发展的关注不够、执行过程中监督反馈的力度不足,对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激励不足。第五章中,提出了在我国法治体系下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建议:吸纳以科研创造性和法治人才为中心的多元化主体参与到科研法规的制定中;以教育部作为主要牵头部门,连同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在项目中联席参与,广泛听取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意见;及时监督反馈法规的效果,对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实践进行总结,保持法规的弹性;长远规划,切实落实,保障科研管理法规的联系性,注重前后一致性,避免相关科研管理法规的矛盾;适时对高等学校科研法规进行推陈出新,不断完善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

穆向阳[2](2014)在《图博档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服务模式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重要的文化信息机构,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博物馆(Library.Archives.Museum,简称LAM)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三馆分别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并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服务,资源的数字化也为LAM数字资源及服务的融合提供了方便。目前,对于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研究在理论以及实践上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不过现有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资源本身的数字化共享融合,而对于服务融合的研究与关注仍然欠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数字资源的统一组织与共享是三者提供融合服务的基础,但是在此基础上不考虑服务模式的融合与创新将很难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对于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模式在理论高度以及科学深度上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本文针对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者的融合服务模式及资源组织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基于图情领域的基本理论对LAM数字资源特征及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三种资源无论在信息源的性质上、资源分类体系上、资源的老化规律上以及服务应用领域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其次,针对LAM数字资源的特点,明确了其统一组织的内涵、目标等,并提出了层次化的LAM数字资源组织策略。本文对LAM数字资源的组织策略既尊重资源的固有特点,又注重资源间深层语义的关联,通过相应的组织方法使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资源集。最后,分析了 LAM服务模式融合的内涵以及本质等,并以前文的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策略为基础,构建了 LAM数字资源的融合服务模式,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LAM数字资源的价值。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第二章分别对LAM数字资源组织方法以及服务模式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实践的开展情况。然后对LAM数字资源的组织方法以及融合服务模式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经验和不足为后续的研究做好准备。第三章首先对世界上一些着名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数字资源拥有情况进行了简单分析,总结LAM各自数字资源的特征以及差异,然后基于图情界的基本理论对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充分注意到这些差异对LAM数字资源组织方法以及服务融合的影响。第四章深入探讨了 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内涵、目标、影响因素以及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原则,使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的目标更为明确,使相关研究工作有的放矢的进行,为下一章的研究工作做好理论准备。第五章具体研究了 LAM数字资源的组织策略。LAM数字资源的组织包括不同的层次,旨在充分利用图情界的理论成果建立资源间的深度关联,实现LAM数字资源的深度共享。本文提出了基于用户协同编辑关联表的LAM数字资源组织策略,旨在加强用户与LAM数字资源的互动,通过协同编辑关联表的方式共享用户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第六章深入探讨了 LAM数字资源服务模式融合的内涵、目标、影响因素以及构建LAM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原则,使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模式的构建目标更为明确,为下一章的研究工作做好理论准备。第七章具体构建了层次化的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模式。从宏观上该模式将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方式分类了两大类:以LAM数字资源为主体的服务方式和LAM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相协同的服务方式。第一类是本文的重点,本文深入探讨了其中包含的一些基本服务方式,并重点探讨了 LAM数字资源的检索和展示服务。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模式与资源统一组织策略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旨在通过两者协作共同提高服务质量。第八章对回顾了本文的整个研究工作。总结了本文的研究贡献以及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后续的研究工作构想。

张乐[3](2014)在《基于概率理论的桥梁承载能力评定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桥梁服役时间的增长,由于环境腐蚀及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逐渐产生结构功能衰退的现象,其可靠度将降低。对既有桥梁结构进行承载力鉴定及可靠度评估是保证结构在未来服役期内安全使用的前提。由于结构的抗力随着时间而变异,将结构的抗力视为随机变量。另外,结构荷载效应也是因服役评估期不同而随时间变化。另一方面如果桥梁经历了某次荷载的验证作用,其数据结果能用于结构的参数修正,从而使结构的可靠度评估更加符合实际。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总结了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计算可靠性指标的常用方法。(2)基于恒载模型、车辆荷载模型,在国内外各种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混凝土桥梁的荷载效应模型。(3)根据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方法,采用JC法对西苏堡特大桥上部结构的可靠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各主要截面可靠度指标均大于目标可靠度4.7,确定该工桥安全性高,即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的。(4)根据时变可靠度理论预测了西苏堡特大桥在后续服役期的可靠度指标。达到了使用年限的要求,并且预留了一定的安全度,数据表明桥梁的可靠度随着结构服役时间的增长在不断降低。(5)介绍了验证荷载基本原理,通过桥梁荷载试验提供的数据资料对结构抗力直接进行推断,进而对结构的安全性做出合理评价的方法。在验证荷载和抗力衰减两个因素中,抗力衰减对结构可靠度的影响更显着;证明考虑抗力变化后结构可靠性有所降低,环境条件越恶劣,结构可靠性降低程度越大,并有可能不满足目标可靠度要求。(6)通过实例计算和理论分析,指出验证荷载能够更好的分析出结构实际的可靠度,主要是因为影响了抗力的尾部的有效截去,验证荷载法作为一种对结构抗力进行直接性推断的方法,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时变可靠度理论对既有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评定,不仅可以使工程师对结构目前的状况有较好的了解,还可以使相关管理部门对结构未来的服役情况和近似预测,并且根据时变可靠度评定的结果开发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我们还需根据结构的不同实际服役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抗力衰减规律,对结构后继服役期内的可靠度进行正确评估,进而利用可靠指标的变化规律为结构制定合理的维修加固方案。另一方面,在考虑验证荷载下的可靠度分析中,由于结构可靠度分析的验证荷载法建立在非破坏性的验证荷载试验基础上,并可使结构可靠度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提高,因此该法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面对实际还存在诸如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评价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朱剑峰[4](2013)在《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行为与伦理冲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跨国公司来华开设工厂并从事生产运营已经成为日渐普遍的经济现象。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规模一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接受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金额跃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规模高达1117亿美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股强大猛烈的经济推动力,以跨国公司作为载体,通过世界范围内先进科学技术、运营管理理念的扩散以及资本的流动,有力地推动着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前进与发展。由于跨国公司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的差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运营活动时伦理冲突已经成为日益普遍的经济现象。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经营时所产生的伦理冲突已经给东道国以及跨国公司自身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际商业环境急剧恶化。第二、跨国公司伦理冲突现象造成部分国家、地区反对经济全球化。第三、全球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伦理规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与关注。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将会对世界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环境等造成深远的影响。跨国公司必须意识到企业伦理的重要性,在考虑自身以及母国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伦理责任。因此,对跨国公司经营行为与中国伦理冲突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与数理推导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与数据来归纳总结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企业伦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归纳了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运营活动时可能与中国政府、消费者、竞争企业、员工以及社会公众等之间可能发生的伦理冲突。介绍了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可能发生伦理冲突的表现类型,以及伦理冲突给跨国公司以及中国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所造成的影响与后果。通过构建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伦理冲突博弈模型来深入分析探讨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过程中伦理冲突的发生原因以及影响因素。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更好地理解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行为与伦理冲突问题的实质,为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过程中与本土伦理冲突的规避与解决提供思路与借鉴,从而促进跨国公司在华顺利经营以及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汪蓓[5](2012)在《气象水文图书馆信息资源集成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资源对科研任务的保障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北京气象应用研究所气象水文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以及科研用户信息资源获取困难等实际问题,进行气象水文信息资源集成方案研究。北京气象应用研究所是一家专业气象水文科研机构,图书馆承担着气象水文信息资源保障任务。随着科研领域的扩展和科研任务的不断加重,用户的信息需求显着增强,但相应的信息资源建设基础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科研人员的需求。鉴于此,本研究首先充分调研了国内外相关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现状,从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信息共享、信息管理4方面对美国气象水文图书馆进行研究,分析其特点,预测其发展趋势,为我所气象水文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所内科研人员信息获取方式和需求,发现目前存在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从信息资源建设、整合平台、信息组织与揭示方法、知识服务4方面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形成气象水文信息资源集成方案。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通过挖掘国内外各相关机构图书馆的资源,获得18种OA中英文气象水文期刊,2种可以共享的数据库,以及局域网免费数据库;对本所的内部资料和报告,则通过扫描等方式进行数字化;对科研人员需求迫切、使用率高的万方、知网数据库,则通过购买光盘数据库来满足需求,方便所内科研人员利用,并拓宽信息来源,解决科研人员查找资料难和借阅图书不方便等实际问题。针对所内实际,提出涉及3个方面的信息资源获取解决方案资源建设对策,即拓展获取气象水文中英文信息资源渠道,数字化内部期刊和报告资源,外购商业图书期刊数据库。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揭示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本研究分析了传统的信息组织方法及自由分类法的异同,根据气象水文信息资源特点,进行了自由分类法在气象水文信息资源中的应用研究,提出采用传统分类方法或称本体与自由分类法相结合进行气象水文信息资源组织和揭示的方法,进而提高气象水文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率。根据web2.0的理念和本所图书馆的实际,进行了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功能的研究,集成平台拟实现检索、网站导航、参考咨询、信息资源推送、图书期刊在线借阅、标签云等6大功能。根据安全保密要求,从信息资源的安全性、信息资源检索与传递的安全性、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硬件机房的安全性四方面设探讨气象水文信息资源的保密安全解决方案,创造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的环境。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详细的信息资源集成平台建设方案。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全面、系统地调研了国内外特别是国外美军气象水文图书馆的资源组织方法、服务功能与方式、保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分析、指出了其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相关图书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是经过比较,将自由分类法和标签云用于小型研究所图书馆局域网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揭示,提出将传统分类法或本体与自由分类法相结合应用于气象水文信息资源的组织;三是提出了满足小型研究所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的气象水文信息集成方案,解决了长期困扰我所科研用户的信息保障问题。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因经费所限,信息资源获取类型和手段还比较单一;安全保密目标从管理到技术方面如何落实;在自由分类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激励科研人员使用并主动进行标签云的标引等,基于局域网的资源建设如何能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等都还需要完善和深入研究。气象水文科技信息资源集成平台建设方案的研究与实施将全面提高图书馆的信息保障能力。

赵睿[6](2011)在《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综观及创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第四媒体”。网络以及网络技术服务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交往方式等产生着深刻影响,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教育主客体的平等性与互动性、教育受众面的广泛性和教育过程的时效性等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教育效果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层次不平衡、高素质人才配备不平衡、内容和方式发展、创新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保持不断的创新,这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保证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需要高校从战略高度提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以科学态度探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通过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健全完善组织机构与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创新与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通过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并通过多种新兴网络载体的运用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通过培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优化队伍的人才结构等方式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完善自身建设,增强实效性、吸引力和影响力。

陈梦然[7](2009)在《道家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人类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困境已使自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当我们面对挑战,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实践时,包含在传统文化中丰富而深刻的智慧,无疑对人们思考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有启示意义。寻找生态伦理学理论建构的文化基础就是寻求生态伦理学发展的历史或传统的支持。在这一历史搜寻中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与今天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思维是相契合的,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以便我们从中汲取对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有重要启示作用的精华。本文从对中西方生态伦理学主要流派及其观点的综述入手,着重研究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规范;同时,也对道家生态伦理的历史局限性作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切入对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当代启示的分析。全文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态伦理思想概述。主要阐述中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流派有人类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权利论,生态中心主义等。同时概述了中国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回顾了中国古代主流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阐释儒家、道家及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第二部分: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分别探讨了老子和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同时分析了道家生态伦理规范和历史局限性。本文所分析的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主要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和“知止不殆,知足不辱”。这些观点分别反映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生态伦理观的哲学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的原则,道法自然思想支配下的人的行为方式和道家生态伦理的实践要求。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物我为一”的生态整体观念,“复归于朴”的自然人性,“万物一齐”的平等观和“至德之世”的理想生态追求。道家生态伦理规范主要体现为:“慈爱利物”、“俭啬有度”和“知和不争”。第三部分:道家生态伦理观的当代启示。本部分首先分析了当代人类面临的种种生态困境,如温室效应、土壤退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然后总结了道家生态伦理观在可持续发展、确立人生的处世哲学、构建人类的道德观等方面对现代人类生存的启示。

高蔚[8](2008)在《中国传统建造术的现代应用—砖石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建筑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低技术建造术的传承似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传统建造术中的砖石建造术在我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史上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使到了大量采用工业化建造的今天,传统砖石建造术仍然有着它强大的生命力。不论是对于人们对传统建筑的情感需求,还是对于传统砖石建造术这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统砖石建造术的传承在今天的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建筑的发展使传统“土木”概念发生转换,传统砖石本身的真实涵义已无法确定。通过国内外砖石建筑的实例分析,总结当代砖石建造术运用的特征,通过分析当代审美观念的变化,提出建筑主体对现代砖石建筑表现力的重要作用。建造术的应用应当回归建筑本身上,对建造术不局限于固有思维的运用。从建造术的角度提出现代砖石建筑的设计方法。本文以传统砖石建造术为立足点,通过对砖石建造术的技术特征、艺术特征以及思想特征的解读,进而阐述传统砖石建造术在当代建筑中的传承应用。从材料和建造术两个方面阐述砖石的现代应用方法,拓展传统砖石建造术的深度,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赵琼琼[9](2008)在《论宇文所安中唐文学研究的方法》文中指出较之于国内的中唐文学研究和宇文所安早期的唐代文学研究,宇文所安的中唐文论具有方法论上的创新意义:首先,宇文所安根据中唐文学诗歌复杂多样、诗文并盛的情况,主张打破文体的分野,将研究视域扩展到诗、文以及相关文化话语上,把研究重点定位于探讨各种文体、各种倾向的内在关系。基于此,宇文所安对盛中分期进行了重新划界,并从创作主体、写作方式、作品特色、文学理论等各方面对中唐文学的诸种文体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揭示中唐文学特色,总结其内在的脉络关系。其次,宇文所安创造性地发挥了“中唐枢纽论”的观点,将中唐文学放在文学史的变动过程中予以考察,通过盛中对比,把中唐文学个人化诠释的写作方式、部分对抗整体的作品特色凸显出来。宇文所安将中唐文学新变的原因归结为中唐文人主体性的觉醒,具有视角与内容上的创见性,但他对中唐文人精神的分析却是泰勒“自我论”位移的结果;宇文所安用苦吟来解释象外美学,对深入把握中唐诗歌风格与美学理论之间的关联多有助益,但将象外美学做技巧论的解读却是西方诗学话语对中国审美经验的背离。

刘伟军[10](2005)在《汽车内饰纺织品现状研究及数据库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各汽车厂商的竞争日趋激烈,汽车吸引消费者的层面正在迅速扩大,除了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安全性外,汽车内饰纺织品如座椅面料、地毯、安全带、安全气囊、后行李箱面料、车内顶棚面料的环保、美观等内容己成为消费者所关注的内容之一。我国汽车内饰纺织品的生产水平与国外相比尚存在差距,本文通过对汽车内饰纺织品现状的研究以及对国内汽车内饰纺织品企业的统计分析,为国内汽车内饰纺织品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所涉及的汽车内饰纺织品数据库也可为相关机构提供信息参考。 本文分析了汽车工业对汽车内饰纺织品需求与应用的影响,对汽车内饰纺织品的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分析了不同种类的汽车内饰纺织品的特点。在汽车内饰纺织品分类的基础上,对原料与织造工艺进行分析,得出了汽车内饰纺织品原料与织造工艺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汽车内饰纺织品的后整理现状,对人们日益关注的汽车内环境污染问题从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气体检测的角度进行了重点阐述。 为使本文更具参考价值,建立的汽车内饰纺织品数据,该数据库包含国内外汽车内饰纺织品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文献信息、专利信息。最后,对搜集到的国内汽车内饰纺织品企业信息运用统计学知识与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了较客观、准确地国内汽车内饰纺织品企业现状。

二、《广西工学院》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工学院》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学校科研的巨大推动力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亟需完善
        (三)我国高等学校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的需要
        (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的应有之义
    二、文献综述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研究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研究
        (三)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等学校
        (二)科研管理法规
        (三)新时期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激励理论
        (二)学术生态理论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建设回顾
    一、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回顾
        (一)高等学校科研奖励法规
        (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法规
        (三)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立项申请管理法规
        (四)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法规
        (五)高等学校科研成果验收法规
        (六)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管理法规
    二、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特点
        (一)1978宪法和1982年宪法关于鼓励发展科研事业的规定为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提供了关键指导
        (二)各部委制定科研发展规划构成了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重要内容
        (三)纵向科研项目的管理规定构成了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内容分析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管理活动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中的其他活动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分析
        (一)高等学校科研奖励法规的分析
        (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法规分析
        (三)高等学校科研申请立项的法规分析
        (四)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法规分析
        (五)高等学校科研课题验收的管理法规
        (六)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管理法规分析
    三、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特点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政治性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多样性
        (三)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复杂性
    四、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特殊性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内在要求的特殊性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主体的特殊性
        (三)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客体的特殊性
        (四)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内容的特殊性
    五、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作用
        (一)规范作用
        (二)激励作用
        (三)导向作用
        (四)筛选作用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一、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形成较为完整的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体系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更具针对性
        (三)对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激励作用
        (四)对我国科研工作的推动与规范
    二、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制订未完全形成多元主体的合力
        (二)对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激励不足
        (三)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关注科研长远发展不够
        (四)过时法规的清理与废止不及时
        (五)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对科研管理者缺乏实质性的监督力度
第五章 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建议
    一、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科研法规的制定
        (一)以教育部为主,会同财政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联席参与
        (二)广泛听取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意见
    二、监督反馈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效果
        (一)对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实践进行总结
        (二)保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弹性
    三、长远规划,切实落实,保障科研管理法规联系性
        (一)注重科研管理法规前后一致性
        (二)避免相关科研管理法规的矛盾性
    四、适时对高等学校科研法规进行推陈出新
        (一)全面清理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
        (二)不断完善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
    五、在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中加大对科研机构管理者行为的规范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者“双肩挑”容易导致科研腐败
        (二)完善对高等学校科研管理者行为约束的法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2)图博档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服务模式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依据
    1.3 研究问题及意义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研究
        2.1.2 国外信息服务模式融合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国内LAM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研究
        2.2.2 国内信息服务模式融合研究
    2.3 国内外案例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AM数字资源特征及差异分析
    3.1 数字信息资源
        3.1.1 数字信息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3.1.2 数字信息资源的特征
    3.2 LAM数字资源
        3.2.1 LAM数字资源的概念
        3.2.2 LAM数字资源的基本现状
        3.2.3 LAM数字资源的总体特征
        3.2.4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主要特点
        3.2.5 博物馆数字资源的主要特点
        3.2.6 档案馆数字资源的主要特点
    3.3 LAM数字资源特征间的差异分析
        3.3.1 LAM数字资源记录形式上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3.3.2 LAM数字资源信息组织体系上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3.3.3 LAM数字资源生命周期上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3.3.4 LAM数字资源分类体系上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内涵、目标及影响因素
    4.1 信息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
        4.1.1 信息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相关概念
        4.1.2 信息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原则
        4.1.3 信息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影响因素
    4.2 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内涵、目标及层次
        4.2.1 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内涵辨析
        4.2.2 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目标
        4.2.3 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层次辨析
        4.2.4 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原则
    4.3 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影响因素
        4.3.1 LAM数字资源特征对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影响
        4.3.2 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的其他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AM数字资源的统一组织与共享
    5.1 基于元数据的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
        5.1.1 元数据相关概念
        5.1.2 LAM数字资源常用的元数据
        5.1.3 LAM数字资源不同元数据的共享方法
        5.1.4 元数据层的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策略
    5.2 基于信息的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
        5.2.1 LAM数字资源基于元数据的关联关系
        5.2.2 LAM数字资源基于文献引用的关联关系
        5.2.3 LAM数字资源基于关联数据的关联关系
        5.2.4 基于信息的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策略
    5.3 基于知识的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
        5.3.1 本体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5.3.2 本体的类型、特征、应用以及作用
        5.3.3 LAM数字资源合作项目中的本体
        5.3.4 基于本体的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策略
        5.3.5 基于用户协同编辑关联表的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共享策略
    5.4 LAM数字资源层次化组织与共享策略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LAM数字资源服务模式融合的内涵、目标及影响因素
    6.1 信息服务
        6.1.1 信息服务的概念
        6.1.2 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6.1.3 信息服务的原则
        6.1.4 信息服务的特点
    6.2 LAM数字资源服务模式融合
        6.2.1 LAM数字资源服务模式融合的内涵辨析
        6.2.2 LAM数字资源服务模式融合的目标
        6.2.3 LAM数字资源服务模式融合的层次辨析
        6.2.4 LAM数字资源服务模式融合的原则
    6.3 LAM数字资源服务模式融合的影响因素
        6.3.1 LAM数字资源特征及组织策略对融合服务模式的影响
        6.3.2 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模式的其他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模式
    7.1 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包括的基本服务方式
        7.1.1 LAM数字资源融合检索服务
        7.1.2 LAM数字资源融合展示服务
        7.1.3 LAM数字资源的个性化服务方式
        7.1.4 LAM数字资源的其他基本服务方式
    7.2 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的知识服务及创新服务方式
        7.2.1 基于LAM数字资源的参考咨询
        7.2.2 基于LAM数字资源的专题服务
        7.2.3 基于LAM数字资源的学科服务
        7.2.4 基于LAM数字资源的服务形式创新
    7.3 LAM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相互协同的服务方式
        7.3.1 LAM数字资源在参观导览中的应用
        7.3.2 LAM数字资源在展示中的应用
        7.3.3 LAM数字资源在使用中的应用
        7.3.4 数字信息技术在参观评价中的应用
    7.4 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模式构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及贡献
        8.1.1 研究结论
        8.1.2 研究贡献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不足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3)基于概率理论的桥梁承载能力评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结构可靠性理论发展
    1.3 既有桥梁结构主要评估方法
    1.4 结构可靠度理论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发展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计算方法
    2.1 基本随机变量
    2.2 结构的极限状态及描述
        2.2.1 极限状态
        2.2.2 极限状态方程
    2.3 结构的可靠度及失效概率
    2.4 结可靠度计算方法
        2.4.1 一次二阶矩中心点法
        2.4.2 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
        2.4.3 JC方法
    2.5 桥梁体系可靠性等级划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桥梁的时变可靠度分析
    3.1 桥梁的时变可靠度
    3.2 结构抗力统计分析
        3.2.1 桥梁结构构件抗力的不定性因素
        3.2.2 桥梁结构构件抗力的统计参数
        3.2.3 既有结构时变抗力评估
    3.3 桥梁结构的荷载效应模型
        3.3.1 作用与作用效应
        3.3.2 桥梁恒载效应的模型
        3.3.3 汽车荷载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苏堡特大桥可靠性分析
    4.1 工程概况
        4.1.1 桥梁概况
        4.1.2 技术标准
        4.1.3 主要材料及设计参数
    4.2 结构有限元分析
        4.2.1 截面承载能力及荷载效应计算
    4.3 可靠度指标计算
        4.3.1 功能函数的建立
        4.3.2 主要失效模式的统计参数
        4.3.3 JC法求解可靠度指标
    4.4 桥梁时变可靠度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验证荷载的梁桥可靠性分析
    5.1 验证荷载法
    5.2 验证荷载的确定
        5.2.1 静载试验方案
        5.2.2 静载试验结果
        5.2.3 检测结论
    5.3 验证荷载条件下西苏堡特大桥结构可靠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行为与伦理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经济全球化
        1.2.2 跨国公司
        1.2.3 伦理
        1.2.4 跨国公司伦理
    1.3 文献综述
        1.3.1 西方企业伦理
        1.3.2 中国企业伦理
        1.3.3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
        1.3.4 跨国公司国际关系
        1.3.5 跨国公司经营行为与本土伦理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主要内容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行为与伦理冲突相关理论基础
    2.1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垄断优势理论
        2.1.3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2.1.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 跨国公司伦理理论
        2.2.1 企业伦理理论
        2.2.2 国际关系理论
        2.2.3 美国跨国公司伦理理论
        2.2.4 跨国公司伦理的原则与特征
    2.3 博弈理论
        2.3.1 局中人
        2.3.2 策略
        2.3.3 效用函数
        2.3.4 均衡
3 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行为与伦理冲突表现及分析
    3.1 问卷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3.2 问卷调查结果与发现
    3.3 劳工标准冲突
    3.4 管理伦理冲突
    3.5 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冲突
        3.5.1 产权保护与限制技术转让
        3.5.2 内部转移定价与逃避中国征税
        3.5.3 商业贿赂
    3.6 跨国公司与中国消费者冲突
        3.6.1 跨国公司忽略中国传统文化与消费者民族情感
        3.6.2 跨国公司忽略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3.6.3 跨国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
    3.7 跨国公司与竞合者冲突
4 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行为与伦理冲突引致动因研究
    4.1 不同伦理文化传统的冲突
        4.1.1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4.1.2 伦理中轴与制度中轴
        4.1.3 利益至上与伦理至上
        4.1.4 贵和与竞争
    4.2 经济利润与社会责任的矛盾
        4.2.1 利润
        4.2.2 企业社会责任
        4.2.3 西方社会关于利润与公司社会责任的争论
        4.2.4 跨国公司忽视社会责任
    4.3 外部伦理环境的欠缺
        4.3.1 伴随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4.3.2 东道国缺乏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
        4.3.3 缺乏一套国际商务体系的伦理制约机制
5 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的伦理博弈
    5.1 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伦理博弈主体
        5.1.1 中国政府
        5.1.2 跨国公司
    5.2 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伦理博弈类型
    5.3 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伦理博弈模型
        5.3.1 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5.3.2 伦理博弈模型
        5.3.3 伦理博弈模型求解
    5.4 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伦理博弈分析
        5.4.1 行为主体偏好
        5.4.2 伦理博弈模型均衡
6 伦理博弈案例分析:苹果315事件
    6.1 案例介绍
    6.2 博弈分析
    6.3 案例启迪
7 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行为与伦理冲突的政策建议
    7.1 跨国公司:解决伦理冲突的建议
        7.1.1 企业道德自律
        7.1.2 重视跨文化管理
        7.1.3 在母国伦理与东道国伦理之间寻求平衡
        7.1.4 提高企业管理者道德素质
    7.2 中国政府:解决伦理冲突的建议
        7.2.1 完善制度规范建设,加强劳动保障立法
        7.2.2 构建高效的监管体系
        7.2.3 加强政府职能作用
        7.2.4 重视行业协会、消费者以及媒体舆论的作用
    7.3 国际层面:建立一套普适性伦理规则
        7.3.1 构建全球普适性伦理规则
        7.3.2 建立一套有效的国际伦理制约机制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一、发表文章
    二、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5)气象水文图书馆信息资源集成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国内外气象水文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趋势
    2.1 美国气象水文图书情报机构
        2.1.1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资料中心
        2.1.2 美国海军研究院(NRL)图书馆
        2.1.3 空军天气技术图书馆(AFWTL)
        2.1.4 空军研究院图书馆
    2.2 美军气象水文图书情报机构的特点
    2.3 美军图书情报机构发展新趋势
        2.3.1 军事图书馆的社区化发展
        2.3.2 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模式
        2.3.3 注重合作与共享
    2.4 我国气象水文图书情报机构的现状
        2.4.1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
        2.4.2 专业 7 所图书馆与气象学院图书馆
    2.5 对我国气象水文信息资源建设的启示
        2.5.1 加强检索系统的开发与升级改造
        2.5.2 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2.5.3 加速科技报告与特种文献的数字化
        2.5.4 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
3. 气象水文科研人员信息需求调研与分析
    3.1 调研对象和方法
    3.2 结果
        3.2.1 信息资源获取途径
        3.2.2 获取信息资源类型
        3.2.3 信息资源获取成本
        3.2.4 对图书和期刊的需求
        3.2.5 重点科研领域
        3.2.6 图书馆现有期刊满足需求情况
    3.3 结论
        3.3.1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3.3.2 构建整合平台
        3.3.3 采用有效、适用的信息组织方法
        3.3.4 开展情报服务
4. 气象水文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4.1 气象水文开放获取(OA,Open Access)资源
        4.1.1 中文 OA 期刊
        4.1.2 英文 OA 期刊
        4.1.3 局域网气象水文数据库资源
        4.1.4 OA 期刊集成方案
    4.2 外购气象水文数字化资源
        4.2.1 中文电子期刊订购方案
        4.2.2 英文电子期刊解决方案
    4.3 馆藏特种资源的数字化
5. 气象水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揭示方法研究
    5.1 自由分类法
    5.2 基于自由分类法的标签和标签云
        5.2.1 标签
        5.2.2 标签云
    5.3 自由分类法的应用研究
        5.3.1 自由分类法在企业的应用
        5.3.2 在公共网站的应用
    5.4 自由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方法的不同
        5.4.1 与传统分类法的区别
        5.4.2 与传统链接的区别
        5.4.3 与搜索引擎的区别
        5.4.4 与关键词的区别
    5.5 自由分类法在气象水文信息资源集成中的应用研究
        5.5.1 气象水文信息资源的主要特点
        5.5.2 应用自由分类法进行气象水文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揭示
        5.5.3 维护和提升用户自由分类法标签行为的动力
        5.5.4 自由分类法与其他分类法相结合
        5.5.5 自由分类法与本体相结合的新型气象水文信息资源组织方法
6. 信息服务研究
    6.1 检索
    6.2 网站导航
    6.3 参考咨询
    6.4 信息推送服务
    6.5 在线借阅
    6.6 标签云
    6.7 集成平台主页效果图
7. 信息资源安全保密措施
    7.1 信息资源安全性
    7.2 信息资源检索与传递的安全性
    7.3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7.4 硬件和机房的安全性
    7.5 涉密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8. 创新点
9. 存在的主要问题
    9.1 信息资源的类型与获取渠道单一
    9.2 安全保密问题的复杂性
    9.3 自由分类法的社会效益短期较难体现
10. 未来前景与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调研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13. 个人简介
14. 致谢

(6)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综观及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 文献资料分析法
        (二) 比较研究分析法
        (三)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 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 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二) 教育主客体的平等性与互动性
        (三) 教育受众面的广泛性
        (四) 教育过程的时效性
第二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行为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观念
    三、大学生网路价值判断
    四、大学生网络行为模式
第三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 初步构建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从重视程度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足够重视
        (二) 从发展态势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规范管理
        (三) 从内容和方法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缺乏针对性
        (四) 从队伍建设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高素质人才
第四章 加强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创新与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一) 从战略高度提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 以科学态度探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
    二、创新与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
        (一) 创新机制,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二)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组织机构与保障机制
        (三) 创新管理,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四) 强化责任,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三、创新与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 加强网上“四信”教育
        (二) 加强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 加强网上传统文化教育
        (四) 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
        (五)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观
    四、创新与变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 通过引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实现“两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 充分运用BBS、博客、QQ、移动通讯和电子邮件等网络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
        (三) 加强校园教育主题网站建设
    五、创新与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一)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二) 努力培养一支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三) 专兼结合,优化队伍人才结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道家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致谢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1.1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流派
        1.1.1 人类中心主义
        1.1.2 生物中心主义
        1.1.3 动物解放/权利论
        1.1.4 生态中心主义
    1.2 中国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1.2.1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1.2.2 生态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1.2.3 生态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1.2.4 关于自然价值
        1.2.5 关于自然权利
        1.2.6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
    1.3 中国古代主流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1.3.1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3.2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3.3 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
2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2.1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2.1.1 "天人合一"——道家生态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2.1.2 "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
        2.1.3 "自然无为"——道法自然思想支配下的人的行为方式
        2.1.4 "知止不殆、知足不辱"——道家生态伦理的实践要求
    2.2 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2.2.1 "物我为一"的生态整体观念
        2.2.2 "复归于朴"的自然人性
        2.2.3 "万物一齐"的平等观
        2.2.4 "至德之世"的理想生态追求
    2.3 道家生态伦理的规范
        2.3.1 "慈爱利物"
        2.3.2 "俭啬有度"
        2.3.3 "知和不争"
    2.4 道家生态伦理观的历史局限性
3 道家生态伦理观的当代启示
    3.1 当代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1.1 温室效应明显
        3.1.2 土壤退化加速
        3.1.3 自然资源枯竭
        3.1.4 生态失衡严重
    3.2 道家生态伦理观对现代人类生存的启示
        3.2.1 可持续发展: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
        3.2.2 清静无为:人生的处世哲学
        3.2.3 尊重生命:人类的道德观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中国传统建造术的现代应用—砖石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1.1.2 传统建造术的时代困境
        1.1.2.1 建造术的博物馆化
        1.1.2.2 当代应用的局限性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确定
        1.2.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1.2.3.2 建筑民族特色的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与途径
        1.3.2 研究框架的确立
    1.4 本章小结
2 中国传统砖石建造术概述
    2.1 砖石建造术的发展兴衰
        2.1.1 传统砖石建造术的发展
        2.1.2 传统砖石建造术的兴衰
    2.2 传统砖石的制作
        2.2.1 砖石分类及性能
        2.2.1.1 砖的分类
        2.2.1.2 石的分类
        2.2.1.3 砖石性能
        2.2.2 砖石材料的制作工艺
        2.2.2.1 砖的生产加工
        2.2.2.2 石的开采加工
    2.3 传统砖石的营造方式
        2.3.1 结构性建筑构件
        2.3.1.1 墙柱体系
        2.3.1.2 横向构件
        2.3.1.3 悬挑构件
        2.3.2 非结构建筑构件
        2.3.2.1 砖石铺地
        2.3.2.2 贴面砌筑
        2.3.3 装饰性建筑构件
        2.3.3.1 装饰砌筑
        2.3.3.2 砖石雕刻
    2.4 本章小结
3 时代背景下的砖石建造探索
    3.1 砖石建造术应用现状
        3.1.1 新材料的出现
        3.1.2 我国砖石应用现状
        3.1.2.1 结构性运用
        3.1.2.2 非结构运用
        3.1.2.3 组合性运用
    3.2 非建筑师实践
        3.2.1 乡土自营建构
        3.2.2 非工业的实践
    3.3 建筑师的探索
        3.3.1 砖建筑探索
        3.3.1.1 纯砖空间的营造——清水会馆
        3.3.1.2 砖的符号性运用——大巴扎建筑群
        3.3.1.3 整体氛围的创造——天主教神哲学院
        3.3.1.4 低造价与高品质——草场地村104号院
        3.3.2 石建筑探索
        3.3.2.1 传统建构的反叛——马清运“父亲住宅”
        3.3.2.2 地域文化的延展——天台博物馆
        3.3.2.3 自然环境的融合——阿里苹果小学
    3.4 国外砖石经验
        3.4.1 自然为主导
        3.4.2 技术为主导
        3.4.3 文脉为主导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传统砖石建造术现代应用策略
    4.1 传统砖石建造术的重新诠释
        4.1.1 材料的拓展
        4.1.2 方法的拓展
        4.1.2.1 单一材料的建造
        4.1.2.2 与其它材料结合
    4.2 传统砖石建造术当代应用范畴
        4.2.1 空间与形体
        4.2.2 结构与技术
        4.2.3 构造与细部
    4.3 传统砖石建造术当代应用原则
        4.3.1 技术原则
        4.3.1.1 低技术原则
        4.3.1.2 结构的潜力
        4.3.1.3 细部的处理
        4.3.2 艺术原则
        4.3.2.1 审美的延续
        4.3.2.2 现代表现力
        4.3.2.3 整体的把握
        4.3.3 思想原则
        4.3.3.1 建造的智慧
        4.3.3.2 环境与文脉
        4.3.3.3 地域性营建
    4.4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传统砖石建造术发展策略
        5.1.1 第一阶段
        5.1.2 第二阶段
        5.1.3 第三阶段
    5.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论宇文所安中唐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1 引言
2 打破文体分野与中唐文学内在关系总结
    2.1 中唐的诗与文
    2.2 宇文所安的研究对象和组建方法
    2.3 盛中分期
    2.4 中唐文学特性及其内在关系
3 打破历史分野与中唐文学特性的凸显
    3.1 盛中之变与中唐文学的历史地位
    3.2 从公共写作到个人化的诊释
    3.3 部分对抗整体
4 比较语境下宇文所安的发明和误读
    4.1 创作主体审视的意义及其矛盾
    4.2 象外美学的解释契机及其根源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世纪国内中唐文学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简历

(10)汽车内饰纺织品现状研究及数据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
    第二节 国内外汽车内饰纺织品生产概况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汽车内饰纺织品的种类
    第一节 汽车内饰纺织品的分类及总体性能
    第二节 汽车地毯
    第三节 汽车座椅织物
    第四节 汽车安全气囊
    第五节 其它汽车内饰织物
第三章 汽车内饰纺织品用原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汽车内饰纤维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汽车内饰纺织品用合成纤维的改性
    第三节 汽车内饰纺织品用空气变形丝
    第四节 汽车内饰纺织品纤维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汽车内饰织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汽车内饰织物的织造工艺
    第二节 汽车内饰织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汽车内饰用三维成型织物与间隔织物
第五章 汽车内饰纺织品的后整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汽车内饰纺织品后整理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汽车内饰纺织品的阻燃整理
    第三节 汽车内饰纺织品防紫外线整理
    第四节 汽车内饰纺织品的有害物质检测
第六章 汽车内饰纺织品数据库设计
    第一节 汽车内饰纺织品数据库的构建目的与需求分析
    第二节 汽车内饰纺织品数据库框架的实现
    第三节 汽车内饰纺织品数据库内容实现与系统发布
第七章 国内汽车内饰纺织品企业浅析
    第一节 国内汽车内饰纺织品企业浅析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汽车内饰纺织品企业浅析
参考文献

四、《广西工学院》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D]. 刘思.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2]图博档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与服务模式融合研究[D]. 穆向阳. 南京大学, 2014(04)
  • [3]基于概率理论的桥梁承载能力评定方法研究[D]. 张乐.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5)
  • [4]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行为与伦理冲突研究[D]. 朱剑峰. 武汉大学, 2013(07)
  • [5]气象水文图书馆信息资源集成方案研究[D]. 汪蓓.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2(03)
  • [6]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综观及创新[D]. 赵睿.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
  • [7]道家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启示[D]. 陈梦然. 浙江大学, 2009(S1)
  • [8]中国传统建造术的现代应用—砖石篇[D]. 高蔚. 浙江大学, 2008(08)
  • [9]论宇文所安中唐文学研究的方法[D]. 赵琼琼. 浙江大学, 2008(09)
  • [10]汽车内饰纺织品现状研究及数据库构建[D]. 刘伟军. 东华大学, 2005(07)

标签:;  ;  ;  

《广西工学院》2001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