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多,相对应的建筑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传统大部分建筑材料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建筑工程材料的使用。基于此,本文先对可持续发展进行阐述,然后再具体分析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与建筑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
引言
本文在阐述现代建筑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建筑材料功能特性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的工程建设,旨在保障建筑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对建筑工程材料的需求不断更新,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混凝土并使其成为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大大超过了钢材和木材等,同时其价格更为经济,材料更为多样,浇筑更为简单方便,力学性能也更为稳定、持久,所以在近几年得到了众多建筑企业的青睐,被大量生产应用。出乎意料的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应用却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因此,人们逐步意识到在积极发展现代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必须解决全社会的环保和生态平衡系统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材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了建筑业的必然选择,绿色高性能混合建筑材料便应运而生。
2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和特点
2.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以减少对地球环境负荷,改善混凝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构造人类舒适生活环境为目的混凝土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包括以下要点:以绿色水泥为原材料;生产中有害气体排放量少;掺加更多加工处理过的工农业废渣;在混凝土浆体制作中可以重新利用工业废液,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浆体预制属于集中化工作;浇筑过程中更加密实同时相对来说耗能较低,节约水泥和砂、石的用量,噪音小,结构物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对大量拆除废弃的混凝土进行循环利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在近些年被很多相关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现阶段被大量生产应用的一般包括三类:一种是掺加工农业废料的混凝土,工农业废渣在混凝土的组成中属于轻骨料,掺加工农业废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重量,提高其粘结性能、耐久性能等,同时完成了废料的重新利用,在节能的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
2.2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
首先,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较传统混凝土而言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项目建设中拆除和补修等工作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靠力学性能更好的材料来加以缓解。其次,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应实现工业生产废旧材料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增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此外,为了提高绿色混凝土的综合环境保护和节能效率,在绿色混凝土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应当进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形成相应政策文件,对厂址选择、设备设施、废水、废料、噪声、粉尘和运输等多方面加以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材料及其可持续发展
3.1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时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此战略要求在发展经济时要保持经济、资源、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在工业生产上,存在着五个发展目标。第一,要提升自然资源及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第二,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持低能耗、低消耗状态;第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减少或是消除环境污染;第四,减少各种工业废水、废气等产生量与排放量;第五,构建生态工业体系,实现内部环保循环作业,在达到三废自净的同时,建立起多行业仿生群乐体,进而实现无废生产,保持生态系统平衡。
3.2建筑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第三位,在工业生产中所消耗的钢材、木材以及水泥占全国总消耗量分别为25%、22%、70%。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化学建材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已成为我国第四大建材。因为我国依旧处于发展阶段,正由农业大国过渡为工业大国,所以在往后建设中,我国不仅要解决城市化引发的人口迁移上的住房问题、城镇建设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城市交通以及大型设施建设等多种问题,此些问题的存在必定会增加建筑材料的使用量,推动建筑工程材料的发展。水泥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材料,并且其具有17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很大程度上看,水泥混凝土的出现,改变了秦砖汉瓦的房屋建设方式。在这100多年间内,利用水泥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物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及水平,同时还能够反映出其文化历史背景。当今,混凝土已被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之中,比如:市政、水利、核工业以及桥梁等,并且其作用与功效是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它之所以可以得到更多施工企业的应用,是因为与钢材、木材等材料相比,混凝土的使用范围更广、成型几率大、性能稳定,而且价格低、耐久性高,并且其能够高效运用到工业废料之中,属于一种节能性材料。
4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发展前景探讨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对生产资料的消耗是相当巨大的,所以在建筑行业中,需要切实的进行节能减排的优化过程。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大的生产资料,将其环保化、绿色化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在绿色混凝土的制作中,必须引进新的施工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等加快促使其高性能化、绿色化,使其符合当前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尽量生产和应用节约型、低碳型绿色环保水泥。绿色环保水泥的发展,一是要不断加大资源勘探力度,丰富生产原材料种类,研究改进熟料矿物组分,尽量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在骨料的使用上,选择工业废渣等进行轻骨料对重骨料的替换,降低混凝土的重量,提高其力学性能,同时还能减少砂石骨料的使用,实现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废弃物料的再次利用。二是要加强技术投入,提升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能耗。生产绿色性好、品种全、质量优的水泥,这是发展和应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在原材料方面的一个重要保证。增加力度研究改进水泥生产工艺及技术装备,传统的混凝土制作工艺设备污染大,制作出的混凝土性能不足,使用新技术支持下的混凝土工业设备能够降低污染,提高混凝土性能并减少浪费。三是在全面优化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工业废渣的无处理排放,在绿色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根据建筑混凝土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工业废渣和废液,提高混凝土在特定使用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并降低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结语
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高性能混凝土走绿色化道路的必要性,阐述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得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必将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并为促进建筑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结论。唯有相关行业不断推进并完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研究,才可促使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的均衡提升,保障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陈颖杰.高性能混凝土与建筑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J].江西建材,2015(18):2-3.
[2]刘学军,金一,王累.绿色混凝土的发展应用及混凝土工程绿色化的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10):74-76.
论文作者:景晓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废渣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