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美食源远流长,中式菜肴菜名的翻译对中国传播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将我国文化推广,使国际上更加了解我国文化美食,应重视中式菜肴菜名的翻译研究,合理的菜名翻译才能将我国文化正确的诠释,本文对中国菜肴菜名的翻译进行探讨,通过中国菜系以及部分具有特点的菜品出发介绍中式菜肴菜名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饮食文化;中式菜肴;菜名;翻译
引言:
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菜名更是不容小觑,每一道菜品的命名都包含了我国文化。故此,要重视中式菜肴菜名的翻译。语言是一门艺术,翻译更是一门杂学,菜名的翻译一定要引起重视,在翻译的过程中了解菜品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中式菜肴的菜名不仅仅能够表现出文化内涵还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对于食客而言,菜名能够增加食欲并且是了解中华文化的渠道。
一、中式菜肴制作方式
我国疆土广阔,地形复杂,菜品多样,能够将上千种食材制作出菜品。在对材料加工上也非常的讲究,首先是用刀,用刀有很多的方法:切片、去皮、雕刻等。用刀处理过会有不同的几何图案。还可以用腌制以及浸泡等对食材进行加工。根据业内人士介绍,制作中式菜肴的方法高达近60种,常见的几种方式如下:
炒,是最常用的制作方法,对火候的掌握尤为重要,保证食材的鲜嫩同时能够保证口感,如炒豆芽。煎,主要是将锅内放少许油,待油温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将食材放进锅中进行短时间的制作,如煎饺。爆,其方法类似与炒,放入的油要更加少一些,大火制作,制作过程用时较少,如爆花菜。炸,是将国内放入较多的油,待油温烧热后将食材放入油内进行制作,制作过程较为漫长但是制作出来的菜品口感酥脆。如炸蘑菇。烧,是要将食材进行油炸或者用水煮熟,然后再加上一些辅助材料,在进行烹饪的方法。一般用酱油来制作的叫做红烧,例如:红烧鲤鱼。煮,是将锅内放入大量的水,然后将食材放入水中进行制作,或者将食材放入准备好的汤中烹饪,制作过程的时间根据食材的种类以及口味要求的不同而不同,煮还分为两种:其一是速煮,其二为快煮。人们生活中吃到的涮品以及火锅等都属于煮。蒸,是将食材提前进行调配,放入可以容纳的器皿中,在放入锅内进行隔水煮,蒸的菜肴往往会更多的保留住食材的营养价值,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油烟,利用蒸汽将食材变熟,味道更加鲜美,例如:蒸羊羔。炖,一般是将食材放入少许的水中进行较长时间的制作,其口感会更容易咀嚼,例如:小鸡炖蘑菇。炖与卤的做法比较类似,将食材放入味汁里面制作叫做卤。熏,这种制作方法通常会比较特别,多用于荤腥食材,利用特殊的材料进行熏烤至熟,经过熏制的食材味道非常独特,如:熏鸡。烘烤铁烧,烘是指将食材放到离明火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进行制作,烤是将食材放在架子上进行制作,铁烧一般会将食材放到铁板之上烹饪,例如:铁板牛排、烤肉串等。白灼,是将食材放入水中煮熟后,在将食材取出翻炒,一般在制作海鲜时经常使用,例如白灼花蚬子。
二、菜品命名
菜名对菜品尤为重要,一个好的菜名能够帮助菜品更加的畅销,菜名可以诠释菜品的做法也可以有传播文化功能等。一道美味佳肴如果有一个新奇雅致的名字将吸引更多的食客,也会增加食客的食欲以及愉悦食客的心情,因此,要重视中国菜肴的命名,除了对菜肴的色、香、味有所要求外还要关注菜品的命名,以好的名字将菜品进行推广,菜品得到推广后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1]。
中餐菜名大多根据制作方法进行命名,部分菜名会利用比喻、象形等方式进行命名,从整体上看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一为写实命名法,其二为虚实命名法,其三为艺术命名法。写实命名法是常见的使用方法,其方式是由简单易懂的词汇组成,让食客一目了然,从名字中就能了解到制作的食材以及制作的方法,比较直观的了解到菜肴的特点,对此类菜肴进行翻译时比较简单,可以采用直译法,如:蒜蓉粉丝蒸扇贝。虚实命名法会根据菜品的特征进行美化,是将虚词和实词的结合,通过菜名能看到主要材料,但不一定在菜品中全部都能体现出来,例如:松鼠桂鱼,是将桂鱼用刀划开网格的纹理在进行制作,在制作成功后进行摆盘装饰,“松鼠”代表的是桂鱼成菜后的形状,这是对菜品形状的美化,但在菜品种并不会出现松鼠为原材料。艺术命名法是指菜品的本身就是由传说或者是典故中研发而来的,菜名的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如“霸王别姬”以及“草船借箭”都是从典故之中引用过来的,读到菜名就能联想到菜名背后的故事[2]。
三、菜名翻译
在外国人眼中,想要通过菜名了解菜品所有的意义很难,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以下有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直译法
直译法指根据对食材等烹饪方式以及做出菜肴的形状和口味命名,使食客对菜肴的食材、烹饪方式、形状以及口味一望而知,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1.1按照食材的翻译方式。此类型的菜名当中需对此到菜肴的食材包括主料甚至是辅料。如孜然牛肉(Cumin beef);小鸡炖蘑菇(Stewed Mushroom with Chicken);猪肉炖粉条(Braised Pork with Vermicelli).
1.2按照烹饪方式加上食材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中式菜肴之中,烹饪方式数不胜数,为便于翻译,把烹饪当中常有的烹饪方式进行归类
(1)将食材置于有水的锅具之中,进行加热的烹饪方式,例如炖(stewed)、煮(boiled)、煲(stewed)、涮(quick boiled)等等,菜名有:猪肉炖粉条(Braised Pork with Vermicelli)、水煮鱼(Sliced Fish in Hot Chili Oil)、涮羊肉(Hot Pot,Mongolian Style)菠菜煲鱼汤(Spinach and Fish Soup)等[3]。
(2)是在烹饪过程中只用油进行烹饪的烹饪方式,例如:煎、炸、炒等方式,其中菜名如:干炸蘑菇(Dry-fried mushrooms)、香煎银鳕鱼(Pan-Fried Codfish in Soy Sauce)、木耳炒肉(Sliced Pork with Black Mushroom)等。
(3)先经过油炸再加入辅料等进行烹饪的烹饪方式。如:烧、溜等方式,菜名如红烧排骨(Spareribs with brown sauce)、溜肉段(Crisp fried pork)、焦溜丸子(Coke Sauteed Pork Balls with Brown Sauce)等。
(4)利用水蒸气将食材进行加热至熟,例如蒸、熏等方式,菜名如:包子(Steamed buns)糯米蒸排骨(Steamed pork ribs with glutinous rice)等。
(5)利用明火直接将食材加热至熟的烹饪方式,如烤、烘等烹饪方式,菜名如:烤扇贝(Roast Scallop in Shell)、烘蛋糕(to bake a cake)等。
(6)不用任何加热的方式,凉拌等菜名如凉拌金针菇(Golden Mushroom with Vegetable)凉拌皮蛋(Preserved egg salad)等。
1.3按照菜肴的口味和形状的方式。主要是菜肴的口味进行命名,例如酸辣土豆丝(Sour and spicy shredded potatoes)、糖醋里脊(Sweet and sour fillet of pork)等。
2.意译法
意译是指除了菜肴名字可以让食用者对菜肴的食材烹饪方式了解之外,还存留着菜肴的文化。若是一味地追求菜肴的实际意义,忽略了菜肴当中的文化内涵,会给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造成一大遗憾。
其中用地名对菜肴进行命名可以反应出地方特色和风味,如陕西肉夹馍,南京盐水鸭等。部分菜品在各地都会出现,但是部分菜名中没有出现地名,在翻译菜名的过程中可以加上地名就更加能进一步的了解到中国,在我国八大菜系中的有一道属于粤菜的名菜叫做叉烧,是使用特别的调料以及手法将瘦肉进行腌制而成,叉烧属于我国广东菜品,如果这道菜进行简单的翻译就不能诠释这道菜品,可以加入这道菜所属的地点进行翻译,可以翻译为Barbecued pork,Guangdong;又如北京烤鸭,可以翻译为Beijing Roast Duck或者是 Roast Duck,Beijing。
在我国,部分菜品的出现是依据一些历史人物或者跟传说有关,部分菜品会直接使用该人物的名字进行命名,例如东坡肘子、太白鸭子、宋嫂鱼羹、包公鱼、左公鸡等,在对此类菜名进行翻译时一定要保存菜名的中的中华文化,人名可以用两种方法翻译,菜名要用直译法,方便食客理解可以在后面加上一些注解。例如东坡肘子可以翻译成“dongpo Pig Knuckle(To thank Su Dongpo,make Pork shoulder)”,太白鸭子可译为“Taibai Duck(Duck,Li Bai Dedicated to Tang Xuanzong)”。在部分菜名中如果出现不好寓意的时候我们应该省略该翻译以免使食客食欲降低,例如:麻婆豆腐[4]。还有部分菜名容易给食客造成误解的在翻译时也应该标注清楚,例如:狗不理包子。为食客标注为什么好的包子会称之为狗不理包子[5]。可见才翻译的过程中应多方面的去考量才能将我国中华文化正确地进行传扬。在对由典故衍生的菜名时可以应注意加深背景,对菜名简单的翻译不能使食客对菜名背后的文化有所理解,应在菜名的背后加一个说明。例如:文山肉丁、佛跳墙等。在翻译以动物或者是植物命名的菜名也是有讲究的,目前有部分人认为应该简短的表明菜名是由什么食材制作出来的就可以,不需要将美好的寓意展现出来,也有部分人认为只停留在表面文化是不合理的,在翻译此类菜名时可以采取意译法,在标注菜品的原材料[6]。例如:节节高升可以翻译成Be promoted step by step(Spare ribs,sugar,vinegar);金玉满堂Gold and jade fill the hall -- abundant wealth or many children in the family(Corn,shrimp)。
结束语
综上在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西菜品逐渐都出现在各国人民的视野当中,这给我国菜品菜名的翻译带来了新的挑战,菜名的翻译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诠释菜品制作方法,也是传播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菜名的翻译,加大我国文化在各国的渗透,使外国人民在品尝中华美食的同时能够通过菜名了解的到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赵洪鑫,余高峰.从关联理论看中式菜肴翻译[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22-325.
[2]黄忠廉,方仪力.基于翻译本质的理论翻译学构建[J].中国翻译,2017(4):5-10.
[3]弓慧雯付博宇.翻译理论下中式菜名英译研究[J].农家参谋,2017(15):145-145.
[4].英语翻译过程的中西茶文化差异比较[J].福建茶叶,2017,39(11):288-288.
[5]王茜.浅谈文化差异在中式菜名翻译中的体现[J].考试周刊,2017(11):126-126.
[6]王泓霖.法语翻译中国菜名技巧初探[J].明日风尚,2017(13):324-324.
论文作者:覃肖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菜名论文; 菜肴论文; 菜品论文; 方式论文; 食客论文; 文化论文; 放入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