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粪便的组成成分包括水、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以及肠道脱落的细胞和死亡的细菌,其中水占比约为四分之一左右,是最主要的成分。健康的人每天应排便1~2次,排量约为150~200g,不过这也因进食的食物种类、进食量和个体消化功能差异而各有不同。大便常规检查费用低,操作简单且作用广泛,检查的内容包括外观性状、显微镜检查和隐血试验。
外观性状。主要根据粪便的颜色和性状来初步判断肠胃消化功能及胰腺和肝胆功能。正常情况下,粪便应呈黄色或黄棕色,质地柔软成形,而婴儿的粪便则呈金黄色。粪便的颜色和性状可受疾病、药物和食物的影响,当粪便出现以下异常改变时则需要注意:①稀水样便:常见的原因是腹泻,包括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腹泻,急性肠炎最为多见;②粘液脓血便:粪便中含有少许粘液为正常现象,但如果黏液增多至肉眼可见则为异常,一般常见于痢疾、结肠炎、克罗恩病;③鲜血便:常见于消化道疾病,如结直肠息肉、肿瘤、痔疮等;④柏油样便:呈黑褐色,质地稀软,隐血试验为阳性,常见于能够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红细胞与肠道内的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铁,刺激小肠分泌过多的粘液形成柏油样便;⑤淘米水样便:粪便外观形似淘米水,含油量较大,含有杂质,常见于霍乱;⑥白陶土样便:正常的粪便因为胆汁进入肠道,胆汁中的胆红素在肠道中形成胆素原,进而形成粪便中的粪胆素,作用于粪便而呈黄色或黄棕色,若出现胆管梗阻,胆汁则无法进入肠道,就会使粪便呈白色或灰白色,形似陶土,常见于各种能够引起胆管梗阻的疾病,包括胆管癌、胆管结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显微镜检查。检查目的是为了了解粪便中有无致病病菌、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发生等,检查项目包括细胞检查、细菌检查、寄生虫卵检查、食物残渣检查,主要为:①细胞检查:红细胞,正常的粪便不应含有红细胞,出现红细胞则意味着消化道有出血的情况,若出血位置位于上消化道,则红细胞在随粪便排出体外的时候大概率会被分解破坏,所以粪便中出现红细胞大多是由于肠道下段有出血或炎症情况,比如结直肠癌、痢疾等;白细胞,正常粪便中没有白细胞或偶有少量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变化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影响,粪便中出现白细胞可能是患有肠道感染性疾病。②细菌检查:粪便中的细菌多为肠道中的常见菌群,这些菌群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通过细菌培养来鉴定肠道致病菌。③寄生虫卵检查:常见的寄生虫卵有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等。④食物残渣检查:食物如果没有经过充分消化,会在显微镜下发现脂肪、淀粉颗粒,多见于胰腺炎、胰腺癌或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
隐血试验。上诉提到的上消化道出血无法通过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微量出血称为隐血,隐血检查对于鉴别消化道出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疾病在隐血试验中的阳性结果率非常高,比如胃癌、消化性溃疡、胃肠道的炎症疾病、大肠癌等。隐血试验分为免疫法和化学法,免疫法主要用于检查下消化道出血,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化学法能够覆盖上消化道出血,不过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免疫法更低,且有许多干扰因素都能造成假阳性的结果。
通过对大便常规的解读,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大便常规检查的作用以及意义,不过若是要进行大便常规检查还需要注意:检查前3天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进行采样时要从粪便表面及内部的不同位置多次采样,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大便常规检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查,在进行体检的时候不要嫌麻烦,这关乎着身体的健康。
论文作者:唐燕
论文发表刊物:《生活与健康》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粪便论文; 隐血论文; 消化道论文; 肠道论文; 红细胞论文; 大便论文; 虫卵论文; 《生活与健康》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