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实施价格调控的几个操作问题_物价水平论文

有效实施价格调控的几个操作问题_物价水平论文

关于有效实施价格调控的几个操作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操作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毫无疑问,我国十六年的价格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与我们采取了比较有效的价格监督是分不开的。然而,客观地说,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建立与健全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运行机制,对价格调控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化解调控的操作困难

我国的价格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尤其是去年,较之93年相比,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21.7%和24.1%,成为十六年来物价涨幅最高的年份。分析告诉我们,这一情形是多种经济因素合力而致的结果。但同时还要看到,价格管理工作不到位也与此不无关系。而关于这一管理操作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因之于一度出现了“搞市场经济就要完全放开价格,价格监督检查会把经济搞死”等错误认识及其错误行为,还源于一个尚未被我们觉察的因素,那就是目前价格管理操作存有困难。其表现则为两难选择,即物价管理工作不做不行,但抓紧了、管严了、监督检查强硬了,怕被人指责为又回到计划经济的传统管理模式中而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阻力。这也确实不是一个小的困难,谁愿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动?操作一旦陷入此难处、误区,于是,这里松一点、那里放一点,就难免会出现价格管理整体被动失控的困难局势。

化解上述操作困难,显然是当务之急。重申价格管理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将这一工作再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作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正确阐明市场经济并非让价格放任自流,放开价格不等于抛开价格管理,特别是对那些牵涉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商品,更应加强其价格管理。这一点,即便是在实行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也无例外。二是要以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判断和明确价格管理宽与严的边界,分类指导,具体规范应该管什么?放什么?谁来管?谁来放?管到什么程度?又放到什么程度?并且一经规定都应严格执行之。三还要为正确实施强化价格管理的人、机构与制度等大加宣传,多做鼓励,推广其经验,肯定功绩,甚至于为他们树碑立传,形成敢抓严管的共识,以调动起广大价格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物价管理的新局面。

二、明示调控职能的新操作内含

应该看到,为了配合价格管理,由通过具体的产品价格来保持物价稳定,转变到实施宏观调控目标的高层次这一整体态势,价格管理的职能也要深层次发展。即要从以往的单纯进行物价监督与检查而发展为能动的积极的物价控制——突出调控职能。

由监督检查向调控的变化不只是词语的变化。笔者认为,其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价格调控的新职能包容了几层新内含。首先,继续强调了价格调控的主要功能,是客观地规定价格计划与目标并按此进行监督与检查,衡量和比较实际情况与预定计划标准的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性质与程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其次,还特别地标明了:一是调控目标的实现具有新内含。不仅包括实现预定计划与目标,也包括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与科学可靠的分析,去适当调整原计划目标。因为,事实上的物价管理目标及其实施,不仅会出现偏离行为,也还会存在不切实际的过低或过高情形。二是调控范围具有新内含。即要实现全过程的调控,不能再以事后检查为主,还要加强事前、事中的控制。因为,严重的物价混乱后果往往使事后的检查的功效大为逊色,此时纵有千般对策也无济于事。管理是行动的科学,后果严重就难以收场。因此,价格调控的重心要向源头、向过程前移。三是调控的手段具有新内含。要从依靠眼看手算转向利用信息监控系统等现代手段。价格形成与发展运行中存在大量的信息,利用现代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并加以处理,从而使物价调控提高科学性、有效性。

三、确立调控的操作着眼点

理论上,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现实的商品价格却是活生生的,尤其是在市场上表现得异常活跃。当然,严肃的问题是,太活跃以至一旦把握不好,其暴涨暴跌都会不同程度地危及消费者或生产者、经营者的利益。就目前我国比较严重的物价上涨情形而言,寻找问题产生的源头并因此建立实施调控的操作着眼点是有特别意义的。那么,问题的源头究竟在哪里?我们说在于企业行为,主要是企业价格行为的不规范。因而,调控的操作着眼点也应定位在规范企业价格行为上。我们对此要仔细分析,甚至需要层层剥离,以找出根本问题。

从价格构成看,它反映的是组成商品价格的要素和各要素在价格中的相互关系。因其本质是价值构成的货币转化形式,则具体表现应为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流通费用、利润和应纳税金。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给了企业以产品定价权,但因利益冲动,使不少企业不谨慎地使用这种权力,也即表现为不规范的价格行为,目前已成为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最大因素。当然,现在绝不是收回这一权力,而是要对其加以规范。避开复杂的分析,有理由认为,流通领域内企业价格行为的不规范问题更为突出。陈锦华同志曾在有关会议上就去年的粮食价格与石油成品价格改革的不同结果明确提出,主要因为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发挥不一样。而这一结论,笔者认为,亦可涵盖解释普遍的价格上涨问题。流通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好、不正常,其价格行为扭曲过度,特别是批发环节过多、过滥,定价过乱,刚性拉动了我国整体市场价格的上扬。

因此我们说,物价调控的操作着眼点应定位在规范企业价格行为上,而流通领域内企业行为又应为先为重。也只有这样,我国有关物价调控的若干政策,诸如运用价值规律由企业自主定价或调价,以进货为计价基础制订可销价,把顺加价中各种要素转成加价率简化处理,合理制订和灵活运用各种差价,推行行业议价,以及严格监审20种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肉类商品价格,才有可能得到比较准确和有效地实施。同时,明确确立调控的操作着眼点,还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作用。它将有利于我们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市场价格运行中的欺行霸市、暴利、假货真价等严重违法行为。

四、改造调控的操作方法

调控方法的改造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操作问题。例如,从我国总体的价格形势来看,其涨幅显然超过了职工平均工资的增幅与国家银行的存款利率,给社会各方及广大民众确实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压力。但话又说回来,不涨行吗?不涨也不行。而且,随着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加速进行,我们还要清醒地估计物价总水平上涨的惯性、严重性和持久性。那么,如何来适应这种形势?或者说,如何正确地理解中央有关平抑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积极意义?具体说,如何来正确地实施调控?看来很有必要改造我们调控的操作方法。这样说,还基于如下考虑:我们以往所采用的经济调控的若干方法仍有很大益处,采取一定的行政干预方法同样是必须的,辅之以“价格法”为主的价格法律体系也十分紧迫。但更现实的,也是更有利的,还在于改造现有方法,重塑有效的操作机制。

在此有必要通过研究以往措施及方法操作的功与过而予以说明。仅以粮价放开而论,现已知其后果不尽人意,它导致了一年内粮价的暴涨并造成以后一、两年内的消极影响。但就这一举措的初衷来说并无问题,其失效的缘由在于这一举措的封闭程度差。这里的意思是,我们没有注意解决,或说没有事先考虑封闭处理有关粮价放开的几个重要环节。如粮食供给量的不足、销售渠道治理不清、粮食的基价与其它农副产品以及工业品比价存在悬殊倒挂等。因为上述种种情况不封闭,使得放开粮价这一好举措未能获得好效果。由此亦可见,管理措施及其方法均有其价值与功效,但不能简单操作,而应该按封闭的原理加以实施。

所谓封闭,其意指一个系统内的管理制度、方法、对策乃致管理者之间必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以促成管理运动的有效进行。其根本的指导思想是,从管理决策的后果评估出发,分析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实施封闭。再粗的电线不封闭不成回路输不出电,再好的措施、方法不封闭同样难以奏效。封闭管理的具体做法有两。一是从后果评估出发,选择可以反馈控制的主导线,找管理各个环节上的问题和原因加以封闭。例如,以上述粮价放开之销售渠道治理不清而言,就应通过政策倾斜等措施,强化粮食购销系统国家主渠道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同时,清理与减少批发环节,规范粮食价格行为;还要进一步从批发环节一层层展开,找问题订对策逐层封闭。二是不论原因如何,只对后果封闭,采取严厉措施即刻及时处理,强化治理效果。例如,就粮价放开后乱涨价、哄抬价及掺假价等违法行为,不论是在粮农那里、还是在流通领域的国家主渠道,其它批发、零售渠道那里,一经发现问题,即不问原因,及时就地进行严肃处理,以急刹混乱局面。这种封闭处理与一般严肃处理的区别在于,只看事实,不问原因,从重从快,用之于打假治乱特别有效。并且,最有意义的是,它可大大促进每一环节,每一个人不再抱有侥幸心理,不再寻机推诿,而自觉认真地守法经营,有效地相互制约,真正地规范价格行为。

五、提高调控队伍的素质

前面我们说过,新一轮价格调控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层次,而且随着国民经济整体改革向纵深推进,物价调控的任务也将更为复杂和艰巨。这里的深层含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其中,前者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有关使我国经济更富有活力和效率的重要经验,后者则是国家对市场活动和正确指导和调控、特别是纠正和防止市场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副作用的必要手段。在深化价格改革这一重大问题上,同样需要我们认真处理、把握市场价格行为和国家价格宏观调控的重大关系问题。

至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再提出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即加强和改善价格调控,建立必要的集中的和相应的操作手段,将对习惯予以监督检查为主的传统物价管理队伍,形成较大的挑战与考验。换句话说,价格管理中由单纯监督检查职能转向全过程宏观调控职能,要求价格管理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进一步说,物价管理队伍的素质,与如何有效地操作物价调控职能极为相关。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加紧着手进行物价管理队伍素质的提高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一要提高其思想素质,迅速适应新形势;二要提高其知识素质,培训和更新专业知识;三要结合实际提高其技能素质;四要加强学习修养以改善其心理素质;五要将提高素质与整顿、治理自身队伍有效地结合起来。

标签:;  ;  ;  

有效实施价格调控的几个操作问题_物价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