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对策研究*
姚 洋,熊晓轶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内的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和培训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而且是推进新区发展进程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雄安新区针对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还不够成熟,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针对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内容单一且不具有针对性、失地农民的接受能力弱且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为推进培训工作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 雄安新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
雄安新区的建立作为国家的千年大计,建设区域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例如土地被国家征收并统一进行规划建设,势必会产生一批失去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称为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关系着雄安新区的发展与繁荣,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1 雄安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定位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境内,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该决策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北京非首都功能后的一项宏伟决策,意在探索我国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新路子,可谓“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中低速磁浮轨道不平顺是指在轨道悬浮检测面沿列车运行方向的高低变化[3]。中低速磁浮轨道不平顺将使列车运行过程中悬浮传感器检测的间隙和加速度数值不断波动,从而引起列车垂向振动。由于悬浮间隙范围仅为0~16 mm,垂向振动幅度超过此范围时,将导致悬浮架与轨道之间接触,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定位是要突出建设绿色智慧城市,这是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方向。“绿色”指向城市的生态环境,“智慧”指向城市的数字化生活,“绿色智慧”的内涵是以信息化为驱动,结合清洁技术的深入应用,推动城市生态转型和高效运转的建设运动,建设成为生态高效、信息发达、经济繁荣新型现代化城市。
2 建设雄安新区对失地农民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雄安新区建设区域以前是一个相对传统的区域,主要是农业和一般制造业,未来新区以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绿色生态产业为发展目标,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发展方向,而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将给当地农民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有利于为当地农民创设更多的工作机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工作岗位,实现由旧农民到新农民的职业转化,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雄安新区的建设在将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分类打造特色小城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而全面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对优良的发展环境。
2.2 消极影响
雄安新区的建设在为失地农民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一方面,新区建设区域均为落后区域,当地农民除少数在外打工,大部分都靠土地为生,从事的行业大多是体力劳动。而新区的建设将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传统企业的优化升级和创新资源的引入,对从事相关行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当地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同时,以土地为生活保障的当地农民面临失地、拆房、搬迁等问题,虽然获得相应的补偿,但补偿款较少,生活失去保障增加其生活成本和压力。
3 雄安新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问题
3.1 培训体系不健全
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是一项较为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的机构较多,范围也比较广泛,健全有效的培训体系对该项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而雄安新区虽然提出了针对失地农民的相关政策,但目前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较为完整和成熟的培训体系。一方面,管理机构不统一,涉及的政府部门和牵头者较多,但各个机构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浪费了人力和财力,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现有的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民间培训机构审核较松,培训质量较差,不能保障培训效果。
在内容上,他们不仅需要农业的相关知识,还对具体职业技术、政策法规知识、营销管理策略、人际关系维系等方面提出了需求。在层次上,他们也不再停留于种养植业方面,更多的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趋势,例如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生态旅游等,这些领域与雄安新区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个体差异上,年纪越轻、学历层次越高的人群选择的内容越广泛,对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弹性更大;而年纪越大、学历较低的人群选择的培训内容越集中于能快速上手的实用技术,且要求培训的快速和便捷性。同时,不同职业流向失地农民反映出的培训需求也是各不相同,是有效培训的重要分层依据。
3.2 培训内容单一且不具有针对性
2.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内在的动力。学生如果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在拼音和字词教学中多让学困生参与“找朋友、摘苹果、猜谜语”等游戏活动,在阅读和理解课文的教学中,可采用情境和扮演角色的形式让学困生找到乐趣,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指导学困生观察事物的顺序和着重点以及细节的方法,推荐阅读相近课外读物帮助他们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讲评作文时有意将学困生的作文作为范例,寻找到进步的地方和亮点,让其体验到进步的愉悦。
(1)感染、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者;(2)合并心、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患有其他癌症患者;(3)各种原因(如脑血管意外、精神不正常等)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者。
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对推进雄安新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工作至关重要,首先雄安新区要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在以各农民科技培训中心为培训主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他培训机构及组织的作用,共同努力将培训工作开展好。其次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农业培训师队伍,吸纳京津冀等周边地区的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的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师资人才,鼓励他们深入一线去帮助农民,为他们提供技术和管理上的支持,解决他们的困惑。同时,建立相关的培训考核评价体系,杜绝培训流于形式,不能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关注失地农民在培训中的学习收获,研究培训是否对农民的就业创业有实践性的作用,定期进行走访考核,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1-2]。
雄安新区规划区域的农民过去多从事种养殖业,政府在进行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时,内容多侧重于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新农民职业培训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培训对象的针对性和培训内容的多样性日益受到重视。
3.3 失地农民的接受能力弱、动力不足
针对目前雄安新区失地农民培训方式单一且不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要积极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丰富培训方式,除了目前涉及的种养殖的第一产业外,要不断向第二、三产业倾斜。同时,雄安新区以建设绿色智慧城市为发展目标,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失地农民的个体差异,根据其文化水平、职业流向和个人的需求,分层分级地设置不同种类的课程,按生产经营型、专业技术型、社会服务型,分类设置培育方案[3-4]。
4 雄安新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
目前雄安新区针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内容较为单一,没有考虑个体差异和不同群体的需求,不能有效地对接需求,不利于提升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质量。
4.2 培训内容更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
由于大多数失地农民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教育,因此其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运用能力都较差,科学素质较低直接影响了他们接受培训的能力。同时,接受能力较弱,进展缓慢,又会打击学员的积极性,导致很多人动力不足或者中间放弃。据调查,受资金、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有92%以上的农民表示不愿意进行创业,有65%以上的农民排斥学习较为先进的技术,愿意选择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还有30%以上的农民有严重的土地依赖情节,担心未来生活没有保障,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而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目前在雄安新区极度缺乏既有相关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农民,大部分农民只看到眼前利益,不具备评估风险的能力,缺乏长远眼光。
针对生产经营型,以系统的经营管理、标准化生产、产品营销知识等为重点,辅以无公害种植、养殖、加工新技术,旨在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针对专业技术型,突出实用性科技,如农业种养殖新品种、种养殖新技术、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现代农业机械设备操作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无公害农药以及有机肥选择和使用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等。对文化水平较高的失地农民,可以培训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包括新型光复材料,地热设备等。针对社会服务型,利用雄安新区产业更新的契机,根据不同类别的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大力发展白洋淀旅游服务业、园林维护业、物流电商业等,培训的内容应主要倾向第三产业,使人们接受的职业培训能迅速满足社会需求。
官963-21井位于王官屯油田官962-17断块,为三开定向井,完钻层位为孔店组。井深为2227m,最大井斜 28.89度,垂深2071m,φ444.5mm×30m+φ339.7mm×30m+φ311.1mm ×556m+φ244.5mm×555.483m+φ215.9mm×2227m。沙一井段1796~1938m,含有灰白色生物灰岩;沙三井段1938~2106m,含有灰黑色玄武岩,雷特堵漏施工前钻井液密度:1.52g·cm-3。
4.3 提升失地农民培训的积极性
失地农民在科学水平上的缺失对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有很大的阻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组织相关活动加大宣传和教育,让农民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培养农民对政策制度的敏锐性,扩大他们的视野,鼓励他们通过参加培训来提升职业能力,激发他们的积极上进的致富心理。其次要创新培训模式,将理论知识培训班与现场实践指导相结合,从而可以面对农民进行指导,从而使其可以更快地学会并应用到实践。同时农民的心理适应性问题也不可忽视,政府应更好地担负起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针对农民在失地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鼓励其积极面对问题,客服逃避心理,积极主动地接受职业培训[5]。
5 结束语
雄安新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而且关系雄安新区的战略是否能落到实处。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困境,各方力量要加强合作,形成完善的体系,依据雄安新区的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解决雄安新区失地农民的职业转化问题,促进雄安新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后续增强发展动力提供稳定良好的人力环境。
参考文献:
[1]骆莹.辽宁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7.
[2]周晓敏.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3]张艳玲,张永敏,王宏兵.雄安新区农民职业转换与培训问题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7(11):132-133.
[4]张艳玲,张永敏.雄安新区农民职业转换与培训困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2):120-121.
[5]要笛,包陆明,路秉翰.关于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调查研究:以雄安农村为例[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183.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for Landless Farmers in Xiongan New District
Yao Yang,Xiong Xiaoyi
(Hebei Finance College,Baoding,Hebei 071000)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voc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training of farmers, especially landless farmers, in the planning scope of Xiongan New Area is not only a livelihood issue, but also an important link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new area.However, at present,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for land-lost farmers in Xiongan New Area is not mature enough,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imperfect training system, single training content and lack of pertinence,weak acceptance ability and insuffi cient motivation of landless farme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new ideas for promoting training work.
Key Words: Xiongan new district;land-lost farmers;vocationa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872(2019)18-0249-02
基金项目: 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课题,“雄安新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基于绿色智慧城市视角”(JRS-2019-5048)
作者简介: 姚洋(1991—),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金融。
通讯作者: 熊晓轶(198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土地经济。
(收稿日期: 20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