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耀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十几年我国的地产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建筑工程快速发展中环境污染对人民的生活、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对建筑工程的提高环保施工要求标准,采取绿色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质量和文明安全管理,减少施工的成本,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进行阐述,对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的解决措施,主要在加强建筑行业的绿色节能方向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我国的建筑房地产自九十年代实行住房商品化方式以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爆炸式大发展,建设工程施工中带来诸如施工机械噪音、工地排放的污水、尘土、建筑垃圾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施工对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极大关注,建筑工程的发展和社会对环境保护需求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随之而产生,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各方面问题,无论是在制度管理、标准化管理还是在现场实施绿色施工管理方式,不可避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确保每个工作细节实际可行,成为绿色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绿色施工的概述
“绿色”是一种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产生的文明,是当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绿色施工是绿色文明的重要组成。就“绿色”的普遍含义而言,就是当前较好可满足关于绿色施工管理的制度文化。工程学界对于绿色施工概念和含义的系统把握影响到绿色施工的发展方式、绿色施工意识的提高、规范的制订、绿色施工指导与评价等系统化问题,是使绿色施工的成为重要施工管理工作(如图1)。大力推广发展绿色建筑(含绿色施工)是贯彻落实施工文明化的具体措施,是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
图1 绿色施工管理环节
以往工程建设以要求工期提前作为重要目标,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处于次要地位,在要求工程赶进度与节约能源、绿色施工发生冲突时,通常是在追赶工期时,大量投入施工人力、设备、材料资源,资源过量地耗费掉,以牺牲环境、污染大气、破坏绿色植物为代价保证施工进度按工期完成,这种靠破坏环境发展施工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重点,追求环保经济为主要目标,经济发展中以优质、环保、节能统筹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衡发展的绿色施工模式才是未来新型经济新方向,是施工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三、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指导性强、可操作的绿色管理政策
我国当前的绿色工程管理政策主要是二十多年前实施的《节约能源法》和《建筑法》都包含有绿色建筑和节能方面的条款,但由于受当时经济发展模式以追求GDP为主的眼光所限,对绿色施工管理部分着墨不多,所提出的关于绿色工程管理部分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指导性不强,《节约能源法》在节能方面的政策措施不够细致,责任不明确,对施工现场具体指导性不足,《建筑法》也有类似的问题。强制性实施要求不详细,缺乏了政府的具体有效监管措施,节能方面只限于设计方面有要求,其它施工监理、材料的标准要求不够细致。因此,政策法规虽然有部分的绿色工程管理条款,但强制性、可操作性、全面指导性的均不完善,实施效果不佳。
2、建设各主体单位缺少实施绿色建筑的主动性
当前我国对绿色建筑工程的激励发展措施有限,虽然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工程的政策激励机制不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绿色工程标准规范,强制性措施和监管措施未完全跟上建筑市场的发展,绿色施工材料生产厂家也未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发展,绿色工程材料研究投入少,绿色建筑工程材料在施工现场推广力度不强,在政策扶持方面未得到有较好的激励措施出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也就没有积极参与绿色工程管理的意愿和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管理部门缺乏协调性
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受到监管的部门有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市政工程主管部门、水利工程主管部门、交通工程主管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共同管理,多个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固然有好的一面,可以保证工程按照相关部门要求达到施工目标,不利的一面是政出多门,各个部门都各自为政,监管管理工作方法都不一样,有的部门政策甚至相互矛盾,尤其是在绿色工程管理方面,新旧政策不一,部分管理部门缺少对绿色施工工程管理的知识理论和管理手段,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给绿色工程管理监督工作带来的困扰,也阻碍了绿色工程管理的发展。
4、施工单位人员缺乏绿色工程管理意识
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过程中都进行环境保护有所了解,但实际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对绿色工程管理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专业性的知识,由于施工现场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对绿色工程施工更是接触较少,施工单位也认为采用绿色施工工艺会增加工程成本,从管理层到现场施工人员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继续沿用传统高耗能、污染大的施工方法,无法推动绿色工程管理的进步。
四、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应对措施
1、加大政策的管理力度
(1)、继续完善绿色工程法律体系
针对绿色建筑工程法律政策不完善的情况,应对之前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加入绿色施工的有关条款,详细明确绿色施工的建设、管理、材料要求等强制性指标,加大强制性条款的权威性,增强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使绿色建筑工程在市场监管、施工现场执行、质量验收方面均得到有效的落实,使施工各方主体的责权利关系能够理顺,不断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相关理赔制度,
(2)、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完善了绿色工程管理政策施工政策法规,接下来就是加大对绿色建筑工程、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推广进行大力宣传,让制定的法律法规宣传深入人心,加强绿色建筑工程各方主体的政策认知。由于绿色施工监管部门较多,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尤其是建筑工程主管部门应强化监管,在监管过程中注意绿色施工政策措施的落实,对执行不力的单位要有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和威严性。当发现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要坚决按照法律程序依法办事,确保绿色建筑政策的有效落实。
3、制订绿色工程激励措施,调动各主体单位积极性
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绿色工程经济激励措施,在建筑市场条件中的绿色建筑工程各方主体单位享受到经济激励的好政策,能有效促进各方主体对绿色工程的积极性。
(1)、政府进行财政补贴
政府进行财政补贴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施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绿色建筑工程市场的扩大。
(2)、设立绿色建筑专项资金
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中进行投资决策阶段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成本概算,当发现绿色建筑工程需要投入过大而且回收期长时,会改用传统工程建设模式。政府部门为了引导绿色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应设立绿色建筑专项资金,鼓励建设单位申报专项资金补助,建设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对原有的工程项目进行节能改造,政府部门加强绿色工程项目示范推广工作,促进更多的工程项目采用绿色施工模式,改变原有的传统工程建设模式。
4、加强部门组织协调,强化工程建筑管理部门主导作用
根据实际部门管理需要,针对政策多头管理的情形设立专门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直接协调各个绿色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部门隶属于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体系,组织并参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绿色工程材料的研究并推广,同时帮助评估机构进行认证与评估工作。
5、培养高素质的绿色工程管理队伍
建筑施工单位根据当前建筑工程发展情况,加大人才培养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培养一支高素质、技术好的绿色工程施工管理队伍。管理人员通过绿色工程管理的培训,颁发合格证书,还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绿色施工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采用绩效考核的办法将员工自身的潜力与才能全面发挥出来。另外,创立一套奖惩制度,可以在物质上或经济上对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规操作的人员加以惩戒。
五、结语
绿色建筑工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它是一个投资管理时间长的管理过程。只有强化绿色施工全过程管理,贯彻实行安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使得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以及验收和运营阶段的工作具有可持续性,才能提供最优的节能效果,从而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 明庭果,王向梅. 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策略[J]. 科技向导,2011,(2).
[2]申月红.绿色建筑事业关乎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建筑经济,2005(6):1.
[3]李洪欣,陈远,王大海.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思索[J].绿色施工,2012.(01).
论文作者:陈木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主管部门论文; 政策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