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城乡水务局
摘要:随着农村供水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户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化自主管理水平的提升,供水工程的日常运行维护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用户的参与性更高,水费收缴更加规范、合理等,这些都给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途径和目标。
关键词:农村供水;农田水利;运行管理
一、农村供水工程主要组成
农村供水工程主要包括取水设施、输送原水的渠(管)道设施、净水处理设施、消毒设施、处理后水的加压与输配水管网设施以及配套的电气设备等。①取水设施。取水设施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设施。其中地表水可分为从水库、塘坝放水涵管取水,从河道上的引水闸取水,在河湖水库岸边通过泵站取水等不同形式;泵站取水又可分为固定泵站和不固定泵站(浮船、缆车)两种类型。地下水包括管井(机电井)、大口井、截潜流(渗渠)、引泉(泉室)等。②输送原水的渠(管)道设施。当水厂与原水取水工程不在同一位置,机井、泵站、涵闸提引的原水需要通过渠(管)道输送到水厂。③净水处理设施。水的净化处理设施是农村水厂的核心,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设,通过混合、絮凝、沉淀、澄清、过滤等物理或化学过程,起到降低水的浊度、耗氧量和微生物等的作用。不同的原水水质选用不同的净化处理工艺与设施结构。特殊的水质选用专门的处理工艺和设施。规模较小的水厂可采用一体化净水设备。④消毒设施。不同消毒技术需要对应不同的消毒设备,消毒包括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紫外线、臭氧、漂白粉、漂粉精等不同的消毒方式。
1、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
村集体管理模式。村集体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供水工程的运营成本,及时有效地解决供水工程运行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满足用户各种情况下的用水需求,解决农户和供水部门之间的矛盾。然而,村集体供水工程管理专业水平不高,所以导致供水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供水工程的使用年限,难以开展水费收缴工作。另外,这种管理模式受集体经济效益的影响非常大。
城乡管理相结合模式。城市与农村共用一条供水管网,城市自来水厂通过管网连接到附近一些农村为其供水,通常都是自来水公司予以管控,确保每家每户的用水安全和饮用水的水质、用水便捷程度等都与城市相同。
水利工作站管理模式。因水利工作站管理者编制受限,所在地区的供水工程数量较多且种类繁杂,导致管理者承担的工作比较多且非常烦琐,很难及时发现和解决供水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维护者的责任心,而且缴纳水费率不高等,直接影响供水工程的顺利发展。
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不仅可以解决附近村因用水量不足而引起的冲突,实现用户自己管理、降低运营费用,而且能促进用户对水费缴纳的用途了解,带动农户主动缴纳水费。然而,这种管理模式的规模普遍较小,经济利润不高,导致工程日后的运行难以实现自负盈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股份制管理模式。当前很多农村的供水工程都是股份制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国家降低了供水工程的投入成本与运营压力,帮助水利部门解决供水工程运行时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工程竣工后,明确股权划分,提高持股人员对工程运行管理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将供水成本降至最低。然而,当前很多农村的供水工程还未采用股份制管理模式,有的虽然已经采用但仍处在发展期,政府对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要求比较松懈,监管力度不足,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等,大大降低了供水服务水平。
2、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日常维护任务繁重。农村的供水工程数量多且管线长,有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导致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设施老化、管网压力不够、跑水漏水等,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供水工程运行维护的负担。
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人员多是水利工作站工作人员,而这些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供水工程运营维护方面的经验非常少,不能胜任供水工程运营的日常维修一职,致使供水工程的运行和维护得不到保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供水设施问题,也不能确保供水服务的顺利开展。
计量收费难度大由于农村存在的贫富差异,故农村供水工程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农民节约用水的意识非常淡薄,很多农户依然认为自来水就是“福利水”,计量缴费的积极性非常低,农户的用水量和供水量之间损耗非常大,致使农村供水工程收入远不及支出,严重阻碍了供水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3、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对策
进行专业化维护。《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中明确表明,就一些供水规模较大且集中的农村而言,技术人员符合要求才能上岗,专业技术人员的占比必须达到80%,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供水工程科学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此外,在工程的日常运行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工程维护、设备保养及水质检测等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确保供水服务水平。
实行企业化管理。农村供水工程产权部门应根据所服务的对象、投资渠道、供水量及供水规模等因素,建立科学有效的供水公司,让供水工程实现企业化管理。供水公司可以通过股权、承包或者国有等各种管理方式,对一个或者多个供水对象,并从中挑选具备良好条件的农村供水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营应交由供水公司进行监督和成本计算,从根本上实现和产权部门监管分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缴一些利润作为供水工程维修或者设备更新的费用。
加大水质检测的力度。由于农村地区存在仅经费有限、相关管理人员的意识存在落后的现象,导致存在部分农村供水工程的开展没有以《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作为依据或者基础,进而也就无法对水质进行合理的检测。另外,在农村地区中,供水工程的监测设施以及设备等存在一定的问题的现象常有发生,进而导致农村地区的供水工程的水质不达标。针对这一情况,水利相关部门或单位应积极运用有效的措施,对供水工程的水质展开具体的检测,进而充分确保农村地区的农民的用水情况得到保障。
合理收缴水费。水价的核定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经有关参与者共同协商,由物价机构进行统一核定。为增强用水户节约用水的意识,可采取“递增式水价”“定额补助”等不同的收费方式,但必须严格按照用水量收费。此外,为提升用水户缴纳水费的积极性,可采用定额补助的方式,将用水户所缴纳的小部分资金作为鼓励基金,将这些奖励基金奖励给用水量较少的用户。
二、结语
要想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还需要在市场管控、资金筹措等方面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工作做出更大的努力,同时根据农村供水工程的特点为基础,提出有效促进农村供水工程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使得农村地区的供水水量、水质以及安全性得到一定的保障,最终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建设美丽新农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涛,何帅,刘理,杨涛,周航,杨开.基于AHP 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10):148-152.
[2]席跟战.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为重点全面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又好又快进展[J].陕西水利,2015(3):19-20.
[3]喻磊,沈威.浅谈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建设与运行管理[J].科技资讯,2014,12(15):136.
论文作者:张海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供水工程论文; 农村论文; 设施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用水论文; 水质论文; 水费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