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历史及其现实意义》中文译本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译本论文,中文论文,现实意义论文,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建立了完整体系的《资本论》,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影响着几代理论学人。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信奉者还是反对者,对其历史地位的认定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自《资本论》诞生以来,西方社会学术界从庞巴维克起直至今天的萨谬尔森等人,以其立场对马克思经济思想提出质疑、批评,如对劳动价值论问题、剥削问题、工资问题、资本积累问题、再生产周期问题、危机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问题、价值转形问题以及《资本论》的结构问题,都提出了他们不同的看法,但都难以提供足够的证据和令人信服的理论来否定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而另外一些善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认真地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思想,得出与庞巴维克等人相反的看法。国内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马克思思想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但可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问题、新现象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认识不够,而面临如何坚持和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学习、掌握和研究马克思理论,除了系统、完整地理解其基本原理和精髓外,还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要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动性,创造性地理解与研究马克思思想;二是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两种方法,深入理解马克思理论的价值、意义、生命力和预见性,并用之于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难题、内在矛盾和变动趋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效的应对世界变化的战略和理论依据。
本书以其流畅的语言、完整的结构、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证据和极强的说服力,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系统,证明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过去和现在的解释力、意义以及它对未来的预见性。细读此书,无疑是一种享受,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崭新的分析结构、一种智慧、一种创造性的启发。恰如混沌中窥见光明,摸索中转至坦途。
从该书中可以获得一种崭新的分析结构,是因为它再现了马克思《资本论》的完美结构。由马克思构建的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和科学性的经济理论,为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系统知识和理论框架。按照这样的系统和框架,原著者鲍勃·密尔沃德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高度概括性地回答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变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否依然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1] (P189)的问题。在该书的两部分结构中,分述了马克思的方法和理论与这一理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共八章,分别指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系统、整体和动态的分析框架,从而能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做出有效的结构性问题的理论解释。相反,与马克思学说相对立的西方经济学家则是从个别、局部出发,无法解释整体和系统结构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动性,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方法;采用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假设,如经济理性,完全信息,完全竞争等;其理论假说难以经受事实检验;其数学模型出自主观幻想,经济变量之间关系建立在不可靠的、非稳定性和非结构性的关系基础之上,这些方法“既不适用于个人更不适用于整个社会”;其政策以国家干预克服个体自由放任的市场体制的某些缺陷,但无法克服体系自身的矛盾;其处方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对系统整体的痼疾下药。
马克思经济学的系统分析框架,将价值理论作为解释经济和社会条件的重要工具[1] (P190),强调经济范畴的历史相对性和价值的社会关系,由此才能揭示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使得剩余价值的来源一目了然。孤立地看待每个生产者就无法揭示这种价值关系。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但古典经济学有很多错误,如价值论中混淆了劳动与劳动力的关系、无法解释剩余价值的起源、混淆价值和价格关系、不能解释地租来源。马克思相应在工资理论、资本理论、转形理论和地租理论中予以纠正[1] (P37)。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批评最多的是价值转形问题。其实,马克思的价值和价格关系是建立在系统的、整体的、结构性的分析上,并不用数学方法从价值得出价格或从剩余价值得出利润,而是从质的分析,从逻辑结构上解释劳动力价值怎样转化为工资,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1] (P66)。在逻辑上,价值先于价格,剩余价值先于利润。个别企业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偏离或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在整体结构上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总生产价格等于总价值。因而利润只是剩余价值的虚假外形,价格仅是价值的表现。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或价格),剩余价值转形为利润,利润转形为平均利润,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对于资本主义的变动性,是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原著者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这种变动性较好地解释了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东欧的社会变动,并认为“中国已意识到跨越历史的发展阶段是不可能的,同时也表明中国对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发展战略的毫无疑义的认同”[1] (P3),这些事实证明,资本主义成熟的物质基础才构成其内在否定的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动过程中,竞争促进了资本积累和技术更新,导致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正是这种成功导致资本主义的死亡。资本积累又破坏了竞争而导致垄断,毁掉了自身活力的机制,引起危机出现。同样,资本主义的自相矛盾的内在逻辑,在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中也同样表现出来:资本的技术更新导致生产率提高、资本积累促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引起利润率下降;为阻止利润率下降,又促使资本家积累和技术更新;积累增加了生产能力,也提高了剥削率,同时又降低了工人实际工资,使剩余价值实现更加困难。总之,这种内在矛盾难以在资本主义自身内得到根本解决。
第二部分历史及其现实意义,共五章。这部分是将马克思的方法和理论用于分析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家追求资本积累,导致技术革新、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并将资本的剥削由国内扩展到国际领域,以阻止利润率下降。而失业或保持劳动后备军,是长期保持工人生存工资和提高利润率的条件。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节省劳动力,以更多不变资本取代可变资本,这样,节省劳动力的结果必然引起剩余价值实现的危机。为了反危机,国家公共部门的作用规模和范围扩大,以便为剩余价值的实现提供必需的环境和条件。减少政府财政赤字,因而国家干预面临三种政策选择,即增加税收、减少公共开支和对工人阶级实施高压手段,但三种选择相互矛盾、难以协调。增加税收会促使企业减少投资和个人降低消费水平;减少公共开支会导致失业上升和利润下降;对工人采取高压手段使其服从于资产阶级利益,又会激化阶级矛盾,危机环生。要实行福利制度,国家必须增税,税收又通过间接方式转嫁到工人阶级身上。因此,福利是由工人阶级自己支付的。国家要保持福利制度,就要相应提高劳动者的税收,这将引起消费需求的减少和产品实现的危机;要削减福利开支,又与工人阶级的预期和需求相矛盾。总之,马克思的方法在解释历史和现实上都提供了清晰而符合逻辑的分析,“无论是作为一种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框架,还是一种提高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剥削本质的社会意识的方法,马克思的学说对于当代的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仍然大有裨益”[1] (P195),这就是该书指出的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说从该书中可以得到一种智慧,是因为该书有其独到的方法和敏锐的眼光,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途径。比如失业为什么永难消除?庇古认为是工人实际工资太高,不愿意接受货币工资的降低,以致劳动供求难以达到结清的均衡状态。凯恩斯从总体观察,指出庇古假设货币工资降低会提高商品需求,个别企业降低货币工资可以增加销售,但对社会整体而言并不增加需求,因而降低货币工资只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即使部分工人接受降低实际工资,也无法提高就业水平,因个别企业降低工资可以降低价格,但所有工人降低工资使所有价格下跌,实际工资并不降低,失业原因是总需求不足。两人的方法不同,结论也就不同。弗里德曼以“自然失业率”来构造其理论,解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如果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则通货膨胀减速,反之加速;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则通货膨胀才会稳定。滞后理论提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NAIRU)概念,认为失业降低会加速工资性通货膨胀,工会力量会把系统推向更高通货膨胀。一旦通货膨胀出现并上升,则随预期的调整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有一个临界水平,在这一水平上,通货膨胀稳定,即稳定于NAIRU之上。因此,NAIRU是具有依赖性的,当持续上升的失业>NAIRU时,导致NAIRU本身上升。这种滞后现象被经济学家用来表示持续性事件的影响。斯蒂莱潘蒂认为,失业率连续变化时,通货膨胀是稳定的。NAIRU能独立于过去而存在,持续性并不等于滞后。因此,滞后概念只能适合于长期失业和工会谈判能力关系上。长期失业人数为总失业人数的部分,会影响谈判关系,因为长期失业人数比例越高,工会成功谈判的能力就越少,资本家对工会的影响力就越少。加尔布雷斯认为NAIRU结构过失了,决策者寻求更低失业率比经济模型的预测更有意义。本书作者认为,包含滞后理论的NAIRU模型最接近马克思的分析,因为它试图发现事实的本质特征,这与马克思的劳动后备军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不可少的特征的观点较为一致。因为保持一定高度的失业率是维持工人长期生存工资、阻止利润率下降的必要条件。这些见解无疑十分独特。作者还认为,二战之后的社会民主党采用凯恩斯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能采取妥协的方法。但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社会出现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失灵?其失败的原因在于凯恩斯分析的片面性和思维的局限,也脱离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而,虽从个量转到总量分析,可以解释局部或个别问题,但试图实现更高就业水平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破坏了资本主义的内在动力(积累和追逐剩余价值)。凯恩斯也不愿意分析社会经济关系导致的冲突。只有马克思用生产关系才能解释这种冲突。因此,这种分析显示了原著者的敏锐智慧。
说从该书中可以得到创造性启发,是因为原著者并没有死板僵化地理解或复述马克思的思想,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在很多地方都有其创新观点,比如他对历史进程的各阶段的替代及阶段的不可逾越的认识[1] (P1~2);马克思经济方法是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综合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历史决定论[1] (P25);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进一步区别:生产劳动不由产品定义,而由生产、交换的性质定义,如为个人消费而付出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而采取产品形式,劳动力采取商品形式进入生产过程,生产预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而采取商品形式。在生产性劳动中,货币作为资本,在非生产性劳动中,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如果劳动力作为非生产劳动而被买卖,它是产品,当劳动力作为生产劳动而被买卖,它采取商品形式[1] (P32);在第四章指出如果资本有机构成比剩余价值率增长快,利润率必然下降[1] (P48);在有关转形问题中指出平均利润率不仅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还取决于各个不同部门资本与总资本的所占比重,各部门利润率依赖于资本有机构成,因此,平均利润率由不同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和总资本在不同部门的分布决定[1] (P57)。又指出平均利润率的变动需要较长时期,而一个特定部门的利润率却不断变化。因而,较短期内生产价格的改变能够通过商品价值的实际变化来解释,这个改变是由生产这些商品所需的总时间的变化引起的[1] (P58),也指出马克思并不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问题,只是说明剩余价值的生产、交换和分配问题[1] (P82)和资本主义的动态本质[1] (P67);在第七章指出在短期内,资本家并不自动将消费余下的剩余价值用于投资,这会导致实现问题,但长期中,资本家会把消费余下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投资,为生产而生产[1] (P86~87);积累和技术革新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预付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下降[1] (P90),单个资本家努力提高利润率却使总体资本家利润率下降[1] (P92);在第八章指出资本的周期性实现危机,在于固定资本投资的不连续性[1] (P105);第十二章中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是创造和再创造资产阶级的功能[1] (P168),等等。但这些新颖的观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血肉融合的有机整体,为举证只得分割这种联系。因此,系统阅读才能使收益最大。
系统、完整评价这本书,可能超出了本人的能力。但不管怎么说,阅读此书一定会带给我们极大的兴奋、愉悦和收获。译著翻译准确,语言流畅,可读性极强,我希望大家喜欢它。
标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工资结构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剩余价值规律论文; 失业证明论文; 资本论论文; 凯恩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