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的现状评估与发展建议-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价值链视角论文

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的现状评估与发展建议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价值链视角

杨诗炜1,2,张光宇1,2,罗嘉文1,2

(1.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520)

摘要: 以2003—2018年国内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的139篇研究文献为分析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现状进行评估与综述。研究发现,近年新型研发机构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长,多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与现状总结,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不多,也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为此,从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官产学等多创新主体“耦合”的角度出发,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价值链视角,从知识来源、获取、转化到应用的内在创新过程,构建一个创新生态范式,促进科技成果跨越“死亡之谷”,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探索路径。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价值链

习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面对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新常态,我国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结出丰硕成果——天宫、天眼、蛟龙、墨子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的相继问世,同时也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传统科研机构、研发联盟和松散的产学研合作等在体制和机制上局限性较大,无法有效根本解决上述问题,导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严重不足、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迫切需要研发组织形式的改革和突破。

习总书记在2018年院士大会讲话时强调“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而在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全国尤其是广东省如雨后春笋般持续涌现了一批“三无”“四不像”的新型研发机构,例如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和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及高度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新型研发机构已逐步成为广东省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助推广东省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1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现状评估

虽然我国GDP总量不断提升,但人均GDP水平仍处于“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而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当前我国研发组织的一种崭新业态,呈现出了更高的研发效率和取得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笔者于2018年5月30日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通过主题“新型研发机构”,发表时间为所有年份,获得检索条目327条。对不符合本论文所要求的文献,通过人工筛选剔除,剩余有效文献记录139条,其中CSSCI来源期刊22条。通过详细分析139篇有效文献的发表年度、研究机构、文献来源以及研究主题,发现我国对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2003年赵吟佳[1]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所发表的《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后新型研发体系的构建》中探索传统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后构建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研发体系;直至2014年《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科技类社会组织,支持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有了井喷式的增长;而从2015年起,各省市陆续出台引导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相关政策,更进一步助推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成为政府、高校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为此,结合图1所示的各年份发表的文献数量分布,可以大致将新型研发机构的相关研究分为三个阶段:2003—2013年,年文献量均小于10篇,视为研究萌芽阶段;2014—2015年,年文献量在10~20篇,视为政策明确阶段;2016至今,年文献量大于30篇,视为研究深入发展阶段。

清查数据质量要求主要包括数据的规范性、全面性和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真实性以及相关性。水利普查应做到应查尽查,避免错报、漏报、重报,要求填写的名称、型号、代码、数据类型、计量单位、数据精度等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规定要求,获得的数据应来之有据、客观真实。

图 1各年份发表的文献数量

根据上文划分的三个阶段,通过梳理139篇文献的610个关键词,并逐一阅读分析各论文的主要内容,确定论文的研究主题,并将其分为5大研究主题,即内涵与特征界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功能定位与形成动因、组建形式与运行模式、管理体制与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对于资源整合、演化博弈、复杂协同网络、跨组织管理等视角更关注的是研发组织机构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探讨,对于研发组织机构的内在机理的研究较缺乏,而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价值链视角则是着眼于“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到市场化、产业化的全过程”,从知识来源、获取、转化到应用一整套循环递归的内在创新过程,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探索。

表 1每个研究主题在 3个不同阶段的论文发表数量/篇

进一步结合文献的主要来源以及主要研究机构进行分析(详见图2、图3),目前比较关注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的省份有广东省、湖北省、江苏省、四川省、安徽省,其中尤以广东省内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最为迅速,自2015—2017年,连续3年、先后3批,合共219家通过了新型研发机构资格认定,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这一研究主题,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案例,从前期的政策明确到现阶段的深入研究,均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聚焦在此主题,成为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的热门主题。

学者们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研究,主要是针对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加以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建议为主,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保障条件的完善,持续资金投入、共建研发平台。陈劲等[43]指出要从“基于技术的创新”逐步走向“基于科学的创新”,亟需加强政府对基础研究和科学能力建设的支撑,有效解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缺乏有效机制支持、政策保障、专业人才队伍和持续资金支持等[44];二是有关政策支持,如进口设备免税优惠[24]、海外人才引进[33]、上市融资[4]等;三是内部发展机制创新,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6],以产业为导向的评估激励[14],强化绩效引导与绩效考核[20]、研发人员在成果转化时的技术占比[12]、成果转化的创新模式[11];四是开放式创新,引进国际化的创新资源等创新主体进行互动[45];张明火[46]以香港研发中心为例,提出完善国有财产出资人制度、落实法人治理、推进开放创新和强化组织立法等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针对产学研成果转化政策,朱桂龙等[47]对651条政策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认为政策制定的主体众多,合作网络规模扩大,结构日趋优化;针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李婷等[48]从创新链的角度,运用需求、供给和环境等工具对政策进行了设计;但专门针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和设计的仍不多见。

图 2主要研究机构的现状

图 3主要文献来源的现状

1.1 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与特征界定

(2)内涵与特征界定、组建形式与运行模式、管理体制与治理机制这三个主题的研究数量相当,三个阶段间研究增长也较为平缓,大多数的研究聚焦于机构分类、组建形式、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的阐述分析,以对参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各创新主体如高校、企业等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的研究为主,忽视了新型研发机构内在机理与形成动因的研究,规律性的认识仍不足够,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不多,也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

主要采取了取样试验和钻孔压注水检查手段,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通过钻孔提取芯样分析,墙体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好,满足设计要求。

朱桂龙等[49]通过知识图谱,对Web of Science的1 370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官产学三重螺旋创新模型、技术(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的热点所在。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合作研发组织中的崭新形式,虽有别于传统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但其作为官产学等多创新主体的“耦合”,让主体内部与外部环境更加密切而持续地产生联系,成为创新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

1.2 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定位与形成动因

针对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的探讨随着实践深入的总结而拓展,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按是否涉及股权分为股权型(合资企业、少数股权投资)和非股权型(研发联合、共同研发等整合型,网络组织、研发合约、技术交换协议、外包、市场交易等交易型)[22];按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分为股权合作和契约合作两种组织形式[23];按建设主体分的高校主导型、科研机构主导的院(所)地共建型、社会法人主导型和联盟组织共建型[24];按机构性质分的民办非企业方式、事业单位模式、股份企业化方式、非法人研发机构等类型[14];按过程研究合作建设、组织管理、合作研发、合作服务模式等等[25]。此外,袁传思[26]探索依托现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主体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的有效路径。

而当前对于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动因的研究探索,主要通过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较多学者认为政府的政策[20]与产业战略定位[21]是两大主因。此外,苟尤钊等[4]以华大基因为例,认为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陈宇山[21]以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为案例,认为是产业革命的推动、经济转型的需要;孙正心等[3]则从产业转移的视角,认为动因是传统制造业转移、技术服务业外包以及大城市的人才聚集与知识沉淀等;而实证方面的欠缺,使得分析仅仅停留在罗列为主,还没有进行内外部动因的分类深入研究。

1.3 新型研发机构的组建形式和运行模式

通过梳理现有文献,针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定位,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有助于新技术的快速传播与技术应用推广[2];有助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3];作为区域产业转型的新引擎,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16]。(2)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5],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粘合剂,不仅能吸纳优秀人力资源,更是各项创新要素聚集高地[8]。(3)“接地气”,即体现国家和地方政府意图,引领产业发展[17];推动产业自主创新,促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10];推动产学研合作良性发展,改善创新环境[18]。(4)新型研发机构普遍建立融“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研发创新链条,有效保证科技成果产业化链条的通畅,以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反哺研究开发[19]

1.4 新型研发机构的管理体制与治理机制

学术界比较关注新型研发机构在管理体制方面的新做法,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总结。王珺等[27]认为技术服务组织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性与市场压力的商业性结合的双重机制设计;目前大部分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了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或主任负责制等有别于传统科研机构的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了“投管分离”[2]。理事会通常由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的政府、大学、科研机构或企业等多方共同组建而成,负责整个机构的重大决策和监督;院长或主任对外行使法人权利,对内负责具体执行理事会的决策与机构的日常管理[25]。理事会的组织架构普遍采用了“1+N”模式[28],这一创新模式有助于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多主体资源协同、多学科交叉研究、多目标互动转化、多维度集成创新的组织特点[29]。常见的管理模式有扁平型平行管理和金字塔型层级管理两种模式[30]。在组织架构设置方面,通常分为科层集中、中央主导和网络开放3种组织模式[29],又可以分为核心型组织模式、网状组织模式以及复合型组织模式[31]

而对于新型研发机构的治理机制,现有研究主要从三条路径进行:一是从机构的管理模式、面临的困境展开研究,部分研究者采用与传统研发机构相比较,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治理机制研究进行的相应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主要聚焦协调机制[17]、投入机制、收益机制[32]、运营机制[16]、人才聘用机制、考核激励机制[12]、研发成果转化机制[33]、知识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32]、风险防控机制[34]等。二是聚焦市场化创新和改革,比如张义芳等[35]从“结构—制度—机制”三维入手,按创新体系的要求再造科研组织体系;谈力等[14]从科技与产业化结合,探讨新型研发机构如何在发挥市场决定创新资源配置前提下,开拓发展新途径。李栋亮[2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和构建市场化运行机制。王宏广等[36]研究指出华大基因的世界级成果与其与市场为导向的市场开发体制息息相关。薛亮[37]则认为确保研发法人制度的恰当应用,将会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资源共享,有效集聚资金与优秀人才。三是实证研究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问题,王龙伟等[38]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信任和契约治理会增强合作研发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胡俊[39]从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两方面研究新型研发组织的形成机理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实证分析其组织模式。赖志杰等[40]则通过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核心竞争力二元结构模型,分析其竞争力形成机理。其他学者如李玲玲[41]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杨博文的等[42]利用层次分析法,周恩德等[20]使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构建了新型研发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模型,分析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绩效。

1.5 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对HEK-293细胞与miR-219及对照质粒(miR CTRL)和PRKCI共转染。转染24 h后,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PROMEGA,美国)检测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

在模型运用中,选取调节系数z=2,本文视土地综合承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给待定权重赋值为ξ=ζ=0.5。因此,根据式(2)~式(3)分别测算北京、天津、河北、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整体效应、耦合协调发展度(见表6)。

2现有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的特点

通过以上梳理新型研发机构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的研究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内涵与特征界定、功能定位与形成动因、组建形式与运行模式、管理体制与治理机制等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总的来说,有以下特点:

(1)作为5个研究主题当中研究数量最多的一个主题,目前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研究主要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案例研究为主,着重进行定性分析与总结,针对现状、问题与不足,以“现状—问题—建议”的模式提出建议或措施,专门针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研究甚少,运用文本分析和专门的政策工具进行探索和设计更为少见。

新型研发机构可谓是伴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是致力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一种新型研发组织。虽然目前关于新型科研机构的内涵概念总体上来源媒体报道居多,理论研究偏少,界定尚无明确标准,但究其内涵本质,学者们基本形成一定共识:新型研发机构是以投资方式多主体、组建模式多样化、运作机制企业化,研发需求市场化为主要特点的,专门从事研发及其相关活动,投管分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新型法人组织[2];孙正心等[3]进一步从研发相关活动进行阐述,认为新型研发机构是以科技研发为主业,承接国内外政府、机构或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并向社会转让不同阶段的科技研发成果,形成特有盈利模式与财务平衡机制的研究型、企业化的法人机构;苟尤钊等[4]同样认为重在将研究成果的应用、产业化和商业化作为目的,但在衍生企业方面看法略不同,认为是直接以衍生、创造新产业或新企业为导向的创业型科研机构;吴卫等[5]通过巴斯德象限取向模型指出新型研发机构是科技研发组织与社会经济密切结合而演化产生的崭新形态,在创新价值链上发挥桥梁作用;陈雪等[6]则认为新型研发机构是“亦企亦研”的创新组织,比企业内设研发部门对专业技术的理解更宽阔,比传统科研机构对市场商机捕捉更敏感、对应用技术研发更接地气。

3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的发展展望

对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特征研究主要来源于案例总结,通过与传统科研机构的比较提炼新的特征,这当中代表性的“四不像”特征,是由冯冠平等[7]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角度梳理总结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运作时提出,认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作为首批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其在治理文化、研究内容、研发目标、运营机制四方面上的不尽相同,使得他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沈超等[8]则从功能定位、合作方式、运作模式、激励机制四方面进一步诠释“新型”:(1)功能定位新——汇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于一体[9],以市场为导向,更注重满足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2)合作方式新——采取“多方出资、共同投入”的模式,大多由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创办[6],资金多由社会力量投入为主,也兼有“国有新制”“官办民助”[10],还有“混合所有制”[11];(3)运作模式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11],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研发体系高度开放[12];(4)激励机制新——建立起灵活的人才聘用、岗位考核和薪酬激励制度,普遍采取合同聘任制、动态考核、末位淘汰、绩效薪酬以及匿薪制等管理制度[13]。与传统科研机构相比较,新型研发组织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管理机制企业化、研发方向需求化、人才队伍国际化等显著特征[14];持类似观点的刘彤等[15]认为新型研发机构具有创新机构设立机制、灵活的运作模式、新颖的人才评价标准、企业化管理激发团队活力、紧盯技术前沿、创新与创富相结合,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拥有全球眼光的战略科学家等。

由表1可知,研究萌芽阶段(2003—2013年),除了功能定位与形成动因这一主题无论文发表外,其他主题都有相关论文出现。研究主题集中在管理体制与治理机制。政策明确阶段(2014—2015年),论文数量有所增加,并以内涵与特征界定、发展现状与对策、组建形式与运行模式增加最为明显。研究深入发展阶段(2016—2018年),论文数量明显增长,达到86篇占总论文数63%,研究主题集中在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方面,而且多以案例研究方法对特定的新型研发机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发展政策和建议。

创新生态系统是将技术创新理论与生态学、生态链[50]、生态位[51]、生态群落理论[52]等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商业生态系统[52],价值创造[53],开放式创新,创新生态系统[51]四大聚类展开,陈傲等[54]实证研究发现,产学研联系强度对新产品产出贡献明显,创新主体分工与协同的动态均衡非常重要。苗红等[55]通过分析市场、技术、制度等因子与技术创新组织的相互影响,提出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搭建产学研合作发展平台、促进产学研回归适宜的生态位[56]、建立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机制[57]、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与运转的运作机制[58]及利益分配机制[59];衍生了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产学研联盟中企业动机与绩效研究[56]、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60]等。

而创新价值链是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从创新过程出发,把知识来源、获取、转化和开发的循环递归的过程进行解构[61],也对企业的创新行为、创新绩效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62],诸多学者将其当作一个概念框架[63]和建模工具[64]来使用,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跟踪研究。对于创新价值链的内涵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分解创新的价值实现过程,认为创新价值链是从研发、生产、销售,直至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65]或由知识源到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产生,再到市场化的创新价值实现过程[66],甚至将R&D 的国际化看作创新价值链的延伸[67];二是把创新过程界定为三个阶段(创意的产生、转换和扩散)[65]和六个临界点(部门内、跨部门、企业外获取新创意;创意的选择与开发;创意的扩散)[68];而余泳泽[69]则进一步将创新形态细分为“知识创新、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

国外学者Stephen Roper等[70]通过构建创新价值链理论模型,从“价值共享” 的角度[71],以全球化视角[72]和供给视角[61],梳理创新价值链条内容[73],论证创新价值网络[74]与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创新技术成长[75]。国内的研究则构建基于创新链的创新政策体系[48],利用价值链外溢效应和反馈效应[76],对研发资本的空间溢出和滞后效应[77],以及由此产生的协同效应与挤占效应[78]进行分析,并利用三阶段DEA模型考察了创新过程各阶段创新效率[79]

由式(34)可知,连通系数集成了连通分支最短距离加权平均数与连通分支数两个因素,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现实网络的连通性。同时,由式(32)可知,连通子图数量越少、各个连通子图的平均最短路径越小,则网络的连通性越好。特别地,当网络为全连通无权网络时,即=1且dw(i,j)=1时,网络连通性NC取最大值1。

1.ERP系统的实际应用较为单一,无法对更深层次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其主要特点是重核算、轻管理,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无法建立大的数据库对应智能算法,失去对未来业务走向的分析和预判,便不能推算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2.软件安全问题也是当前ERP系统引起重视的关键点,虽然ERP软件在内部控制水平显著提升,但依旧无法保证系统绝对安全。并且系统管理员权限过大,暂无相应管控规程,成为企业经营潜在风险。3.从事ERP系统管理的员工知识结构较简单,无法将计算机程序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有机地结合,缺少对应的复合型人才,难以最大程度发挥ERP系统的管理功能。

可见,从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形成机理、运作机制和支撑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范式,找准新型研发机构在创新价值链中的“生态位”,促进科技成果跨越“死亡之谷”[80],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广阔研究与探索空间。

现阶段,绿色环保型装饰材料使用最普遍,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装修垃圾,而且还可以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此外,在生产装饰材料中较多使用的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赵吟佳. 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后新型研发体系的构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24(7):39-42.

[2]左朝胜. 应运而生 趁势而起:广东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畅谈新型研发机构[J]. 广东科技, 2014(23):16-20.

[3]孙正心, 顾光青, 陶纪明. 上海新型研发机构案例调研分析[J]. 科学发展, 2015(1):98-106.

[4]苟尤钊, 林菲.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新型科研机构研究:以华大基因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2):8-13.

[5]吴卫, 银路. 巴斯德象限取向模型与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J]. 技术经济, 2016, 35(8):38-44.

[6]陈雪, 叶超贤. 院校与政府共建型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38(7):120-125.

[7]冯冠平, 王德保. 创新技术平台对深圳科技经济发展的作用[J]. 中国软科学, 2005(7):15-19.

[8]沈超, 郑霞. 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广东创新驱动发展[J]. 广东科技, 2015(10):24-27.

[9]王勇, 王蒲生. 新型科研机构模型兼与巴斯德象限比较[J]. 科学管理研究, 2014(6):29-32.

[10]刘娟. 之江实验室V S国家实验室、美国能源部下属国家实验室:探索新型研发机构模式[J]. 杭州科技, 2017(5):20-24.

[11]朱建军, 蔡静雯, 刘思峰,等. 江苏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4):36-39.

[12]陈宝明, 刘光武, 丁明磊. 我国新型研发组织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 中国科技论坛, 2013(3):27-31.

[13]高冉晖, 张巍巍.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研究[J]. 价值工程, 2015, 34(33):45-47.

[14]谈力, 陈宇山. 广东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研究及建议[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20): 45-49.

[15]刘彤, 郭鲁刚, 时艳琴. 以新型科研机构为导向的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34(1):91-95.

[16]曾国屏, 林菲. 创业型科研机构初探[J].科学学研究, 2014, 32(2):242-249.

[17]夏太寿, 张玉赋, 高冉晖,等.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4):13-18.

[18]潘勇, 徐雁. 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15(15):120-122.

[19]赵玥. 新型科研组织产生的理论认识与基本特征[J].中国高新区, 2016(1):146-151.

[20]周恩德,刘国新.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9):42-47.

[21]陈宇山. 新型研发机构在广东快速发展的动因分析[J].广东科技, 2014(23).

[22]马家喜, 仲伟俊, 梅姝娥. 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选择范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29(5):52-59.

[23]陈永广, 韩伯棠. 企业研发合作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及决策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6):123-127.

[24]李栋亮.广东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与特征探解[J].广东科技,2014(23): 77-80.

[25]谭海斌.国内典型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探析:基于两案例调研分析[J].安徽科技,2014(4):24-25.

[26]袁传思. 新型研发机构在产业技术联盟中的主体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9):112-115.

[27]王珺, 岳芳敏. 技术服务组织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以南海西樵纺织产业集群为例[J].管理世界, 2009(6):72-81.

[28]周文魁, 韩博. 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研究:以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4(4):1-3.

[29]刘贻新, 张光宇, 杨诗炜. 基于理事会制度的新型研发机构治理结构研究[J].广东科技,2016, 25(8):21-24.

[30]叶青, 马学涛. 院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南中国创新新高地[J].广东科技, 2014(23):23-26.

[31]高锦萍, 李林, 万岩. 我国企业研发组织模式创新研究:分类、现状与趋势[J].上海管理科学,2014, 36(1):55-59.

[32]刘传书, 左朝胜. 广东新型科研机构样本解析[J].创新科技, 2012(8):46-47.

[33]陈雪, 龙云凤. 广东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及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7, 37(4):101-105.

[34]刘玲,李慧萍,翟玲红.新疆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思路与对策建议[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2):20-23.

[35]张义芳, 翟立新. 创新型国家目标下政府科技研发组织体系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软科学, 2011(4):118-124.

[36]王宏广, 樊立宏, 张文霞. 从华大基因研究院看应用性科研院所的改革[J].中国科技论坛, 2012(7):5-8.

[37]薛亮.日本强化研发实施体制探索新型研发法人制度[J].科学发展,2017(5):32-37.

[38]王龙伟, 任胜钢, 谢恩. 合作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治理机制的调节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11, 29(5):785-792.

[39]胡俊. 基于博弈论的新型研发组织形成机理及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2.

[40]赖志杰,任志宽,李嘉.新型研发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竞争力结构模型及形成机理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0):115-120.

[41]李玲玲. 新型研发组织的运行与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2.

[42]杨博文,涂平.北京新型研发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S1):81-86.

[43]陈劲, 梁靓, 吴航.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J]. 科学学研究, 2013, 31(4):623-629.

[44]刘洪民. 技术创新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 2013(2):196-200.

[45]李福, 曾国屏. 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内涵及其评估分析[J].软科学,2015(9):1-4.

[46]张明火. 香港现代科研机构的非营利运营模式及启示:以香港研发中心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3, 1(9):38-43.

[47]朱桂龙, 程强. 我国产学研成果转化政策主体合作网络演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7):40-48.

[48]李婷, 邓学来, 徐志云. 基于创新链的创新型企业政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0):63-68.

[49]朱桂龙, 张艺, 陈凯华. 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的演化[J].科学学研究, 2015, 33(11):1669-1686.

[50]CARAYANNIS E G, ALEXANDER J, IOANNIDIS A. Leveraging knowledge,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n forming strategic government-university-industry (GUI) R&D partnerships in the US, Germany, and France[J]. Technovation, 2000, 20(9):477-488.

[51]张光宇, 谢卫红, 刘艳, 等. 战略生态位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52]CHRISTENSEN C M, ANTHONY S D, ROTH E A. Seeing what’s next: using the theories of innovation to predict industry change[M]. 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4.

[53]梅亮, 陈劲, 刘洋. 创新生态系统: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J]. 科学学研究, 2014, 32(12):1771-1780.

[54]陈傲, 柳卸林, 程鹏. 知识溢出空间扩散过程的实证检验:以追踪一类专利扩散为线索[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12):96-101.

[55]苗红, 黄鲁成.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J].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27(11):101-103.

[56]胡仁杰, 张光宇, 刘艳,等.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政策支撑体系创新研究[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4):45-51.

[57]闫俊周. 分布式创新合作冲突模型及稳定性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6):34-38.

[58]荣四海. 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40(5):66-68.

[59]刘勇, 菅利荣, 赵焕焕,等. 基于双重努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链利润分配模型[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 27(1):24-34.

[60]秦玮, 徐飞. 产学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个基于动机和行为视角的整合模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6):12-18.

[61]SHERER S A. From supply‐chain management to value network advocacy: implications for e‐supply chains[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05, 10(2):77-83.

[62]KRAMER J P, MARINELLI E, IAMMARINO S, et al. Intangible assets as drivers of innov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o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German and UK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 2011, 31(9):447-458.

[63]DONATAS J, D.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value creation through CSR in separate member of value creation chain[J]. Bulletin of Geography. Socio-economic Series, 2013, 21(21):69-78.

[64]OLSON E L. Perspective: the green innovation value chain: a tool for evaluating the diffusion prospects of green product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3, 30(4):782-793.

[65]KHUNKITTI H E S. The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value chain:the importance of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to APEC[C]//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 Phuket, Thailand,2003.

[66]ROPER S, DU J, LOVE J H.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M]. Birmingham:Aston Business School, 2006.

[67]DE MEYER A, GARG S. What is different about innovation in Asia?[M]//Economic 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2006: 151-170.

[68]HANSEN M T, BIRKINSHAW J.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7, 85(6):961-977.

[69]余泳泽. 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 经济评论, 2011(2):93-101.

[70]ROPER S, DU J, LOVE J H. Modelling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J]. Research policy, 2008, 37(6): 961-977.

[71]TEECE D J. 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0, 43(2): 172-194.

[72]BI K, HUANG P, WANG X.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w-carb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nder the global value chain: a cas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16, 111:275-284.

[73]KIM K S. The roles of knowledge sources in and out of the value chain on radical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 : moderating effects of knowledge sources on the R&D investment-innovation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Korea Technology Innovation Society, 2018, 21(1):454-490.

[74]HERMANN R R, WIGGER K. Eco-innovation drivers in value-creating networks: a case study of ship retrofitting services[J]. Sustainability, 2017, 9(5): 733.

[75]REYNOLDS E B, UYGUN Y. Strengthening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ecosystems: the case of Massachusett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8,136:178-191.

[76]吴添, 潘文卿. 中日经济的相互影响:溢出效应、反馈效应与产业价值链[J].经济学报, 2014(3):147-168.

[77]刘国巍. 创新网络结构资本、空间溢出及滞后效应:基于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ESDA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2):8-13.

[78]余泳泽. 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协同效应”与“挤占效应”: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5(10):37-52.

[79]余泳泽, 刘大勇.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路径研究[J].科研管理, 2014, 35(5):27-37.

[80]张光宇, 谢卫红,胡仁杰,等. 颠覆性创新:SNM视角[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Prospect of New R &D Instit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Innovation Value Chain

Yang Shiwei1,2, Zhang Guangyu1,2, Luo Jiawen1,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2. Innovation Theor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139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2003 to 2018 as the samples based on content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in order to conclude and assess the status quo of New R&D Institutions.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n new R&D institutions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it is still taking case studies as the main method, focusing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status, lack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nd lacking a complet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refore, starting with the coupling perspective of the new R&D institutions as the multiparty cooperation innovation with official-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and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 perspective, 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internal innovation process of a complete set of circular recursion from the knowledge source, knowledge acquisition,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paper constructs a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in order to help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cross the valley of death and form a complet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exploration path.

Key words :new R&D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ecosystem; innovation value chain

中图分类号: G311; G3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 2019) 10-0001-09

收稿日期: 2018-07-30,修回日期: 2018-09-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研发机构的形成机理、治理机制和政策研究:创新价值链视角”(71673062);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重点项目“广东新型研发机构界定评价与提升发展研究”(2016B07070400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以广东省高校为样本”(GD15CGL0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发展规划研究”(201709020005);广州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视野下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201709K27)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10.001

作者简介: 杨诗炜(1983—),男,辽宁阜新人,博士生,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绩效评价;张光宇(1962—),男,湖南岳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颠覆性创新、企业战略管理;罗嘉文(1979—),通信作者,男,广东兴宁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科技管理政策。

标签:;  ;  ;  ;  ;  

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的现状评估与发展建议-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价值链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