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4111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心脏介入术后患者4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循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护理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25±1.25)天少于对照组患者(11.39±2.45)天(P<0.05)。结论:给予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采用循证分析,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循证分析
心脏介入术[1]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治疗方法,心脏介入术在围手术期有多种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为其中一种[2]。我院选取了20例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实施循证分析,以此观察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实施循证分析后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心脏介入术后患者4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20例。
观察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男女比例为11:9,年龄5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7±1.45)岁。
对照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男女比例为9:11,年龄50~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7±1.21)岁。
观察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和对照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术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憋气训练和床上排尿练习,训练患者做强有力的咳嗽,术前做碘过敏实验,术日晨置静脉留置针,护士应摘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排空膀胱后送入导管室。
(2)术后护理: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电、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准备除颤器和急救用品,护士应多巡视患者,嘱咐患者有心前区疼痛时及时告知,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做好急性心导管准备,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出血及血肿,每30分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血。
(3)拔管护理:拔鞘管时,准备常规用品,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注意患者有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现象,防止发生迷走反射,若发生迷走反射,立即静脉注射多巴胺5mg,适当减轻压迫力度,提升血压至正常水平。
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和对照组一致,观察组则采用循证分析。
(1)问题分析: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分析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利用最适宜护理研究依据、临床经验与病人的基本情况,根据科学实证来实施最佳的护理。
(2)循证小组:由护士自主建立循证小组,通过检索各类与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文献,根据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临床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科研结论,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将所获得的科研证据、临床知识与病人的需求相结合。
(3)实施护理计划:通过自评、同行评议、评审等方式监测临床证据的实施效果,总结实施经验,对建立护理学科的科学性和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护理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分别发生在心脏介入术中、拔鞘管中、病房静息状态中。
比较两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两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护理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处理,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采用X2检验,住院时间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心脏介入术后护理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2.1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对比
由数据可知,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护理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心脏介入手术是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在数字剪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3],但心脏介入手术容易导致迷走神经反射,严重者可导致生命危险。本次研究当中,我院心脏介入术后患者采用循证分析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
常规护理[4]是一种普遍的护理模式,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护理相关医学为基础,应用基础护理知识和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全面、整体的护理服务。
循证分析[5]是在常规护理的上实施的,循证分析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6]。循证分析包括三个要素;①利用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②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临床经验,③循证分析将护理研究和临床经验结合起来,以护理研究为依据,改变护理人员以直觉为准的习惯。循证分析可以为患者提供以科学为依据优质、高效和满意的医疗服务[7]。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护理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护理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65.00%,观察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8.25±1.25)天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1.39±2.45)天,由此可见,观察组循证分析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循证分析对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邓锐.心脏介入术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098-3099.
[2]崔琴英.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6):43-44.
[3]詹艳,邱春,任金梅等.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827-829.
[4]殷梅芳,刘惠珍.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和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21-22,29.
[5]刁晓兰,刘乾惠,石娟等.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J].全科护理,2010,8(6):508-509.
[6]张会民.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7):封3.
[7]陆奇.循证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123-125.
论文作者:王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迷走神经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心脏论文; 反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