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融资模式下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马超

PPP融资模式下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马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PPP融资模式的发展完善了我国的融资模式体系,在该种模式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有利于社会资本创新活力,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动能转换。这正是由于PPP模式的巨大优越性,使得其地位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也愈加重要,也因此,PPP模式需要不断完善,进而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PPP融资模式下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关键词:PPP融资;工程造价;因素

1、PPP模式概述

PPP最早于1982年由英国政府提出。PPP模式是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的模式,该模式通过公私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了“多赢”的目的,并且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2014年以来,国内对PPP模式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在实际应用方面也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国家分别颁布了(国发[2014]4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5号)《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金[2015]21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等文件积极推广使用PPP合作模式,明确提出了该模式是改善和缓解地方债务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引进民间资本、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2、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2.1、能够缓解政府财政负担

现阶段,由于国民对于住房和其他一些商用建筑的需求与日俱增,导致政府公布部门的财政问题捉襟见肘。通过合理引入PPP模式,鼓励有实力的私人企业进行建设项目的参与,能够有效的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使得政府部门可以对资金做好优化配置工作,发展大批量的基础项目。

2.2、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对于引入PPP模式的私企,主要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利润,可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可以节约资源和成本,还能够按时完工。

2.3、有利于项目管理

运用PPP发展模式之后,促使整个项目的管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可以站在整体的角度,全方位兼顾私人与公共部门的资金链条,实现双方的互赢,为国家和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2.4、有利于控制项目风险

公共建设单位想要控制风险,主要还要凭借自身的影响力,但这毕竟是有限的,适时引入私企的加入,可以起到分担各种风险的作用,还可以拓宽资金的融入渠道。

3、PPP融资模式下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3.1、政府部门对PPP项目的估算错误。由于PPP项目的运营期

一般较长,有的项目甚至长达20~30年之久,双方签订的合同的灵活性会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使得政府部门需要对项目的发展做出更加准确的预判。事实上,大多数PPP项目在合同签订之初,通常只考虑了当前时点的运营状况,而对未来的变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项目的预期收益或效益产生巨大偏差。年收益或项目运营全周期收益被估计过低会导致项目的投资成本过高,私营机构的盈利过高,从而使得PPP融资模式的优点不复存在;相反,预估过于乐观会导致私营机构的利益受到极大地损失,项目长期运营的稳定性受到极大的威胁,进而容易引发公共服务质量的下降,引起民众的不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明确的是,PPP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瓜分利润,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有义务控制私营部门可能的高额利润,即不允许私营部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超额利润。

3.2、政府官员与私营机构存在非法串通现象

PPP是介于外包和私有化之间并结合了两者特点的一种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并从项目生命周期角度强调了私人部门的参与,尤其是强调了私人部门的投融资PPP融资模式的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公共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期间,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有诸多交涉和业务往来,这样就特别容易滋生政府官员腐败和私营企业行贿的现象。而官员贪污、腐败的危险是巨大的、不容忽视的。

4、控制PPP项目工程造价的解决对策

4.1、决策阶段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决策阶段、建设阶段和使用阶段。就这三个阶段而言,决策阶段是决定一个项目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关键阶段。而在建设阶段和使用阶段,才发现投资失误、费用偏高等问题,会对项目的投资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作为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在前期的决策阶段需要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考量。一个工程项目的立项是建立在多方案,多角度论证的基础上的结果,需要从技术上是否可行、先进等角度;从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有盈利等角度;从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价和分析等角度,运用PPP模式的项目,在分析国民经济这个角度上尤其要把握好。

4.2、招投标阶段

招标投标阶段,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有利于发包方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承包人。采用招标方式的PPP项目的标的形式有很多种,不过不管是何种标的形式,都需要投标人对自己能够控制的内容负责。只有投标人能够对控制的内容负责,才能体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公平、公正的竞争性,也能通过PPP模式体现竞争降低特许经营权期间降低政府补贴额的意义。因此,在招投标阶段要明确好PPP项目的标的范围,以免投标人转了空子获得超额利润,违背了该模式的本意。

在合同签订阶段,需要注重施工合同形式的选定。我国目前的施工合同主要类型有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PPP项目的合同有别于传统的施工合同,但是其对造价的控制思路还是一致的。一般而言,PPP项目的施工成本超支的风险由民营企业投资人承担,这种模式下,选择总价合同更为合适。政府可以基于工程项目总价的基础上签订总价合同,有利于对建造成本风险的控制,对于施工周期长、投资额大的项目,可以选择可变的总价合同,就施工阶段出现的市场风险进行相应的调整。

4.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合同履行的阶段,该阶段的造价控制要把握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影响。PPP项目发生的工程变更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由民营投资方引起的变更;由政府方引起的变更。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变更,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对于民营资本方引起的变更不对建设成本进行调整;对于政府方原因引起的变更,可以根据变更对项目的影响程度等进行区别对待:如将变更划分为X1、X2、X3类变更。X1/X2类变更累计变更额度超过Y值(可具体确定金额是多少,由政府对风险承担的意愿决定。)以上时,对超过的部分可以进行工程造价的调整;X3类的变更由政府方完全承担。通过不同变更类型的划分及变更事项的调整方法,能有效的控制造价。

总之,基于PPP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方法,只有一步一步严格按照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进行,才能把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以期解决市场资金周转、服务质量偏差、绩效低等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乐乐.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7,(24):180-181.

[2]徐新星.PPP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367.

[3]朱新民.PPP模式下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重点及难点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4):4-5.

论文作者:马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PPP融资模式下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马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