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李晓伟,艾春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二科;130000)

【摘要】目的:分析氧气雾化治疗对于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8个月至24个月儿科100例小儿肺炎患者,并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各50例,对于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疗法,对实验组的患者实施氧气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肺啰音消失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时,对患者实施氧气雾化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的疗效,值得临床医学的推广。

【关键词】氧气雾化;小儿肺炎;护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496-02

前言:小儿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尤其是在我国北方的春季较为常见,也是婴幼儿死亡的重要病因[1]。而肺炎的感染则是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的过敏反应,进而引起的肺部炎症,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以及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的症状,本文选取100例患者进行实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6月儿科10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的对象,根据其所应用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月龄为18—24个月,平均月龄为(18.3±2.7)个月;观察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月龄在18—24个月,平均月龄为(17.5±3.4)个月。以上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上述两种患者给予抗感染结合吸氧治疗,而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两组患者实施如下护理方式: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疗法,保持患者病房的清洁,并对其进行定时的通风和消毒,同时进行常规性氧安全护理。

而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雾化护理干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治疗前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保证患儿的呼吸道顺畅。其次在雾化的过程中,对所有的医疗器械进行彻底的消毒,预防交叉感染,同时还要清除患儿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从而保证患儿呼吸道的顺畅。与此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患儿的唇色、脸色及呼吸情况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最后在雾化吸入后,要保证患儿面部及口腔的清洁,必要时还要轻扣患儿的背部,这样有助于患儿的排痰。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体温由异常转为正常的时间、肺啰音消失的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疗效。

1.4、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所有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显著性的变化。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来表示,百分数用%来表示,并用x2对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来表示,并用t来对其进行检验,用p<0.05表示实验所涉及到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疗程结束后,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体温转正常的时间、肺啰音消失的时间、两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体温转正常的时间、肺啰音消失的时间以及平均住院的时间分别为(3.7±2.3)天、(5.4±2.6)天、(7.8±2.2)天,对照组患者的体温转正常的时间、肺啰音消失的时间以及平均住院的时间分别为(5.8±2.2)天、(6.9±3.1)天、(9.6±3.4)天。两组患者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的护理指标统计结果

3、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有很多,通常分为如下病因:第一,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因为呼吸系统自身的解剖特点,比如气管、支气管狭窄等原因,处于该时期的儿童其免疫学也有一定的弱点,其防御功能也未得到发展,而在此期间极易发生营养不良、佝偻病以及其他的传染病,而这些因素也导致了婴幼儿发生肺炎,甚至更严重。再加上月龄较小的婴幼儿免疫力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肺炎发生的概率[2]。第二,通常情况下,肺炎球菌会导致肺炎的产生,而肺炎球菌大约由80余种不同的血清类型,而每种血清的类型都对青霉素过敏,所以分型对于治疗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小儿肺炎的症状通常为打喷嚏、流鼻涕、发热及咽部不适等症状,在患病最初多为频繁的、刺激性的干咳,直到后来,咽喉部出现痰鸣音,患儿咳嗽时还会伴有呕吐、呛奶等症状,而到了后期,还会出现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等症状,并伴有其他脏器的功能性损害,严重还会出现脓疱型渗出物,咽痛及全身症状严重,患儿的鼻部、咽部分泌物由稀薄转而为粘稠[3]。

氧气雾化是应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一种雾状的悬液,随着患者的呼吸进入呼吸道中,进而达到治疗呼吸疾病的目的。其原理在于利用高速的氧气流通过患者的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从相邻的管口吸出,而所吸出的药液再由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形成细小的雾滴,进而以气雾状的形式喷出,随着患者的呼吸进入呼吸道。氧气雾化吸入是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特点在于可以随意的调节雾量的大小,而药液也随着患者的深呼吸进入到支气管及肺泡中,起到了消炎、止咳、祛痰的功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特殊的功效,是我国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手段,氧气雾化在治疗小儿肺炎时,因为其自身具备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特点,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医学的大力推崇。

参考文献:

[1]赵艳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吸痰、激光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3):134-135.

[2]黄婵.氧气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1):96.

[3]冯悦,王菁,李梦祥.氧气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2):294.

[4]张菲,王明星,刘振洁.综合护理干预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58(21):70+72.

论文作者:李晓伟,艾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氧气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李晓伟,艾春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