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 527200
【摘 要】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病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抑郁、焦虑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29例患者护理满意,5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4.4%。对照组中有23例患者护理满意,6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80.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提升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恶性肿瘤;人文关怀;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086-01
伴随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护理模式也产生了相应变化。目前,患者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提高治疗依从性[1]。人文关怀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关心患者的身体健康。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治疗难度较大,且在治疗期间,患者必定会产生不良情绪,这就需要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本文主要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病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在23至79岁间,平均年龄53.27±5.76岁。观察组为人文关怀护理,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在21至79岁间,平均年龄53.66±5.15岁。所有患者均能够正常沟通,理解能力正常,可以配合护理工作的实施。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基础护理与基本治疗,指导患者用药,提醒患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人文关怀护理。①合理布置患者病房。因恶性肿瘤患者会过于担心自身病情,终日保持紧张状态,为了使这种情绪得以缓解,病房布置需要更具特色,例如在装修色调、音乐、光纤等方面进行调整。②加强沟通。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并带领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将其恐惧心理消除,提升治疗配合度。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心理承受能力、疾病情况等。③心理干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后,若发现患者有不良情绪,需帮助患者排解和释放,向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病例,便于缓解其心理压力。④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述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告知患者疾病治疗的注意事项,指导其饮食与用药。若服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告诉患者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提醒患者按时用药,不能擅自停药。
1.3 护理满意度与抑郁、焦虑评价标准
①护理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2份,回收72份,回收率为100%,共有10个调查项目,每个项目10分,总分为100分。满意:≥80分;较满意:60至79分;不满意:≤59分。
②抑郁、焦虑评分。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进行评分。轻度抑郁:53至62分;中度抑郁:63至72分;重度抑郁:超过72分。轻度焦虑:50至59分;中度焦虑:60至69分;重度抑郁:超过70分[2]。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经观察得知,观察组中护理满意者29例,护理较满意者5例,总满意度为94.4%;对照组中护理满意者23例,护理较满意者6例,总满意度为80.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表1)
3 讨论
据医学研究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若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其疾病的治疗非常有利[3]。当患者确诊为恶性肿瘤后,必定会存在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在生活中出现食欲下降、睡眠质量差、过度安静等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活健康均会造成影响。
人文关怀护理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干预工作中,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便于使患者不良情绪及时缓解。当发现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后,要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在护理过程中,还需加强与患者家属间的沟通和交流,便于对患者疾病有进一步了解。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实施人文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这种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疾病治疗有利,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玉宏.人文关怀在妇科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13):261-262.
[2]王群如,陈小平.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06):80-81.
[3]何淑芳.浅谈恶性肿瘤患者不同时期的人文关怀护理[A].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国家级胸部肿瘤治疗护理新进展学习班暨2013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年会论文集[C].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2013:2.
论文作者:张妙珍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5
标签:患者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满意度论文; 人文论文; 抑郁论文; 焦虑论文; 满意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