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探讨论文_席丽霞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探讨论文_席丽霞

摘要:我国建筑工程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建筑企业的施工方式以及组织结构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对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有决定作用,因此,一定要提高对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对于施工周期较短的将有建筑项目来说,会受到自然气候以及建设进度的影响,无法避免的需要在冬季进行施工。因此,加强对冬季施工的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施工管理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在全年不间断地施工,在冬期时,须从具体条件出发,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制定具体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费用。

1作好冬期施工准备工作

1.1注意提前收集施工地冬期气温变化的资料。由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范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0C即进入冬期施工,因此,在工程即将进入冬期施工前,要提前准备和防范,把不利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要提前收集当地冬期的气象资料,了解当地的气温变化、持续时间、最低温度以及最大风、雪等资料,还要了解施工过程中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1.2做好冬期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在工程进入冬期施工前,要提高编制好冬期施工技术文件,作为冬期施工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冬期施工技术文件必须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

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冬期施工的生产任务安排和部署

(2)施工材料进场计划

(3)劳动力计划

(4)热源、设备计划和部署

(5)冬期施工人员培训计划

(6)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

(7)冬期安全生产的要点

(8)施工工序及生产的要点

(9)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

1.3做好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

(2)进行冬期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技术交底的目的是防止施工操作人员违反冬期施工规律,造成操作不当,人为的造成质量事故。施工前技术交底的重点是:原材料的使用方法;原材料的加热或保护;原材料的测温或成品的测温;成品的保护或养护工作。

(3)做好原材料的检验复试及材料的配合比。在冬期施工中各种原材料需要进行复试的必须进行复试,以防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在工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冬期混凝土施工中经常要使用一些外加剂,随着气温的不断变化用量不一,加上目前时常假冒伪劣产品较多,如果不复试,直接用于工程,将有可能给工程带来严重后果,要消除引起工程质量隐患的因素,对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进行重新复试是必要的。

2冬期施攻现场管理

在冬期施工中,长时间的持续低负温、大的温差、强风、降雪和反复的冰冻,是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冬期施工对于现场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冬期施工期间应安排专人组织、专人进行测温工作。测温工作包括实测每日室外最低和最高气温,以及对于温度有要求的材料的温度。

2.1冬期回填土施工

对于冬期回填土施工,由于土冻结后即成为坚硬的土块,在回填过程中不易压实,土解冻后会造成大量沉陷,冻胀土壤的沉降量更大,因此,为了保证冬期冻土回填的施工质量,尽量选择未受冻的、不冻胀的土壤进行回填施工。室外基坑(槽)回填时,如有冻土,冻土块茎不得大于15厘米,其含量(体积比)不得超过15%,并将其分散回填,分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比常温施工厚度减少20%-25%;室内基坑(槽)回填土施工,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要比常温施工厚度减少20%-25%,土中不得含有冻土块,铺填土时土块要分散开,连续施工,并逐层夯实。填土前要彻底清除基底的冰雪和杂物,整个填土部位回填完后要用岩棉被盖好。

2.2砌筑工程

对于砌筑工程,在冬期施工过程中,砂浆易遭冻结,使砌体的强度降低。砂浆中的水受冻后,一方面影响水泥的硬化,另一方面,会使水泥砂浆的体积膨胀80%,会影响砂浆的内部结构,降低强度,所以,冬期施工要严格控制砂浆的用水量,保证砂浆质量。为了防止冬季砂浆的早起强度过低,不应采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宜用发热量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所用的砌块、砂、石膏不应混杂有冰屑冻块。此外,冬期施工中,由于砖和砌块不能浇水,因此砂浆稠度应大于常温下的砂浆稠度。

冬期施工的砌筑工程,应采用外加剂法,即在砌筑砂浆内掺假一定数量的抗冻剂,降低水的冰点,这样可以保证砂浆中有液态水的存在,使水泥的水化反应在一定的负温下进行,这样砂浆的强度就会在负温下缓慢增长。

2.3混凝土工程

冬期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工程,若浇筑的混凝土受到冻害,则会致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基础工程的承载能力和工程寿命。混凝土的冻结对其强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混凝土初凝前后冻结,对其强度的影响最大,甚至使混凝土冻坏,其强度无法恢复。其原因是初凝的混凝土水泥的水化反应刚刚开始,混凝土拌合物尚无强度,这时若混凝土受冻,则由于水结冰阻止了水泥的水化反应,破坏了混凝土的内部结构,致使最终强度难以恢复,损失较大。

(2)混凝土终凝后在其强度很低时受冻结,此时的混凝土已经终凝,开始产生强度,但由于水泥水化反应的时间不长,由此而产生的凝结力还小于冻结而产生的膨胀力,故混凝土也遭受一定损失。但若立即采取正温度养护,结冰的水融化后,可部分恢复其强度。

(3)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冻结,混凝土经过一定时间的正温养护,达到规定强度后冻结,此时水泥的水化反应时间已较长,由此产生的凝结力大于冻结而产生的膨胀力,混凝土内部未受到破坏,正温养护后,水泥水化反应继续进行到底,混凝土强度仍可达到设计强度。

3冬季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冬季施工计划管理,进入冬期施工前,将冬季施工准备工作项目和用工纳入生产计划和用工计划,并结合各级施工方案,统一安排生产计划。冬季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冬期施工技术规定》中的要求和冬期施工方案确定的原则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3.2已确定进入冬期施工的项目,在冬施材料、设备落实后,要保证施工力量,做到连续施工,避免造成不必的浪费。

3.3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及冬季施工信息的反馈情况,布置年度冬期施工原则及实施方针,根据公司总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冬季施工方案,主要内容有:冬期施工生产任务特点部署,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热源设备计划,保温材料、外加剂材料计划,冬期施工人员培训计划,施工管理工作,冬期施工项目及热源安排。

3.4外加剂的准备材料部门应根据计划采购订货,其他资源的准备:保温、覆盖材料的设备,根据工程任务特点及主要施工方法,确定保温、覆盖材料的用量,编制计划,组织进场存放和保管。

4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为了保障建筑工程项目顺利按照工期,保障工程质量的完成,冬期施工也较为常见,因此,建筑工程的冬期施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冬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合理的冬期施工管理可有效的避免冬期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石靖.建筑工程初冬时期施工管理的综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5).

[2]李跃雷.探析冬季建筑施工[J].工业,2016(8).

论文作者:席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探讨论文_席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