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俊宇
摘要:本文将通过教师期望对初中阶段的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影响及外在表现的个案分析,分析了教师期望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效应引导孩子们做出更好的表现。
关键词:教师期望;单亲家庭学生;个案分析
一、教师期望的涵义
教师期望:罗森塔尔和雅各布两位心理学家,在一次学生智力测验鉴定后,随机选择了十几位学生的名单,告诉教师,权威鉴定测验显示,这些学生的智商很高,今后学业上会有“迅猛发展”。那些被列入名单的学生,8个月后复测,结果表明,他们的智力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而这些学生智力水平的明显提高,只能由教师对这些学生的高期望来解释。显然,如果教师对学生怀着积极的期望,那么,这些学生的学业和智力就将会得到较好的发展;相比之下,那些让教师失望,被教师认为“愚”、“差”的学生,智力发展则明显偏差了。这种由于教师的期望差异而导致学生发展出现差异的现象,就是教师的期望效应。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需求
单亲家庭的孩子较之其他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自卑、孤独、独尊、逆反等心理问题,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耐心、关爱和安全感,同时也有更多需要释放的压力;所以他们更期望得到教师的正面态度。
三、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
1.学生因素:性格表现和学习成绩;2.教师因素:教师同时在有(自觉)意识和无(潜)意识两个层面上传递信息;3.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
(1)学生因素
②教师同时在无意识层面上传递信息
“判断一个教师或教授的全部热心和热情同样只需要一小段行为就够了——仅仅几秒钟。”
——Ambady&Rosenthal,1992,1993
不可否认的是,在教师无意识的层面上,对于四个孩子,还是无法都报以较高、较合理的期望。对于参加学生会干部竞选并获得学习部长任职、一直担任班长并屡次获得学校、市里荣誉表彰的学生A来说,得到了教师更多的关注、点头和微笑;而对于一直默默无闻、不太爱表现的学生B来说,要获得这些无意识层面上的肯定,自然比较少。而对于某些容易犯错的学生来说,例如学生C,教师的批评、责备甚至怒火还有可能会弱化教师期望的正面效应。
(3)家庭因素
四、分析与思考
1.教师期望不可过高
为了使学生B能够更有自信,在一节语文课上笔者给她安排了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给学生们进行五分钟的演讲。在她为期一周的准备时间里,笔者没有给予她任何的指导和帮助。只在下达任务前向她传达了一个讯息:我希望你能更自信的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将这次演讲完成得非常棒!
而当一切就绪之后,学生B却说不出话来了。尽管这期间有教师的眼神和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但她依然向笔者投来了求助的目光,笔者只能请求同学们再给她多一点准备的时间。并希望她在下节课之前做好准备。
可同样的事情在第二天也发生了。这一次,她几乎沉默了一分钟。看着她紧张又无措的样子,笔者马上意识到也许自己操之过急了。
初中阶段的孩子大部分仍视教师的话为权威,虽然孩子极力想表现好,但教师对孩子的期望超过了她当时所具备的能力,对于本就容易自卑的单亲家庭孩子来说,影响无疑是消极的。
2.教师期望的正面效应也需依托于家庭因素和学生因素
根据罗森塔尔的统计,在500个左右发表的研究中只有五分之二确实可以验证期望显著地影响行为。“但是较低的期望并不会毁掉一个有能力的孩子,同样较高的期望也不会魔术般地将一个学习吃力的孩子变成在毕业典礼上致告别词的毕业生代表。”
对于学生C的期待,笔者更多地将其放在了学习之外。而对于学习成绩方面的要求仅为:笔者期待着你的进步,即使每次考试在班级里的名次前进一名也可以。但即使如此,孩子的成绩却依然在下降。结合家庭教育这一环节来看,放任式的管理和与学校背道而驰的教养方式会弱化教师期望的正面效用——他的妈妈允许孩子晚上一回家就玩电脑。孩子交上来的作业字迹越来越混乱,甚至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也偶有发生。教师多次与其沟通无果。其次,孩子自身的性格也是原因之一——懒散,没有目标,自律能力也较弱。这些,都能削弱教师期望的正面效应。
学生D的母亲则不同,她对女儿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晚上都会花很多时间为其讲解数学题。但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且个性比较独立的学生D来说,她更愿意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即使做错了;此外学生D的母亲经常在孩子面前显露出对孩子前途的忧虑,对孩子的能力也经常有所质疑,而这种表现就更激发了孩子的叛逆和自我怀疑的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给予的期望有时就会与母亲的质疑产生冲突,造成孩子心理的疑惑。当叛逆心理和母亲的质疑占上风时,教师期望效应自然而然就为零了。
综上所述,要获得积极的教师期望效应,首先,教师应找到单亲家庭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确定他们的发展目标,给予适合学生的期望。
其次,教师的期望应该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三方的有效互动更有利于单亲家庭学生的进步——期望效应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互动反应过程,教师的期望只有在学生的自我愿望和动机被激发时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也只有当教师期望和家长的期望(家庭教育因素)达成一致,朝一个方向前进时,两者的合力才能使教师期望得到更大的效应。
最后,对于敏感又容易自卑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适时地放低期望,给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他们对话,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并努力创设机会发展,更有利于他们的人格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紫荆中学桃园路校区519000)
论文作者:韦俊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效应论文; 单亲家庭论文; 因素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