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主流全面认识调资——访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王晓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大学论文,博士论文,主流论文,工商管理学院论文,王晓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信资费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来,社会各界普遍表示出了空前的关注。作为一名长期研究电信产业发展的专家,人民大学王晓东博士日前就此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王博士,我手头有一份调查资料。资料显示,此次电信资费调整后,有10个省(区、市)的市话通话费总体降低,有9个省(区、 市)与原来基本持平,有10个左右省(区、市)总体水平有所上扬。以市话通话费为例,在全国范围,市话通话费每3分钟为0.1954元, 比调价前的价格略有下降。但调价三个多月来,人们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较多的却是“电信调价,明降暗升”,“降也是虚降,羊毛出在羊身上”等议论。不知您对这种现象如何看待?
王晓东:此次电信资费调整后总体水平下降还是上升,我不好作出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此次电信资费调整是企业按照政府有关规定进行的一次结构性调整,而不是一次单纯的降价活动。调整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电信产品定价更符合经济规律,更向成本靠近,从而使电信产业达到持续良性发展的目标。至于老百姓为什么会对电信调资表现出一些不满意或不认同的情绪,我想这是多种因素使然,但其中电信企业在宣传解释方面的忽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客观地说,在资费问题上达到消费者和企业双方完全满意是不可能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较低的收入与相对超前的电信消费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合理性。例如:月收入4000元的人拿出500 元来上网, 应当说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行为; 但如果月收入1000元还要拿出500元上网,再反过来抱怨资费高就没有道理了。
记者:企业服务成本与用户消费能力在目前是一对主要的矛盾。您认为这两个变量在将来的变化中各自应该作哪些转变才能达到和谐呢?
王晓东:解决当前通信消费与服务成本的矛盾,要靠电信部门加快发展、降低成本,也要靠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应冷静对待电信资费问题,不要炒得过热。对待电信资费问题,运营者、消费者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道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让矛盾激化,不如让它冷却降温,让矛盾的双方能够加快磨合。磨合应注意两条,一是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二是运营者能够发展并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消费者要给运营者一定的时间,运营者则应抓紧发展,深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也就是说,资费调整要兼顾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的利益。因此,媒体和学术界不能片面强调矛盾的某一方面,而应站在加快磨合的角度,否则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记者:作为一名消费者,您对电信部门的各项收费或业务定价是否都持认同态度?
王晓东:我对电信部门的各项收费及定价并不是完全了解。不过,我还是想对近来社会关注的诸如初装费、电信费用结构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公用事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和新兴产业是我国政府投资的重点。电信网则同时具有公用事业、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特征,因此应该是政府投资的重点。所以初装费的收取、使用都不是电信的企业行为。改革开放以来电信通信事业之所以能持续高速发展,首先是包括初装费在内的国家产业政策的成功。那么,电信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是不是该考虑取消初装费了呢?我认为,总体趋势应该是取消,但有一个时间问题。目前,我国通信网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也不会停止。
根据国际电联的分析,电话主线普及率与人均GDP 的相关系数应达到0.82。也就是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求通信事业的发展与其相适应,反过来,通信网如果发展缓慢也必然要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关于价格结构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到底是采取“低初装费、高使用费”好,还是采取“高初装费、低使用费”好,采取“以秒计费”好还是采取“以分钟计费”好,这个问题就如汽车遵循右行规则还是遵循左行规则一样,只是一种约定、一种习惯。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分析,电信费用应当体现一个电信网运行成本的基本价格。长期以来,为了在加快国家通信网建设的同时尽量减轻广大电话用户的负担,也就是“让老百姓用得起”,我国的电话低使用费政策使本地网要承载很多非经济的负担,各地市话都有大额亏损,一般要依靠长途和国际电话资费的补贴来维持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转和进一步的发展。过度偏离运行成本曲线将使电信网在未来的运营阶段难以生存,事实上,这也正是电信企业走向市场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此次电信资费进行结构性调整,无疑是朝良性方向的迈进。
记者:在此次资费调整后,政府界定了某些价格的浮动幅度。您认为这会不会束缚企业靠价格策略启动市场的活力?
王晓东:相对于目前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而言,价格策略是有效的,但从长远看,一旦电信业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企业也应把价格竞争策略调整为非价格竞争策略。就目前的我国电信消费需求来讲,因不同用户的消费需求差异而形成的电信细分市场尚未被发展,一旦有新的竞争者加入,对中国电信庞大但也是脆弱的垄断市场的进攻肯定是采用差异化策略,即在有明显优势的市场集中进行开发。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这种状况,中国电信的政策设计应该是注重新产品、新业务、新服务的开发和开拓,而不应靠价格策略包打天下。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电信企业不仅要重视价格竞争,更要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真正转变服务观念。特别是提高在装机服务、资费查询、售后服务方面的水平。此外,还要注重资费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因为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