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百盟战争的战略思想及其历史意义_百团大战论文

论百盟战争的战略思想及其历史意义_百团大战论文

简论百团大战的战略思想及其历史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意义论文,大战论文,战略论文,思想论文,简论百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1940年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是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军事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其政治军事意义远远超出战役本身。百团大战的历史功绩不容抹煞,其历史地位不容否定,必须给予充分的评价。

关键词: 百团大战 彭德怀 历史意义 评价

百团大战是我党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发动的对日寇最大一次战役,此役曾沉重地打击了日冠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巩固和发展了我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乃至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上都有着重大影响。但遗憾的是此役曾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四十年代初就有人对百团大战提出过非议,至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华北工作座谈会上对百团大战作了全盘的否定,认为它在政治上、军事和组织上都是错误的。特别是在59年庐山会议上,林彪曾指着彭德怀的鼻子吼道:“你在抗日战争时期,违背毛主席的指示,自作主张搞了个百团大战。”〔1〕极尽歪曲历史、 挑拨是非之能事。尔后对彭德怀指挥过的百团大战的攻击逐步升级,说百团大战是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指挥下的错误战争,其客观作用是帮蒋介石的忙,维护了蒋介石的统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对外战争中,哪有打了胜仗,还受批判的呢?真是“岐路亡羊空有感,青史凭谁论是非”。但历史毕竟是人民写的,随着林彪“四人帮”的倒台,这些恶意的攻击,党中央早已为之洗刷干净,但对百团大战的得失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对其评价仍失偏颇。认为这个战役过早暴露了我党我军的力量,招来了日寇疯狂报复性扫荡,给根据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是得不偿失和不适时宜的战争,这些评价貌似公允,实际上仍然给百团大战蒙上了一层阴影,使这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战役得不到公正评价。值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本人不揣浅陋,想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百团大战是根据当时国际国内政治、军事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不是彭德怀一时心血来潮作出的主观决断,更不是什么资产阶级的军事路线。

1940年百团大战之前是中华民族危机最为严重的时期。国际上,德国法西斯以闪电战的攻势席卷欧洲大地,英法为了应付欧洲战争,实行东方“慕尼黑”阴谋,企图以牺牲中国和东方亚洲国家为代价,谋求和日本的妥协。这年六月,英法答应封锁滇缅公路和中越铁路之间的交通,给重庆国民党政府造成压力,让日本迫其就范。此时的日本为了配合德意轴心国战略需要,也希望尽快结束日中战争,以准备应付如箭在弦的日苏矛盾,因此自1940年以来,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加紧了对蒋介石政权的压力,政治上加紧诱降,企图使蒋汪合流,实现中日妥协。军事上发动宜昌之役,控制长江航道,切断国民党后方补给线,空中加紧对重庆的轰炸,一时间蒋介石在重庆的住宅及重庆的党政机关都遭到空袭,面对这种形势,国民党上层人物悲观失望,和谈空气弥漫重庆上空。值此民族危机空前加剧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接二连三地发表声明,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制止国民党政府走妥协投降的道路。中共中央在“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的宣方”中指出:“现在是中国空前投降危险与空前抗战困难的时期,我们不应荫蔽这种危险与困难,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向全国提醒这种危险和困难,并且指出:全国应该加紧团结起来,克服这种危险与困难。”〔2 〕毛泽东同志也发表了《团结到底》的文章,强调“我们的任务是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投降分子,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全国抗战”〔3〕。 应当指出当时我党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争取巩固统一的全民族的抗战,尽快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无需讳言,如果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得逞、迫使蒋介石政府投降,对中国的抗战是极不利的。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阴谋,当时的百团大战正是为达此目的在军事上采取的一重大举措。对此日本人在侵华史中毫不掩饰地说:“日中两国最接近一刹那……实际上是在宜昌失守的时候,中共觉察到日中谈判的危机,突然发动了如下节所谈的百团大战。”〔4 〕这就充分证明百团大战的声威打破了日蒋谈判的迷梦,从而实现了军事为政治服务的战略目的。

另一方面百团大战也是根据华北根据地所面临的斗争形势而发动的一场大战,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来,日本逐渐把主要的军事力量转向我解放区战场。特别在1940年以来日寇对我根据地不断进行扫荡,他们依靠交通线的便利,不断向根据地扩张,增设据点,实行所谓“囚笼政策”,使我根据地蒙受严重损失并逐渐缩小。据此彭德怀在自述中回忆说:“从1940年三月前后至七月,华北根据地大片地迅速变为游击区。大破袭战之前,只剩下两个县城,即太行山的平顺和晋西北的偏关,原来一面负担的群众变为两面负担(即对抗日政府负担,又对伪政权负担)。”〔5〕当时的国民党右派和日伪军又制造谣言, 散布什么“八路军游而不击”,“专打友军,不打日本”等等,在这种严峻而复杂的局势面前,由我八路军发动对日寇的一次大战,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是势在必行。据李达同志回忆说:“七月中旬左权副参谋长从集总来到一二九师师部,向伯承、小平同志谈了彭德怀同志关于在最近准备打一个大战的设想。我当时也在场。左副参谋长说,为了粉碎日寇的‘囚笼政策’,振奋坚守敌后根据地和全国军民的胜利信心,制止国民党的投降活动,牵制日军的兵力,集总首长准备组织发动一次对日军交通干线的破袭战役”〔6〕,并同时记述说“伯承小平同志听了以后, 欣然赞同,我听到这个设想,当然也是很高兴”〔7〕。 可见发动这个战役不只是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同时也是人心所向,是全体根据地军民的心愿与要求。

在百团大战之前八路军总部曾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在情况和任务一节中写道:“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线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有于八月截断西北交通线之消息,似此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更加动摇,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战局,兴奋抗战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8〕这段话就是百团大战的战略出发点, 这和当时中央对时局的声明以及许多关于“击敌和友”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完全吻合,又怎能说是资产阶级的军事路线!

百团大战在1940年8月20日正式打响,7月20日八路军总部在通知各军区的同时,也电报了中央军委。彭总后来回忆,当时为了利用玉米生长的青纱帐作掩护以接近敌之碉堡,各个地方大概提早了十天就进入战斗准备,故未经军委批准提早了行动。彭德怀同志为此作了检讨。但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根据我军的战略战术原则,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作为八路军总部作出的决定应该说是可以的。事实上对于百团大战毛泽东曾多次予以肯定,当大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延安,毛主席立即给彭总发来电报:“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象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次。”〔9〕1940年9月10日中央在关于“击败和友”的军事指示中说:“我八路军新四军全部力量在目前加强团结时期,应集中其主要注意力打击敌人,应仿照华北百团战役的先例,在山东及华中组织一次至几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对敌进攻行动,在华北即应扩大百团战役的行动,到那些尚未遭到打击的敌人方面去。”〔10〕从这些电文可以看出百团大战毛泽东同志当时不仅知道,而且给予极高的评价。但是若干年乃至二十余年后竟被说成这是背着毛主席搞的,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二、百团大战的历史作用及伟大意义

百团大战原名大破袭战役,后来由于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重点破袭正太路,其次是平汉路,同蒲路北段和北晋路,并拟于“八·一三”前后开始向敌各交通线进攻。各部队在接到战役预备命令后,都进行了紧张的动员,并下达了作战要求,认为此役关系全局,必须打好。8月20日参战部队全面打响,向正太、同蒲、 平汉各路开始了连日的大破袭,战士们情绪高昂,以迅猛的动作绕过敌之外围据点,对铁路沿线守备之敌展开猛烈攻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累累。这种情况日军在笔记中写道:“在阳泉以南约八十公里的地点驻有兵力约二千人的共军,当时判断这股共军即使万人来袭,徒步行军也需两天时间。因此,当日并未采取紧急措施……偏偏就在这天夜里,接到第一个报告,却不是来自友军,而是敌人袭击的枪声”〔11〕,共军用日本话喊“投降吧,不投降就全部消灭”〔12〕。日军采取了反攻,但并未成功,“在阳泉的日侨(约五百人)中,已经绝望,甚至穿好衣服准备就难的景象”〔13〕,还有的日本士兵在日记中写道:“八路军天天攻击,早上活着,就不知道晚上怎样。”〔14〕日本兵在我凌厉的攻击下,有的跪着缴枪,并且哀求道:“你们不杀,我们可以给你们扫地。”〔15〕这种情况在百团大战以前是没有见到过的。可见百团大战大壮了我军的声威,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皇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从8月20日起至12月6日止,历时三个半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大小战斗1824次,共歼灭日伪军20636名,伤5153名, 生俘日军218名,伪军1471名,收复县城45座,最后得到巩固的仍有26个以上,这次破袭行动严重地破坏了敌交通干线,致使正太、平汉路处于瘫痪,打乱了敌人的军事部置。当然这个战役我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当时八路军总部给国民党当局呈报的数字看,我军阵亡官兵有5890名,受伤11709名,中毒官兵有21182名,由于我军主动出袭,采取夜袭奇袭的办法,使敌人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主动权掌握在我军之手,仍然是以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不付出代价和牺牲要换取战争胜利是根本不可能,特别是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八路军战士绝大部分,就是刚刚武装起来的农民,他们怀着对敌人满腔仇恨,从敌人手中夺取枪枝弹药,与装备精良的侵略者拼搏,能创如此战绩殊属不易。使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对我八路军刮目相看,大大提高了我党我军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百团大战是我党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其政治军事意义远远超出了战役本身,政治上打破了日本诱降的阴谋,制止了重庆国民党的投降活动,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维持下来。军事上拖了日军进攻的后腿,支持了正面战场。共产党正因为坚持从民族大义出发,顾全大局,不怕牺牲,才以有力的事实粉碎了国民党当局散布的八路军“不打日军”、“游而不击”的谣言,赢得了人心。这个战役不仅提高了我党我军的威望,同时也给国统区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时重庆的《大公报》报道说:听到这个消息,感慨至于流涕”。这个消息传遍全国,当时大后方的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支援八路军抗战的热潮,小到七、八岁的孩子,大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太都把自己的体己钱拿出来作为慰劳金支援抗敌前线的将士。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人民,纷纷举行祝捷大会,热烈祝贺百团大战的胜利,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军,要求上前线杀敌报国,增强了人民群众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念,给那些散布亡国论者以当头棒喝。百团大战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震动,引起了全世界对中国战场的关注,当时美国合众社驻北平记者史特莱对百团大战连续作了报道:“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线,战斗是炽热而无情的。”〔16〕日本众议院中有人发出了异于往常的哀叹:“要想消灭中共军,则必须依靠百年战斗才能解决。”〔17〕日本侵华之初曾狂妄地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曾几何时,百团大战很快就打破了他们的迷梦。令人不解的是这场连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使敌人胆颤心寒的战斗,在我们内部却有人喋喋不休的说什么,百团大战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力量,招来了日军对华北平原报复性扫荡,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并不了解华北在日本侵华中的重要地位,日本之所以进行扫荡是由华北地区所处的战略地位决定的,华北的地理位置是日本进行世界战争的脊梁,它北连满蒙,南控华中以及中国西北。同时也是各种物资如煤、铁、盐以及各种工业原料的来源地,是日本势所必争之地。倘若这种暴露力量招来报复的观点成立,那么在此前的平型关战役以及其他的抗战活动不也暴露了力量吗?另外日军所到的有些地方并未经过激战就被占领,仍然遭到了屠杀和洗劫,日军这种野蛮残酷的政策,是由它侵华的宗旨即以灭亡中国为目的所决定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曾经形象生动比喻过的,日本帝国主义也是井阳岗上的老虎,你打不打它,反正是要咬人的。不存在暴露不暴露的问题。其实,共产党在华北的势力日本早就心中有数,1940年3月日本估计在华北的中国军队共73万人,其中国民党正规军38万,非正规军7万5千人,共产党军队正规军13万,非正规军16万,共计29万,这个估计与我军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如果说对于这些情况日本还茫然不知,这未免低估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以上形形色色的对百团大战的贬低或攻击,彭德怀同志在自述中曾给予有力的批驳,他说:“对于百团大战的恶意攻击者你们站到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队伍里去了”〔18〕,“百团大战的胜利,对于揭露日蒋的各项欺骗宣传是有利有力的,对于积蓄力量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当时还不给敌伪以必须和可能的打击,根据地就会变成游击区,我们就不会有近百万的正规军,二百万基干民兵和广阔的解放区作为解放战争的战场,给进犯的蒋军以适时的打击”〔19〕。也就是说百团大战的历史作用和意义不仅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制止了日蒋和谈阴谋,同时使我解放区军民受到了锻炼,积蓄了力量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解放全中国准备了力量,它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由以上历史事实的论述得知,百团大战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煞的,其地位是不可否定的。百团大战是我党领导下在抗日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战役,否定它就是否定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在今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充分肯定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与作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反对外来侵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有着特殊的意义。

注释:

〔1〕林青山《林彪传》第102页。

〔2〕〔3〕《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第192—193页、第192页。

〔4〕《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5〕〔9〕〔18〕〔19〕《彭德怀自述》第235页、第238 页、 第240页、第241页。

〔10〕《百团大战历史文献资料选编》第13页。

〔6〕〔7〕〔11〕〔12〕〔13〕〔14〕〔15〕〔16〕〔17〕《抗日战争八路军一二九师》第184页、第185页、第194页、第194页、第194页、第196页、第196页、第218页、第218页。

标签:;  ;  ;  ;  ;  ;  ;  ;  ;  ;  ;  ;  ;  ;  

论百盟战争的战略思想及其历史意义_百团大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