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蔡小红,王利

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蔡小红,王利

(渭南市妇幼保健院 陕西渭南 714000)

【关键词】乳汁淤积;手法疏通;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139-02

产后乳汁淤积是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早期症状。通常在产后一周内,是女性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初产妇多见。无论何种病变,其实质是乳管引流不畅,乳汁排出受阻,出现乳汁淤积。如果处理及时,疏通乳管,通畅引流乳汁,病人乳汁增多,肿块疼痛消失。如果阻塞的病变不能解除,乳管压力持续增高,肿块就逐渐增大、变硬,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体温增高、血象增高等急性乳腺炎的症状体征,此时,再用单纯按摩的手法治疗,已失去了良好的机会。我们近年来,用按摩、挤压、推捋的方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2015年产1200例产妇,自然分娩980例,剖宫产220例,初产妇1080例,经产妇120例,乳汁淤积66例。其中有乳头畸形18例,哺乳方法不当40列,精神心理因素8列。临床表现:乳房胀痛表现微红,有波动性疼痛和压痛,乳房内可触到单发和多发痛性肿块,呈条索状或团块状,与周围界限不清。严重者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甚至疼痛牵扯同侧上肢活动受限。婴儿吸吮无乳汁排出或排出不畅,体温升高,严重乳汁淤积体温高达39度。

1.2 方法

1.2.1健康教育及护理[1]:(1)指导产妇在产后30分钟内早吸吮,72小时内勤吸吮。(2)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姿势,橄榄式、鸟巢式,确保婴儿全部吸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下颌贴住乳房,吸吮时腮部饱满,并做吞咽动作。(3)教会产妇及家属的乳房护理,当乳胀时,先让婴儿吸吮,剩下挤掉。(4)饮食指导,产后3天内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如瘦肉、小米粥,避免喝鱼汤、鸡汤等高蛋白饮食。(5)每天询问产妇有无乳胀及检查乳房肿块的情况,若新生儿吃饱后,母亲仍感到乳胀,应指导产妇将多余乳汁挤出。(6)乳头发育异常护理:对乳头发育异常的产妇,乳汁淤积发生率较高,在纠正乳头的基础上,应早勤吸吮,做好知识宣教,母婴同室,鼓励按需喂养。(7)如有淤积,首先把乳头及乳晕处乳汁先挤出来,然后从乳房跟部打圈向外推挤。查到乳腺管通畅,肿块,消失。(8)心理护理:产后产妇极度疲劳,切口疼痛,面对婴儿的哭闹,常表现出焦虑、烦躁情绪。我们应及时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喂养知识。多与产妇交流,解除他们生理及心理的困扰,增加孕妇的自信心。(9)禁忌:①热敷,乳腺管不通时热敷刺激泌乳素增加产乳加重乳胀。②禁忌用吸奶器吸奶,吸奶器用力不当,不但吸不出母乳,更容易对乳腺造成伤害加重乳晕肿胀。③喝下奶汤,喝下奶汤更容易造成乳汁在乳房淤积。④大力按摩,乳房生理性肿胀,炎症状态下乳腺管更加脆弱,如果胡乱揉和胡乱按摩,不仅不能帮助乳汁顺利排出,甚至加重乳汁淤积,发生乳腺管破裂形成乳性囊肿的风险。

1.2.2乳腺理疗仪理疗:(1)急性炎症发病24小时内可冷敷治疗,避免冻伤,每天3~4次,一般可持续2~3小时左右,如炎症未得到控制,即应改为热敷,避免烫伤,用20%~50%硫酸镁温水溶液用湿毛巾热敷,每天4次,每次2小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早期乳腺炎患者应用乳腺理疗仪理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1.2.3手法疏通:(1)拇指与食指呈c状放至乳晕交界处,另一只手大拇指指腹适当用力按住乳房跟部往乳晕处推。推到乳晕处顺势一挤,有助于乳汁推空。有奶结的地方或者乳腺炎疼痛的地方重用此方法反复挤无数次排出淤积乳汁或脓液。(2)拇指指腹用适当力气打圈挤奶结处。注意手指不要只是摩擦皮肤,而是要力道深入内部组织。(3)用大拇指指腹稍作用力按住乳房往乳晕处推,“时钟”各个方向均要推到。有结节处重点多推几遍。(4)双手虎口握住扶住乳房根部,俯身左右前后甩动乳房。

1.2.4中药外敷发:蒲公英(新鲜)捣碎直接外敷,或者仙人掌去皮和刺捣碎外敷。

2.结果

经以上治疗和护理后,66例乳汁淤积产妇均乳房变软,乳腺管通畅,乳汁体温恢复正常。

3.讨论

3.1 乳腺解剖生理概况

成年女性乳房位于胸前线第2~6肋间,内侧缘达胸骨旁,外侧缘达腋前线。外侧1/3位于前锯肌表面,从外形上根据乳房基底横径、乳房高度、乳房下垂程度,分为扁平形、碗圆形、半球形、圆锥形、下斜形、下垂形。乳房的结构为乳头、乳晕、皮肤、皮下组织、乳房悬韧带。乳管系统由乳腺导管系统组成,由输乳管反复分支而呈现树枝状的分支结构单位。90%以上是2分枝型、多分枝型,最多可达6分支。导管的直径一般为2~4厘米,随着导管分支逐渐变细。每个乳腺由15~20个腺小叶系统组成。每个腺叶以乳头为中心成轮辐样放射状排列,在乳头的基底部距乳头开口大约0.5~0.6厘米,充满乳汁的淤积可深达6~8厘米次膨大区为乳窦。产后2~3天乳汁开始大量分泌,大小腺管都充满着乳汁,乳房明显增大,变硬和轻微的胀痛,乳房静脉、淋巴管也发生短暂的淤滞,这种征象称“乳房充盈”。随着乳汁的排出,乳房的充盈很快得到缓解。从生产后一周左右,产妇每日泌乳量常在250-300毫升。5~6个月,每日泌乳量达1000毫升左右。9个月后,乳汁分泌开始减少。由上所述,生产后3~4天,双侧乳房乳汁增多充盈,而开始泌乳。在此时,就开始挤乳头,按摩乳晕、乳房,使粘稠的初乳流出畅通。如果下垂乳房,就从乳房最下部,向上抬、推、捋挤,使折叠迂曲积乳的乳汁排出,先从乳头开始,手法要按乳管走行方向而操作,早期开始按摩,使乳汁引流通畅,才能预防乳汁淤积的发生。

3.2 乳汁淤积的原因

(1)缺乏哺乳经验,哺乳时往往不能做到乳房有效排空,或乳汁分泌多,婴儿食量小,使乳汁淤积。(2)乳头畸形,各种原因导致乳头内陷,婴儿含接乳头困难,使乳头不能被吸尽,造成淤积。(3)乳头皲裂,乳头皲裂后引起哺乳时疼痛,由于产妇拒绝或减少哺乳造成不能充分哺乳,导致乳汁淤积,婴儿摄量不足,其吸吮更猛又使乳头皲裂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3.3 预防

妊娠期,可以经常用低浓度酒精擦拭以提高皮肤的觉化程度,增加其耐受性,哺乳期要保持乳头清洁,经常温水或肥皂水清洗干净,乳头内陷,无论程度如何,都要提前进行矫治。在怀孕期应经常轻轻挤捏,提拉矫正是内缩的乳头隆起,内陷严重者应手术矫正。早开奶,勤吸允,让宝宝努力吸允乳房是解决乳胀最好的办法。哺乳时应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每次应吸净乳汁,不能吸净时用手挤出。另外不能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如有乳头破损或皲裂者应停止哺乳,用手法疏通挤捏出乳汁,并可局部涂抗菌素软膏等伤口好后再进行哺乳。

3.4 乳房按摩的注意事项

产后2~3天,乳房充盈,全乳房充满乳汁,会出现增大、变硬、轻微的坠疼,触及均匀一致。如果乳汁排出不畅,要靠人力揉挤乳头,促进乳汁排出,这是乳汁的正常充盈。如果某处出现硬块,持续疼痛,触之疼痛难忍,乳汁排出不畅,才能诊断乳汁淤积症。如果双侧为下斜、下垂乳房,乳头下陷,产前开始,向外挑乳头或向上托,轻柔地推揉,要坚持每天2~3次,才能预防产后乳汁淤积症的发生。产后乳房充盈期推、揉、挤、拉时,要用合适的力量,才能使乳管乳汁排空,否则起不到引流作用而使症状不能清除。

【参考文献】

[1]范爱霞,崔文,仝荣娟.产后乳汁淤积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 13(14):61-62.

论文作者:蔡小红,王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蔡小红,王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