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健身因子的提取与应用_武术论文

太极拳健身因子提炼与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极拳论文,因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5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0)06-0028-04

太极拳初创时,虽然已有其哲理、健身和技击的渊源,但仍然着重于技击功能的发掘和运用。近百年来,由于火器的演进,拳技之勇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缩小,注重太极拳健身功能逐渐成为太极拳运动主流方向。太极拳运动主流方向的转变,一方面,使得太极拳的发展方向更加多元化。多元化发展更加能够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逐步形成了集自卫、健身、艺术、娱乐、竞技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武术,太极拳的时代价值也随之扩大。另一方面,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武术就是徒手或手执武器搏杀格斗的方法或技艺[1]。太极拳健身功能不断被强化的历程,使太极拳的武术本质有被异化的趋向。太极拳武术本质的异化必然损伤依附其上的功能的发挥与提高,从而使太极拳所承载的诸多功能失去依附的核心,最终也必然会削弱太极拳健身功能的充分发掘。

因此,紧密结合太极拳作为武术的本质特点,提炼太极拳蕴涵的健身因素,在此基础上发掘太极拳健身功用的一般性原理,有利于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太极拳这项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武术。

1 太极拳健身因子的提炼

究竟哪些因素对健身最为关键同时又是太极拳的本质属性呢?这些因素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太极拳独特的健身价值,同其他健身术区分开来;二是这些因素是被各流派太极拳所共同关注的运动特点。

关于第一点,郑松波通过对心理、生理、生化等不同层面对太极拳健身机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后发现:当代研究者大抵重视太极拳运动四个方面运动技术特征:一是“心静体松,动静结合”的内功拳特质;二是“缓慢柔和、连绵不断”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性质;三是“节节贯串,劲走螺旋”大小肌群共同参与的整体性运动;四是“意识、呼吸和运动”密切配合富有韵律的运动。研究认为上述太极拳运动特征之所以被重视的内在原因是其对健康的特殊意义。结合健康的界定,可以用图1表示其关系。

图1 太极拳运动特征与健康的关系图

关于第二个问题,由于不同流派的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演练风格和练习要求,有必要加以提炼,并通过与当代健身研究理论相整合,获得比较客观的太极拳的不二属性。表1归纳了太极拳五个主要流派的主要运动特征和基本要求。

笔者在太极拳力学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把太极拳姿势和动作要求归结为节节贯穿,完整一体的“骨性拱架系统”,进一步细化了太极拳周身一体的演练风格,为简要起见,仍然可以用“周身一体”来统领其要求。结合表1之概述,太极拳运动技术共同的核心特点是:一是心静体松;二是动作缓慢、连贯圆整;三是意念、呼吸和动作相配合;四是周身一体。

“心静体松”是指练拳时,在维持动作姿势的基础上,身体肌肉应处于放松状态,尽量使身体自然舒展,不用僵力,同时要排除一切杂念,注意力集中。心为一身之主宰,心静则全体皆静,身心虚静则神能安宁。由表1可知,陈式、杨式、孙式和武式大抵如此。冯志强认为太极拳之所以有显著的养生功效,就在于贯串始终的心神虚静,认为虚静的程度反映了习练者太极功夫的程度,太极拳功夫的提高取决于虚静功夫的深入[7]。徐致一把“用意不用力”列为太极拳第一要求[8],也突出了心意的主导性地位。故“心静”是太极拳的首要,是总纲。“松”是心静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促进“静”的程度。另外,“静”是佛教“禅定法”的本质,所谓“无听之以耳,听之以心。”以意为主导,与道教的“存想法”相类似。贵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作缓慢柔和、连贯圆整”是指太极拳动作缓慢,含连贯之意,要求拳式之间不能停顿,做到连绵不断。“柔和”的前提是要放松,在此基础上使动作姿势及运动路线都保持弧形,才能“圆整”。太极拳之“圆整”是外形、劲力和意念三者合一,高度协调才能做到。慢练、由柔入刚、动作弧形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术的最为显著的特点。“慢”加重了意在动作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使动作圆整细腻,而不流于凹凸或滑浮。

“意念、呼吸和动作相配合”是指练太极拳到一定程度,要把动作、呼吸和意念配合起来。太极拳的动作是由“起、落、开、合”动作组成的,一般是起的动作为吸气、落的动作为呼气;开时为吸,合时为呼。另一种呼吸方式为,凡是一个动作完成时为呼气,过渡动作为吸气。无论哪一种呼吸方式都应求其自然。动作与意念的配合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动作的运动过程中,以意识引导动作,做到“意领身随”。呼吸参与动作,动作与呼吸合一,是在“意”的主导下实现的。呼吸与动作的结合,是中国古代“导引法”的核心,且配合有引气、闭息、咽气及存想等内容;意识与呼吸的结合是中国古代养生术“吐纳法”的本质特征,又称为炼气、行气、调气、胎息等,是在“呼吸精气”、“吐故纳新”的思想指导下形成,当代气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健身术。

“周身一体”的要求是太极拳成为高级拳术的重要原因,是太极拳拳架练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动作外形和内在意识高度和谐的结果,也是所有技击性运动到达高级境界的共同特征。周身一体是太极拳武术本质的外在特征,就普通健身者而言,其难度比较高。

推敲上述要求,可以把上述四条要求统一为“静、松、慢、圆、整”五个构成元件。这五个元件既是在“意”的统驭下渐次形成,又都包含了“意”本身。这既是太极拳练出浑圆内劲的主要因素,实际上也是太极拳练习能促进健康的本质因子,故称“太极拳健身因子”。结合当代太极拳健身研究和太极拳运动的本质特征,完成了太极拳健身因子的提炼,其过程可用图2表示:

图2 太极拳健身因子的提炼过程

显然,在太极拳练习的不同阶段,虽然各健身因子都被传授者一再强调,实际上是不可能齐头并进的。又因为各因子的内涵是随着练习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地深化丰富,着实让人比较难以理解,更加难以掌握。下面就太极拳健身因子的相互作用的一般性规律作初步的探讨,以加深对太极拳健身因子的理解。

2 太极拳健身因子之间的关系

完成了从传统太极拳中被提炼出来又共同构成太极拳健身功能的核心构件,即太极拳健身因子“静、松、慢、圆、整”,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构件的层次及其相互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如果把太极拳的健身效益看作一个系统效益,那么,“静、松、慢、圆、整”就是促成这一系统效益的各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由于系统的总体特性,并非系统中各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一个极其复杂的运作机制。“静”的统领性地位,不是一开始就能获得的,而“松、圆、整”也是到相当水平才有可能做到。慢练是第一步,慢练深入,带来松,松加深静,静促进圆,圆增加整,整又提升了慢。同时它们又是一体的:任何一环的滞后,必然影响到其他几环;任何一环的改善,也必然提高其他几环的质量(见图3)。

图3 太极拳健身因子关系图

太极拳各健身因子既是太极拳运动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古代养生法的精髓。诚然,每一个因子都有其特有的健身价值和作用机制,但是惟有它们融为一体时,整个系统才表现为太极拳的总体健身效益。借用日本学者根本勇[9]所提出的“水桶理论”构筑太极拳健身效益的模型(见图4),可以发现:要取得太极拳健身的理想效益,必须使构成太极拳健身效益的各健身因子能够均衡地发展。

图4 太极拳健身效益的水桶模型

这里的“均衡”,意指构成太极拳健身的各因子的量必须相等。由于各个构成因子中,其单位性质并不相同,事实上并不能去比较各因子相互是否均衡,如果要比较则必须进行转化。转化的标准大概是以各因子的理想构成比例为依据,亦即当各健身因子依照一种理想的比例去构成时,可以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健身效益。而当某些健身因子过高,则形成浪费,不能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健身效益;但当某些健身因子构成因素过低,则成为健身效益提高的制约因素。因此,均衡是个相对概念,当各健身因子构成比例最佳时称为最均衡,而且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均衡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如果我们把太极拳健身因子看作是个“群”,在这个因子群里的各因子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和组合方式,这些关系和方式即构成健身因子间的本质联系。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健身因子间的本质联系,存在着以下几种规律:

总合律:指太极拳促进健康是一种综合性的表现方式,它是由太极拳健身因子的单个发展水平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决定的。揭示健身因子总合律的实践意义在于:只有全面拥有健身因子,才可能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健身效益。

主导律:主导律是指太极拳运动的众多健身因子中,必然存在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子这一规律。各健身因子对总体健康的贡献量是不同的,我们把在不同的时域内及不同的条件下对健康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称之为主导因子。

突前律:指各健身因子在发展变化上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呈现出单因子突前,多因子跟进的变化特点。太极拳健身因子在发展进程中,都存在某一健身因子突前发展,造成某种不平衡,然后其他健身因子分别跟进,取得相对的平衡。之后,又有某一因素突前发展,造成新的不平衡,我们把健身因子的这种变化规律,称为突前律。

由以上这些规律可以看出,“水桶理论”,事实上相当于“总合律”理论。深入探讨水桶理论,可以发现,该理论并未考虑系统内各因子间具有交互作用的特性,因而得出,任何一个因子的低落,将制约总体健身效益的发展,而忽略了各因子间是否“和谐共生”的问题。

比较明显的实例是有些太极拳名家,起初参加太极拳学习只是为了增强体质,甚至只是为了治病疗伤,在锻炼之初,“松”、“静”、“慢”的权重大一些是必然的。后来随着体质增强或疾病康复,他们的“圆”、“整”的权重被加大,进而成为有名气的技击大师。可见,各健身因子间确有“和谐共生”的关系。究其实质,是主导律在起作用。如果把各健身因子在总合律、主导律和突前律作用下导致的健身效益大小用图来表示,可以得到图5。

图5 健身因子的作用规律

因此,健身效益的一般模型只是反映了健身效益结构的共性,呈现均衡特征。而健身效益的个体模型反映着健身效益结构特性,呈现非衡性特征。借用“非衡结构补偿理论”[10]阐述太极拳健身效益的个体特性问题,即健身效益构成因子中某种薄弱因子为另一种高度发展的因子所弥补或代偿,称为健身效益非衡结构的补偿现象。不过,非衡结构补偿理论,则认为健身效益构成因子,可以在几个优势的主导性因子作用下,补偿其他较为劣势的因子,而形成独特的健身类型,进而保持总体健身效益的优异。

3 太极拳健身因子的应用

太极拳健身因子是从太极拳作为武术本质的运动特征和当代健身研究的实践中被提炼出来的,这些构件及相互关系又如何在健身实践中体现其价值呢?在太极拳锻炼实践中,如果只是注意太极拳动作之“慢”、“圆”,而忽视其内在的“松”、“静”,太极拳就会流于慢化体操的弊端,难以发挥其养生疗病的强大潜力。同样,对“松”、“静”强调过多,而漠视其“圆”、“整”之要求,虽然可能达到强壮身体的目的,却会失去挖掘人体更大潜力的可能,而且因忽视太极拳的武术本质,从而有丧失其“武技文化”内核之虞。毕竟以技击性运动为载体的文化形式,如果失去攻防的技击本质,就失去了可以依靠的核心,也会令其承载的其他功能受损。

由于目前尚没有关于太极拳上述健身因子在健身效益上的贡献率定量研究,下面根据《太极拳健身原理》[2]的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针对不同练习者的具体情况,对太极拳的健身因子作重要性排序,以“1、2、3、4、5”表示重要性逐次下降,以期对各健身因子的均衡,有一个比较具象的认识(见表2、3、4、5)。

基于上述认识,在探讨太极拳健身效益时,要因人而异地兼顾“总合律”、“主导律”和“突前律”,妥善安排“静、松、慢、圆、整”各健身因子在锻炼中的权重,以取得最佳的健身养生效果。在太极拳健身实践中,可根据锻炼者个人条件,对各健身因子作不同比重的安排。结合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个体条件、评估体系和太极拳健身因子之间的关系可形成图6所示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可行性,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

图6 太极拳健身因子的实践模式

4 结语

太极拳健身因子“静、松、慢、圆、整”的提炼与应用,实际上是对太极拳健身效果发掘的一种新的观察方式与评价方式,它不限定太极拳的风格和类别,只强调评价时深入到太极拳构成元素的最小单位。强调这样一个出发点,它可以包容一切可能出现的太极拳的风格和构成变化,为太极拳武术本质保持与健身内涵的发掘提供一种思路。这种评价方式既可以应用于当代风格的竞技太极拳、健身太极拳,又能够应用于传统太极拳,因此具有相对广泛的适用性。不过,太极拳健身因子提炼与应用的构想,也带有属于构想层面的性质,因子提炼与应用存在视点与经验的局限性,因此,不能保证基于这种认识创造出更好的作为武术或健身形式的太极拳,它还必须在当代太极拳技击和健身研究中接受检验。

收稿日期:2010-01-05

标签:;  ;  ;  ;  ;  ;  ;  

太极拳健身因子的提取与应用_武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