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现代化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论文,我国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实现课程现代化,是我国建设面向21世纪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普通中学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世界现代化潮流而开展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社会工程。我们要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客观规律,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立足于普通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博采中外古今各家课程理论之精华,正确确定普通中学课程改革和发展方向、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以及课程管理体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通中学课程理论和课程体系。
关键词 普通中学 课程现代化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课程理论课程体系
* *
*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这是照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路明灯。今后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必须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普通中学现化课程体系为目标。这是普通中学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世界现代化潮流,为迎接21世纪新时代挑战的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社会工程。
建设面向21世纪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大环境中,正经历着十分深刻的历史变革和飞跃。它要挣脱陈旧的传统教育的束缚,在改革开放中建设跨世纪的现代教育伟业。在这项教育系统工程中,实现课程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课程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育的本体功能是育人,是造就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塑造和重构人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属性。那么,靠什么去育人?靠什么去造就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毫无疑义,是通过特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向来是实现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各个社会的教育内容,都被分门别类地规定在课程内。①学校通过实施课程,达到教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是为了实现一定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有些课程论家把“教育内容”称之为“经验”。课程中的教育内容或经验,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思想、观点、价值观、情感、行为、习惯等,它们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论原则,被编成一定的结构、程度和进程,构成培养人的蓝图,成为培养人的基础工程,作为教育教和学生学的依据。学校实施什么样的课程,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课程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掘进器。课程的质量,决定着学校培育人才的素质,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现在和将来。课程的这种战略意义,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充分重视,纷纷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把实现课程现代化作为建设现代化教育的关键来抓。美国、日本、前苏联、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英国和法国等很多国家,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掀起一次又一次的课程改革浪潮,迎接来自本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严峻挑战,是有深刻的社会和国际背景的。
中国课程的现代化进程,由于历史的原因,亟需急起直追。就以普通中学课程来说,自1950年以来,虽曾多次修订颁发②,但仍有不少重要问题停留在近代课程的水平上。如课程内容不够先进;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课程模式比较死板单一;各类科目课程的课时在全部课时中的比例不够妥当;课程载体比较简单落后;课程管理统得过死;课程评价尚未予应有的重视,等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与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要求仍有相当差距。正因为如此,社会上要求加强课程改革的力度和加快课程现代化进程的呼声甚高。李鹏总理1994年6月14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动员起来,为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而努力》中指出,要“坚决摒弃陈旧过时的、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课程现代化是对近代课程的全面改造,包括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形式、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转到现代化教育的轨道上来。亨森(K·T·Henson)曾概括指出现代课程有以下八个基本特征:“第一,从强调内容向强调过程的转变。就是说,以往的学科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具体地展开哪些教学内容上,现在的学科教学则注重于展开哪些方法,让学生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第二,从恪守学科界域编制教学内容,向拆除学科界域,以学际性的观点改造课程的转变。第三,课程不是预先规定好教育目的的凝固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更动、不断更新的教学媒体。第四,从以教科书为中心向利用多种媒体组成复合的教学媒体的转变。第五,教材不是由教师一手操办、提供的,它不过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而已。第六,从突出教师感兴趣的内容向突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转变。第七,从强调累积知识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的转变。第八,从突出严密组织的班级授课制向不那么拘束于刻板形式的分班制的转变。”③这虽然不是现代课程的全部特征,但由此可见,实现课程现代化的过程,必然引发学校教育的深刻变革,促进教育各方面的现代化。我们在建设面向21世纪教育的历史时刻,必须增强课程现代化的意识,努力抓紧抓好课程现代化的建设。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课程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课程,从宏观上看,都要受一定国家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制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规律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中国今天的课程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客观规律,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正确确定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和课程管理体制,使课程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轨道健康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课程建设的指导是全面的和根本性的。它所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问题,是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现代化所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笔者谈点初步的不成熟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第一,加强课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回顾我国的课程发展史,自孔子设置和实施的课程始,都是把为政治服务置于首位,以“化民成俗”为主线,发展至文化大革命时,更是登峰造极,“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口号取代了许多科学的知识。我国历史上的课程,一贯重政治而轻经济,今天若仍循此下去,就违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路线,不符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增强综合国力的国情要求。李鹏总理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严肃指出:“要努力改变教育同社会和生产实践相脱离的状况”。江泽民总书记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分强调:“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物质生产劳动,应成为一门必修课,不是可有可无,这一点务必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这既是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又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我国教育发展史的经验教训和研究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认识现代化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以现代化教育观更新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坚决克服课程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顽疾。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和课程,都是越来越紧密地与经济、生产相结合,构成了现代教育和现代课程和一个根本性的重要特点。因此,我国普通中学课程必须十分明确地把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作为实现课程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结合普通中学的特点,加强课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普通中学课程与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关系有以下两种:一是直接关系。如适当设置经济类和生产技术类课程,在有关课程内容中加进或渗透发展经济与生产力的知识和技能训练,适当增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内容,加强培养学生有关发展经济的意识,增强学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等等;二是间接关系。集中体现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种合格人才和提高劳动大军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上述两种关系是相互紧密地联系着的。
第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积极探讨课程改革的新课题。
我国普通中学原有课程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必然会给教育和课程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主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使学生的素质发生什么变化,是十分必要的。市场经济对学生的道德、伦理、人生、文化等价值观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普通中学的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必须贯彻和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们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会给学生予影响,普通中学课程如何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市场竞争可能使一个人不会终生从事一种职业或专业,普通中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如何与之相适应,并加强创造精神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新的高科技领域越来越多,技术的劳动组织将不断涌现,会给普通中学科学教育课程什么影响;面对市场经济信息源的丰富性和变动性,普通中学课程要考虑课程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如何处理课程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第一、二、三产业的竞争性发展和人们的趋利行为,对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危害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与和谐,普通中学课程如何使学生增强关心宇宙、关心地球、关心社会和关心他人的意识与行为;市场经济的调节功能将增强课程发展的活力,普通中学课程管理体制应如何作相应的改革,等等。由上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必将促进人们以新的视角探讨普通中学课程的发展方向、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评价和管理课程的原则,从而获得推动普通中学课程现代化的新机制。
第三,摒弃陈旧的课程内容,以人类优秀的先进的必要的文明成果发展课程内容。
江泽民同志指出:“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历史经验的宝贵总结,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提出:“学校教材要反映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最新发展。”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学校课程建设的历史性要求。古今中外的学校课程发展史表明,从总体上说,课程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课程,应该能更好地汇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年青一代的素质。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特点。21世纪,将是世界各国竞争更加激烈的年代。那些能够善于学习、吸收和利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用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的国家,将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时指出:“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要“按照中小学学生所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④这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它也使我们认识到,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要抓住教材和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普通中学课程一定要摒弃不符合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以及人们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陈旧课程内容,从基本上是传统的封闭的课程中解放出来,以人类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充实和发展课程内容,培育年青一代,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第四,课程的知识性要与思想性熔于一炉,塑造跨世纪一代人的美好心灵。
课程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手段。知识是课程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成份和载体,在课程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社会是日益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知识是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资源,能够给人类社会创造经济繁荣的奇迹,也是提高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所必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2月14日发表《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的差距”,强调“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播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⑤因此,课程必须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加强课程的知识性。但对这个问题须有全面的认识,否则,就可能产生重知识性而忽视思想性的偏向。因为知识不等于思想,不等于道德,不等于世界观;经济繁荣也会给人们的思想品德带来两重性。美国、日本、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发达,但青少年的偷盗、抢劫、酗酒、卖淫、凶杀等违法犯罪行为,自杀、学业荒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等现象,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工作核心的课程,必须把加强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条件。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但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良莠俱存,中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和分析鉴别能力不高,会误把毒草当香花接受。因此,当我们在看到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能忽视他们中存在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新“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想。面对这个现实,课程在加强知识性时,不仅不能削弱思想性,相反,更需要研究和加强新时期课程思想品德教育的新特点、新内容、新方法,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课程,并发扬我国课程“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课程的知识内容之中。“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要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帮助学生增强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和腐朽的生活方式的能力,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光荣革命传统能结合时代精神在青年一代身上发扬光大。”⑥我们必须通过增强课程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和思想教育性,去塑学生高尚、美好的心灵。
第五,依据国情,分阶段推进普通中学课程的现代化。
任何国家的课程都要扎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上。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现代化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其进程必然受中国的国情制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二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三是实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向着现代化目标奋进。这种国情决定我国课程现代化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按地区分阶段推进。同时,它也给课程现代化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好条件。沿海地区和其他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当抓住机遇,促使课程现代化的速度快些和水平高些,而且现在就应该制订加速课程现代化的目标和对策措施。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经济、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课程现代化的进度虽然慢些,水平也会低些,但随着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起来,课程现代化将会较快地跃上来。这样,全国普通中学课程现代化,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积极地向前迈进。
博采各国、各家课程理论之精华,充分发挥科学的课程理论的指导作用
课程理论是研究课程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结晶,是课程编订和实施的理论基础。关于课程理论的功能,台湾课程理论家王文科概括为五个方面:描述、解释、预测、批判、指引实际。⑦课程目标的规定,课程内容的选择、编排和实施,课程模式的建构,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都需要课程理论的指导。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课程理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课程和课程体系。我们应很好地研究和遵循课程特别是现代课程的发展规律,迈进课程现代化的殿堂。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家们十分重视课程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诞生了一批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流派。如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美国著名学者泰勒(Ralph W·Tyler)提出的课程编制原理——“泰勒原理”。⑧又如以知识为中心的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主要代表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W.C.巴格莱)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主要代表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S.布鲁纳),以儿童为中心的实用主义课程理论(主要代表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J.杜威)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主要代表是C.R.罗杰斯、A.H.马斯洛、A.W.福谢依),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理论(主要代表为美国T.布拉梅尔德)和情景中心课程理论(主要代表是英国课程理论专家D.劳顿)。上述诸种课程理论,对世界许多国家的课程理论研究、课程改革和建设实践,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深刻影响作用。但是,由于知识中心课理论侧重于学术,儿童中心课程理论侧重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侧重于社会的现实与未来,都有忽视其他因素的制约作用,没有处理好知识、儿童、社会三者的辩证关系,陷入了顾此失彼的理论窘境。不过,事物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往往都走着一条“合——分——合”的道路。课程发展在走过一段知识中心、儿童中心、社会中心的分隔状态之后,就象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一样,向着谋求彼此结合的方向发展。在本世纪60年代后产生的科学人文主义课程,就是一种兼顾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课程。今后课程的发展,必然在发挥知识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之所长的基础上,走向互补的轨道,形成多层面结合的课程群。可以说,知识中心、儿童中心和社会中心三种课程理论都含有真理的成份,不失是现代课程理论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很值得认真总结和进行教学的分析,探索课程编订和实施的共同规律,结合本国实际研究我们的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规律。
我国课程虽有悠久的历史,但课程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对中华民族课程理论精华挖掘不够,研究整理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深受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对课程的地位、作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忽视课程理论研究,课程实践与课程现代化反差很大。我们教育界长期把课程只理解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实际上只有学科课程,把活动排斥在课程之外;所设的学科课程又都规定为必修课,否定了选修课;对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虽然注意到了,但没有从课程的视角上去认识,更缺乏潜在课程的观念……。课程结构单一化的模式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课程管理自上而下统得过死,选成我国课程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国外不少课程理论被介绍进来,促进了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兴起,又随着我国课程建设的需要,课程理论和课程理论研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一些课程研究机构,出版了一些课程理论专著和课程学术刊物,综合性教育学术刊物也重视发表课程研究方面的论文,课程学术研讨会也相继召开,开始形成了研究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氛围。
各国的课程理论发展史还表明,课程研究与课程实验是紧密结合的。课程理论产生于课程实验之中,又指导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众所周知,“泰勒原理”产生于泰勒领导的评价委员会主持的“八年研究”之中;杜威实用主义课程论诞生于杜威主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实验中;发展主义课程理论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赞科夫主持的“教学与发展”新教学体系实验的产物。我们在博采各国各家课程理论之精华时,亦须重视吸取他们开展课程实验研究的理论和经验。
课程建设必然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价值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制约,各国的课程建设有共性,又有特性;甚至同一个国家内,也会由于课程论专家的哲学观、社会价值观、文化观、教育观的不同,以及对课程规律认识的差异,出现不同的课程理论观点。我们在建设自己的课程理论时,要对各种课程理论进行认真的科学的分析,扬长避短,吸取其中一切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走课程研究、课程实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课程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通中学课程理论和课程体系。
注释:
①“课程”有狭义与广义之分。这个解释是指狭义课程,即学校的显著课程;广义课程是指显著课程与潜在课程的总和。作者认为,现代课程应以广义课程为特征。
②自1950-1992年,共颁发了十三个中学教学计划,编订了八套中学教学大纲,编写了八套中学统编的通用教材。
③钟启泉:“终身教育与课程改革”,《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第1期。
④《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世界科学报告》”中国教育报1994年2月17日。
⑥李鹏:《动员起来,为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而努力》,中国教育报,1994年6月21日。
⑦王文科:《课程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
⑧“泰勒原理”认为,学校课程编订须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课程的教育目标必须是什么?(二)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必须规定哪些教育内容?(三)应当怎样组织教学内容来提高它们的效果?(四)课程的效果应当怎样评价?
本文1994年9月收到。
标签:新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