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明星”为何陷入困境——就阿根廷危机访专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根廷论文,困境论文,危机论文,明星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货币局汇率制度:一件“紧身衣”
记者:岁末年初,南美洲的阿根廷备受关注。连续三年的经济衰退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终于引发社会骚乱,政局剧烈动荡,仅总统就换了五位,这在阿根廷历史上绝无仅有。请问,阿根廷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陶湘:我认为,阿根廷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这么几个方面:第一,阿根廷十多年来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远远超过了它经济的增长率,中国的老话叫“坐吃山空”。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太快,生产跟不上,必然发生问题。第二,阿根廷把比索与美元挂钩,这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美元疲软的时候,比索也是相应地疲软,对阿根廷的商品出口有利。相反,假如美元坚挺,那么比索也相应地坚挺。近年来,美国奉行强势美元政策,这对阿根廷出口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当欧洲、日本牛肉都在出问题的时候,阿根廷是牛肉出口大国,照理说应该出口形势很好,但由于比索随着美元坚挺,使得阿根廷牛肉出口价格太高而难于销售。所以,阿根廷实行的汇率政策,完全由挂靠的货币来掌握,没有调整余地,结果受制于人,丧失了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余地。第三,就是阿根廷政府官员的腐败。在2001年12月份以前,有260亿美元从阿根廷逃走。这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最终由经济问题引发了社会、政治问题。
江时学:90年代末阿根廷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由于美国奉行强势美元政策,而阿根廷的货币局汇率制度(比索与美元挂钩,1比索=1美元)却又十分僵硬,因此,比索的币值被大大高估,从而打击了阿根廷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庞大的财政赤字和沉重的债务负担削弱了阿根廷经济的活力。第三,1999年初爆发的巴西金融动荡使阿根廷经济受到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第四,国际市场上一些初级产品价格的疲软使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收入得不到大幅度的增长。
一般情况下,在国民经济陷入衰退时,政府可以利用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但在阿根廷,货币局汇率制度仿佛“砍掉了阿根廷的货币政策这一条胳膊”,政府无法有效地运用降低利率或放松银根等手段来调控经济。正如许多分析人士所指出的那样,货币局汇率制度犹如一件“紧身衣”,使阿根廷不能对东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产生的“冲击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还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国家能继续吸引大量外资,那么巨额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债务负担还不至于诱发危机。然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和1999年初的巴西金融动荡,使阿根廷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非常不利的变化,吸引外资的成本越来越高。
记者: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汇率是这一联系的“纽带”,因此,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实施恰当的汇率政策,已成为经济开放条件下决策者必须要考虑的重要课题。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由汇率变动诱发的。阿根廷危机的原因之一也与它所实行的汇率制度有关。那么,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才能既规避风险、又促进经济发展?
陶湘:汇率政策的制定应该根据本身的条件与国际国内的形势而定,采取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不能一棍子打死。比如,港币也是与美元挂钩,港币与美元的比价是1美元=7.8港币。但无论是在1997年东亚金融动荡的时候还是现在,香港都没有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香港特区政府的一些调节机制以及其他配套措施都跟得上。
债务负担超过偿付能力
记者:举借外债是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积极地举借外债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外债的规模必须与本国的偿付能力相适应。阿根廷这次经济危机的本质是债务危机。在这个方面,阿根廷危机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教训?
江时学: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和其他一些拉美国家因外债规模超过本国支付能力而终于在80年代初陷入了债务危机。遗憾的是,阿根廷没有从80年代的债务危机中吸取教训,而是在90年代初实现经济复苏后再次举借了大量外债。更为重要的是,相当多的一部分外债不是投入生产部门,而是被公共部门用于非生产性目的。
阿根廷公共债务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50%。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这一比重似乎并不高。但公共债务相当于出口的比重却高达五倍。此其一。其二,阿根廷的债务结构不合理。一是还本付息集中在2001年~2004年,二是大多数债务采用固定利率,一般都在10%以上,从而使还本付息负担进一步加重。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说的那样,除非一个国家的经济飞速增长,金融市场非常发达,否则不应该使债务负担达到如此重的地步。此外,阿根廷的教训还表明,在外资流入源源不断的时候,阿根廷早就应该努力提高国内储蓄率,并在经济改革之初,就应该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改革的重点。
阿根廷对外债的依赖无疑与储蓄率低有关。以1998年为例,阿根廷的储蓄率为17.4%,不仅低于拉美的平均水平(19%),而且还低于巴西(18.6%)、墨西哥(22.4%)和智利(25.2%),更是低于韩国(33.8%)。事实上,阿根廷的人均GDP不及韩国,1998年分别为8030美元和8600美元,但同年阿根廷的私人人均消费为7818美元,而韩国仅为6695美元。
财政收支严重失衡
记者: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和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都与金融部门中的各种问题有关,因此,人们在谈论经济安全时,常常把注意力放在金融问题上,但阿根廷危机则表明,庞大的财政赤字同样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阿根廷财政赤字急剧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教训?
江时学:不容否认,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阿根廷的财政状况还是比较好的。1993年的财政收支甚至出现了盈余,其他年份虽然是赤字,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然而,从1996年起,一方面,90年代前期急风暴雨式的私有化结束后,私有化收入大幅度减少,而政府开支却未得到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前总统梅内姆为了谋求第三次连任总统,不惜大幅度增加财政开支,对地方政府财政开支的增加也听之任之。
阿根廷财政收支严重失衡的教训是:(1)提高征税体系的效率十分重要。由于偷税漏税司空见惯,政府只能获得应纳税收入的60%。(2)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工作效率,控制公务员队伍的规模。阿根廷的总人口为3600万,而公务员人数则多达200万。这一比率不仅在拉美,而且在世界上也是比较高的。这些公务员不仅领取高薪,而且还可享受非常优厚的福利。(3)必须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在90年代后期开展的财政改革中,中央政府的财政权有所缩小,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则显著强化,财政开支也大幅度增加。如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90年代的财政赤字增长了10倍,并不断地向银行举债。对此,中央政府几乎是束手无策。
总之,不当的财政政策、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僵硬的汇率制度它们三者结合在一起,就必然会导致危机。
私有化不是抵御危机的“防火墙”
记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阿根廷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举起了“自由化、私有化”的大旗,对经济体制实行改革。然而,有学者认为,阿根廷经济危机的爆发,为“新自由主义”模式失败提供了一个例证。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江时学:私有化不是抵御经济危机的“防火墙”。70年代末,国有企业在阿根廷国内总投资中的比重高达20%。国有企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进入90年代后,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私有化,以至于许多阿根廷人说,“整个国家都被卖了。”
不容否认,大规模的私有化一度刺激了经济发展,使阿根廷与墨西哥“肩并肩”走在90年代拉美经济改革的前列,私有化使政府获得了大量收入。然而,90年代后期,即在轰轰烈烈的私有化过去之后,私有化收入不断减少,而政府开支并没有得到控制。可见,私有化不仅没有使阿根廷幸免于难,而且还给其财政状况留下了“后遗症”。
阿根廷为我们提供的教训是,必须通过强化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提升产业结构来扩大出口。阿根廷的出口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10%。这一比重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是比较低的。这一比重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是比较低的。这既与实施了十年的货币局汇率制度有关,也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1)虽然90年代以来阿根廷大幅度地降低了贸易壁垒,但二战后长期形成的那种内向发展模式,导致资源配置严重扭曲,而这种扭曲是很难在短时间内纠正的。(2)虽然20世纪下半叶阿根廷在工业化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它的产业结构还是基本上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如在90年代末,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仅为1/3,其余均为初级产品。(3)美国和欧盟国家一直奉行保护主义政策,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加以多方面的限制,影响了阿根廷的出口。
IMF药方:一剂良药?
记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帮助受灾国家缓解危机、摆脱危机方面一直发挥着作用,但这种帮助通常都是有“条件”的,国际社会把这种“条件”称作IMF的“药方”。从受援国来看,各个国家在执行IMF的“药方”上态度不一,如最近IMF的“药方”在阿根廷遭到了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的强烈抵制;从实施的效果来看,也不尽相同。请问,对于IMF 的“药方”,应当如何看待?
陶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IMF对亚洲国家开出“药方”,亚洲国家都不大感冒。最听话的一些国家,完全按照IMF“药方”进行“治疗”,都不太灵。最调皮的,比如马来西亚,反而倒不错。IMF开的“药方”,是从发达国家的利益出发的,对发展中国家很难说是不是都符合。一方面,应该吸取合理的部分,同时也应结合发展中国家本国的实际。如日本,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十年来经济没有缓过来,西方的一些办法都用过了,都不灵,利率降得很低,日本银行的呆帐坏帐到现在一直不能得以解决,原因是什么?这与日本本身的情况有关。日本的呆账坏账与日本的黑社会有很深的勾结。这个解决不了,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IMF的“药方”,发达国家自身还不能够普遍适用,你怎么能把这个“药方”套在各个发展中国家身上呢?没有一张统一的处方可以包治百病。
江时学:IMF应该在避免新兴市场经济危机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解决墨西哥危机和东亚危机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外部援助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IMF的援助是有条件的。例如,受援国必须进一步开放市场,必须削减政府开支,必须进行更为深刻的改革。因此,一方面,如果IMF停止提供援助或提出苛刻的条件,有人可能会将危机归咎于该机构的“冷酷无情”。无怪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不少示威者在游行队伍中打出了这样的标语:I.M.F.=I'm fired,意思是“IMF等于‘我被解雇’”。但在另一方面,如果该机构继续提供援助,也有人可能会指责它助长了“道德危害”。这似乎使IMF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但是,阿根廷危机的爆发进一步说明,IMF应该在监督其成员国的风险和预防危机等方面发挥更加透明、更加有权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