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工程建设的应用,与生态城市具有较高的匹配性,该类型的工程建设,不会按照单一的手段来完成,自身的操作模式能够趋向于多元化。另外,环境工程建设的研发和创新过程中,会结合不同地方生态城市的规划要求以及一些限制性的保护条件,包括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都进行良好的融合,这对于环境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可行性提升,做出了更好的巩固效果。所以,环境工程建设对于生态城市的未来进步,能够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设;生态城市;实践探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人开始重视生活环境的健康,生态城市的建设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环境工程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行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生态城市相关理念
2.1生态城市的概念
随着城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彰显,各国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应对”城市化发展负面影响的理念:如诞生于19世纪的“花园城市”理念;20世纪初期出现的“新型城镇化”或“科技城市”等。与其相关的“低碳城市”“智能城市”等均为“生态城市”的姊妹理念。虽然其发展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核心目标十分统一,即追求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当前,尽管就“生态城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和具体建议指导框架,许多学者仍对生态城市应有的表现形式发表了他们的看法。生态城市是指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来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等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发展能力,使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从而达到城市生态良性发展的效果。
2.2生态城市的内涵
从生态城市的多样性概念来看,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生态城市内涵的理解也不相同,综合各领域的认识,总结为如下内容:与周边区域相互协调,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文化多元性发展,居民身心健康,幸福感强;鼓励步行、自行车出行以及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小汽车的使用量;拥有足量的开敞绿地,城市气候舒适;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水资源循环集约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环境工程建设现状
国内一些城市由于环境工程建设起步时间较晚,与发达城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生态建设效果不能满足国家的标准要求,有的城市只是口号喊的亮,却没有一个值得肯定的范例。城市内部绿化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城市中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的处理技术比较落后,导致水体受到严重污染,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而城市中水质的好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如果水质受到污染,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但是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设备比较陈旧,技术比较落后,针对大量污水时,就会束手无策,城市污水管网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善,这些都直接导致居民的饮用水水质受到影响。此外,部分城市的园林建设进程缓慢,绿化树种单一,种植技术落后,树木的成活率低,虽然投入了比较多的资金,但是收效甚微。由于近年来,沙尘天气日趋恶化,频率越来越高,而部分城市正处于沙尘起源地的下风口,由于城市缺少基本的园林建设景观,在防沙固沙方面无法发挥抵御作用,无形使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因此,城市环境的美化至关重要,也是环境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实践
4.1废物的循环利用
随着房地产事业的不断发展,每到夜间拉土车一趟又一趟的转移泥土,造成的现象就是随之行走的道路到处存在稀稀拉拉散落的泥土,并且增加了尾气排放指标。此外,因为对垃圾的分类以及处理方式欠妥,随之城市生态恶化。面对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体现出了城市环境工程的应用。首先是针对垃圾分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以此标准为依据进行垃圾收集处理,以防过去那种“一刀切”的处理形式。例如不可回收的垃圾可以进行高温处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高温燃烧必定会产生废气,因此还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处理达标过的废气才可以排放,切记不能填埋。因为许多垃圾存在不可降解性,而且还存在有毒有害的垃圾,若是填埋一定会地下水污染,土壤效力降低等问题,所以针对这类垃圾一定要使用特殊、高效的方式进行处理。可回收的垃圾要进行集中转运,送到回收厂中进行二次再造。许多建筑上的垃圾都是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城市资源的损耗情况,还能减少二次污染。
4.2污水回收利用工程
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是在影响较低的基础之上建立城市水利系统,主要包含河流、湖泊、地下水系统,建立一个完整的整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增加,使得整个环境工程质量有所下降。在我国国内较为严重的就是水环境的问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分布不均等等,使得农村牧区用水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洪水、内涝灾害时常发生。海绵城市理念主要是对水资源短缺以及水污染源严重的问题,提出了雨水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工作的管理方向。与此同时通过对城市污水的回收再利用,实现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4.3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的环境工程建设,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想要在日后工作的开展上,不断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必须坚持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按照正确的路线和方法来完成,这样操作的好处可以确保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能够不断的得到更好的成绩。例如: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可为热量存储、电力创造等,都提供较多的帮助,是非常典型的清洁能源技术,在环境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太阳能技术的支持来完成,能够促使传统的能源排放,做出良好的降低和处理,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处理目标,针对未来工作的进步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生态城市的当下需求以及未来发展,不能总是按照传统的手段来完成,这样并不能创造出较高的价值。
4.4增大环境工程规模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科学的应用环境工程建设,可以妥善的解决其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取得更好的建设效果。因此,为了做好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必须增大环境工程规模。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正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环境工程建设方面,这些地区通常从传统意义出发,无法实现环境工程规模的增大,大部分工作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只有不断增大环境工程规模,才能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城市废水与废物的处理方面,严格执行全新的体系与标准,根据生态城市的建设效果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在增大环境工程规模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模式,为不同区域的规模扩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加大规划方面的力度。
5结束语
综上,环境工程和生态城市二者的有机组合是促进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方式,进行环境工程建设工作能更好的去优化生态城市建设,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协调生态环境相关问题,保证国家健康发展,需要不断强化研究。
参考文献
[1]邹利华,龚云娇,屠杰超,樊宇坤.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178.
[2]古银旺.环境工程建设技术在生态城市中的有效应用[J].化工管理,2018,19:169.
[3]张敏.生态城市中环境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6:210.
论文作者:韩伟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环境论文; 垃圾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