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实现的反思与实践论文_彭建丽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四中学 671000

摘 要:培养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主旨,但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如何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本文就目前学校存在的现象作了剖析、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以实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各种活动,使学生快乐、主动的完成九年级化学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 科学素养 学习兴趣

化学是义务教育九年级开设的学科,家长、教师、学生此时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在初三加倍努力,能考上一所心仪的重点高中。由于大家确立的目标就是考出高分数,为此很多教师为了自己、为了学生、为了家长的需求,在教学出发点上常常是为了学生能考出高分而教学,全然忘记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要求。2001年,为适应新世纪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了新时期的教学要求,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但在一些学校,教师仍在按应试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初三年级,学校领导、家长都想要一个高分,所以很多教师忘记了初中化学教学的本真,忘记了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义务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的教学要求。

一、我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和师生、家长座谈,开展问卷调查,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常见的一些教学行为及思想进行了研究反思

1.课标不考的内容就改自学

如绪言部分,有些教师就让学生自学,最后给出一个什么是化学的概念,或者在课本上勾画一下就完事。殊不知,绪言是九年级化学的第一课,也是整个化学学科学习的启蒙课,在整个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让学生喜欢上化学,认识化学特殊价值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机的最好的开启,甚至可能因此而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志向。我的很多学生都是因为从我上的第一节化学课就喜欢上了化学这门学科,也为高中学好化学打下了坚实基础。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到下册的《化学与生活》这一章节时,按正常教学进度已接近中考前的四月底,这时领导催、家长急,怎么还不上完新课。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参加各种模考,部分教师对这个章节的教学处理又是让学生自学,教师勾画概念就结束。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是哪六种、坏血病缺什么、佝偻病缺什么?三个课题的内容,往往一节课带过,问其理由都说,留下时间,多做题,才能考高分。课程标准反复强调教师要重视本主题内容的教学,不能视为“软”任务,可教可不教。不能认为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学习内容是抽象的概念教育、科普教育,就可以简单化、概念化地处理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空洞、虚化、泛化,让学生失去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不仅把本章节教成一个全书的总结,既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还要让学生联系所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原理知识,让学生形成有关化学与社会的科学观念。通过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从而逐渐形成对化学学科本质的理解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课本最后一页有篇文章《复合材料》,我先组织学生阅读,然后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把复合材料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有同学说原始社会,古猿人用石头作材料,奴隶社会有了金属材料,铁耙,但发掘的文物很多生锈了,有学生补充说那时还没有生产合金,有同学又说金属材料虽然解决了不会生锈的问题,但密度太大,还是文中提到的复合材料最好,今天也学到玻璃栈道原来是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玻璃钢。同学在讨论中已不知不觉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了,科学创新的火花点燃了,科学研究的兴趣开启了。

2.学生实验不做,演示实验少做,课外探究全不做

当下,不少化学教师像语文教师一样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多媒体、一体机下让学生看看现成的实验现象。有一个学生曾自豪地跟我说:“老师,我们高中同学有一半的人在初中都没进过实验室做过实验,而我们是进过实验室的!”大家都清楚,化学是实验性的学科,人教版初中化学上下册八个实验活动是必做的。据我了解,有的学校完全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一个实验都没做,好一些的学校也就让学生做了一下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然后再做一个酸、碱、盐的性质的实验。这样的教师和学校不在少数,更别说探究实验的开展了。再如,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这一实验,一些教师改成了演示实验。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这样的实验活动很多学校也不做,就课堂上讲讲,拿到分数就行,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如何培养?

还有课本中编者精心设计的课外调查活动、课内讨论活动、资料卡片知识,很多老师也视而不见,省去不讲。其实这些小文章、小活动最能够拓展学生化学知识面,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也能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在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少,家长望子成龙,学校、家长唯考试分数第一的现实要求面前,很多化学教师虽然不想忘本真、不想忘初心、不想忘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在新课授课只有六个月的时间中要完成十二个单元的教学,还要让中考取得好成绩,怎样依照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二、我作为一位从事化学教学多年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持了如下实践

1.不忘初心,无论时间多么紧,都坚持做学生实验、课外探究活动,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化学是实验性的学科,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所有农村学校也全部配置了相关的实验室、实验器材,作为化学教师要做好的是引导学生完成好初中化学的八个实验活动,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用品的名称、使用安全注意事项,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一次成功的实验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脸上的笑容,其对知识的探索体验是任何书本知识无法比拟的,也不是通过媒体展示可以体验的。当然做科学实验就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此时教师更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实验面前,失败是正常现象,如果与假设不同,就应多次实验,分析出原因。学生经历几次失败,最终实验成功了,那种喜悦才是人生一辈子的财富,让他们体会了实验过程,享受了成功的乐趣,学生才会进一步对化学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而不是仅仅为了中考能考高分。实验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该实验是学生首次做气体的制备和性质检验的一个重要实验,在实验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该实验注意事项,并可以利用多媒体一体机仿真动画来连接仪器,在动画演示仪器连接过程中,如果连接错误,就连不上,如连接对了,我就给上一个点赞或笑脸。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对整个实验步骤从检查装置气密性到熄灭酒精灯都熟悉了,可再将整个步骤引导学生归纳为一个顺口溜,如:“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此后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操作起来就胸有成竹了。多年来,我一直要求学生做好规定的八个实验活动,还根据学生情况就有些实验做了调整改进。学生通过亲手操作,科学素养得以养成,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著名外语教授许国樟在北京市自学青年颁发毕业证书的会上讲了一段话:“古往今来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无不是靠自己学习,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谁能教莎士比亚成为莎士比亚?谁能教爱因斯坦发现解释宇宙的根本原理?自己的学习和创造是前进的一种动力。”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是要通过亲手自己做,不管实验成功与否,只有做过了,科学素养才能得到培养。在做实验活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我将实验仪器分成五组,每组在发生装置的器材上有所改变:

第一组: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

第二组: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双孔橡胶塞、长颈漏斗、铁架台(带铁夹)、锥型瓶、试管夹、试管、玻璃片、酒精灯。

第三组: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双孔橡胶塞、分液漏斗、锥型瓶、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

第四组: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注射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

第五组: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底漏的试管、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

学生设计的方案中,以下五种是典型的发生装置。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每一种方案的优势和不足,并启发他们还能改装成什么样?

这五种组合,还要求每一实验组的学生代表讲述每种装置的优缺点。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并从能节约药品、控制反应速率等角度思考实验发生装置的改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实验技能得到加强,创新思维得到开发,让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来我在完成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还引导学生在家建立自己的小实验室,用家里的玻璃杯作烧杯、小药瓶作试管、眼药水瓶作滴瓶、饮料吸管作导气管等,有些同学直接买了一些玻璃仪器建立“实验室”。我引导他们去药店买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探究哪些物质可以代替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学生有的找到了铁锈,有的找到了氧化铜,有的说碎红砖也行。有一次学生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孩子在家里弄实验,一做完作业就折腾,还把手也划破了,希望我与他孩子谈谈,初三了要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我听完后,在思考,我们国家为什么创新人才少?为什么得诺贝尔奖的人少,其实很多未来的科学家在小学、初中时代就被老师、家长扼杀了。对那个孩子我只是对他强调了安全问题,并要求用学习化学的方法去学好每一门课。一段时间后,家长和各科教师都说这个学生不管是哪一学科的学习都很自觉、很投入、很认真,能思考。这个学生后来以高分考入了重点高中。

2.跟上时代的脚步,利用好多媒体设备,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教学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时代在变化,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受到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挑战。作为实验性的化学学科在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必须要做的,但教师在讲台上做的演示实验也有弊端。后排的学生看不清,而且一个实验一般只能做一次。现在利用手机投屏,做演示实验时,可请一个同学录像并投屏在屏幕上,整个演示实验过程就能进行多次观察了。课堂上演示实验做得多,时间就不够了,这时可利用好多媒体进行总结板书,节约了书写题目的大量时间,同时利用好多媒体课件的一些游戏活动,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把一些需要记住的知识记住。正如斯宾塞所说:“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3.充分阅读好教材中的资料卡片,做好调查与研究,开展好课外小实验

人教版化学教材中的资料卡片上的内容,教师要组织学生阅读学习。如上册40页的“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81页的“水的组成揭秘”,134页“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注意事项”,下册106页“认识服装的标签”等内容。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化学知识面。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些知识不需要教师一字不漏地讲,有些东西我们只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平台,要相信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能理解、能感知。化学课本上册72页“调查热水器、洗衣机不断普及居民用水量的变化”,我就结合我们云南大理地区保护洱海工作,引导学生做洱海保护的调查。有些学生查到了地里施农药化肥污染,有些查到了垃圾堆污染,有些查到了溪水快干枯了,有的查到了生活污水直排洱海,等等。我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找出当前洱海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和学生一起把发现的相关问题反映给有关部门处理,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参与保护洱海母亲湖,增加社会责任心。

“化学与生活”既是中考的内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章节,教学中不能为了赶课、抢时间而省去这些内容的教学和学习,教材中的课外小实验也不能忽视。上册77页的“自制简易净水器”是一个材料易找、制作简便、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验,下册58页课外小实验“鲜花变色”将两朵红色的鲜花分别插入白醋的稀溶液和石灰水中,注意每天观察并更换溶液,观察几天后鲜花颜色的变化,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小实验,学生积极性很高。这些实验简单易操作,现象明显,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很有用,学生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中国有句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开展多种小实验活动会用去不少时间,在实验室做实验花了时间,由此培养出的科学素养还看不见,阅读资料卡片的内容中考还考不到,但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要坚信学生的综合素质肯定得到了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一定得到了增强,创新能力一定得到了培养,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动力,在实验活动中还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们能够自己学,学一辈子,学到老。如何面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尊重课程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家们给了我们很多教育启示,也是我们应该一直坚持和践行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隋玉新 主编 中国教师智库《鼎尖教案》。

论文作者:彭建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实现的反思与实践论文_彭建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