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是质量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施工环节复杂、工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造成很多质量问题的出现,以人员、材料设备以及施工方法问题为主。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相应对策预防质量管理通病,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防治对策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不错成就,但是其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尤其是施工质量通病,其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要彻底解决施工质量通病。基于此,就需要不断总结与汲取建筑工程施工经验,积极探索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与路径,如科学设计方案、严格管控施工材料与配合比、加大监管力度等,从不同方面有效防治质量通病,切实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1有利于保证投资者投资成功,获得收益
投资者参与工程项目主要是为了得到经济利益,这需要合格优良的建筑质量做保障,从而确保市场交易的有序开展,进而实现投资目标。
1.2有利于确保局面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工程项目竣工使用后,若是发生质量问题,会对人们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3加强质量管理,有利于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世界竞争的核心是质量和技术,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够提高国民经济质量。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通病
2.1工程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的高低,如果设计不合理就不能科学合理的实施施工技术。同时因为工程设计是指导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在具体施工中施工单位主要依照设计图纸来施工,工程完工之后要是设计出现不合理很难进行更改,从而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存在,严重一点导致建筑工程成为烂尾工程。
2.2工程材料不达标、机械设备配置不完善
建筑材料是保障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尽管已经形成材料采购、检验等流程上质量管理,但实质上材料质量问题仍旧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究其原因是在现有的建筑工程中,材料质量管理流程以及制度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没有形成流程化的检验过程,也同样欠缺检验人员的有效管理。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需要依靠多种样式施工机械,这样施工机械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最终施工成果。施工机械质量的保障需要涉及机械的采购流程、物流环节、仓储环节、使用环节等,因此需要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但是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机械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都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错误的机械管理方法不仅会减少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机械的使用性能。
2.3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要素,对工程进展起着关键的把控作用,其中参与建筑项目工程的人员主要分为工程决策者、工程组织者、指挥者以及过程中的操作者,并且工程质量的管理需要严谨的监督机构来保障。但是在建筑工程中由于人员质量监督和管理的组织建设不到位,因此没有办法形成持续的、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决策和行为。
2.4施工方法不恰当
建筑工程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建筑项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中的工艺流程和组织设计等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概念中,施工方法更多从技术角度思考,但是在实际工程开展中,需要从技术、组织、工艺、管理、操作等多角度探讨。目前,在施工方法的运营中,工程方问题在于施工顺序以及工艺流程时间和空间上安排的不恰当,没有最大化的利用现有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
3加强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对策
3.1科学设计方案
综合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有目标性设计施工方案。为了能够避免板角发生裂缝问题,一般会对浇板进行负弯矩筋设计,但是仍然会出现裂缝问题。此种情况下,针对板角应该建立辐射筋,使辐射筋作用力与裂缝作用力相同,从而就可以有效避免裂缝进一步扩大。当发现地基存在沉降问题时,必须要对桩基础、深基础等进行重新选型,从而防止发生裂缝问题。
3.2严格管控施工材料与配比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必须要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满足标准要求,而且还应该科学、有效使用各项施工材料。比如关于膨胀剂的使用,必须了解与掌握膨胀剂的具体作用与性能,可以与不同的品种搭配着使用,通过大量的试验明确最为科学的配合比。此外,针对水泥应该选用强度相对较高的水泥类型,合理控制混凝土强度。与此同时,也要按照标准要求严格筛选砂、石等,根据建筑工程实际需要与技术标准进行使用。
3.3冷却管降温处理
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之中混凝土发生质量问题,一般会选择冷却管降温处理。当混凝土硬化时,其内部温度比较高,所以就需要在其内部建立冷却管道,而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需要展开水循环冷却作业,其中水流量需要控制在1.5m3/h。与此同时,针对冷却管的出水也要进行严格检查,若是排水量难以达到施工实际需要,就需要及时展开蓄水保温作业。此外,当混凝土的质量可以达到标准要求之后,就需要实施混凝土注浆,通常情况下选用真空压降方法。
3.4新材料与新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之中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也可以有效防止发生质量通病。比如,使用高分子防水材料,可以切实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防水性能;使用PVC塑料管,可以有效解决水管接头密封不严实问题。针对新技术、新材料,绝不能盲目的使用,必须要综合分析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新材料、合理使用新技术。若是没有根据施工情况随意使用新材料,那么就有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市场中也存在一些尚未被检验的新材料,其很容易引发质量通病。除此之外,应该综合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科学选择新材料与新技术。比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相对较为潮湿,所以需要提前了解与掌握涂料物质成分、性能等,有针对性的使用涂料,从而能够防止建筑工程产生发霉问题。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中关于新技术与新材料的使用,必须要提前了解与掌握优势、劣势,同时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实际需要与情况,科学选择与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由此才能够充分发挥新材料、新技术的优势,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有效防治。
3.5加大监督力度
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必须要肩负起质量监管责任,加大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力度。施工前,双方需要制定详细、具体的施工要求,总结、归纳出施工质量监管重点与要点。若是施工过程之中发生了质量问题,那么就要停止施工及时查明与解决问题,然后认真进行记录。针对建筑工程的监理人员,必须要兼具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职业素养等,从而才可以保证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结构问题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核心因素,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且对工程后续作业也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重视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工作,重视施工作业的检验与抽查,能够降低风险事故和安全性问题,提高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盖彦利.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5(15):52.
[2]田小光.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8):253.
[3]张润智.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9):145-146.
论文作者:王传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通病论文; 质量论文; 新材料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