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_可持续发展论文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_可持续发展论文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观论文,牢固论文,树立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P13)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个重大命题,切实把第一要务抓紧、抓实、抓好。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中全会和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对我们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实践问题。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人类就始终面临发展的难题,并且一直在为发展而作着不懈的努力。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但是人们对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影响着发展道路的选择。也就是说,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观,将严重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方向、发展程度、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的后果。正确的发展观将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错误的或片面的发展观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因此,发展观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客观过程。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指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3](P433)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毛泽东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奋斗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4](P663)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的前途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一句话,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前途皆系于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能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检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是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3](P13)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在今后20年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既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也包括经济体制的完善;既着眼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着眼于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既涉及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涉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既强调社会的和谐与全面进步,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完成这一宏伟而艰巨的历史重任。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世界各国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发展理论,形成了不少发展模式,这些理论和模式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却在发展问题上留下不少惨痛的教训。这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发展必须拥有科学的发展观,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我国现阶段,怎样的发展观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呢?或者说,我们应该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观呢?对此,胡锦涛同志有着明确的要求,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6](P7-8)

科学的发展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用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千方百计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抓住发展的根本。”[5](P14)

科学的发展观是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7](P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发展却严重滞后,严重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在制定发展战略、选择发展道路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城乡的协调发展。

二是统筹区域发展。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贫困地区的差别非常之大。而且,即使是在同一个地区,有的市、县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人民生活较为富裕,而有的县特别是贫困县却还有不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8](P36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如果不改变目前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状况,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将严重有悖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因此,促进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自然就成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围绕着总目标而不断实现一系列具体目标的过程。这些具体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和手段,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就难以实现一系列的社会目标。仅仅把社会目标视为发展,忽视发展的手段,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社会目标也难以到达;反之,仅仅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发展的社会目标,就可能会把发展引到歧路上去,结果将为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我们所强调的发展,应是经济发展手段和社会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不断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四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也被称为是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发展。这是人类在全面审视人类自身的代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后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早在1972年,联合国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就指出,人类要想解决全球问题,就必须赋予自己以应有的权利,人类的发展不应限制自然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也不应建立在奴役、掠夺、破坏自然的基础之上。就天生万物来讲,人与自然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应该是并行不悖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9](P283)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世界人民的共识。

五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的。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全方位开放的趋势,使我国经济日益加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动性明显增强。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6207.7亿美元,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3256亿美元和2951.7亿美元;对外贸易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分别为25.7%和23.3%。新的开放格局既对国内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又带来了可以利用国际环境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协调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

科学的发展观是以实现两个和谐为目标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要牢固树立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在一心一意谋发展时,一定要始终坚持以这一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7](P20)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区分不同发展观的一个显著标志。在传统发展观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抗型的,它从人和自然的两极对立出发,在讨论自然时看不到人,在讨论人时又忽视了自然的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0](P66)我们树立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人与自然的这种对抗关系,还自然以其本性,把自然纳入到发展系统中,看成是人类发展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使人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新型关系——共生关系;就是要“按照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5](P15-16)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另一个重要目标,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从片面发展不断走向全面发展的历史。在最初的社会形态里,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狭隘性和个人社会关系的贫乏性,使得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与和谐。即使到了资本主义阶段,虽然生产力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1](P707-708)只有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P294)显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标志,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以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为己任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既立足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立足于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并且通过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三代不同的发展观。第一代发展观可以简要地归结为:发展=经济增长,第二代发展观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第三代发展观可概括为: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既不同于把发展单纯看作是无质变的经济增长的西方第一代发展观,又不同于离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变革的西方第二代发展观,也不同于抽象谈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第三代西方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各种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和世界各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立足中国实际,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本质,为我们解决好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7](P1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和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新的胜利。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政绩,是指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履行相关职务取得的工作业绩。它是领导干部从政思想、为政风格、施政目标的综合体现。政绩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因为没有正确的政绩观,一个人就不可能正确地对待政绩,就不可能正确地对待与政绩相关的发展问题。因而在实践中就会为了某些所谓的“政绩”,而不计成本、不顾生态地盲目“发展”,近年来屡禁不止的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是这种片面或错误政绩观、发展观的典型反映。对此,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他反复强调:“抓发展、促发展,要把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统一起来,既发挥主观能动性,满怀信心、奋发有为,又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力戒浮夸急躁、急功近利,坚决反对弄虚作假,绝不能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绝不能搞大哄大嗡。”[5](P16)并且明确指出,考核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和干部政绩,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而且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决澄清认识上的几种误区。

一是把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GDP是反映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GDP和人均GDP,它能够粗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水平,但是难以真实反映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更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不能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社会代价,难以标示人们实际享受到的福利。而且GDP增长并不一定就会实现经济的增长,如南美、非洲一些国家,依靠出口木材或石油使GDP有了增加,但由于缺乏结构变革和制度变革,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和其他部门的生产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改变,经济部门的效益也没有发生相应的增长。

二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增加,主要表现为GDP或人均GDP的增加。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概念,更是一个多维度的质量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分配的合理以及体制的变革与完善等。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经济发展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长,并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但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如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技术水平没有提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也没有改进,就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

三是把经济发展等同于全面发展的认识误区。尽管经济发展比较经济增长来说,其内涵有了很大的拓展,但是单纯的经济发展仍有其局限性。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传统发展观看来,发展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基本上就是同义词,“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12](P53)随着研究的深入,伴随着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变化,不断有更多的发展指标被作为重要外延加入到原有的发展概念之中,使发展从原来的经济增长转变为经济发展。再转变成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轻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现代先进的科学发展观。

但是,我们现在仍有不少干部对发展的认识停留在传统的水平上,简单地认为GDP增长就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就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就等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因而盲目追求经济指标、GDP增长,忽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实施的既不是协调、全面的发展,也不是可持续的发展,而是急功近利的发展。这种认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差甚远,与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相差甚远,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相差甚远。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努力实现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5](Pl5)

四是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误区。如果说以上三大认识误区是认识滞后于实践的话,那么,这一认识误区则是认识超前于实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从全国来说人民生活虽然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有不少贫困落后地区和贫困人口,在农村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7](P18)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宏伟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来思考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在我国现阶段还不是以人为中心,而是依然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几个关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但是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能忽视其他各项事业,必须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改革、发展与稳定这三者构成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并将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二是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方面。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社会都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5](P17)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三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基础,但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并不会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不会自动地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因此,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定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及时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万众一心地推进发展。

四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十分重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7](P22)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既是当前要集中力量解决好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定要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合理保护环境、科学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标签:;  ;  ;  ;  ;  ;  ;  ;  ;  ;  ;  ;  ;  ;  ;  ;  ;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