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分析论文_张晓榕

基于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分析论文_张晓榕

(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药剂科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目的: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氟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协同进行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任选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所接诊的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盲选法,抽选组内32例,使用氟伐他汀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2例则辅以氯吡格雷治疗为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按照氟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协同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升临床针对该类患者诊治效率,帮助其血脂水平得到改善。

【关键词】氯吡格雷;脑梗塞;氯吡格雷;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029-02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类疾病,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改变进而变成脑血栓,使动脉血管变得狭窄、阻塞,最终使病人的动脉区域局部坏死,会使患者的神经系统及功能出现障碍,使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严重的降低。偏瘫,言语不利等神经功能缺损症是脑梗塞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脑梗塞一般在中老年发病率较高,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也是其一大特征,由于此病会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受到损坏,因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不便[1]。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在传统的常规西药治疗上配以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联合治疗取得了非常显著可观的效果,现作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任选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所接诊的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盲选法,抽选组内32例,使用氟伐他汀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2例则辅以氯吡格雷治疗为观察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在40~70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50.2岁,发病的时间在3~72个小时,平均时间为41.8个小时。两组患者在基本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差别(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包括改善脑代谢,纠正脱水和降低颅内压力等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另外给予降低血糖和降压的治疗。给予氟伐他汀治疗,单次20mg,3次/天。观察组:辅助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单次使用剂量为20mg,3次/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评价[2]

如果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前后,病情基本无变化,肌肉力量等级不够II级,生活更本无法自理,有严重的病灶性质的神经功能障碍症,则治疗失败,治疗无效;在治疗后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患者的肌肉力量达到IV级以上,并且日常生活能够自己完成能够自理,没有病灶性质的神经功能障碍存在等,则表明治疗有效,治疗效果明显;如果患者的意识只是部分恢复,肌力不到IV级只达到II级,生活上能自理但能力较差,临床的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存在轻微的病灶性质的神经障碍,则视为治疗为有效。[注: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患者人数×100%]

1.4 观察指标[3]

针对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率以及血脂指标进行记录和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各类数据均按照SPSS 19.0进行处理,采用(%)对计数数据表示,以χ2检测,而计量数据则以(x-±s)表示,行t检测,若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存在有显效患者20例,有效患者10例,仅2例表现为无效,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3.75%(30/32),而对照组仅为75.00%(24/32),主要存在有显效患者14例,有效患者10例,无效8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2 血脂指标分析

观察组治疗后甘油三脂水平为(1.52±0.33)mmol/l,对照组为(1.98±0.82)mmol/l,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为(1.75±0.33)mmol/l,对照组为(3.09±1.22)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梗塞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临床上表现为意识模糊,神经功能有所障碍,肢体运动能力受到影响,生活不能自理等。该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并且通常来说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患者,青少年群体较为少见。脑梗塞主要是因为脑动脉的病变,脑动脉发生硬化,从而使得脑动脉血管变得狭窄,容易阻塞,造成脑血栓等一系列疾病,使得患者大脑出现供氧不足和缺少血液的情况。这就使得患者的脑部细胞、组织坏死,从而使患者的意识丢失,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4-5]。

经过对观察组的研究分析可以很容易的得出,氯吡格雷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但氯吡格雷要达到抑制聚集血小板的作用必须经过生物转化才能实现。氯吡格雷还可以通过阻断其他激动剂释放ADP来实现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氯吡格雷对血小板ADP受体的效果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不可逆转,因此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会受到氯吡格雷的影响,血小板功能的恢复速度和血小板的更新这两者保持一致。

调节患者的周动脉他汀类药物有着明显的作用,对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高甘油三脂血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的药物,对降低患者的血脂有着十分显著的功效,主要是抑制其还原酶,使得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有所下降。通过这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患者的治疗周期被大大缩短,同时药物的作用也能发挥到最大。并且在使用着两种药物的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有不良反应的情况。

综上所述,在治疗脑梗塞的过程中,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会提高治疗的有效率,缩短治疗的周期,因此在临床上,这种方法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臧叶红.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2):171.

[2]周丹丹.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2):220.

[3]张伟萍,王艳玲,耿银龙.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3):88-89.

[4]安宁,解锦鼎,杨晓帆.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3):231-232.

[5]董昕,王金林,谭小进等.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08,(02):322-324.

论文作者:张晓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基于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分析论文_张晓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