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山东金泰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近年来,由于土木工程的不断壮大,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因素也增多,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所以要克服不良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国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上有所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促进工程项目的质量更安全,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土木工程建设的规模得到了明显扩大,数量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加,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混凝土工程的不断发展,对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都有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要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对土木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土木工程的质量决定着工程的使用寿命,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因此,要重视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实现土木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土木工程朝着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
1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现状
混凝土是当今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的材料。它是由石子、砂子、水泥与水按比例调制而成。相对于其他建筑材料具有多方面优势。所以在各种材料的质量控制方面,应给予高度重视。按国家规定,现在的建筑工程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的应用中,只强调商品混凝土公司应如何保证混凝土质量,当然这也是必要的,而一旦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就归结到混凝土生产厂家,往往忽视了混凝土施工应用单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商品混凝土不是最终成品,而是半成品;混凝土生产和应用单位都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控制,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建设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不但可以满足泵送的要求,其质量总体也比较稳定。但是,有部分未满足设计强度的试块所反映出的混凝土实体质量问题,若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成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隐患。
2 土木工程混泥土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混泥土配合比不合理
依据相关规定,混凝土需要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比,并依据普通混凝土性能实验方式或其他相关标准进行实验和配比,以满足工程耐久性和强度等要求。而往往实际施工中,有些现场作业人员投机取巧,不经过官方机构试配,常常依靠经验试配,或提交试配材料与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同,因而埋下隐患,危及工程质量。
2.2混泥土拌制不规范
在混泥土拌制施工中过程,操作人员不依照规范,容易出现加水过多的现象。加水过量,将导致混凝土在其硬化以后,混凝土内残留多余的水分,从而形成了水泡,水泡在经过蒸发后,混凝土内将残留许多气孔,既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幅降低;另外,对于混凝土的搅拌,其搅拌时间往往不足,从而使混凝土混合不匀,易和性不够,导致颜色不匀等现象的发生。
2.3混凝土的浇筑
模板在工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模板质量的好坏也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当今许多工程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着微小空洞、不平、沾有垃圾、拼缝不密实、未涂隔离剂等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而过早的拆模,由于混凝土还未达到一定强度,既而损伤混凝土,将出现缺棱掉角现象。
3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
3.1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与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密不可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节约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进度。一个成功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的内容很多,施工准备工作一定要全面和及时,才能为正常的施工提供方便和帮助。各种原材料提前进场,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进场数量及进场速度满足施工需求。改性沥青存储罐已设置搅拌装置,做好配合比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设备和试验仪器提前配备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拌合设备施工前安装调试就位,并根据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做好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工作
材料管理也是土木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样对土木建设的进度和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是土木工程现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材料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要根据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制定适宜的管理办法,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及时供应。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土木工程的质量,为人们的出行和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材料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在材料的采购中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签订供应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时间,确保自身的合法利益。还应当制定相关的责任追究体系,督促供应商按规定履行供货义务和质量保证的责任。其次,材料的保管工作。要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分类保管,对保管由特殊要求的还应特别注意。当前,很多因素直接制约着材料保管工作的开展和进行,例如缺乏专业的保管人才、保管人员责任心不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提高保管人员的自身素质,有条件的还应当进行相关的培训。最后,为了节约材料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材料管理中还应当加强监督工作,确保材料的合理使用,对偷盗、浪费材料的现象进行严格地打击。材料的使用应进行严格地登记,使责任落实到人。
3.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与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运输中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采取合理的运输方式。混凝土的运输要严格控制时间,尽量保证在短时间内完成运输。时间过长会对混凝土的性质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混凝土的粘合性。运输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混凝土的不同性质分批运输,避免混凝土相互混合而影响其施工后的质量。
3.4配制混凝土的比例
对于生产的混凝土的配制比例,我们要在国家安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严格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来讲,混凝土的强度对于进行土木工程建筑竣工后的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混凝土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混凝土生产者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的配合比,因而对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配合比应该在国家安全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准确性。同时,在进行多次混凝土的比例调配实验之中,必须要从经济最大化的前提出发,追求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以满足土木工程工作进行的需要以及竣工后工程的耐久性。所以,施工方对于提交的混凝土实际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抽检以及对比程序保证土木工程工作的合理性。
3.5混凝土的拌合
混凝土的搅拌要充分,确保混凝土与水的充分融合。在确定搅拌时间时,要根据搅拌量和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确定。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搅拌时间过短不利于施工,施工后的质量也难以保证,缺乏粘合度;搅拌时间过长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会使混凝土失去其应有的性能,起不到原有的作用。
3.6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之前,应该对钢筋和模板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具备混凝土的浇筑条件,还应确定浇筑方法的合理性,应保证混凝土下落高度小于3m。如果采用的是分层分块浇筑方法,应该结合钢筋的密集程度和结构的特点来决定每一层的高度。
3.7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部件完成终凝后,应该及时对其进行养护。通过养护,能够使混凝土得到硬化和强度的增长。养护期间混凝土应该保证湿润的状态,保证温、湿度。一般的养护方式是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并且覆盖草帘。在冬天,应该设置保温措施,养护时间一般应该大于14天。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影响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在施工前清楚了解有关混凝土结构的知识和各种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使用年限,从而有效的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2年.
[2]魏娜,王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
[3]陈吉帅.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
[4]陈宏山.土木工程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建筑与结构设计,2007(02).
[5]陈观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J].施工技术,2007(24).
论文作者:王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强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