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强
惠州市建设集团建筑工程公司 51600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建筑结构高、跨度大、荷载集中的施工,这就给工程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大建筑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会选择高大模板来进行施工。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用
一、以具体实例分析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施工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
整个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58500m2,地下一层;主楼A区为主体23层、局部2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96.1m;B、D区为裙楼,4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20.4m;C区也为裙楼,为主体4层、局部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24.0m。地下室将各区连为一体。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为5级。工程高支模架体主要为钢管搭设,整体加强使用钢管扣件。高架模施工最高为20.7m,位于B区基础底板—B区三层结构平面8a-9a/W-U轴间,标高-5.45~15.25m,即地下室三层的扶梯位置,最大梁截面尺寸为1100mm×2200mm,楼板厚度为130mm,总荷载15kN/m2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以上。
2.支撑系统设计
立杆支撑
(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长度不少于400 mm、宽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2)立杆接长必须对接,严禁搭接。立杆步距为1.5m。顶托自由段螺杆不得超过200mm。
(3)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500H(H为架体总高度)。
(4)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5)架体必须连续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和水平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剪刀撑、水平杆
(1)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 高处,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2)在外侧周圈应由下至上的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 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为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及每隔一根水平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之间。剪刀撑斜杆与立杆或水平杆的每个相交处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
(3)在梁与板支架的最顶步距中间分别加设一道纵横向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建筑结构柱或板(在已浇捣完板混凝土预埋钢管)抱紧顶牢,沿大梁支撑两侧加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4)架体四周与建筑物应形成可靠连接,以减少架体搭设高度对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竖直方向按每层楼面(在已浇捣完板混凝土预埋钢管)或沿柱高2m设置一道连墙件,水平方向按6m 设置一道连墙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立杆、水平杆、剪刀撑斜杆的接头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模板支撑体系杆件不得与外脚手架、卸料平台等连接。
(6)水平剪刀撑按每两步距设一组,宽度不超过6m,与竖向剪刀撑“一对一”布设,水平拉杆每两步距与已浇柱作牢固连接。
(7)所有的节点必须都有扣件连接,不得遗漏。扣件的拧紧扭力矩应控制在45~60N?m之间。
(8)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
二、工艺流程
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钢底座→立杆→扫地杆→过河管→辅助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搭设防护栏杆→挂设安全网。
板模板扣件工艺流程:搭支架→测水平→摆主梁→调整楼板模标高及起拱→铺模板→清理、刷油→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梁模板扣件工艺流程:弹梁轴线并复核→搭支模架→调整托梁→摆主梁→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绑扎梁筋→安侧模→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与相邻模板连固。
三、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须兼顾施工操作简便、统一、经济、合理等要求,因此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柱步距要一致;立柱纵或横距尽量一致或成倍数;构造要求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
(2)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混凝土,后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混凝土。
(3)浇筑时按从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方式施工。
四、支撑系统安装
底座布置→放纵横水平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层立杆,底端与水平扫地杆扣接固定,固定底层杆前应校核立杆的垂直度,每个方向装设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二层水平加固杆与立杆扣接固定,校核立杆和水平杆符合要求后,按45~60N?m 力矩用扳手拧紧扣件螺栓→按上述要求依次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完成,再全面检查一遍构架质量,确保构架质量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第二步水平杆安装,随后按搭设进程及时装设剪刀撑。
五、模板安装
1.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扣件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主龙骨。固定主龙骨后在其上安装梁底木方。木方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2.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按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控制。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跨度9.0m 的起拱高度按2/1000控制取18mm。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①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②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③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混凝土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混凝土浇筑顺序,浇注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
六、结束语
(1)本工程实践结果说明本高支模支撑系统设计是成功的,采取的技术措施是有效的。
(2)对于需要采用高大模板工程的结构,此种高支模支撑体系均能适应,水平横杆的步距和剪刀撑的合理布置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须特别重视。
参考文献:
[1] 韦忠东. 以商住综合楼为例论高大模板支撑施工工艺[J]. 低碳世界,2014(6)
[2] 吴华君.探究建筑高大模板支撑施工工艺[J].工程技术,2014(15)
[3] 仝林.高大模板支撑要点[J].科技传播,2012(17)
[4] 梁茂松,冯治军.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
[5] 陶蓉.高大模板支撑工程应用实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3)
论文作者:邓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1
标签:水平论文; 模板论文; 剪刀论文; 扣件论文; 标高论文; 立杆论文; 拉杆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