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在工业化和空间演化过程中的作用_农村人口论文

产业聚集在工业化进程及空间演化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程论文,作用论文,产业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8)09-0037-09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陈佳贵等,2007),但各省区的工业化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与此同时,我国的产业聚集程度在空间上也表现出较大差异。产业聚集在工业化进程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产业聚集如何影响工业的空间演化?研究这些问题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学者研究了产业聚集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但多数是定性的描述,借助于定量方法研究这一问题的文献不多。本文从产业聚集与工业空间关系的分析入手,采用一定的检验方法,研究产业聚集在工业化进程及空间演化中的作用。

一、产业聚集在工业空间演化中的作用

由于产业聚集严格来说是一种经济活动的地理现象,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集中和分散情况,为了更好地分析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所起到的作用,需要从一个侧面观察工业空间活动的变化,尤其是观察产业聚集在工业空间演化中的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分析产业聚集与工业空间演化的关系,透视在产业聚集的作用下,工业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

1.产业聚集的测度

区位商是衡量产业聚集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优点是能较好地从区域的角度研究产业聚集,而工业活动的空间特性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因此,我们采用区位商方法测算地区i在t时刻的制造业聚集指数,即:

其中,为地区i在t时刻的制造业人口,为地区i在t时刻的就业人口,分别为t时刻的全国制造业人口和全国总就业人口。由上式可知,>0。当各地区的值都为1时,制造业呈均匀分布,即不集中于任一地区;若大于1,则表明该地区的制造业有聚集倾向,值越大,聚集程度越高;若某地区趋近于零,则制造业完全分布于其他地区。

由于国家统计部门对2006年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的就业人员数据尚未公布,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最新数据,我们计算了1995年和2005年各地区制造业聚集指数和聚集指数增长率(见表1)。

2.产业聚集对工业空间演化作用的基本分析

工业空间演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工业均匀分布的瓦解,即聚集区的形成;或者是与之相反方向的运动过程,即工业聚集区的分散与转移。当前,我国的工业空间演化主要表现出前一过程,这一过程是与空间的专业化分工密切联系的。此外,工业的空间演化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或者城乡之间工业份额的变动,即工业的空间演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与基期相比,报告期地区之间或城乡之间工业增加值份额的变动。若某一地区工业增加值份额大幅提升,则意味着其他地区工业增加值份额的下降,这种变化较直观地反映了工业的空间演化状况。我们将先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阐述工业空间演化的内在机理,然后从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两个视角考察产业聚集在工业空间演化中的作用。

(1)专业化分工—工业空间演化的内在机理。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不同的区域有实现专业化分工并参与贸易的可能。也就是说,生产率的事前差异会导致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一旦形成,则会加速地区的知识积累并导致生产率的提高,即产生了内生比较优势(徐康宁,2006)。当区域分工把与行业有关的生产要素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产业聚集现象。因此,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是产业聚集形成和存在的基础,而聚集区的形成本质上是工业均匀分布状态的瓦解,其变化过程就是工业空间演化的内涵之一。比较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区域分工的形成及工业的空间演化,但由于其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以及没有运输成本的前提假设之上,其解释力往往受到一些限制。新经济地理学在假定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与存在运输成本的条件下,认为即使在要素供给结构相似的国家或地区也存在分工和贸易,分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而非基于比较优势的行业间生产专业化(克鲁格曼等,2006)。并且某一地区的专业化生产一旦形成就会通过贸易不断累积发展下去,即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其发展结果从地域范围考虑通常就是产业聚集。

由上面分析可知,不论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还是新经济地理学的规模报酬递增理论,都可以确信,专业化分工促成了产业聚集或者说导致了工业的空间演化。反过来,产业聚集区形成后,则通过聚集效应使分工进一步深化,原因在于产业聚集带来的规模收益递增会成为强化区域分工的动力。许多制造业厂商聚集于某一区域,通常会降低聚集区内厂商的交易费用,并吸引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专业化的供应商进一步聚集,“前后向联系”促使产业垂直分工进一步深化,区域生产的专业性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率显著提高。也就是说,区域的专业化分工与产业聚集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关系。产业聚集是基于区域分工的动态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专业化分工程度不同,不同区域渐进累积和自我增强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因此,产业聚集程度会表现出一些差异。产业聚集程度较高的地区,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区域的生产效率则相对较高,产业聚集程度较低的地区则有相反结果。不同地区产业聚集的不断变化、累积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工业的空间演化。这种演化可用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法,即用不同地区工业增加值份额的变化来描述。

(2)地区之间工业的空间演化。我们以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变化,衡量地区之间工业的空间演化。具体做法是,通过比较各地区1995-2005年聚集指数与工业增加值份额的变化情况(增长率),来反映产业聚集在工业地区间演化中的作用。

通过比较表1中的聚集指数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份额增长率,可以看出,在30个省份(重庆并入四川统计)中,增长率符号相同的有21个。总的来说,工业增加值份额与制造业聚集指数基本保持同方向变化。具体来说,天津、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东、西藏、陕西、青海、新疆等12个省份聚集指数在近10年来呈上升趋势,其工业增加值份额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甘肃等9个省份聚集指数呈下降趋势,其工业增加值份额也随之下降。另外,9个省份的聚集指数与工业增加值份额出现了变化不一致的情况:北京、上海、云南和宁夏等省份出现了聚集指数增长而工业增加值份额下降的现象,河北、山西、河南、海南和四川等省份则出现了聚集指数下降而工业增加值份额上升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在东部地区10个省份①中,工业增加值份额随制造业聚集指数上升的有6个(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而这些地区的制造业聚集指数在1995年就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截至2005年,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聚集指数均在2左右波动,天津的聚集指数大于3)。东北地区三个省份的工业增加值份额随聚集指数的下降而下降,且下降幅度均在10%以上。中西部地区表现不一致,内蒙古、江西、西藏、陕西、青海、新疆等省份工业增加值份额随聚集指数的增长而增长,安徽、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甘肃等省份工业增加值份额随聚集指数的下降而下降。

由此可见,我国工业地区间演化已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整体而言,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有继续增强的趋势,东北地区逐渐下降,中西部地区省份表现不一致。为了直观地反映产业聚集在地区间工业演化中的作用,我们绘制了1995-2005年产业聚集与地区间工业演化图(见图1)。图形中的两条增长率曲线变化状态趋于一致。由表1中的数据和图1可以看出,产业聚集在工业地区间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内在机理在于不同地区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产业聚集度的差异,进而造成了生产效率的差异,表现为工业增加值份额变化的不同。生产效率的差异会导致收益率的差异,这将引致生产要素流向收益率较高的地区。具体来说,东部地区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和制造业聚集程度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其生产效率也相对较高,各种生产要素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出于较高收益率的考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中西部地区的多数省份流向东部地区,这导致东部地区具有更高的产出,且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他地区则保持较慢的增长速度,部分省份表现为工业增加值份额的降低,这个过程就是地区之间的工业演化。

图1 1995-2005年产业聚集与地区间工业演化

(3)城乡之间工业的空间演化。工业城乡之间的空间演化,表现在工业增加值或就业在城乡之间的变动。由于数据可得性,我们以城镇就业人员占地区总就业的比重变化来衡量城乡之间的空间演化。城镇就业比重的升高表明劳动力生产要素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有两种结果:一是城市工业更加集中:二是出现大量承载工业化的集镇,新增加就业人口主要为工业人口,工业由城市向农村扩散。从我国农村工业化的事实观察,主要是第二种结果。我们通过比较各地区1995-2005年制造业聚集指数与城镇就业比重的变化情况(增长率),来反映产业聚集在工业城乡演化中的作用。

比较表1中的聚集指数增长率和城镇就业人口比重增长率可以发现,30个省份中,增长率符号相同的有22个。总的来说,城镇就业人口比重与制造业聚集指数基本保持同方向变化。具体来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云南、西藏等9个省份的城镇就业人口比重随聚集指数上升而提高;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甘肃等13个省份的城镇就业人口比重随聚集指数下降而下降;其余8个省份的城镇就业人口比重和聚集指数变化方向不一致:天津、内蒙古、江西、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省份聚集指数增长但城镇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四川的聚集指数下降而城镇就业人口比重基本没有变化(上升幅度为0.03%)。

从四大经济区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随着产业聚集水平的提高,工业明显由城市向农村扩散,或者说基于工业化的农村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东北地区和中部6个省份中的5个(江西除外),以城镇就业人口比重反映的城镇化水平随着产业聚集水平的下降而下降;多数西部省份城镇化水平下降。通过四大经济区之间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产业聚集显著影响工业的城乡分布,只有产业聚集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开始了工业由中心(Core)向外围(Periphery)扩散的过程。这种现象有其深刻的原因。在产业聚集度较高的地区,厂商在获得各种聚集经济效应的同时,也要承担较高的土地租金等聚集成本。当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时,聚集成本可能会高于收益,此时,制造业将由中心向外围地区扩散。东部地区制造业聚集度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工业率先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大量承载工业化的集镇已经出现,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当然,东部地区农村工业的发展不完全是城市工业转移的结果,也有部分工业是在农村原生的,比如浙江的一些乡镇企业。与东部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多数省份,其产业聚集程度相对较低,工业尚未表现出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的迹象,农村的工业化程度不高。1995-2005年产业聚集与城乡工业演化图直观地反映了产业聚集在工业城乡空间演化中的作用(见图2)。图形中的两条增长率曲线变化状态趋于一致。由表1中的数据和图2可以看出,产业聚集在城乡之间的工业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图2 1995-2005年产业聚集与城乡工业演化

二、产业聚集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为了更为精确地反映产业聚集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我们选取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四个维度反映工业化进程。之所以选取这几个指标,是因为通过细致观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的转变、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共同规律。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化不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因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是先进入工业化阶段,后进入信息化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发展,可能会成为中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些规律和特点分别反映工业化进程的不同侧面,为了避免研究结果的片面性,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将综合考虑这几个指标,并把它们作为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分别对制造业聚集指数回归。我们预期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的四个维度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1.模型设定

我们将计量模型设为如下形式:

其中,表示衡量工业化进程四个维度的具体指标,表示各省份各年度的制造业聚集指数,其他希腊字母表示常数项、变量的系数和残差。下面对各变量的具体指标作简要说明。

产业结构,以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即第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衡量。就业结构,以非农就业人口比重,即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衡量。信息化水平,以邮电业务总量衡量。这些指标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工业化进程。制造业聚集指数,以区位商方法计算。由于数据可得性原因,就业结构采用1999-2005年数据,②城市化水平采用2000、2005和2006年的数据,信息化水平采用2001-2006年数据,其余变量选取了1999-2006年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7)。

2.计量结果

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我们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估计,这一方法能够得出有效的估计结果(Woodridge,2002)。分析软件是stata9.0。表2列出了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对应于4个方程的被解释变量依次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表2的方程1为产业结构方程式的系数估计结果,解释变量的系数值为0.0670,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产业聚集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与理论预期一致;方程2为就业结构方程式的系数估计结果,变量的系数符号也与理论预期一致,解释变量的系数值为0.1613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产业聚集对就业结构也有显著影响;同样,从方程3和方程4的系数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产业聚集显著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且变量系数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我们的预期得到了证实。

3.产业聚集促进工业化进程的机理分析

产业聚集区作为居于企业和区域之间的中间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已表现出多种功能,我们认为生产要素配置功能和增加产出功能是其中的两种主要功能。下面从要素投入和效率产出两个角度分析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作用的内在机理。

从投入的角度来看,产业聚集具有生产要素配置功能。工业经济活动是产业聚集的主要领域,换言之,产业聚集在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经济活动聚集效应的作用下,工业区作为承载制造业和其他工业部门的有效空间载体,促使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集中于特定的区域。市场机制调节下,生产要素是流动的,流动的方向常常是有利于要素集中或聚集的地方。当一个地方的工业化开始呈现出收益增加的态势时,必然诱使更多的生产要素前来聚集。要素越聚集,经济外部性和规模经济效应越显著,越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聚集。江苏苏南和浙江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的快速工业化过程,无不是生产要素在特定地理区位聚集的基础上实现的。此外,产业聚集涉及的行业还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即产业聚集规律不仅体现在制造业和工业领域,商业、贸易、金融业等服务业也表现出较强的聚集特性,较为典型的例子有苏南的纺织品市场和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服务业要素的集中,这类要素的聚集往往和工业的聚集伴生,又为工业聚集规模的扩大而服务。工业化过程的事实证明,从三次产业间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生产要素在第二、三产业聚集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在要素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各种生产资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种转移的结果就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产业聚集的生产要素配置功能客观上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从产出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农业而言,聚集程度较高的工业具有较高的收益率,高收益会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聚集区内的企业由于享有劳动市场共享、投入共享和交易成本降低等多种优势,能获得递增的收益;聚集区内的企业能充分获得技术外溢效应,享有知识交流和技术传播带来的好处,因而创新能力较高;另外,相对于农业而言,工业一般是资本比较密集的产业,且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和较先进的技术。由于上述原因,聚集程度较高的工业的投入产出比一般高于农业部门,这不仅进一步吸引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向工业转移,而且壮大了产业规模,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在工业活动高度聚集的地区,在市场的引力和来自政府的推力下,聚集程度高的产业会内生地拓宽市场边界(主要出自寻求高收益的引力),也会“强制性”地扩大产业规模(主要出自政府的推力)。这一动态过程将不断持续下去,直到各部门的要素收益率相等为止。由此可见,随着工业聚集程度的不断提高,产业聚集的生产要素配置功能和增加产出功能的效应将会不断强化,其结果必然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产业聚集提高了聚集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因为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水平会随之提高。城市化的重要表现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结合前文的论述,我们认为,这种转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农村人口直接向城市转移,即发生了空间位移;二是原来的农村出现了大量承载工业化的集镇,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工业人口,即没有发生位移。当第一种情况出现时,说明随着城市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劳动力和各种生产资源向城市聚集。就业结构的非农化,直接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同时,产业聚集效应及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效应会吸引更多的厂商聚集,即产生一定的乘数效应,这将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当第二种情况出现时,说明中心城市产业聚集程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工业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城市周边地区农村工业迅速发展,许多卫星城市或工业城镇开始出现。由此可见,无论哪一种方式的转变都可以看做是产业聚集程度提高的结果,都导致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产业聚集促进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其原因在于经济聚集效应为信息化提供了物质、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产业聚集对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产业聚集具有生产要素配置和增加产出两种功能,这两种功能客观上增加了物质积累,因此,产业聚集为信息化提供了物质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二是由于产业聚集能够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促进技术和知识的交流与改进,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因此,产业聚集客观上为信息化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反过来思考可以发现,较高的信息化水平是厂商选择区位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厂商聚集于具有较高信息化水平的地区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和信息搜寻成本,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此外,信息化拓宽了聚集区内创新主体间的交流途径和方式,有利于创新主体间的信息沟通,有利于提高交互学习的绩效,强化了聚集区内的创新机制。因此,产业聚集与信息化两者之间具有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产业聚集首先促进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又进一步增强了产业聚集的向心力。

三、结论与启示

(1)产业聚集在工业空间演化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促使工业活动在空间上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产业聚集导致了地区之间工业活动的空间变化,聚集程度高的地区,工业化水平因此而更高;集聚程度低的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受到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明显较高,聚集效应显著,多数省份的工业增加值份额随产业聚集指数的上升不断提高;而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受到抑制,聚集效应下降是一重要原因,工业增加值份额随聚集指数的下降而下降;中西部地区则表现不一,内蒙古、江西、陕西等省份的工业聚集效应在增加,而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份的工业聚集效应在下降,工业化绩效有所差别。这一观察和分析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判断不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状况。例如,近些年来内蒙古、陕西等省份的工业化发展势头很快,几乎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黑马”,聚集效应上升是一重要原因。②产业聚集推动了城乡之间工业的空间演化。整体而言,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就业人口比重随着产业聚集指数的上升而提高;东北和中部地区,城镇就业人口比重随着产业聚集水平的下降而下降;多数西部省份,以城镇就业人口比重反映的城镇化水平有所下降。只有产业聚集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工业明显由城市向农村扩散。而在其他地区,工业化尚处在产业聚集程度不高的发展阶段,工业活动并未显著显示出由城市向农村扩散的迹象。

(2)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结果证实,产业聚集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产业聚集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通过生产要素配置和增加产出两种功能体现出来。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工业和服务业在城市范围内聚集,导致各种生产资源和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产出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农业而言,聚集程度较高的工业由于享有多种优势,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市场边界和产业规模会因此而不断扩大。这两种功能的效果将随着工业和相关服务业聚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强化,其累积效应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结构变化、城市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3)利用产业聚集效应,实施地区错位发展战略。产业聚集是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而如何提高各地区的产业聚集度以推进工业化进程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国各地区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区位条件、劳动力成本和政策环境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别。总的来说,东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基础设施、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相对优越的政策环境,中西部地区拥有丰裕的资源禀赋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因此,各地区在引导产业聚集时,应根据各地的区域特色,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各地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实施错位发展,以实现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聚集,这样不仅容易提高各地的产业聚集度,加速工业化进程,也减少了地区间盲目竞争所引起的资源浪费,避免了各地区产业同构的恶果。这种引导产业聚集的策略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尤其具有实际意义。

(4)避免工业聚集过度的不利后果,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产业聚集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地区差距,加重了聚集地的环境压力,有可能造成过度聚集的后果。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和工业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其结果是扩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工业发展在区域层次上非均衡态势的表现,这种非均衡态势是由地区工业基础、区位优势及政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由于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工业发展在地区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均衡性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地区差距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将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如前所述,由于产业聚集具有生产要素配置和增加产出两种功能,因此,其累积效应的结果是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地区差距将更加扩大。也就是说,市场机制不能自动调节产业聚集落差和地区差距。为此,应当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实施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政策措施,引导在东部地区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尽快提高这些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与此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政策对部分地区出现的工业过度聚集有所抑制,通过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缓解环境和资源压力。

(5)推进必要的农村工业化进程,解决城乡分化的二元结构问题。城乡分化的二元结构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产业聚集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其工业已由城市向农村扩散,或者说,城乡之间的差距已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然而,对于多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省份,工业尚未表现出由城市向农村扩散的特征。按照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1954)的观点,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这也基本符合当前我国的国情。目前,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农村工业发展缓慢,有的地方几乎没有工业,多数劳动力转移到东部地区或本地的城市,城乡分化的二元结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存在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不能从本质上解决中国城乡分化的二元结构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人均收入奇低,加上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财富积累首先来自于工业化,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村工业化既是整个工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城乡差距缩小,证明了农村工业化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不能简单重复历史的故事,环境和资源的条件也不允许所有的农村都进入工业社会。在有条件的地区,尤其是能够产生聚集效应同时又为资源环境所承载的地区,很有必要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包括结合各地农村的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实现农村工业化。对于工业较为薄弱的中西部地区而言,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是解决城乡分化二元结构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是解决二元结构的一个次优甚至次次优的选择。

[收稿日期]2008-07-20

注释:

①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②由于国家统计部门未公布2006年按三次产业分的地区就业人员数,以2005年数据代替。这两年的数据时间上较为接近,同时,我们比较了1999-2005年的数据,认为这样替代基本不影响计量结果。

标签:;  ;  ;  ;  ;  ;  ;  

产业集聚在工业化和空间演化过程中的作用_农村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