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贺元猛,沈新苍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贺元猛,沈新苍

(云南联合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运转的过程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电力系统的稳固运转和安全的基础,也是电力系统运转质量的保障。因此,加大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能够促进电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电力系统的优化升级和职能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下,电力行业也处于不断发展的上升趋势,这也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相适应的,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行业需要大胆尝试创新,要充分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更好地提升电力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建构和完善完备、便利的信息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作用

1.1减小系统测量的误差

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EIT 技术,能够使系统的误差减少一倍,并保证实际的数据测量误差在0.4 级以内。因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能够直接转变为数字信号,通过光纤传入到合并单元,从而减少了很多环节的转换。此外,尽管EVT 和ECT 的误差等级为0.2 级,但因信号是以数字形式传输的,灌输环境为全光纤,外部电磁只有轻微干扰,减去了二次转换程序。

1.2提高配电网的防护性能

为防护电网远距离输送而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因电子式电流互感装置未发生磁饱和状态,所以二次侧电压响应波形可将一次侧电压暂态过程更能直观地反映,从而减少电压基波辅值误差,能够进一步提升配电网的防护力,使得继电保护更具可靠性、灵敏性、快捷性,全面的提升电网系统的防护功能。

1.3实现电力系统的暂态保护性

EIT 技术的相位延迟小且带宽,所以电气自动化的线性特性和动态特性较强,可以快速、有效的测量高频信号的相位和幅值,能够保证输送给后续的暂态响应等工作的信息更加有效,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高效、安全、灵敏的暂态保护。

1.4提高畸变波形的测量精度

过去的电磁式设备在频率特性和动态范围都存在局限性,在频率复杂的环境中,就不能更好的进行测量和保护工作。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适时地管控电力系统提供暂态和稳定保护,对一次大电流数值进行科学分析,确保在任何频率环境下,能够快速的进行畸变波形测量工作。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通过自动化技术将当前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应用到变电站中,终端信息处理技术与计算机电子技术能够对变电站干净设备进行优化组合与重新设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变电站人力资源的作用效率,既能够降低变电站成本投入也能够提高电务系统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另外,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将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

比如一个正式投入运行的变电站,以往是用电磁式的自动装置来对电气设备进行现场手动操作。当引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设备来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后,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显示器对有关设备的现场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以桌面化的操作模式直接对所显示的图像进行处理,不必亲自到现场去进行手动调整,而是直接输入参数,电网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经过自动化的改造,可以对操作人员所输入的参数进行识别与分析,对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调整,大大提高了变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调整效率,另外也提高了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准确性与实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离不开电网调度工作的支持,电网调度工作也是以显示器硬件为媒介,采用桌面化的控制方式对电网整体与局部设备进行运程监测与管理控制。现场工作人员可以依照电网中不同设备的运行状态来实时调配、评估电力系统当前的状态,防止电力系统在长期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状况与电力故障,操作人员也可以利用传统设备所采用来的各项数据作为电网调度的决策资料。

2.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维护中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一方面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对电力系统中各项电气设备提供一种良好的运行环境。部分电力企业以往开始依照自动化技术的有关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了更新与改造,解决了传统电气设备与新型控制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通过自动化技术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加强对于各项电气设备的控制能力,提高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方面,维护人员可以从自动化系统中调取数据,了解电气设备以往的工作状态,对当前设备参数的调整方案进行分析与制定,使维修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2.4 电气自动化和电气工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融合

系统发生故障或者有其他突发事件的时候,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同时切断路线,确保连接故障线路设备的安全。线路运行通过继电自动保护装置对其做实时的监测,能够将系统运行环节当中的所有状况做到有效的控制,且能及时给予保护,杜绝传统继电保护装置反应不及时引发的故障问题。所有线路及设备的异常情况借助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还可以将系统中的特殊范围内的特殊路线以及设备做好检测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继电自动保护装置就会做出及时的反映,保护其正常的运转。如果是继电自动保护装置自身出现故障,通常的表现就是拒动和误动两种。其中继电自动保护装置在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异常的时候未能做出及时的反应,进行断线保护,其保护作用未能及时发挥出来,这种情况通常就是拒动。而在电气系统没有发生故障或者异常情况的时候,但是继电自动保护装置却发出了错误的保护指令、传递了错误的信息,这种情况指的就是误动。

2.5发电企业分散监控系统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力是目前国家和企业得以正常运转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石油勘察和分析当中由于需要电气设备的支持,发电企业的重要性更是如此,因而在实际的管理和操作过程当中,发电企业起着核心化和准确管理的重要作用。况且就发电企业分散测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来看,其主要是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整体过程控制单元来对其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的,以便更好的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目标的实现和发展。而分散测控系统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分层次分布的形式,通过对以太网、远程工作站和数据通讯体系等的加入来促进整体网络系统对于其进行全面化的分散测控。在这个系统和设备运转的过程当中,该控制单元能够对其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而且也能够推动其进行合理化的驱动发展。

2.6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不够广泛,为了在未来中实现主站与子站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统一配电自动化系统,就必须对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更进一步的推广。在配电系统中主要集中在将监控的配电模式和就地控制的馈线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中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对其进行监控和调整,借此降低人工操作强度以保障配电系统可以稳定运行。

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极大推动了电气工程的发展,有效避免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现代电气工程建设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房文峰.电气自动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08)

[2]王玫芳.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应用思考[J]. 电脑迷. 2017(06)

[3]冯越.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科技视界. 2017(03)

论文作者:贺元猛,沈新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贺元猛,沈新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