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的功利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功利主义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科学功利主义的产生
科学功利主义的产生,是对古希腊关于技艺观念的直接反叛。古希腊关于技艺的观念,主要内容:一是大自然所运用的技艺是一种无法感知的和无法模仿的自我复制,它系于大自然的永恒的内在形式;二是企图支配大自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是神,也必须尊奉必然性的法则;三是任何与大自然相竞争以制造其自然产品的努力都是一种渎神或至少是一种狂妄的行为。受上述观念影响,古希腊人不关心科学的实际应用。“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只限于搞哲学和科学工作,不去搞商业和贸易;有教养的人不关心实际问题,他们可以在几何学里考察所有的矩形而不关心哪怕是一个矩形的实际大小。他们就这样把数学思维同实际需要割裂开来,而且数学家也没有感到有去改进算术方法和代数方法的压力。”〔1〕
《圣经》对古希腊观念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是上帝的艺术,上帝的这种艺术暗示在人类的技艺之中,恰如上帝的绝对自由意志暗示在人类的相对自由意志之中。二是上帝已将其某些神圣的控制力量赐予其最高级的创造物,即人类,也即人类被授予了支配上帝的其他造物的权力。《圣经》的观点,冲垮了古希腊在技艺问题上所设置的思想障碍,认可了人类对自然的支配,认可了技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
对科学功利主义做出最大贡献的是培根。他首先对古希腊人的科学观进行了批判:“……我们就必须坦白承认,我们主要从希腊人得来的那种智慧不过象知识的童年,具有儿童的特性而已:它能够谈说,但它不能够生产。”〔2 〕“我们所拥有的科学大部分来自希腊人。……现在且看,希腊人的智慧乃是论道式的,颇沉溺于争辩;而这恰是和探究真理最相违反的一种智慧。”〔3〕
培根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是:一是人类可以支配自然,并制成与自然的事物相同的事物。他指出:人类对于事物的支配完全有赖于技艺和科学;人类再也不应该因循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凭借技术的力量与自然竞争毫无希望。他还强烈反对亚里士多德的下述观点,即认为技艺只能是大自然的婢女,只能帮助大自然完成其早已开始的工作;与此相反,他认为技艺以自然为基础,能够制成与自然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所能产生的同样事物。二是人类对自然的支配必须遵循自然的根本法则。他一方面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支配,另一方面又坚持人类应该驯服地仿效自然。这两方面并不存在真正的矛盾,其原因在于“只有服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他提出的理由是,人不可能超越自然的潜力,但如听任自然,那么其潜力就会远远大于人们所能期望的。然而为了获得成功,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就必须遵循自然的根本法则,而这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的可靠认识之上。“所以,人类的认识和人类的力量这对孪生物确实是真正地合成一体;而操作的失败,正起因于对原因的无知。”〔4 〕三是自然运动(自然产品)与人工运动(人造产品)之间不存在任何根本的差异。他认为,在机械学自然运动与人工运动之间不存在任何根本的差异,在化学方面的自然产品与人造产品之间(或者说在繁殖与制造之间)也不存在任何根本的差异。根据这一观点,他作了如下的预测:自然化合物和新的金属可以由人工制造,植物种类的嬗变,新的动物种类的繁殖都是可能的,人造气候变化也可能得以实现。
培根强调科学要为人类服务。他指出:学究们的旧“科学”不结果实,它没有减轻生活的重担,因为它使技艺与自然相分离,把形式置于人类能力所及范围之外。这种停留于言词而不产生功效的自然哲学,如同没有功效的信念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他写道:对于“哲学体系和各种科学的增长与进步”来说,“应当依照相同的规则要以果实来评判学说体系;而假如这体系是不出产果实的,我们就应当宣告它毫无价值,特别是当它不仅不产生葡萄和橄榄等果实反倒带有争执、辩论之荆棘和蒺藜时,我们就更应当作这样的宣告”。〔5 〕他认为,科学亦应被导向有益于人类,“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6 〕因为“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爱心,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7 〕他的理想是,作为恢复人类对自然的统治的结果,建立一种服务于人类的科学。这不纯粹是一项人类的工作,而是一项受到神所激励的工作:这一科学的“开端源于上帝……众光之父”。〔8 〕他具体谈到科学的作用,“印刷、火药和磁石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都仿佛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9 〕他祷告:“上帝啊——宇宙的创始者、保护者和更新者,请用你那对人类的仁爱和怜悯,通过你那唯一的圣子,即与我们同在的上帝,保护那向着你的荣耀而上升和为着人的幸福而下降的事业吧”。〔10〕
此外,波义耳、赫尔蒙特等也谈到科学的功利主义。
波义耳在临终遗嘱中祝愿皇家学会会员:“在其值得称赞地致力于发现上帝杰作的真实本性的工作中,取得快乐成功”;“用他们的成就去赞颂那伟大的自然创造者并造福于人类之安逸”。〔11〕
赫尔蒙特向盖伦主义者提出了一个挑战——做一个实验,让它来决定医学未来的发展:“让我们到医院之外,到校园之外,到任何其他地方,挑出200或500个有发烧、胸膜炎等等病状的贫民,并把他们分两半,让我们用掷骰子的方法来决定哪一半归我管,哪一半归你治;我不用放血或清肠就可以把他们治愈……我们将会看到你我各自会有多少葬礼”。〔12〕
格劳贝尔认为,要使德国成为“世界霸主”,部分地可以靠经济繁荣,部分地依靠新的军事技术,两者是化学知识的适当应用的结果,而这种知识来自于化学哲学。注重化学哲学,就可以达到经济的繁荣。被丰年和灾年交替困扰的农民可以学会把多余的粮食用于酿麦芽酒,它后来演变成啤酒。葡萄农也采用同样的方法,他们须把葡萄酒蒸发而得到固体的醣,它能够被保存很长时间,直到重新兑水。这样,不仅葡萄酒商可以节省运输费用,他们还可以囤住其货物直到合适的时机,以便获取可观的更大的利润。〔13〕
格兰伯写道:国家必须用他发明的新武器武装起来。他描述了一种长的“军用杖”,它可以喷射出雾状或雨状的酸。用这种方法,被围城市的保卫者可以弄瞎敌人的眼睛。在基督徒的军队进攻时,可以用灌注这种酸液的小型手榴弹来弄瞎城楼上的守敌,然后就可以打开城门让基督徒军队进去。〔14〕
爱德华兹指出:罗盘是有用的,因为它使我们得以走访“广袤的世界”并无限地增进贸易和商业。火药与枪炮也是有用的、有效的和经济的,因为“我们有了一种比弓箭、标枪、战斧和长矛更简便和快速、更节省和经济的方法来杀死我们的敌人。现代的火炮将比罗马的攻城棰更快地结束争斗。……那么看一看,在这个世界将有更好的战争的时刻,争论只能用血来解决,现在有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比以往较少耗费时间和流血而取得胜利:这是发明火药及运载和发射火药的器械的成果”。〔15〕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英国皇家学会把科学的功利主义明明确确地写进它成立时的特许状中:“我们明白,再没有什么比提倡有用的技术和科学更能促进这样圆满的政治的实现了。通过周密的考察,我们发现有用的技术和科学是文明社会和自由政体的基础。……我们只有增加可以促进我国臣民的舒适、利润和健康有用的发明,才能有效地发展自然实验哲学,特别是其中因增进贸易有关的部分;这项工作最好由有资料研究此种学问的发明天才和有学问的人组成的一个团体来进行。他们将以此事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并组成为拥有一切正当特权和豁免权的正式学会”〔16〕。
2 科学功利主义的发展
科学功利主义在诸多科学家、哲学家的提倡和宣传下,得到了发展。但它为社会所接受成为社会的共识,还在于它敢于面对人类的苦难,力主用科学来消除这些苦难。正是由于科学功利主义重视人类的这些苦难,并不断寻找消除这些苦难的方法,它才能得到人类的支持和拥护,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流行思潮。
在科学功利主义的推动下,科学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学技术本身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把人类从诸多的苦难中挽救出来。例如,巴斯德证明某些疾病如炭疽、鸡霍乱与蚕病是由特种微生物造成的。利斯特把这一成果应用到外科手术上去。他先是用石碳酸(酚)作为防腐剂,以后又发现清洁是一种有效的防腐方法。除此而外,他还把戴维、莫顿和辛普森所发现的麻醉剂也用到外科手术。结果使外科手术达到了空前的安全地步,这就大大降低了城市居民的死亡率。詹纳发明了种痘的方法,使人减轻或完全避免了天花这种疾病的危害。伯登—桑德森与巴斯德等把詹纳的成果推广应用,结果又使许多疾病得到治疗。弗莱明发明的青霉素,在第二次大战结束前夕,就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柯亨领导的科研小组生产出纤维蛋白膜、纤维蛋白泡沫,前者可用来缝合受伤的人脑,后者可用以止住内出血。这些成果用于外科手术,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二是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关于这方面的情况,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18〕
一些具体数字也说明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经济的促进作用。如在1770—1840年的70年中,由于第一次技术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的推动,使英国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中,由于第二次技术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的推动,使世界工业总产值增加了两倍多,其中钢铁产量猛增55倍,石油产量增加25倍。
三是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导致这种改变的科学技术成果有:电报、电话、电视、录音机、录相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等。这里特别需要提一下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把人类带到了信息时代或信息社会。
四是使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仅具有认识的价值,也就是说,人们进行科学探讨,是为了认识自然及其规律。古希腊的科学是这种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这种发展的一个顶峰。但古希腊科学的衰落表明,仅靠认识价值不足以推动科学持续、稳定地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为科学寻找新的支柱,这就是科学的实用价值。而这种价值的认定和确立,与科学功利主义有关。科学的实用价值一旦实现,就会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使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猛冲。这一点在近代、现代,已被大量事实所证明。
技术是直接用来支配自然的,它是联系科学与自然的中介。技术在功利主义的推动下,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集中地表现在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完善,以及它在纺织、采矿、冶炼、机械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应用于动力、照明、通讯和生产等方面,使人类历史跨进了“电气时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出现。由此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并把人类带入“电子时代”。通过三次技术革命,技术不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实现了空前的发展;在应用方面,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
3 科学功利主义的问题
科学功利主义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学技术的不适当应用。受功利主义的驱使,一些国家通过科学技术制造出各种先进的武器,并利用这些武器达到军事和政治的目的,其结果是造成了人类的大量伤亡。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毒气造成了约100万人的死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给这两个城市和居民造成巨大破坏和伤亡,仅广岛就有20多万人受害。美国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中,进行了所谓的“枯叶作战”,不仅向森林,而且向越南解放区不断撒布化学药剂。使这一广阔的自然界变成荒芜地区。不仅自然遭到损害,而且人体也受到摧残。一些地区的妇女流产和畸形儿的出生增加,发现了人的染色体异常。
二是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上升;土壤过分流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臭氧层变薄;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淡水供给不足;水源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有害废弃物危害着人类健康和安全。
臭氧层变薄与科学技术的应用有关,具体地说,元凶是卤代烃类物质。臭氧层破坏后,过度的紫外线辐射对环境最直接的结果是毁掉庄稼和花草树木,以及海洋食物链最基础的浮游植物。对大豆生产的实验表明,臭氧每减少25%,大豆产量就降低20%。同时,皮肤癌、白内障以及导致免疫能力下降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也是臭氧减少和紫外线辐射带来的严重后果。据统计,在靠近南极的澳大利亚,近几年皮肤癌发病率增加了三倍,美国目前每年皮肤癌患者达50万人,死亡人数约5000人。
三是造成了科学技术的畸形发展。所谓畸形发展,就是那些有直接功利目的的,或者与功利目的关系密切的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急剧膨胀起来;而那些没有直接功利目的的,或者与功利目的关系不密切的科学技术,则停滞不前,处于萎缩状态。这种情况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曾出现过。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领导的德国,就片面地发展那些与军事有关的科学技术。在冷战时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在片面发展那些与军事有关的科学技术,前苏联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又完全以经济为标准,来确定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后顺序。那些与经济关系密切的科学技术,受到人们的格外青睐、高度重视;那些与经济无关的或暂时无关的科学技术,则受到人们的冷落、甚至被搁置在一边。
科学技术的畸形发展,至少有如下的危害:①造成了科学技术资源的巨大浪费。在冷战时代,美、苏两个超级展开了核竞赛,双方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核武器。据西方公布的材料,前苏联有战略核武器约2 万枚,近100亿吨梯恩梯当量。战略核力量由陆际、洲际导弹、 潜艇发射的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组成。共有运载工具1500件,核弹头8000多枚,总当量50多亿吨。冷战结束后,这些核武器成了多余之物,不得不花费巨资进行销毁,这无疑是对科学技术资源的巨大浪费。②导致了科学技术各部分发展的失调。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内部的规律,即它的各部分的发展有一定的比例,先后顺序。但科学的功利主义打乱了这种规律,导致了科学技术各部分发展的失调。例如,基础科学本来是其他科学技术的先导和源泉,但由于它与经济的关系比较疏远,因而受到了冷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结果又制约了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失调的现象,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存在。
4 解决科学功利主义问题的对策
一些学者对科学功利主义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刘易斯指出:巫术和应用科学具有一个共同点,即两者都以技术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并由此去努力使现实臣服于人类的愿望。然而较早时期的哲人则认为,其问题在于如何使灵魂与现实协调一致,并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经由知识、自律和美德的途径。他还指出:“近代主要的时代号手”培根与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浮士德说:“一位能干的巫师,就是一位强大的神”。他还说,“一切运动于静寂的两极之间的事物,都要听命于巫师的指令”。培根的目标正是要扩大人类的力量,以完成一切可能的事情。最后,刘易斯将人类对自然的支配斥责为傲慢,而对于趋奉自然的古代“智慧”,即使是斯多葛派的智慧而不是基督教的智慧,却加以赞扬。他还认为,“现代科学运动是在一种不良的环境和一种不祥的时刻诞生的”。〔19〕
默顿也指出:“功利主义的极端形式,狭义地解释的功利规范,给科学强加了一个限制,因为它认为只有当科学直接可获利时才是可取的。与这种观点有关,从理智上说是近视的,反对对那些不提供直接成果的基础性研究给予任何注意。学院与大学大多把它们的课程限定为一些可以在宗教、技术和经济方面找到直接应用的课题。洛克提供了另一个例子,说明一种狂热的功利主义对科学成长的妨碍所达到的程度,他评论说,‘我们没有理由抱怨我们不知道太阳或恒星的本性,……以及成千个关于自然界的其他思辨,如果我们知道它们,它们对我们也没有真正的好处’”〔20〕,“科学家们心照不宣地认识到这种危险,从而坚持拒绝把功利主义规范应用于他们的工作。……功利性应该是一种科学可以接受的副产品而不是科学的主要目的。因为一旦有用性变成科学成就的唯一标准,具有内在科学重要性的大量问题就不再受到研究了。因此,科学家提高纯科学的地位就应被视为抵御那样一些规范的侵入,这些规范限制了科学潜在生产的可能方向,威胁了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社会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1〕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看待科学的功利主义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肯定科学功利主义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是巨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功利主义的问题,这种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对这种问题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即不能因此而否定科学功利主义的积极作用,也不能对此漠然置之、任其发展,而应该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或控制此种问题。具体地说,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元标准。把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准仅仅局限于功利主义,显然是不够的,也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应该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元标准。在多元标准中,除了功利主义标准外,还应该根据科学技术自身的特点提出一些相应的标准,如认识标准、美学标准等。一般地说科学技术成果的认识价值取决于它的创新程度,如果它是新的,并且有质的飞跃,那就具有重大的认识价值。
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元标准,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不断地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多样化,二是人类需要的多样化。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新的情况,不断调整、充实、丰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元标准,以推动科学技术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是注意科学技术不同分支所侧重的标准。科学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从纵向看,包括基础科学、定向应用、应用技术、技术开发、产品研制……一直到它的经济和社会应用的各个环节。从横向看,仅自然科学现在就有着2600多门类,它们通过边缘科学、横向科学、综合科学等构成了网络。再从时向看,随着时间的前进,各门学科日新月异地发展,不断涌现与更替着一系列前沿科学群。
由于科学技术分支甚多,而各分支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因此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它们的价值。这就是说,对科学技术的不同分支,应有不同的侧重标准。例如,对基础科学来说,应侧重认识标准,即主要应根据认识标准来确定它的价值,而对技术,特别是工程技术,则应侧重于功利的标准,即主要应根据功利的标准来确定它的价值。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考虑科学技术的综合价值,这时就需要制定综合标准,以确定科学技术价值的大小。
三是对功利主义所导致的科学技术的不适当应用进行道德约束。科学技术的不适当应用是多方面的,但突出地表现在军事领域,即一些国家为了自己的经济、政治方面的利益,片面地发展新式的、先进的武器,以致于对人类造成了或将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解决这样的问题,当然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但道德约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道德约束,就是要通过全人类的努力,特别是学者的努力,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体系。这种价值观念和体系需吸收人类以往的一切优秀的价值成果,包括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基督教的、伊斯兰教的、佛教的、儒教的;等等。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分析、批判、综合。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针对科学功利主义所产生的问题提出新的价值观念。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和体系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用新的价值观念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抵制科学技术的不适当的应用。这样做的人多了,就会产生一种道德约束机制,使科学技术的不适当应用难以进行,或难以为继,由此问题也就解决了。
但需要指出的是,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并使其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学者、政治家的共同努力,他们肩负的责任更重。值得欣喜的是,一些学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例如,佩奇指出:“……必须要有一种新的基本思想。为了拯救人类,应由这种思想来改造人,使人能够经得住时代风暴的考验,并根据自己在世界上享有的权力和肩负的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思想应该完全是人道主义的思想。只有新的人道主义才能创造这种奇迹,才能决定人类的精神复兴”。〔22〕他还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具体工作,提出若干新的价值观念(他称之为智慧的良种),如各国人民应有能力解决自己造成的问题;安全是一种基本需要,只有个人和社会在文化方面的成熟才是可靠的保证;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人的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标,与其他方面的发展或目标相比,它应占绝对优先地位;等等。我们相信,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建立起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从而有效地约束科学技术的不适当应用,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四是对功利主义所造成的问题进行控制。这种控制依赖于科学技术。目前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应该承认,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①对环境、生态等问题的控制认识不足,因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②投入严重不足,致使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结果愈演愈烈,严重地危胁到人类的生存。③局部的问题有所缓解,但全局的状况仍在恶化,并且彻底改观的时日仍遥遥无期。这些问题的解决,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人类必须联合起来,共同作战,并且要长期努力,坚持不懈,方能迎来一个清洁、干净、生机勃勃、非常适宜人居住的地球。
综上所述,对科学功利主义的形成、发展、成就、问题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