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鲁迅作品的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作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鲁迅有不少作品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本文就其中的部分作品,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思想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当时的封建势力仍然根深蒂固,因此,彻底的反封建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任务之一。鲁迅的作品顺乎时代的潮流,反封建成了他的作品的主题。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便是一篇震撼人心的彻底的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其他如《孔乙己》、《故乡》等小说,也表现了这一重大主题。《孔乙己》讨伐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寄于了作者的同情。《故乡》则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人民依然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作者在革命运动和革命思想的影响下,更加深了对农民的同情和热爱,开始探索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及其出路这样一些极其重要的问题。因此说,我们必须了解作品的背景,从历史的角度来学习鲁迅的作品,才能正确掌握作品的深刻含义及其历史意义,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学生是很难领会作品的主题的。
在学习鲁迅作品的过程中,有人可能产生疑问,为什么作品中写的多数是阿Q、孔乙己、祥林嫂、 闰土这样一些受封建思想影响很深的人物,而很少出现英雄人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鲁迅的创作思想中寻求答案。我们知道,鲁迅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之所以弃医从文,是因为他当时认为:要拯救中国,首要的是改造“国民性”,最好的武器便是文艺。他想利用文艺的力量来改造人们的灵魂,来改良社会,所以,他描写的人物,多半来自病态社会中的人物, 塑造了一批如阿Q、孔乙己、闰土这样的人物,其目的就是引起人们疗救的作用。这就是鲁迅作品的任务,也是当时的社会的重大任务。
二、掌握作者的思路和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教学
鲁迅的每篇作品所反映的时间、人物、地点都是不同的。如《孔乙己》反映的是孔乙己一生的穷困落魄;《故乡》反映了“我”回乡的一段时间的见闻和感受;《社戏》是回忆“我”童年时在平桥村看社戏的愉快生活,着重写看社戏来回路上一群农家孩子的活动;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写的是两个不同的地点、两种不同的天地,即“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和“我”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的读书生活。如果不是从总体出发,而是局部的,零碎的来理解作品,就很难领会作品完美的艺术魅力。我们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在讲前一部分“百草园”时,应该着力讲第二自然段,作者对百草园作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描绘自然风物,引出十五种景物,叙述四件趣事,表现了少年鲁迅热爱自然,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生活情趣,这是“我”的乐园。另一重点段则是记叙冬天的百草园,与园里的游戏活动,写拍雪人,塑雪罗汉和捕鸟,而又着重写捕鸟的过程,讲清“扫、露、用、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这些动词准确地表明捕鸟的动作,清楚、真切地把儿童的天真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三味书屋”,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只好天天念那“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莫名其妙的、枯燥无味的古文。这里作者批判了封建教育、封建文化对儿童思想的束缚和禁锢,从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百草园”中的欢乐和“三味书屋”的压抑,这是表现主题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在讲课时应该用对比的方法,根据作者的思路和总体结构的分析,将主题突现出来。又如《故乡》中的闰土,作者不仅描写了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一双象松树皮的手的闰土形象,同时用回忆的写法,写出了“项带银圈,手捏一把钢叉,向一匹猪尽力刺去”的少年闰土的英雄形象。通过对比,总体的分析,启发同学思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旧社会不仅扭曲了农民的精神,而且摧残了农民的肉体,从而控诉了旧社会的罪恶。又如讲读《一件小事》,应当从情节和人物入手,使同学认识人力车夫勇于承担责任,正直无私的高贵品质,而“我”对老女人的摔倒是漠不关心,认定她是“装腔作势”和怕“误了我的路”,反映了利己的思想,通过二者的对比,那从皮袍下面榨出的“小”就把“愈走愈大”的车夫形象衬托出来了。通过对比和自我反省的心理描写,有力地表现了“我”思想感情的巨大变化,体现了“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我们所说的思路,就是作者的构思,我们所说的总体结构,就是说在导读时不能强调一面而忽视不可分割的另一面,只有掌握全面,才能把形象、主题完整地表现出来。
三、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进行重点分析
散文和小说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导读时着眼点也有所不同,散文要注意语言、事件、感情和结构等等,而小说则应侧重于故事情节,细节和人物性格。如教《藤野先生》,应该将作者和藤野先生的初次见面,日本青年的胡闹,藤野先生主持正义和对中国学生的关怀等。这些事件讲清楚,通过这些事件的讲解,就把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老师的崇敬、惜别、怀念之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而在讲小说《孔乙己》时,应该着重分析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和对话,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分茴香豆等细节,就把孔乙己的迂腐性格,受封建毒害之深,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这个梁上君子的面貌全面地反映了出来。分析人物形象,应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我们过去分析孔乙己时,往往强调他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一面,却很少注意到他还有性格的一方面。我们说,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定,分茴香豆给孩子等等,这是出于他的善心。孔乙己并不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无情摧残的受害者。他的悲剧控诉了人间的冷酷和封建教育制度的罪恶。只有对人物性格的全面把握,才能更准确地领会作品的主题。
曾经有个时期,提倡课文要“字字讲清,句句落实”,其实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现在的语文课本,份量增多,特别是分科型的初中语文阅读,课文篇目大量增加,更不可能,也没必要“字字讲清,句句落实”。如何有重点地分析,进行点拨,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语文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要怎样来确定作品的重点呢?以《药》和《祝福》为例,分析小说主要是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着重分析主要人物。《药》的主要人物是华老栓和夏瑜,《祝福》的主要人物是祥林嫂和鲁四老爷。分析主要人物又要抓住对重点片断的分析。如分析夏瑜,就要重点讲解他在狱中的言行和表现;分析祥林嫂,除了讲清她三次到鲁镇的不同心理、神态的变化外,还可以重点分析她眼神的变化。鲁迅说过:“要极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祝福》中写祥林嫂的眼睛表情有十四处之多。从她“顺着眼,眼角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到最后“只有那睛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眼神变化,可以看出祥林嫂的生活经历、不幸遭遇和内心世界。从她那双变化的眼睛里,我们看到被封建恶魔摧残吞噬的劳动妇女的灵魂。我们强调导读课文要突出重点,也就是讲课时也要运用这种“画龙点睛”法,使学生明确重点。
四、结合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过去在语文教学中曾出现过“架空分析”,加“光明尾巴”等倾向,而一段时期又有些强调知识教育,忽视思想教育的倾向,这两种倾向认识上都有片面性。我们认为语文课应“文道统一”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这里着重谈谈怎样把握主题,准确地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这个问题。
首先,要把握住思想内容的范围,比如《孔乙己》和《祝福》两篇课文,同样表现反封建的思想内容,但前者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而后者却是控诉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如果没有把握住思想内容的侧重点,笼统地谈反封建,不仅会使思想教育流于空泛,而且也无法深入具体地掌握课文内容。
其次,就是要把握住思想内容的重点。《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是表现爱国主义呢?还是赞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德?我认为这两方面的思想内容都有,而且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但应该说,两者之中是有侧重的。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教学极端的负责任的高尚品德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如果着重强调课文中的爱国主义思想,看起来思想内容是提高、增强了,但其实这样分析,就未能准确地把握住作者要表达的意愿。所以说,在分析课文思想内容时,随意降低或任意拨高的做法都是不必要的,不恰当的,只有准确地把握主题,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从语言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学习鲁迅的作品和学习一般的说明文、知识性文章是不同的。它除了学字、词、句、内容、知识外,还必须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并通过这种美感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文中也有画。鲁迅的不少作品取材于江南农村,作品中不仅塑造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人物,阿Q、 祥林嫂、闰土等,而且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那苍黄的天底下几个萧索的荒村(《故乡》),那鲁镇上发出闪光的爆竹(《祝福》),那生气盎然的“百草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那月夜中如仙境一般的社戏(《社戏》)……这些逼真、生动的景物描写,为典型人物活动创造了典型的环境。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而是融进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故乡的村庄是那么萧条,鲁镇的气氛是那么沉闷而阴冷,“百草园”是那样的生气勃勃,赵庄的社戏是那样令人神往……。“化景物为情思”,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导读时,应该造成这样一种艺术氛围,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受到美感教育,这样就达到了语文教学高层次的要求。
我们说要进行高层次的教育,并不是说可以忽视或放松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正是要引发学生学习准确、精练、生动、形象的语言来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完美艺术。如果离开了课文完整的内容,孤立地、琐碎地一味进行字、词训练,将是事倍功半。
本文主要谈如何教学鲁迅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此,其他如怎样指导学生作业,怎样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如课内外结合、读写结合等问题,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本文就不作论述了。
* 收稿日期:199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