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论文_孙守毅,侯海涛,俞景奎,廉菲(通讯作者)

孙守毅 侯海涛 俞景奎 廉菲(通讯作者)

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77500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及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2~2016.01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30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行改良小切口手术,对比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改良小切口手术;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腺瘤;不良反应

临床中甲状腺腺瘤为常见良性肿瘤,手术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可将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1],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切口大、外观差等劣势[2]。本研究为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2~2016.01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30例,具体如下:

研究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为10例、20例,最大年龄值为70岁,最小年龄值为23岁,平均年龄值为(45.97±8.33)岁;最大病程值为4年,最小病程值为6个月,平均病程值为(2.39±0.25)年;其中单侧甲状腺结节者18例,双侧甲状腺结节者12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为12例、18例,最大年龄值为72岁,最小年龄值为23岁,平均年龄值为(46.52±8.71)岁;最大病程值为5年,最小病程值为6个月,平均病程值为(2.58±0.35)年;其中单侧甲状腺结节者17例,双侧甲状腺结节者13例。

对比2组甲状腺腺瘤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

1.2 方法

研究组方法:行改良小切口手术,采取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于胸骨柄上方1~2cm处取顺皮纹切口,长约3cm,随后将皮肤、颈阔肌及皮下组织切开,并对下、颈前肌群将结缔组织有效分开[3],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甲状旁腺,充分显露肿瘤,采取钳夹彻底切除瘤体,对于瘤体切除干净的患者,对甲状腺残面采取羊肠线(0号)予以有效的缝合措施,通过相应的措施将切口进行止血并关闭 [4]。

对照组方法: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采取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作顺皮纹横切口,约为6cm,切口两端至患者的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5],对颈阔肌及颈前筋膜间隙的结缔组织采取高频电刀予以有效的分离措施,之后依据其腺瘤的具体位置、数量及体积等对手术范围进行确定,手术完成后将硅胶引流管留置,并有效缝合包扎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甲状腺腺瘤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组甲状腺腺瘤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切口长度为计量数据,采取x±s的形式表示,予以t检验,表示2组甲状腺腺瘤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数据,用“%”的形式表示,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2组甲状腺腺瘤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切口长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表1:对比2组甲状腺腺瘤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手术时长、

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切口长度(n,)

注:△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表2:2组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注:△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2 结果

研究组甲状腺腺瘤患者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亦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表2:

3 讨论

甲状腺腺瘤的临床体征不显著,且病情发展慢,具有质软、光滑、不易粘连的现象,瘤体的包膜完整且具有清晰的边界,不存在脉管浸润的现象,为常见的实体瘤。甲状腺腺瘤以40岁以下的女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疾病手术治疗美学提出了较高的需求。

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手术需横断颈前肌群,导致甲状腺、颈前肌及皮肤层次间形成粘连,极易影响患者的颈部肌肉的活动状态,术后患者可出现颈前区域的疼痛情况,影响患者的吞咽功能,少数患者还可出现颈部形态美容度降低,不利于其美观形态。

有研究表明,改良式小切口治疗,其切口长度较短,可从颈白线直至甲状腺实施手术治疗干预,不需缝扎颈前浅静脉,可降低机体造成的损耗,还可在切除病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保留颈部的正常功能。本文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甲状腺腺瘤患者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亦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及住院时长短等优势,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更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任大志学者[6]亦在《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表明,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长,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其结论与本文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且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樊竞生.结节性甲状腺肿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128-129.

[2]韩丽丽.甲状腺瘤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后用海藻玉壶汤加减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0):1134-1135.

[3]曹磊,贺青卿,庄大勇等.选择低位小切口行甲状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2):56-59.

[4]刘华盛,傅向军,万仁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94-95.

[5]陈晓英,韩宏斌,王宇翔等.用胸腔镜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瘤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0(18):1-2.

[6]任大志.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分析[J].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13(12):44-44.

论文作者:孙守毅,侯海涛,俞景奎,廉菲(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论文_孙守毅,侯海涛,俞景奎,廉菲(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