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徐丽清

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徐丽清

(仙居人民医院 浙江省台州市317300)

【摘要】目的:研究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实施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 年5 月~2015 年5 月间诊治的84 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手术的患者,对其静脉血栓的预防过程中实施了主动被动功能锻炼、保持静脉血回流通畅、重要熏蒸以及药物预防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研究,只有4 例患者出现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4.76%。其中4 例患者在膝关节水平以下出现肿胀,考虑为股浅静脉血栓,4 例在大腿中部以下出现患肢肿胀,考虑为股静脉血栓形成。4 例患者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疼痛症状及下肢肿胀情况基本消失,未见有表浅静脉曲张。结论: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对这类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做好评估,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出现几率。

【关键词】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9128-6509(2015)12-0042-01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骨科常见的并发症,病情较为严重,这也是老年髋部骨折引起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死亡原因。国内相关文献报道指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达到40%~60%[1]。因而,对其深静脉血栓实施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是骨科护理的重要方面。我院选择2014 年5 月~2015 年5 月间诊治的84 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手术的患者,对其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4 年5 月~2015 年5 月间诊治的84 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手术的患者,其中56 例为男性,28 例为女性;年龄在65~90 岁之间,平均为(74.2±2.6)岁;合并症:42 例伴有高血压,10 例伴有冠心病,6 例伴有慢性支气管肺炎,20 例伴有糖尿病。

1.2 手术方法 40 例患者实施半髋关节置换,28 例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16 例患者运用空心拉力螺钉进行内固定。

1.3 护理操作

1.3.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因年龄较大,常常对手术紧张、恐惧,担心手术能否成功,需要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鼓励患者勇敢的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其家属进行术前指导,争取得到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术前准备:患者入院之后需要做各项辅助检查及查体,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全身情况、精神状态以及情绪变化进行了解,同时积极治疗内科的合并症,例如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应有针对性的应用抗生素,保证各项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指导患者在创伤大小便,学会正确应用便器的方法[2]。能够有效的进行咳嗽咳痰,将痰液顺利排出。

1.3.2 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造成很大的损伤,术后容易出血,因而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血氧饱和度、心电以及血压监测。严格记录患者24h 的出入量,尿管每隔4h 开放1 次。(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与判断 远端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较为隐匿,患者可表现为轻微的疼痛甚至无自觉症状。患者局部皮肤科出现紫绀,皮肤温度略升高,患侧肢体无力、压痛以及肿胀[3]。(3)早期进行主动积极的功能锻炼能够加快静脉回流 手术完成后应对患者的踝关节及肌肉进行被动按摩,之后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每天3 次,每次5~10min。从踝关节按摩逐渐的延伸到大腿根部,每天三次,循序渐进的进行。(4)弹力袜预防 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规应用下肢弹力袜,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出现,这种方法费用相对较低,患者多能接受,而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在穿着弹力袜之前必须保持腿部皮肤干燥,以免皮肤破损,长时间应用最好两条交替,每天对皮肤情况急性评估,注意有无红肿热痛情况。(5)饮食护理 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多食用富含新鲜水果和蔬菜的的食物,大量饮水,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这样能够保证大便通畅。(6)药物预防 术前对于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预防性应用复方丹参及右旋糖酐等进行预防,但是老年人需要注意输注速度,以免出现肺水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多选择抗凝剂而非止血剂,降低术后出血的几率,定期测定凝血酶原及血常规[4]。(7)中药药物熏洗预防 通过中药熏洗能够舒筋祛风,活血化瘀,改善局部淋巴回流及血液循环,每天早晚各1 次,每次30min,熏蒸完毕后需要进行半小时的手法按摩。

2 结果

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研究,只有4 例患者出现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4.76%。其中4 例患者在膝关节水平以下出现肿胀,考虑为股浅静脉血栓,4 例在大腿中部以下出现患肢肿胀,考虑为股静脉血栓形成。4 例患者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疼痛症状及下肢肿胀情况基本消失,未见有表浅静脉曲张。

3 小结

深静脉血栓是说在多种不同因素作用下引起红细胞、纤维蛋白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凝集。导致静脉血栓的三个主要因素有: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以及血液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对急剧,假如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加重血栓病情,甚至导致下肢坏死,临床研究得出约90%的肺栓塞患者是因下肢静脉血栓所导致,因而对其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由于骨折对下肢活动产生限制,下肢的血液长时间处于滞缓状态,导致血液高凝,这些都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出现。总而言之,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对这类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做好评估,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出现几率。

参考文献:

[1]何莉.股骨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24(17):845-846

[2]高杰,刘亚丽,邬淑彦,等.健康教育在预防老年全麻术后深静脉血栓作用探讨[J].河北医学.2011,36(01):697-698

[3]张凤云,刘萍.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评估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9,25(20):245-246

[4]张向云,李彩红.预防老年髋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3(18):164-165

论文作者:徐丽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徐丽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