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第一中学 553000
摘要:语文教育测量在语文教育中有着重大意义,教育测评是为了促进学科教育的更好发展。但当前教育面临着教育测评的目的不明确,没有针对学科所固有的特殊性展开测评等共同现状。由于学科所固有的特殊性,不同学科的测评应根据具体学科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而不能固守以往的测评步骤,使测评结果游离于学科的具体目标。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的测评一直存在被学界所诟病的通病,这与语文学科测评的主观性和抽象性不无关系。作者就中学语文测评面临的具体问题,尝试着从分析当前中学语文测评现状为出发点,对中学语文测评体系进行合理的理论建构。
教育测评是为了促进学科教育的更好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教育测评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往往走向了相反的方向,这是当前教育面临的共同现状。是评价者对教育测评的目的不明确,还是没有针对具体学情展开针对性的测评方法与步骤呢?学者有言:“所谓教育评价的目的,就是人们在开展教育评价之前,所设想和规定的教育评价活动所欲达到的效果和结果。”[1]32由于学科所固有的特殊性,不同学科的测评应根据具体学科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而不能固守以往的测评步骤,使测评结果游离于学科的具体目标。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的测评一直存在被学界所诟病的通病,这与语文学科测评的主观性和抽象性不无关系。
一、中学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现状
当前的应试教育使教育测量与评价陷入了尴尬的地位,应试教育通常以考试成绩来测量学生的语文潜质,素不知这样的测量是毫无意义的,这样的评价体系使学生陷入了考试的死胡同,学生成了考试的工具,这也是我国语文素质教育的进展举步维艰的重要症结所在。语文自从单独设科伊始,已经过110年的发展,如果从传统语文来看,中国语文科教育可有几千年的历史。语文教育虽然已步入新时期,可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语文教育的测量又步入了与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类同的传统语文教育,这也不是单单语文教育的现状,其他学科也一样,在中国当前的教育理念和现状之下,也许很难探索出一条能取代考试教育的模式,这与我国人口多、基数大的现状是息息相关的。
二、中学语文教育新型测评体系的合理建构
新课标实施数十年来,语文教育的测量机制并没有取得显著进展,仍然停留在以往的应试教育平台,甚至有恶化的趋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如何建构一套合理的语文教育测量机制,并以此促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呢?接下来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语文教育测量机制进行理论构建。
(一)建立合理的考试参照系和评定标准
针对当前的语文教育现状,鉴于大环境无法改变,只能在语文教育考试测评里建立相对适切地考试教育评价体系。对考试测评建立:第一、涉及完满程度的成绩;第二、涉及潜力的成绩测评;第三、涉及与其他同学比较的相对成绩。在对这些测评成绩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参照系;只有建立合理的参照常模,才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参照常模的建构必须把握学科教育的属性,体现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才能顺利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就当前语文教育评价标准而言,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有三个标准,在评价体系的建构过程中,须遵循这三条标准,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这三条标准通常被用于评价语文教学的参照体系。
测评标准的建构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部分有这样的评价原则:(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3)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4)提倡评价主题多元化;(5)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 [4]21-22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标准,是课表预设的评价理念,但在教育过程的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体现出课标预设的评价标准,所以当下的语文教育的测量是存在偏差的,这也是语文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
(二)最大限度地提高测量的积极效果
必须明确的是,合理测评机制的建构,必修依赖于语文教育教学调查,只有做了相关调查并进行了数据分析,才能得到一种能说明测试结果的数据,才能增强数据的说服力和测评信度。正如《课标》所强调的:“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4]22语文学科考试是语文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学科的考试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方式,它不仅能考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还能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语文教育的合理评价就是要起到促进和保持学生积极性的效果,这也成为评价以此测评成功与否的依据所在。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要符合语文本质、特点和学习母语的规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相辅相承的,形成性评价有利于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要考查形成性评价。”[5]159,因此,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综合起来考量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语文教育测评的科学性和积极性。
(三)建立语文教育评价信度的检测方法
要检测评价与测量的信度,必修做到重复测量,而且必修把测量的数据分析纳入语文教育教学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一次测评难以测出学生成绩的稳定性,必须有赖于多次反复的动态测量与观察,如要测量和观察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进步与否,必须结合语文的发展过程测量、课堂测量、终结性测量,并进行多次多角度的测量。在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建立能测量语文学习效度的检测方法。
从全国范围看,课程改革,尤其是教材的改革和实验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工作。从基础教育而言,中考和高考成为测评基础教育最权威的检测手段。因而,中考、高考是现阶段基础教育领域中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评价方式,成为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评价因素,也是最为关键性的影响因子。而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因而在考试改革中首当其冲;如今年北京地区的高考改革,增加语文考试的分数比重,这是教育改革对母语教育的重视。以此同时,此举将引起语文测评方向和原则的变化,将给语文教育以方向性的指导。并且带动语文检测方式方式的变化,从新课标可得知,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的检测方式方式多样化,不在仅仅依托于期中、期末、中考、高考等终结性的评价措施,而是更为灵活多样的针对性的措施在不断的呈现在语文学科的测评过程中。
三、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在语文学科的测评过程必须注意语文学科评估的标准与要求,要做到相对评估与绝对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也不要以一次评价定位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考察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态性,把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测评放在一个动态的测评体系中。因此,语文测评要把静态测评结果和动态的测评体系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需求,创新评价内容和方法,而且不要把评定权利限定为教师。在结合具体情境的操作模式下,不但可以创新评价内容、方法,同时可以让评价者多元化,可以是学生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或学校评估与社会评估相结合,以此得出的测评结果会更公正、公开,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会更具说服力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陈玉琨.中国教育评价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32.
[2]爱因斯坦.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J].大学活页文库(合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页.
[3]卢晓中.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014.9重印).
[5]刘 华.经典语文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顾田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评价论文; 语文论文; 测量论文; 语文教育论文; 学科论文; 语文学科论文; 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