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信息模型技术的发展为建筑施工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BIM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工作效率,还能增强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的预测、管理与监控,更能避开传统安全交底的形式主义,真切生动地对现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与学习,提升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效率,有效降低事故率。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用
1BIM概念浅析
BIM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主要内容是在建筑工程的具体开展过程中,通过数字化和模型化的方式,对于一个设备实体进行具体展示。BIM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土木建设等领域。同过BIM具有的可模拟性、可视化的特征,可以让施工人员有效地获得建筑物的形态等关键信息。BIM建筑模型相比于传统的图纸,具有的优势就是良好的可视性、协调性、模拟型和优化性。由于BIM具有种种优势,所以不仅是在建筑领域,在数学几何领域、地理信息学中也有其用武之地。
2BIM技术的特点
2.1动态化
因为于BIM技术主要就是对众多真实信息进行汇总的一种载体,每一个信息当中有着直接的关联,若是在这当中某元素参数产生变化,就会对整体的关联性产生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就需要管理人员在施工操作当中做好相应的动态检测,以此来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
2.2可视化
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形式也呈现出一定的多样化,若是对图纸进行观察,往往很难对整体建筑项目实际结构和形式观察出来,但是,采用BIM技术就能够给人们展示一个比较立体的建筑结构模型,在一定意义上呈现出一定的立体视觉,从而将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保证,并且还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将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3模拟性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当中,通常需要对建筑物的相关活动实现合理的模拟以及实验,对实际生活中所不能够实施的相关实验过程和操作进行模拟,因此,在这当中,就能够将BIM技术自身的模拟性特点呈现出来。例如,对紧急疏散和阳光等照射问题实现模拟。另外,采用BIM技术还能够对整体的建筑造价合理的实现控制,从而将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部之间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3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监管力度不够
作为施工安全管理的主体,有关部门和施工方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远远不够。我国的监管部门和国外相比,存在着监管方式陈旧、监管效率低下、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政府监管部门权责区分不甚明确,种种原因都导致有关部门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监管力度不够,这会对我国的安全监管产生很大的影响。管理不到位,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也不能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3.2企业安全意识薄弱
我国很多施工单位只重视建设效率,忽视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就不能使生产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同时无法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设置管理人员。此外,对于安全管理的书面指导文件,也少有企业能够认真撰写,往往文件内容含糊或是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这会加大企业在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
3.3安全管理方法落后
传统的人工安全管理不仅耗费时间长、工资成本高,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差可能性。容易在监测时出现主观性的判断,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传统的人工安全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激烈的竞争需求了。企业必须引入一套新的技术来完成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就是BIM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基于BIM技术的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施工安全的关键是在施工前能够辨识所有可能导致危险的因素,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安全防范措施。BIM的系统平台可以进行三维交互式地建筑施工模拟,而且平台界面简洁明了,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准确地辨认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更为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及时调整施工手段。
4.1危害因素识别
BIM系统中预先录入了施工中的构件信息和施工图纸信息,其中施工进度计划包含一切施工活动信息,可以形成4D模型,有效地识别可能存在的施工隐患。比如有学者提出的危害识别系统,就可以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事故规避。
4.2危险区域划分
利用BIM地模拟器,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利用可视化模型进行危险区域划分,分散管理。比如可以以区域危险程度为标杆,把施工区域划分成A、B、C、D四个区域,并且指定出在相应区域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禁止的施工方式等,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区域划分不明确导致的安全管理难题。
4.3施工空间冲突管理
施工现场堆积有大量的材料、配件等,而且由于施工的相对复杂性,多种工种在同一时间一起施工,造成施工工作冲突,会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利用BIM技术可以提前预测、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制定有效可行的施工计划,对于减少空间浪费、缩短施工时长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BIM可以做到静态检查、动态模拟,很好地解决了施工空间中途的管理和控制问题,能够减少由于空间冲突造成的物理撞击、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4.4安全措施制定
BIM系统集成工程信息之后,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安全建议措施,保护建筑活动,避免灾害发生。SOPS系统负责提供这些措施,这是由安全人员根据安全专项方案,通过BIM制定的安全管理平台独立制定的,而且还能根据施工进行中的情况完成实时更新。
4.5安全评价
虚拟施工中的危害因素识别,可以利用层次分析等方式进行安全分析评价。设立一个标准,如果达标那么该工程方案就可以继续执行;如果不达标就返回施工安全专项设计,需要重新设计规划,并且调整BIM模型,知道安全评价通过方可执行该方案。
5应用实例分析
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危险系数较大,高空坠落被列为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大伤害”之首,高空坠落事故一旦发生,很有可能导致施工人员的死亡,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尚未完工的电梯井、幕墙安装、天窗等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得如果不好,就很有可能发成高空坠落事故。首先,需要针对高空作业专门制定一套安全专项方案,并且以该方案为蓝本,利用BIM制作虚拟施工的数字模拟。之后对各楼层的空间结构自动化分析,主动查找每一个危险地段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智能计算应当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最后把相应数据实时更新到BIM系统中,完成各施工部门的工作任务分配,进行安全措施的布置。施工前,就可以把BIM系统产生的4D模型直观地展示给施工人员看,让他们预先了解施工中的危险地区,做好预备;施工中进行实时监控、现场管理,通过安全评价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调整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结束语
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加大了一定的进步,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在这当中,对BIM技术应用很好的将自身优势体现出来,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传统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相比较,采用BIM技术能够对建筑工程当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的发现,同时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的排查,从而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另外,采用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人员可以采用三维动态实施相应的安全工作,这样能够使得现场施工人员对于施工当中相应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等合理了解。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兴,廖维张.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综述[J].施工技术,2017,46(S2):1191-1194.
[2]赵伟川,瞿佳依.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30):53-55.
[3]肖飞祥,沈春.BIM技术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12):256-258.
[4]曹坤.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146-147.
论文作者:刘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信息论文; 危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